[法]马骊 编著 莫旭强 译 胥弋 校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1月出版
在全球隆重纪念一次大战爆发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又将迎来纪念“华工参加一战100年(1916—2016)”的日子。1916年8月24日,首批由惠民公司招聘的1698名华工抵达法国马赛,距今已近百年。为此,2015年初,北京吉版图书公司推出了全球首部全面介绍一战时期旅法华工的专著《一战华工在法国》的中文版。该书法文版出版于2012年,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出版社(CNRS)出版,出版后在法国产生巨大反响,法国及世界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法国《战争与历史》杂志称其为:“第一部全面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来法国助战的14万中国劳工的著作”。法国海外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白吉尔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一本汇集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学者、专家研究成果的巨著。其内容之丰富、作者阵容之强大,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一战历史专家、法兰西学院院士、知名的大学教授,亦有一战博物馆馆员、民间学者,真可谓精英荟萃。文章所涉及的主题和角度广博,涉及多国语言的原始资料(中、法、英、德、比、美、俄、加、日、越等),采用跨学科的模式,全方位地揭示出一战时期旅法华工的历史。
特别要提及的是,该书中文版不仅仅局限于对法文原版的翻译,编著者和出版者还对本书做了全面的修订与完善,增加了70多幅珍贵图片,以及对华工见证资料的介绍。所以,这也是《一战华工在法国》的最新修订版。
关于一战华工历史的书籍,此前已有数种面世。最早的是旅法华裔学者吴本中的《华工与大战》(1939年),是用法语出版的,篇幅仅有36页,出版目的旨在唤起西方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之后,又有1986年出版的台湾学者陈三井的《华工与欧战》,书中引用了当时外交部和招工公司的档案。近年来,又有几本关于华工的资料和著作出版,但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有所局限。
《一战华工在法国》收入的文章,主要来自于2010年5月底,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滨海大学副教授马骊在法国滨海布洛涅主持的一次学术会议。这是西方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关于一战华工的国际会议。法国《世界报》的报道说:“这本书是献给那些被遗忘的人们的。华裔历史学家马骊,十几年前来到滨海布洛涅市,旋即对华工的命运发生了兴趣。”时间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华裔女学者马骊初到法国滨海大学任教时,偶然发现了散布于法国北部的华工墓地,尤其被位于努瓦耶尔的最大的华工墓地所震撼,之后,她便开始其漫长的挖掘华工历史的开拓之旅。
一次大战期间,十四万华工奔赴法国前线,他们是通过私人公司招募、分批乘船运送到法国的。他们在战争中从事后勤服务,后来的命运如何?这段历史为世人留下什么遗产?这些都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旅法华工”所涉及的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还涉及20世纪中国的历史。战后,巴黎和会引发了“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标志性事件。早在2008年,马骊教授就曾指出:“华工在某种意义上对中国革命起到了启动的作用,‘五四运动’是新中国革命的爆发点,这次运动与一战华工息息相关”。《一战华工在法国》的问世,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以及探究它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并且最终导致新中国成立的。
马骊,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 巴黎七大远东研究博士,汉学硕士,巴黎索邦大学国际关系、政治与战略硕士。法国滨海大学语言与应用语言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政治哲学史、宫廷比较史、一战华工史。主要著作:《朱元璋的政权与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