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雪瑶 今天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 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在南京揭晓。 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 最终评审结果定了: 祝融!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 带来光明。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火星车。李贵良制图 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 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 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 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火星上有其他的生命吗? 未来“移民”火星是否有可能…… 承载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期盼, “祝融”离开地球的怀抱, 开启了中国首次“探火”之旅。 太空之旅,“祝融”忙了啥? 第一次太空旅行, 如今已数月有余, “祝融”可一点也没闲着, 工作节奏可以说是十分紧张! 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国家航天局供图 在天问一号的协助下, 它们为地球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①阿茜达利亚平原;②克律塞平原;③子午高原;④斯基亚帕雷利坑;⑤水手谷。国家航天局供图 图中,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 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等, 标志性地貌清晰可见。 让不少航天迷们激动不已。 效果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目前,天问一号带着“祝融”, 已实现火星环绕探测。 在此期间,它们观察着陆点, 开展预着陆区成像探测, 包括地形、地质、 地貌以及是否存在沙尘暴等环境条件, 为今年择机实施火星着陆探测做准备。 据了解, 离轨着陆是火星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 尤其是从进入火星大气层到着陆, 有一段闻名世界的“恐怖7分钟”。 在世界上现有的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中, 能够安全度过这7分钟的仅有9次。 如此优秀的天问一号, 搭载着的火星车, 怎么能没有姓名? 为了起名,这届网友拼了 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供图 张高翔 摄 2020年7月23日,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探测器, 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接下来, 探测器飞行数月最终达到火星。 成功软着陆后, 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停留, 开展巡视勘查等科学探测任务。 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第二天, 火星车的全球征名活动也随之启动。 消息公布之后, 网友们纷纷脑洞大开,热情不已, 打出了要“上天”的节奏, 提出“敢探号”“风火轮”等名字。 火星车征名活动分为征集名称提交、 评委初评十强、公众投票前三、 加权评定三甲四个阶段, 最后经报批后公布结果。 今年1月18日, 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审阅评议和投票, 弘毅、麒麟、哪吒、赤兔、 祝融、求索、风火轮、追梦、 天行、星火等10个名字, 从近4万个有效提名中脱颖而出, 入选全球初评十强。 此后,通过40天的公众网络投票, “祝融号”“哪吒号”“弘毅号” 锁定前三甲席位。 终于,在今天, 在万众瞩目和万千期待中, 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在南京揭晓。 一切尘埃落定! “祝融”是如何工作的? 火星车是什么? 究竟长啥样? 火星车是人类发射的在火星表面行驶, 并进行考察的一种车辆。 火星车承载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等重要使命, 为中国打开火星之门, 使人们真正进入深空、走近火星。 “天问一号”拍摄的火星侧身影像。国家航天局供图 到达火星后, 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工作90多天, 除了要进行探测作业, 还会将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传回地球。 火星车顶端的方形盒子, 就是火星车的“眼睛”, 也就是相机, 帮助火星车实施前行实时探测, 以及识别矿物质成分。 在火星车上, 还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定向天线监视相机画面) 除此之外, 火星车还配有探测雷达、 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 可以对火星进行全方位的探测…… “祝融”带去这些“神器”, 承载了几代科学家潜心积累, 将助力中国首次火星探测。 从嫦娥系列探月之旅, 到"天问一号"飞向火星…… 中国航天追梦之旅永不停息。 跨越星辰大海, 只为向你奔赴而来! 作者:徐珊珊 【编辑:陈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