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3日是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84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前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华侨华人举行纪念活动,悼念死难同胞,传递和平祈愿。 多国华侨华人同步举行纪念活动 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旧金山湾区各界华侨华人为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举办了云端“南京祭2021”活动。 活动中,当地政界、侨界代表来到旧金山圣玛丽广场的慰安妇雕像前默哀、献花,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发表关于“张纯如精神”的演讲,华裔青少年们诵读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证言,侨胞们还“云参观”了在南京举行的《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专题展。 美国旧金山湾区各界华侨华人举办了云端“南京祭2021”活动。(“南京祭2021”直播画面截图) 主办方之一、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主席张蓝真在活动中表示,“南京祭”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25年,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教育华裔青年一代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 “南京祭2021”活动中,当地政界、侨界代表来到旧金山圣玛丽广场的慰安妇雕像前默哀、献花。(“南京祭2021”直播画面截图) 在意大利,威尼托华侨华人工商联合会、意大利江苏总商会等多个华人社团12月13日在意大利北部帕多瓦市举办纪念活动,侨胞们点亮烛光默哀、诵读《和平宣言》。大家还观看了《人类的浩劫:1937年南京大屠杀图片展》视频资料,了解那段沉痛的历史。 意大利威尼托华侨华人工商联合会、意大利江苏总商会等多个华人社团12月13日举办纪念活动。(受访者供图) 当地时间12月11日晚,加拿大和枫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记忆传承薪火永递”的网上论坛,论坛上中加两地的与会者共同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默哀,通过交流和探讨发出和平之声。 阿根廷侨界近日在新太阳三语学校举行纪念活动,华侨华人和华裔青少年们身着素服,点亮盏盏烛光告慰逝者、祈愿和平。主办方之一、阿根廷洪门协会会长尤震表示,希望通过纪念活动让生活在阿根廷的侨胞和华裔青年一代记住历史,珍惜当下、珍爱和平。 在阿根廷侨界举行的纪念活动中,一位华裔女孩手捧蜡烛祈愿和平。(受访者供图) 在日本东京,由日本民间团体“No More南京之会”主办的“南京大屠杀84周年证言会”当地时间12月11日举行,长期从事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研究的旅日侨胞林伯耀,拿着梶谷健郎在世时手绘的煤炭港大屠杀的地图给大家做演讲,近百名日本民众到会场听会。 在匈牙利,多个华侨华人社团当地时间12月10日举行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侨胞们向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默哀,并诵读了《和平宣言》,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心声。 活动发起人、中国-欧洲文化艺术体育协会主席马文俊告诉记者,举办活动是为不让这段悲痛的历史因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唤起侨胞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匈牙利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于当地时间12月10日举行纪念活动。(受访者供图) 海外侨胞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正视历史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每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多年来海外侨胞还致力于推动南京大屠杀史实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揭露了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1997年出版后便震惊西方世界,让南京大屠杀第一次进入西方民众视野。 位于江苏淮安的张纯如纪念馆内展示的在不同国家发行的不同版本《南京大屠杀:被二战遗忘的浩劫》。吴侃 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郑洪以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历经10年创作《南京不哭》,还原了历史真相。 华侨华人还通过建设史料馆、纪念馆的方式让海外民众了解史实。2015年,由美国侨领方李邦琴筹建的海外首座抗战纪念馆在美国旧金山中国城揭幕。2016年,海外首座与南京大屠杀主题相关的常设性史料馆在美国洛杉矶伟博文化中心开馆。 资料图:2017年12月12日,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创办人方李邦琴(左)与民众在馆内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中新社记者 刘丹 摄 海外侨胞们还积极奔走,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推动国际社会正视历史。旅日侨胞林伯耀40余年来积极搜集南京大屠杀史料,为揭露真相、伸张正义作出巨大努力。 2017年10月,由时任加拿大安大略省华裔省议员的黄素梅提出的将每年12月13日设为该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获省议会通过,安省也成为西方国家中首个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地区。 资料图:2020年12月13日,多伦多华人团体代表在多伦多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前默哀、献花,举行追思仪式。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2018年华侨华人还筹资在大多伦多地区列治文山修建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此后每年的12月13日,加拿大的华人社团都会举办纪念活动悼念大屠杀死难者、守望和平。 来源:综合自美国《星岛日报》、美国《侨报》、匈牙利《新导报》、阿根廷华人网、意大利威尼托华侨华人工商会微信公众号等 作者/编辑:吴侃 责编:李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