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要的治疗、模糊的报价、财务压力……面对牙科诊所的种种丑闻,法国权威消费杂志《60万消费者》列出一份警示清单,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做好防范。
近年来,涉及牙科诊所的丑闻层出不穷。《60万消费者》在最新特别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可能存在问题的行为,提醒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提高警惕,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不透明的报价、不必要的治疗、强制贷款……牙科行业的一些乱象让许多患者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影响健康。即使预约牙医困难,也不能盲目就诊。以下是《60万消费者》列出的十大需警惕的做法:
1.
没有检查,就不该有治疗
正规的牙科治疗应从口腔检查和病史交流开始。在未进行基本评估前,任何治疗建议都是不负责任的。
2.
不能在诊椅上之前先拍片
全景X光等影像检查应在初步临床检查之后进行。如果一上来就要求拍片,可能是以商业目的为主,而非医疗需求。
3.
报价需对比,不可轻信单一方案
如果治疗费用超过70欧元,牙医必须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请务必仔细对比,提出所有疑问。专业牙医不会催促你做决定。
4.
复杂治疗前,建议咨询第二意见
如果牙医建议进行大规模或复杂的治疗,请考虑咨询另一位牙医。“这是必要的预防措施。”法国国家牙科联盟主席Hélène Colombani博士表示。
5.
不能要求提前支付全部费用
牙医无权要求患者一次性支付所有费用,也不能强迫患者申请贷款。合理的定金可以接受,但不应提前支付全款。
6.
费用必须透明
报价单上必须包含“零自费”或“可控自费”的选项。如果所有项目都属于非报销范围,那很可能意味着高额自费,需谨慎选择。
7.
种植体来源必须清楚
牙医有义务告知患者种植体或假牙的来源及材料构成。信息不透明往往意味着风险。
8.
有权索取完整病历
患者有权索要自己的医疗档案。诊所必须在8天内提供(若病历超过5年,则最长不超过2个月)。
9.
牙医身份必须明确
所有提供的文件必须由牙医亲笔签名,以确保责任可追溯,避免纠纷。
10.
过度治疗需警惕
如果只是普通洁牙,却被建议进行大规模治疗,请务必提高警惕。如果直觉告诉你不对劲,先暂停,寻求第二意见!
ChatGPT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