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叶敲秋意 于 2011-5-18 10:32 编辑
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是家长们所关注的头号问题之一!试问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高高呢?特别是男生,身高对于他们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了他们的就业、他们的爱情、他们的自信心建立等等。因此,如何才能让孩子增高,是家长们的常见问题。
是什么决定着宝宝的身高?
那么宝宝的身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身高预测公式
如果假设孩子的身高完全由爸爸和妈妈的遗传因素决定,长大后的身高会是多少呢?孩子获得了爸爸妈妈各一半的遗传基因,所以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孩子的未来身高。给男孩加13是因为男性比女性平均高13cm
左右。这种方法是纯粹基于遗传因素计算的,所以有+10 至-10 的误差。
妈妈的身高是158cm,爸爸的身高是172cm
男孩 (爸爸的身高+ 妈妈的身高+13)/2
女孩 (爸爸的身高+ 妈妈的身高-13)/2
长大成人后的预测身高 (172+158-13)/2=158.5cm
长大后的身高是多少呢?按照公式计算,莹敏的未来身高是158.5cm,跟妈妈的身高差不多。在她妈妈的时代,158cm
接近女性的平均身高,不算矮。但是现在的孩子腿长个子高,所以158.5cm
就属于偏矮了。即使加上最大误差+10,也不能算是高个儿。
身高取决于遗传还是环境?
父母身高偏矮,预测出的孩子未来身高也一定偏矮,但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拥有再好的遗传基因,如果没有吃好、营养不良,个子也不会长高;即使遗传了矮个子基因,但是合理掌握环境因素也可以促进孩子长高。
父母的遗传因素在成长中起到的作用只有20%—30%,其他则由营养、运动、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有些专家认为遗传因素起的作用百分比可能比这个比率更大,但是营养和运动是大家公认的成长决定因素。此外,现在的孩子从小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及时排解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晚上按时睡觉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观点说只要好好睡觉就能长高。
遗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但是运动和营养摄取是取决于后天的。所以应该多考虑这些因素,特别是6 岁前的婴幼儿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成长的程度与妈妈的关心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每年长5cm以上才算正常
纵观人一生的成长过程,6岁前是成长最快的时期。出生后前两年快速成长,此后一直到5 岁可以持续成长到约100cm,差不多是出生时的两倍。如果这时患了影响成长的疾病或者没有均衡地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孩子就很难茁壮成长了。
如果孩子每年身高涨幅小于5cm,比同龄孩子矮10cm
以上,或者在100 名儿童中属于矮小的3%,就要怀疑孩子是否患有成长障碍。 判断孩子是否在正常生长,方法很简单。就是定期给孩子量身高和体重,妈妈可以通过与标准值比较,确认孩子成长速度是否正常。
原则是“每三个月量一次身高和体重”。但是每三个月量一次不仅枯燥,还容易忘。所以可以在墙壁上贴孩子喜欢的卡通式身高尺,如长颈鹿、大象等动物。同样,可以准备画有动物图案的秤来量体重。这样可以增加很多趣味。
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快速成长10个月,出生时身高大约50cm。之后的第一年孩子以惊人的速度成长1.5 倍,即长高25c m,身高变成75c m,体重大约增加到出生时的3 倍。之后的一年中大约生长12-13c m,变成88c m 的身高。这是一生中最快速的成长期,称为第一成长期。此后一直到青少年时期是持续较缓慢地成长,正常情况下每年大约5-7cm。
进入出现第二性征的青春期,再次出现快速成长。男孩子平均在12-13 岁,女孩平均在11-12岁进入青春期。这时每年可以成长8-10cm。青春期结束后成长速度急剧下降,男性平均在20 岁,女性平均在17 岁长到成人身高。
制订适合孩子的成长计划
改变生活习惯
改善很小的生活习惯就能让孩子多长高2~3cm。比如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比如纠正坐姿就可以把隐藏的2~3cm找出来。但是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并不容易,过分的要求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所以最好是一项一项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改变。
改善食物
如果孩子没有患任何疾病,但是成长比较缓慢,就应该怀疑孩子体内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果只根据孩子的口味给孩子东西吃,就容易导致孩子的营养不均衡。应该仔细观察孩子一日三餐的量和营养物质的类型,及时补充缺乏的营养。
多做有利于长高的运动
如果觉得孩子缺乏运动,应该给孩子创造能让他们长期运动的环境。但是不能指望孩子为了长高,自己下定决心坚持运动,需要挑选有意思的运动项目,让孩子觉得是在玩游戏。平时应该留心倾听孩子讲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或者可以直接问孩子他对什么项目有兴趣。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运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遗传因子对宝宝的身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后天的营养与锻炼也非常重要,两者对宝宝的升高不可或缺。
决定宝宝身高的7大因素
身材高大或亭亭玉立是男、女身体发育的一个强烈要求。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是身体增高发育的阶段,关注身高要从出生开始。我们都希望孩子发育成满意的身高,那么就需要了解影响身高的因素。身高不是不可改变,针对影响因素,从小着手,父母身材矮小的孩子也是可以实现魁梧的愿望的。身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诸方面。
决定宝宝身高的7大因素
1.遗传 遗传对于身高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父母身材高大,孩子身高也一般不会矮小。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北方人整体身材魁梧高大,一代一代基本如此。但是,遗传并非绝对因素,父母身材矮小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也如此。因为影响身高的因素不是只有遗传一项。
2.营养 现在慢慢富裕起来的平均身高就比解放前食不果腹的人们要高。日本人过去被称为“倭寇”,身材普遍矮小,但是随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人们营养丰富,身高也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充足的均衡的营养是孩子将来身高的重要因素。在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适时补充丰富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对促进骨骼发育是相当有效的。但要注意,不要营养过剩,使孩子“肥胖”。 3.其他先天因素 假使妈妈有年龄太轻或太大(已达高龄产妇标准)、身材矮小、营养不良、高血压、妊娠毒血症、严重糖尿病、抽烟、酗酒、吸毒等状况,假使妈妈本身有子宫畸形、胎盘发育不良;假使宝宝有染色体异常、透纳氏症候群、先天性德国麻疹、或先天性巨细胞症候群等,这些都会让宝宝出现生长迟缓的状况,影响以后孩子的身高。 4.睡眠 晚睡、熬夜都会影响长高的速度。根据医学统计,在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期间,是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最旺盛的时候。通过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进入深层睡眠,还可进而带动生长激素的分泌。根据科学研究,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因此,常说的婴儿“一眠大一吋”,可是有科学道理的。 同时,宝宝在睡眠的时候,肌肉放松,有利于骨骼和关节的伸展,对宝宝的身高起到促进作用。宝宝的睡眠时间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为16~20小时,1~3岁的宝宝为12~14小时,4~6岁的宝宝为11~12小时。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是为宝宝长高提供多一点帮助。
5. 早熟
现今社会因为生活品质提高,加上食物来源丰富及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不少宝宝有性早熟的趋势。有些原本应在13~14岁才迈入青春期的孩子,现今约10岁左右就提前进入青春期了。当宝宝迈入青春期时,人体会产生大量的性激素,降低生长激素的正常作用,会让宝宝提前停止生长发育,所以,在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上,家长也要多注意。
6.疾病
宝宝生病的时候,尤其是慢性疾病,会导致生理功能会出现紊乱现象,将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一些长期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哮喘、心脏病、贫血等,均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身高发育;而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染色体异常、软骨发育障碍等,更会大大影响宝宝的身高。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护好宝宝,尽量让宝宝远离疾病,一旦宝宝不小心生病了,也要尽快治疗,及早的治疗能将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长损害降到最低。
7. 运动
在营养充足的前提下,适度的锻炼是促进身体长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骨骼生长板尚未愈合期间,适度的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使骨骼发育更
快。同时,经常运动运动、玩玩游戏,能促进骨骼的生长,让骨骼变长变粗,增加骨骼密度。一些轻度伸展筋骨的运动,可以调节血糖,增进血液循环及活化身体代谢系统,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正向的帮助。
需注意的是,在带宝宝展开运动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避免拉伤、跌伤等运动伤害发生。关节扭伤是相当常见的运动伤害,但在治疗上却得相当小心。由于生长板
的位置和关节相当接近,假使关节受伤,且事后若缺少适当的医疗诊断及救治,可能会伤害到生长板附近的血管,影响血管运送养分到肌肉和骨骼的正常机能,也会
连带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作用,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