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双城记 伦敦2011与巴黎2005
2011年08月14日03:01 来源:现代快报
8月6日,在英国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路,一家商店起火,门前的汽车已被烧毁。
当日,约300人聚集在伦敦托特纳姆路警察局附近抗议 新华社/法新
2005年11月26日,巴黎骚乱加剧,防暴警察在巴黎北部郊区执勤 资料图片
英国作家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说:“历史总是会重复上演。先是悲剧,再是闹剧。”
他们都说中了。 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英国已经在骚乱中进入了第5天。德国《明镜》周刊9日说,现在一些伦敦人已经急急忙忙地搭上了“欧洲之星”列车,跑到了海峡另一端的城市法国巴黎。据《都市快报》
巴黎式骚乱? 同样的导火线:非洲裔青少年因白人警察身亡
近日的伦敦骚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5年的巴黎骚乱。 两次骚乱的导火线非常相似:警方在以少数群体人口为主的社区卷入了当地青年的死亡事件,再加上长期的警民关系不和,引发了同样针对警察的示威,点燃了骚乱的熊熊怒火。
2005年10月27日,居住在巴黎北郊克利希苏布瓦市的3个非洲裔少年为逃避警察追捕,跑进一个变电站,不幸遭到电击。15岁的巴努和17岁的齐亚德当场丧命,另一个男孩身受重伤。
伦敦骚乱则是警察在街头射杀29岁的非洲裔青年马克·达根引起。
巴黎的克利希苏布瓦市(Clichy-sous-Bois)是法国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它和伦敦的托特纳姆区情况非常相似。那里多数居民是非洲移民,居住条件恶劣,经济困难。那里有很多没受过良好教育、游手好闲的青少年。
同样的骚乱场面:焚烧汽车,掠劫商店
当时巴黎骚乱场面也和今天的伦敦街头如出一辙。 成百上千个愤怒的法国非洲裔青少年走上街头,焚烧汽车和垃圾桶,劫掠店铺。他们和警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青少年向警察投掷石块,警察则发射催泪弹予以还击。
巴黎骚乱中,几千辆汽车被烧,近千人被捕,数百个警察受伤。 两次骚乱也都起源于首都,几天内迅速蔓延到全国的其他城市。 巴黎骚乱引发了至少300个法国市镇的骚乱,如今,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大城市也纷纷响应伦敦骚乱。
不同的场景:巴黎人只在自家后院闹事 伦敦人迅速冲击中上阶层
巴黎骚乱绝大多数时间都只发生在市郊的贫民区里。他们自始至终在自家后院进行破坏。 法国的贫民区有自己显著的特色。它起源于二战后,政府为了解决迫切的住房需求,在城市郊区投建巨大的住宅区项目。巴黎骚乱的起源地克利希苏布瓦就是这种住房项目建造起来的城镇之一。由于成本低廉、设计不佳、建筑标准偏低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地区早已破烂不堪。但是他们离市中心较远,相对比较孤立。
伦敦不一样。伦敦更大更复杂。伦敦骚乱从第二天开始,就从贫民区转而冲击中上阶层的家园。8日晚上,伦敦西部被称为“女王的郊区”的伊灵区被几百个暴徒洗劫,那里是中产阶级的生活区。同在伦敦西部的卡姆登区普里姆罗斯山,8日晚也发生了警察和暴徒对峙的事件。离这里不过100米远的地方,就是全世界最贵的几个富人区。 另外,伦敦的街区与贫民区交错在一起,使店铺更容易遭到洗劫。
巴黎毫不留情打击犯罪 伦敦则要温和许多
巴黎骚乱的时间长达三周之久。目前,伦敦骚乱看起来似乎已渐渐平息。英国人的应对措施比法国人更加温和。
萨科齐当时正是负责处理骚乱的内政部长。骚乱发生后,萨科齐立即否认翻墙进入电站的少年是警方追捕的对象,说警方当时追捕的是企图入室抢劫的其他人。
他指责闹事的青少年为“暴徒”,主张对暴力事件实行“零宽容”的铁腕政策,“毫不留情”地打击犯罪活动。法国政府还启用了1955年制定的紧急状态法。警方还获权突击搜查那些怀疑藏有武器的处所。
伦敦没有像巴黎那样对骚乱作出强烈的“遏制”反应。目前,伦敦只是多派警察上街,并授权警察随身携带使用橡胶子弹的枪支,以震慑想继续骚乱的人。
“零容忍” 巴黎骚乱帮助萨科齐上台 伦敦会引入零容忍策略吗?
巴黎骚乱引发了巴黎社会的热烈讨论。71%的法国人认为,温和的总统希拉克不能解决导致骚乱发生的社会根本原因。有近1/4的法国人认为,极端右翼保守的领导人勒庞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另外还有很多人觉得,二战后法国实行多年的融合多元文化的社会政策,已全面失败破产。
时任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因为未能消除郊区的被边缘化趋势遭到抨击。手段强硬的萨科齐政府2007年因此大选获胜上台。 萨科齐上台后,开始驱逐吉卜赛人,立法禁止妇女在公共场所穿戴罩面和头巾。法国社会变得更加保守。
原来萨科齐是这样上台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