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856|回复: 2

[育儿交流] 见招拆招 孩子5大不良习惯轻松戒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9 0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挖鼻孔、爱插话…,这些是“坏习惯”吗?

  所谓的“坏习惯”,其实是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必经过程,父母不要认定它是不好的,尤其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假如上了小学仍然有这些习惯,就要再思考是否有其他问题。

  各阶段心理发展的反应使然

  挖鼻孔、爱插话、耍脾气、不洗手、问话不回应,孩子的这些行为,往往被父母认定是坏习惯,其实不然,学龄前的孩子各个阶段的成长会有一些模式,例如:七坐、八爬,不只生理,心理发展一样也有阶段性,以致出现许多被认为不得当的行为或反应。

  举个简单例子:不到3岁的祥祥对喝牛奶会说“祥祥喜欢喝牛奶”,这时候的他还不会认为自己就是祥祥,等到3岁以后,自我意识较好,会开始改口“我喜欢喝牛奶”,而且此阶段开始对环境有些反抗,例如要他洗手时,会说“我不要”,其实重点不在洗手,而是因为妈妈要他洗手,而他想唱反调。

  并非教的不好,父母别太自责

  孩子的行为总让许多父母自认是自己教的不好,其实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会有的行为,大一点自然会修正过来,父母不必自责,但是在处理时,要用对方法,如果一味直接纠正孩子,往往只会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很重要一点是要给孩子稳定的环境,孩子的能量发展是无法自我控制的,而且内在能量会随年纪增加,而有更大幅度的发展,若再处于不安的环境中,例如爸爸妈妈整天总是在责骂、否定孩子,孩子会有负面的感受,而显得更不安,如此,这些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行为会因缺乏安全感而成为情绪困扰表现。

  不要动不动就用权力解决问题

  建议爸比妈咪多观察孩子,并避免采威权式的压制或禁止,因为一味使用权力解决,动不动就罚站,而未给予引导,这样孩子即使到小学,依旧无法改掉习惯,可能老师或同学叫都不想回应,一直这样下去,将来可能成为问题学生,到青春期恐怕会有更多的对立或抗争,问题更麻烦。曾有妈咪反应:我的孩子明明小时候非常乖,为什么长大变了样,不再那么听话,管都管不动,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也不是什么都听孩子的,例如孩子不吃饭,等下午很饿时,可以跟他说:“因为你中午只吃一口饭,现在才会这么饿,明天中午我们试著吃半碗看看”。

  不要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此外,由于语言对孩子是不成立的工具,孩子往往无法很成熟的去做表达,说的太多、太长,其实最后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例如:爸爸对孩子训话半小时,孩子可能只知道爸爸在生气,没办法理解这半小时训话内容的道理,大人常会“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改变5大习惯对策

  那么,父母到底该如何针对孩子的五大习惯,用实际且适当的方式加以解决?

  习惯1、挖鼻孔

  状况:

  孩子的手老是往鼻孔挖,甚至挖到流鼻血!感冒或过敏时更加严重!讲都讲不听,父母只能无奈又担心。

  有些孩子不但挖鼻孔,还会吃鼻屎,他们会觉得咸咸的并不难吃,每个小孩对自己身体都存有好奇心,不只鼻子,耳朵、嘴巴甚至生殖器官,都是孩子们好奇的部位,所以常有小小孩将小东西塞进鼻孔、耳朵或误吞的案例,他们可能只是很单纯想知道这些“洞”到底有多深,父母不需要过度紧张,有些事只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就不足为奇了。

  爸比妈咪这样做

  a.先考虑是否因为生理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反应,例如是否因感冒、鼻子太干或过敏等情况造成不舒服,而有挖鼻孔的举动,如果有,要采取就医或其他适当的处置,舒缓身体的不适。

  b.如果非生理因素,再想想最近是否有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安的事,而因此藉由挖鼻孔降低不安,就像有些孩子喜欢闻妈咪的味道,熟悉的味道往往是孩子安全的媒介,能在紧张时让他们安定。

  c.爸比妈咪可以找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或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斥责或以强硬方式阻止。

  习惯2、爱插话

  状况:

  为什么孩子经常会打断大人之间的对话,包括讲电话也一样,就一定要大人注意到他在说话吗?

  孩子爱插话,多半是想要引起别人注意。3岁到学龄前这个阶段的小孩,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其实相当自恋,总觉得自己很不错,加上对外界的好奇心,所以便产生插话的行为,例如:妈咪正在和朋友讲电话,孩子会插嘴问妈妈:“你在跟谁说话?我认识这个阿姨吗?”孩子最主要并不在想知道阿姨是谁,而是期望大家以他为中心,爸比妈咪要了解背后的因素,而不要以传统观念认定“小孩子就是应该有耳无嘴”,这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爸比妈咪这样做

  a.孩子插话时可以告诉他:“我在跟吴妈妈讲话,你要不要跟吴妈妈说几句?”,孩子不一定想讲电话,即便拿到话筒,其实也说不了几句。

  b.孩子很需要大人陪,凡事都是等不及的,要他等上半小时并不容易,所以可在事先做些准备,例如给他一个玩具或有趣的书,让他有事情可专注,转移注意力,就不会干扰大人之间的谈话。

  习惯3、耍脾气

  状况:

  我的孩子为什么稍微不顺他的意,就爱乱耍脾气,不是大哭、大叫就是大闹,简直快气炸了,真的很想修理他。

  常看到父母与孩子僵持的场面,孩子耍脾气总是考验著父母的耐心,忍无可忍就会直接打下去,但这是最不当也最无效的方式。大哭、大叫对较小的孩子而言,都是本能的正常反应,这些都需要被提升,不断的教育,但不是命令孩子不能发脾气,而是要让他学会用正确的语言做表达。

  父母在孩子2、3岁时,就可以给予情绪教育,并且以“同感”方式教导,也就是父母与孩子有相同感受,例如孩子玩接球时,会在接不到球的时候很生气,妈咪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因为接不到球而生气,我们再来一次”,这时候可以将接球的距离缩短,让他顺利接到球而有成就感。

  爸比妈咪这样做

  a.观察孩子多在什么状况下容易耍脾气,例如玩太累、肚子太饿等等。情绪只是反应孩子的内在,他不会主动说,爸爸妈妈也不要期待孩子会告诉我们,最好试著找出模式,抓到要领,会比较容易改变他。

  b.如果是生理方面的问题,包括因为肚子饿,但是孩子无法区别是累或饿,以致用发脾气表达,这时候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累,我们去睡觉喔!”或“你肚子一定很饿,我带你去吃好吃的东西”,最重要是在安抚孩子。

  c.孩子遇到挫折也会有情绪上的反应,尤其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小孩,常自以为能达到某些目标,却常因为碰到阻碍而难以接受,例如玩接球时,因为接不到球而气自己,才会有发脾气的情形。

  习惯4、不爱洗手

  状况:

  玩耍后、吃饭前,要孩子洗手好像很困难,勉强去洗手,也只用清水随便冲冲,怎么教都不会,有够伤脑筋!

  父母要知道孩子好奇心特别强,他们随时都有很多事想做,一点也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洗手这件事,甚至会跟妈妈说“没看到手上有细菌”,不听话又爱辩,常常把妈妈给惹火。其实只要透过一些巧思,就能让孩子觉得洗手很重要,而且是件好玩的事。

  爸比妈咪这样做

  a.先了解为何孩子不爱洗手,是等不及要看卡通或吃东西,爸爸妈妈可以找孩子最爱且最在意的东西,例如孩子喜欢喜羊羊,妈咪可以说:“喜羊羊爱你,如果你不爱洗手,他会生气喔!”

  b.在与孩子互动时,不妨找回自己的童心来陪伴他,试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玩,不要总是板著严肃的脸,要想想,可以陪孩子这么玩的时间也不过就这几年,应该好好把握喔!

  习惯5、说话不回

  状况:

  怎么叫了老半天,孩子完全没回应,对于叫他、跟他说话、问他问题都会假装没听到的孩子,父母到底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形,父母先别开骂,孩子可能因为知道妈妈会要他做什么,而自己不想做,才会假装没听到或不回应;也可能手边正有事情在忙,例如看卡通或看书,还没告一段落很难离开,所以干脆不回答。

  建议父母只要用对方法,1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千万别再以责骂、处罚等比较情绪性的方式,这样只会和孩子一直处于僵持中,必须花更多时间化解。

  爸比妈咪这样做
  
  a.如果正在看卡通,妈咪第一次叫没回应时,不妨再等个3、5分钟再试著叫看看,若还是没回应,可以对孩子说:“我在叫你,你有听到吗?”如果孩子说正在看卡通,妈咪可以说:“等下广告时要赶快洗澡”,或是说:“饭刚煮好要趁热比较好吃”,也可以问他:“你要现在吃或5分钟后再吃?”用沟通的方式,并且给孩子有选择性,比较容易解决问题。

  b.用有趣的事物吸引孩子,例如:“香水泡泡正在等你洗澎澎”,或“今天有你爱吃的咖哩饭”,类似话语会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5 收起 理由
花伊人 + 5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0 07: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8: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冰桐 发表于 2011-9-20 08:06
感谢分享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谁和我一样爱吃这道菜😬😬
  • 今天做了一个烧茄子,不太成功
  • 看上去是不是很有食欲
  • 手工水饺有人吃过这样的吗
  • 我很容易满足,一碗汤面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4 16:54 , Processed in 0.061303 second(s), Total 11, Slave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