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368|回复: 11

[闲谈] 由“温州模式”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4 13:39:31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最近在国内,有一阵没上街了。
很想念Pascal,靓仔,岂有此理大哥,……,还有我的那一连串的姐姐和妹妹。
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很大,猪肉价格普遍高过美丽城的中国店了。
以温商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大部分开始撤离实体经济的制造业,转行炒作资源、房地产等。
我今晨在街上也发了一篇。
中午吃饭回来,发现有人讨论“温州模式”,仔细一看,好像文不对题。
过去好像还看到过有人讨论过“为啥温州人比外乡人富裕”,也不知道这是从哪得出的。
这种帖子,虽说都是争论不断!但参加争论的,也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热心人士。
我想就我从书上知道的和我亲眼看到的一些事实,跟大家分享。
我身边有好多温州人,有的热情,有的好客,有的勤快,有的伶俐,有的整洁,有的美丽。
好客的比如Pascal,伶俐的比如温小心,整洁的比如昨天,美丽的不如水灵灵。
我很喜欢温州人,这不,已经代表外乡人,打入了温州人的内部——华人街。
我分享给大家我的见闻,希望温州人的明天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3:39:47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红塔山 于 2011-10-4 16:42 编辑

先给大家说说中国商帮的历史,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哪些地区的商人集团,曾经行成过气候!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像每一个封建经济体一样!
宋朝开始,商业才走上正轨。
刚刚发展起来的商业,在蒙古大军南下的铁蹄之下,又退回到原点。
明朝中叶,资本主义又萌芽了一段,清朝有选择地继承了一部分明朝的资本主义遗产。
民国以买办资产阶级为代表,资本家又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社会主义革命,又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
改革开放,资本主义重新发展,换了个名字,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过我这三言两语简介了中国商业历史,可以知道中国商帮,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以来。
有宋以来,明清至今,中国一共有几个成了气候的商帮呢?
答:晋商商帮、徽商商帮、粤商商帮、浙商商帮!

晋商是山西商人,以太原以南的祁县、平遥、太古为主。
他们因为早年处于中原与胡虏交界,靠着地利,做边贸。
电视剧《乔家大院》可以再现晋商光辉。

晋商之后是徽商,徽商是皖南人,号称“徽骆驼”,能吃苦,耐力好,在明清之交,逐步赶超晋商,控制两淮盐业。
徽商之盛,创造了四大徽班进京,诞生国粹“京剧”。“扬州瘦马”这世间绝品也是徽商创造。

清朝广东开铺,十三行盛行,并逐渐控制中国对外贸易,比如今天的“广交会”盛况,就源自于此。
曾经的世界首富,也诞生在广州城内!不信可以去看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这帮人只是粤商的一个支系——广州帮。

粤商另一派系,广州东边,靠近福建,有一地境,有潮州、汕头等,电视剧“下南洋”等都有提及,闽粤两省联姻之地。
此地诞生另一粤商派系——粤商潮州帮!
上诉各帮,现而今俱已消散;粤商唯有潮州帮一枝独秀!代表人物是香港和记黄埔兼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

改革开放之后,南国开放,改革先行试验区,中国内地英才,聚首深圳等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珠广深经济圈重新聚起一批英才,打造新时期的粤商——广州帮。

至此中国商帮,除浙江之外,成了气候的,我都介绍完了。
请看下一楼,浙商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3:39:56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红塔山 于 2011-10-4 18:45 编辑

从天下,到浙江,讲讲浙江商帮的前世今生。

浙江人做生意历史比较长,南宋时候就比较出名。但走上规模经济,是从清代末期开始的。
晚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列强,节节败退!继广州之后,上海等地陆续开铺通商。
浙江湖州,盛产蚕丝,原来中国只有广州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浙商很难成气候。
现在上海通商,湖州商人自己直接对外贸易,规模马上上来了,渐渐形成了气候。
当时湖州出了“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狗”。以张静江家族为代表的浙商湖州帮诞生了。
张静江能靠家底支撑孙文搞革命,这财力之盛,天下少有!!!湖州帮因此进入国民政府。
政商第一次完美结合,浙商湖州帮成了国民党蒋家王朝的骨架。

浙商第二帮是宁波帮。
继湖州帮之后,宁波因为比邻上海,人勤快,逐渐靠三把刀在上海滩立住脚。
三把刀,就是:剃头刀,裁缝刀,切菜刀。上海服务业基本被宁波人占领。
靠着服务业积攒的资本,他们逐步投资其他行业,比如轮渡业等。
当时的是上海,工业掌握在江苏无锡人手中;金融业掌握在浙江宁波人手中。
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氏家族都从宁波人手中借钱办厂。

浙商第三帮是温州帮。
温州帮的故事,请看下一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3:40:07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红塔山 于 2011-10-5 06:24 编辑

聊聊法国的温州人过去与现状。

记得法国华人叶星球先生写过一本书,好像叫《法国华人三百年》。
提到过青田人来法创业的历史。
早年青田,石艺盛名,期间多有,青田子弟,不畏艰辛,不辞辛劳,万里迢迢,负重旅欧。
青田属于沥水,温州边上的地级市。也有人告诉我,青田到温州,比到沥水还近。
沥水是内陆城市,没有出海口,温州是沥水人最近的出海口。
那么从温州出海,旅居外洋的,都并入温州帮吧。
最早来欧洲做石艺生意的,可以看作最早的温州移民。
这一波,数量不多,在欧洲也不成气候,算最早的探险家。

清末腐败,终于迎来了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葬送了清王朝,却迎来了军阀割据,天下大乱。
为躲避战乱,陆续有东南沿海边民,采取各种手段,撤离大陆,另谋生记。
其时恰逢一战,华工来欧算主流,各种偷渡、勤工俭学等次之。
这时的在法华人,除去个别外交人员、勤工俭学人员,多半是劳工,并未形成商人集团。
这算第二波。

紧接着是二战,相隔十四年。二战的一个主要部分是中国抗日。
国共合作,在美苏的援助之下,打跑了日本帝国主义。
接下来进入国共内战,蒋先生退守台湾。
福建、浙江都成了对台前线。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政,接手的是满目仓夷、百废待兴的中国。
伟大领袖毛主席根据当时形式,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亲苏。
国家开始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立现代工业基础。
由于东北三省靠近苏联,工业基础好于国内各省,所以迎来了国家一五、二五的大部分投资。
一座座现代化,有国家规模的,大工业企业在东北三省建立。
那时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多选择到东北读大学。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一个个如雷灌耳的著名学府竖立在东三省的土地上。

主席生前,台海紧张,出于战略考虑,一旦打仗,闽、浙沿海,都是战场,将是焦土。
所以国家从未在这两地建设大型项目。
这时候的温州,是一块阳光照射不到的土地。
当地人多地少,自然的矛盾,导致边民外逃。
逃跑只有两条路:向内陆还是外洋?
内陆,当时的闽北、赣南、皖南,经济情况并不比温州好!
外洋,除了北韩、越老高棉等,都是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
但当时技术条件有限,能逃到哪里就去哪里,根本没有目标!
所以欧洲还不是他们移民的主流,能逃到台湾、东南亚就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3:40:16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红塔山 于 2011-10-5 07:03 编辑

由于着重讲温州商帮的历程,所以要比别个商帮描写更细致。
故占用两楼。

二战以后,欧洲老牌殖民帝国元气大伤,全面收缩。
原来法属殖民地如雨后春笋,纷纷独立。
原殖民当局开始撤侨,并将与原殖民当局关系叫好的当地人接走了一部分。
东南亚人,包括粤、闽、浙、桂、颠等省份的华裔也一并包含在内撤到欧洲。

上述几波移民,是温州商帮开拓海外市场的“敢死队”,是“先遣团”。
他们是后来大量温州移民移居海外的基石。

总之,整个改革开放之前,温州在共和国,都是无足轻重的!

伟大的小平同志,成功地推进了改革、开放政策。一时之间,神州处处是春雷。
深圳特区比邻香港,以地利优势,得国家政策倾斜,率先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迅速形成了国家级轻工业基地。
直到今天,买山寨手机,谁不知道深圳华祥北?
做服装进料子,市场还在广州。

温州是台海主战场,几乎没有工业基础!
温州是山地与丘陵,几乎不适宜农牧业!
温州人多地少矛盾,土地养不活这些人!

为了生存,温州乃至整个台海沿线的边民,采取包括偷渡在内的一切可能的手段,移居海外。

温州是沿海,得益于早年的出洋移民,迅速在海外落户。
温州人穷惯了,深刻理解乡亲的切肤之痛,一落户就呼朋引伴,带动其他亲朋移民海外。
走出去的温州人,落户海外,语言不通,缺少技术,谋生能干什么?
靠的只有辛苦!做的是走街巷的货郎、制衣厂的工人、箱包店的伙计、
⋯⋯等等技术含量低、简单易学、工作辛苦、法国人不愿意干的工作。
总之,无论干什么,当时,都比在国内挨饿强!
这一批移民,拼命地留下了。

那么留在温州的干什么呢?
留在温州的,种地养活不了这些人!
那干什么?搞轻工业。
曾经走出去的温州人:工人带回了技术;货郎带回了市场。
于是造螺丝、做鞋、做包、做衣服、⋯⋯等等,留在家乡的温州人开始自谋生路搞制造业。
当时国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温州人自己手里既有产品、又有市场,迅速发展。
有了自己的产业,温州人自己能养活自己了,开始有更多的乡亲投奔,这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在法国等地的温州侨社迅速扩大,直到今天的规模。
一个集制造、销售与一体的,有实力的温州商帮正式形成!




介绍一下今天的中国经济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3:40:28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红塔山 于 2011-10-5 07:57 编辑

浙商第三派系——温州商帮形成了。
这时的温州商帮,也主要是自给自足,闷着头赚钱,没人知道,没人注意!

温州人是什么时候抬头的呢?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靠国内加工、国外倾销致富的温州人,掌握了一定资金。
这些资金,在当时的海外,也就算个中产,但在过内就不一样了,加上汇率做系数,资产翻了10倍。
这点资本,当时在法国,算不了什么,在中国,可就是巨额资本啦!
干什么呢?先是炒股、再是炒楼、又炒过矿山等资源、现在又参与炒物价,⋯⋯。
不管炒什么,都需要搭上人和工夫。温州老板嫌凡,干嘛呢?放债!!!
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
当老板还是当炒家?请看我的帖子:
http://www.huarenjie.com/thread-168222-1-2.html

“炒”,不是实体经济,好比“击鼓传花”,谁接最后一棒,谁倒霉!
一旦经济泡沫破裂,失去以实业为依托的实体经济支撑,温商将何去何从???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张国华 + 1 原创内容,值得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6:58:07 | 看全部
纵向对比一下温商今天的成就。
请耐心等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6:58:30 | 看全部
横向对比一下温商今天的地位。
请耐心等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6:59:07 | 看全部
法国温商目前的困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6:59:55 | 看全部
为在法温商老板指出几个出路(参考了日本商团、美国商团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11:10:25 | 看全部
昨天晚上温家宝带人去温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12:53:04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现在的温州不能跟原来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6 02:48 , Processed in 0.102356 second(s), Total 16, Slave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