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豪华红酒会所出兑,三个月新装修……” 张宏(化名)将出兑广告贴在了那扇沉重的欧式木门上,顺手将原来“停业装修”的提示牌摘了下来。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来会所了,他还是懒得进去看一眼。 “我在江北的别墅还在装修,那里有一个更好的酒窖……”张宏告诉东北网记者(以下简称记者)。 一面是放弃豪华装修仅仅三个月的会所,另一面是继续营造更好、更私密的酒窖,张宏的做法确实让局外人摸不到头脑。 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买卖人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代理商:多如牛毛 四个月前,张宏(化名)一口气拿下了6种意大利葡萄酒的东北区域代理权,又在哈尔滨开发区的繁华地段租下了一个门市,装修成豪华的红酒会所,大张旗鼓做起了进口葡萄酒生意。 一口气拿下6种进口商品的代理权,要是换成别的行业,肯定是震惊业内的事件。但是在张宏眼中,这算不了什么。“品牌有的是,只要你有起动资金,就能拿到代理权。这些不太知名的意大利红酒品牌到处都是,像我这样的区域代理商更是多如牛毛。” 张宏如此讲,并非出自低调。 目前中国从事进口葡萄酒的商家有多少? 作为中国葡萄酒最专业的官方机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甚至连粗略统计都很难做出。或许真的要借用张宏的那句“多如牛毛”来形容。 对于这一点,作为东北三省葡萄酒销售行业翘楚的阳帝酒窖老总王森体会更加深刻。 “各种区域代理、小代理商确实很多,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市场处于无序竞争中。” 那么开一家进口葡萄酒销售代理公司难吗?答案是“不难”。 张宏告诉记者:“公司的销售基本上是团购,只要跟某些单位搞好关系,一年卖一千几百箱进口葡萄酒没有问题,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客户。” 而据一位哈尔滨葡萄酒圈内人透露,“在哈尔滨吃葡萄酒这碗饭的人有几千人,各种代理商的数目更是无法详细统计,今天刚消失一个,明天就会涌现出三五个,货源有的是,代理商有的是……” 卖酒:全靠团购 红酒生意只做了不到两个月,张宏就找到了其中诀窍。 “红酒销售全靠团购,必须跟企业或者单位搞好关系,这样才能成箱出酒。指望零散客户购买,我连会馆的房租钱都交不起。” 即便是交得起房租,张宏也不打算继续经营装修奢华的红酒会所了。 “当初建立红酒会所,我想得特别天真,宣传红酒文化,给顾客一个品味红酒的空间,让顾客感受真正的红酒文化,但是运营起来我才发现,来会所里的人看的多买的少,真正的大顾客根本就不会来会所,而是直接电话订购,送货上门就可以了。” 按张宏的说法,他这家红酒会所存在的价值确实不大。那张宏为什么还要再装修私密别墅,营建条件更好的酒窖呢? “作为一个葡萄酒代理商,没有酒窖当然说不过去,此外,我还要为一些关系特别好的客户提供一个聚会的场所,他们的好酒也要有地方保存。” 显然,在张宏看来,酒窖的存在只是为沟通与客户的关系,提供一个隐秘的场合;而会所存在于闹市之中,对于生意初步成型的他来说再无实际意义。 市场:到处都是“原瓶酒” 记者在网上以“进口葡萄酒代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很快便得到239万条结果,代理商们纷纷打出“原装进口”、“品质保证”的旗号,招揽生意。而在哈尔滨市场探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酒类档口都称自己是原瓶进口的葡萄酒,而单瓶价格大都在80元以上,产地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和智利等国家为主,其中以法国红酒最多。 “都是原瓶进口?那去年海关登记的9.68万千升进口散装酒都哪里去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说。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0年1-9月份葡萄酒进口量为20.18万千升,其中瓶装酒(2升以下包装)10.5万千升,散装酒(2升以上包装)9.68万千升,散装酒几乎占据进口葡萄酒的半壁江山。 从进口目的地看,瓶装酒的主要地区依次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3万千升),广州市(0.79万千升),温州市(0.57万千升),深圳市(0.55万千升),厦门特区(0.38万千升)和北京朝阳区(0.35万千升)。其中并无哈尔滨。 显然,哈尔滨市场没有理由出现这么多的“原瓶酒”。
暴利:15倍以上利润 既然没有理由出现这么多的“原瓶酒”,那么毫无疑问,其中必然有散装酒掺杂其中。 散装酒存在的最大理由就是暴利。 同样是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2010年1-9月份进口的9.68万千升散装酒价值0.8亿美元。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就可以得出,其实每升进口散装葡萄酒的平均价格只有0.81美元。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是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地区,聚集大量生产葡萄酒的酒庄。“精明”的中国酒商往往从这些地方大量进口葡萄酒,然后贴上自己设计的洋标签出售。“比如国内酒商从法国成桶购买葡萄酒,然后运回国内进行灌装,这种操作一般消费者很难分辨,即使看进口商检报告也不涉及这些信息。”张宏称,一瓶出厂价为10元人民币的葡萄酒,加3元海运再纳税48.2%(消费税、附加值税和关税)后到岸成本约19.5元,之后的仓储和本地运输、人工费用共需2元,这瓶葡萄酒的付出成本约22元。经销商一般会以不低于80元的价格供应给超市或商场,这些地方再加价10%到15%,到消费者手中就近百元了。而这种酒一旦进入西餐厅,往往按照经销商供货价的两倍或2.5倍售出;如进入酒店,售价将是供货价的3至4倍,达到三四百元。 造假:8万做“酒庄”老板 如果说依靠进口散装酒冒充原瓶酒攫取暴利还算良心未泯的话,那么直接用国产劣质酒甚至是勾兑酒冒充品牌葡萄酒销售的情况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一位圈内人的指点,记者通过网络联系了到一个专门从事此种“生意”的公司,该公司所在地是河北昌黎。 记者表示想自己贴牌做一款进口红酒,该公司业务代表表示,国外酒仿制起来比较简单,你只要花8万元就可成为法国某酒庄的老板,而他们则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报关单、进口证明、原产证明、检疫证明都能配套。 据这位代表介绍,这种成本8块钱左右的一瓶酒,如果销售到娱乐场所,至少能卖到百元左右。 而当记者表示,这种葡萄酒是否能通过卫生部门的检验时,这位销售代表表示绝对没有问题。 他告诉记者,“对于葡萄酒,国家检测标准中只检测酒精度、糖度等单项理化指标,而不检测葡萄原汁的实际含量,只针对相应的检测项目,加入酒精、糖精等添加剂,就能一一检测合格了。” 在网络沟通的过程中,记者几次表现出犹豫,这位销售代表告诉记者,“我们出的葡萄酒还是有质量保证的,毕竟昌黎地区还是葡萄产地,还是靠谱的。有的地方连个葡萄园都没有,就敢生产葡萄酒。” 见记者依旧没有掏8万元“做酒庄老板”的意思,这位代表再次提出建议,“要不你就拿个省代算了,这个便宜,4万元全搞定,我手里就有,直接从我这里提酒就可以了……” 8万元“做庄主”、4万元“做总代”,这些报价确实让人很动心。要知道,如果真正想购买一个海外酒庄并良性运转,即便是在被称为葡萄酒“新世界”的澳大利亚,起动资金至少也要200多万澳元,法国则更高。 随后,记者将这件事情告诉“圈内人”时,圈内人笑答,“他还是在坑你。” 原来,销售代表所谈的8块钱成本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他们一般都是采用‘三精一水’勾兑假冒葡萄酒,里面一滴葡萄汁都没有,成本怎么会是8块,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葡萄酒,以每瓶750毫升计算,成本不会超过一块钱,可能比矿泉水还便宜。” 对于监管的缺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国,葡萄酒作为食品曾归口于轻工部门管理,而酿酒葡萄种植归口于农业部门或林业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随着轻工部门的机构改革,葡萄酒产品不再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而各产区酿酒葡萄的种植又分别属农业、林业等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容易造成产业管理的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