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爱情或者婚姻有价么?换言之, 爱情和婚姻能够用金钱衡量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另外一个事例。多年前曾经看到过,但此次想引用,相关资料 却遍寻不获。记得的大概,是说有一位经济学教授做一个婚姻拍卖实验。 参与实验的都是已婚 男子,无一例外地自称夫妻恩爱家庭幸福。教授对他们表示,他愿意出钱购买一件物品——他们和妻子离婚,问他们需要多少钱?参与实验的男 人们不屑一顾,纷纷表示他们深爱妻子,爱情 和婚姻是无价的,出多少钱也不会出卖。教授微微一笑,报出了一个数字,50万:台下一片笑声;100万:台下依 然是笑声;500万:台下安静了;1000万:有人开始哆嗦着举手表示愿意 出卖;1500万:更多的人举手了……最终的结果是,随着教授报价的提升,参与 实验的男子全军覆没。
这个有趣的实验其实非常残酷。它撕开了爱情与婚姻外在的附丽,打破了笼罩在其外表的美 好、神圣之类的光环,赤裸裸地展示了一个直接与金钱挂钩的爱情与婚 姻。虽然参与实验的男 子辩解将会把出卖婚姻的大部分收入送给妻子,妻子因此在离婚之后会获得更为幸福。但他们的 举动说明了一切:看似坚不可摧的爱情和婚 姻,其实很容易被攻陷;看似无价的爱情和婚姻, 其实有价。而且这个价格,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低。
是的,说爱情有价,婚姻有价,未免“庸俗”,未免“为人不齿”,然而很现实,也很真 实。故老相传的“门当户对”是一种价;当下征婚启事中的“有房有车”是 一种价;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也是一种价……第一个将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分析的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曾经说,“上帝目光所及,一切均可交易”。虽然 夸张,却也有实情在。
然而,爱情、婚姻、名誉、信仰、生命、自由……诸如此类的东西,毕竟与我们在市场上可 以看到物品不一样,那些物品,直接以货币标注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成交。那么,爱 情、婚姻、名誉、信仰、自由之类的非金钱物品如何定价?这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不是 从“买”的角度,而是从“卖”的角度来观察。经济学中有一条替换定理。该定理说,因为在 现实世界中资源是稀缺的,为了得到一件喜欢的东西。人们通常愿意(也是不得不)付出另一件喜欢东西。“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不 错,有钱买不到生命,但现实中我们常见有人为了区区钱财铤而走险,最终丢了“卿卿性命”; 有钱买 不到爱情,但现实中我们常见有人为了“一张长期饭票”而委屈自己一生;有钱买不到 友情,但现实中我们常见有人为了荣华富贵而出卖朋友……鲁迅先生在《娜拉 出走之后》写 道:“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 而卖掉。”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替换关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爱情、自由,以及与此相 类的一切,都有价,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这不是悲剧。因为这些东西的价格,不像市场上可 以直接成交的物品,其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这些东西的价格,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倘若你认为他重要,它可以重若泰山,价格可以高到 “价值连城”以至无价;倘若你认为它无聊,它可以轻若鸿毛,价格可以打折以至便宜到无以复加。在真实的现实世界中,后者从不缺乏,这才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