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2676|回复: 25

[散讲] 欧洲华人经济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 21:32:05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的发展,欧洲华人经济的经济规模就远远超过欧洲华人几代人的积累,另外欧洲华人基本上在自己的经济体内解决就业问题。根据意大利中小企业手工业者联合会2014年公布的统计数字:在意大利华人企业总数达到66050家,跟去年同期增加了6.1%,同期意大利人企业减少了1.6%,2008年以来在意华人经济增加了42.9%。在欧债危机越加严重的情况下,欧洲华人经济是逆势增长速度非常快。

是偶然还是必然?

面对着如此的奇迹,我们带着许多许多的疑问去追寻奇迹背后的逻辑。

一、 欧洲华人经济紧紧地抓住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把中国经济融进世界经济之中,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先锋队。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创造了历史。

第二个机遇是中国工业化革命正在进行时。市场需求需要有效的供给,当欧美市场向我们打开大门的时候,中国经济成为了最大的供给方,中国的工业化革命赢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做于最熟悉欧洲市场需求方与中国供给方的欧洲华人必然地成为了两者最合适链接者。

如果仅仅是这两个机遇的话,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同样在历史的进程中也有过非常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革命过程,为什么他们没有留下像华人经济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有的学者会认为以上的国家与地区比较小,人口少。问题是欧洲的华商基本上都是温州、青田一带的,温州与青田不会比上诉国家与地区大吧。因此需要我们去寻找另外的机遇因素。

第三个机遇是欧洲传统经济正在“代际交接”的时刻。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工业化革命进行的时候,欧洲传统产业也是他们的主导产业,从业人员也像我们现在欧洲华人经济的从业人员一样,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现在欧洲华人经济从事的领域基本上都是这些传统产业,一方面是传统产业已经不再是欧洲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是这些传统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不再是像当年那样年富力强了。他们老了,年轻的人不愿意接班,给我们创造了进去的机会。我们必须正视一点,因为我们现在的许多产业是从老年的企业家手中买过来的,也因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像他们一样老去,“代际交接”也将成为我们的问题。

如果欧洲华人经济仅仅是抓住以上战略机遇的话,就不太好解释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华商基本上是温州、青田一带的人?因为面对这样的机遇对所有在欧洲的华人都是公平的。一方面可能由于温州、青田的华侨历史相对来说比较长,人数比较多的一些客观上的原因,另一方面这确实需要我们去温州文化中去寻找原因(根据本人的理解,青田文化也是属于温州文化圈)。温州文化当中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质促使欧洲华人经济紧紧地抓住这样的战略机遇而快速地发展?

许多学者把欧洲华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于中国商品的廉价,这一点也无可否认。笔者本人也是一名欧洲华商,在2005年的时候也经销过越南生产的服装,通过在德国的越南人把一件越南生产老年衫运到意大利仅仅是0.9-1.2美元,而且我把拿到中国工厂报价是17元人民币,而且质量还没有越南生产的好。根据自己的经历得出:中国商品比欧洲生产的要便宜,但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会更便宜。廉价不是欧洲华人经济最核心的竞争力。

二、 欧洲华商打造了一条独立的销售渠道与销售网。

一件中国商品一旦离开中国大门进入欧洲市场,根据郎咸平“6+1”产业链理论:除了产品制造之外,其它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六个环节都是在海外完成。也就是说在国际贸易的产业链当中,国内市场仅仅占居“制造环节”,其他六个环节都在消费市场的国际市场当中。欧洲华商运作的市场空间不是“在制造环节”里,而是在国际消费市场里的其他六个环节。而已商品的制造环节对所有的欧洲商人来说都是共享的。

“渠道”必然地成为欧洲华商与欧洲商人之间最核心的竞争。最有竞争力的商品在市场“渠道”面前都显得无能为力,“渠道”完全可以把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商品屏蔽。“渠道”问题成为欧洲华人经济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欧洲华商打造了一条从进口商、分销商、零售商全链条的销售渠道。

在打造这样一条销售渠道的时候,温州文化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当年儒家学说一统天下的时候,唯有一个“永嘉学派”与它分庭抗礼。“永嘉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义利并举”。事实上在“商行天下”的时候,在没有取得文化上统治地位的时候,“义通天下”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想法,只有从下而上的“利通天下”才是现实的。

成功,在商人的话语体系中只是一个“概率”的代名词。每当自己漫步在商场中,面对着那些打折的商品沉思着这样一个问题:它们的打折是质量问题吗?不是,还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给它足够长的时间与足够大的空间,任何商品都是可以销售出去的,事实上不可能,商品的销售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因为商品的销售必须面对着一个“成本”问题。

同样,欧洲华商的成功也必然解决好这个“概率”问题。相对欧洲本地商人,华商无论从销售渠道、销售经验、市场信息、消费者信息等等方面没有任何的优势,按道理来说,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事实上“低概率”的成功因素却变成“高概率”的成功现实。答案只有一个:集群。华商是在利用“群体”赢得了欧洲商人的“个体”:欧洲华商在遵循着市场规律,用“群体”代替“个体”,把“概率”法则在市场实践中给颠覆了。

三、 信用型经济体系为欧洲华人经济赢得了市场,赢得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机遇。

一个经济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必须要解决两大问题:

人从哪里来?

钱从哪里来?

一个经济体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解决源源不断的人才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而这两者对于欧洲华人经济来说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最稀缺的资源。信用型经济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利用可信任的地缘、血缘、人缘关系,创造性地应用了适合自身发展模式,一种跟欧洲主流国家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契约经济”不同的“信用经济”模式,因此成功地盘活了华人华侨群体当中的优质人力资本,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在居住国无法融资的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利用信用型经济体内的资本解决了那些优质人力资本的创业资金问题。

四、在欧债危机对欧洲华人经济的影响。

从2009年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五年多时间过去了,欧洲华人经济到底如何怎么样了?这个问题值得关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意大利中小企业手工业者联合会2014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意华人企业66050家2008年在意华人经济增加了42.9%,其中华人企业中贸易企业达到24050家,其次是纺织服装、制鞋企业约为18200家,酒吧、餐馆、旅店约为13700家。最近几年华人企业开始热衷从事个人服务业,华人理发店、美容店、按摩中心随处可见,总数已经达到3400家,比2012年和2013年数据增加了34%,另外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华人向中国汇款出现了下降约为11亿欧元,2012年的同类统计数字为26.7亿欧元。
    可以从统计数据中看出2008年之后意大利华人企业增加了两万多家,而且这两万多家基本上是属于“内生性”的企业,也就是完全可以脱离中国经济因素的影响的。一旦欧洲经济走出债务危机之后,它们会是欧债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欧债危机首先是种信用危机,其次才是信任危机,最后导致信心危机。导致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由于欧元区内部“两个主要矛盾”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决定的:一是“高福利的社会制度”与“低增长的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二是“高度集中”的货币政策与“高度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而且今后能否走出危机,走出危机的时间长短都决定于欧元区内部对这“两个主要矛盾”的解决进度。

   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欧债危机“冲击波”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欧洲华人经济的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欧债危机所带来的欧元区内经济停滞增长的状态会是成为新常态化。但解决欧债危机中将要出台的一系列能够促进与释放实体经济内增长要素的政策与改革措施,如劳动力市场的改革,重新减轻企业的税收等等。欧洲为了防止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最终出现“灾难性的”欧元崩溃,欧洲央行会购买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债券,把以前的债务在负债表上“挂起来”,腾出主要精力与资源来促进实体经济的恢复与增长等等措施。这些措施从中长期来说,对华人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与深化,将促进华人经济整合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优质资源,协助华人经济更好的“走进去、走上前”,从而走出一条为欧洲社会“创造税收、创造就业”的良性转型之路。同时欧洲经济的发展需要国际市场与国际资本,在这一点上又契合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从而更加释放出华人经济中“桥梁作用”的内在优势。

另外还有欧债危机“冲击波”过后,“市场供需”达到新的均衡,华人经济内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得到一定的释放与缓解,从而获得更大的优势与活力。这种优势与活力来源于华人经济中长期形成的市场创新能力与天然的资源跨境配置能力。

制约欧洲华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像优质的零售终端资源偏少等问题,会在欧债危机中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尤其是欧债危机没有持续恶化下去,留给我们华商一个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调整内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另外华人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如旅游业、旅馆业、酒吧、餐饮业中的WOK等等反而在欧债危机中处于逆势增长的态势,华人经济未来发展中的瓶颈资源会得到快速有效的整合。华商资本的回归中国与中国资本走出来的相结合,为华人经济内部的产业创新、企业转型都提供有利的保障。因此,欧洲华人经济将会是这一轮欧债危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五、欧洲华人经济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忽视跟居住国的商业生态平衡。

欧洲华人经济在欧债危机不断深化的同时,逐步成为主流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一方面长期粗放式发展的欧洲华商经济会在短期内受到重创,另一方面主流社会在不断打击与规范欧洲华人经济中,从客观上已经把华商经济纳入他们的管理体系之内,从长期看是有利于华人经济更加健康的生存与发展。

   欧洲华人经济长期在边缘化、粗放式发展过程中,在自身高速发展过程中,长期忽视了经济发展的生态平衡,长期没有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利益相关者形成打击华人经济坚强的社会同盟。

为什么我们欧洲华人经济在最近几年频频发生与主流社会冲突的事件,而且愈演愈烈的趋势?最根源的问题是我们华人经济的发展没有处理好与当地原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损害到他们的利益结构,一旦这种损害行为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有效的转化,必将演化为一种对抗的社会力量。如果 我们把一个市场区分成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来分析的话,许多我们华人经济与主流社会之间的矛盾会更加清晰。欧洲发达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经过许多次经济危机的洗礼,市场经过长期的利益博弈处于相对的均衡状态,另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种成熟的市场是不会给任何外来以及后来经济力量以任何生存与发展的机会,那么随着市场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之后,逐步壮大起来的中国经济参与其中,给这种市场格局增加更多的变数与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目前还没有能量达到在世界经济中增量市场上做出更多的贡献,而是仅仅在存量市场中参加世界经济的博弈。做于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欧洲华人经济,也只不过是把中国经济的市场空间前沿拓展到欧洲市场之中,其实也没有在增量市场上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这就不难解释欧洲华人经济跟主流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地增加与恶化。这种矛盾与冲突也只不过把中国经济与欧洲经济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转化为欧洲内部的主流经济与华人经济之间矛盾与冲突,这是当今欧洲华人在融入主流社会难、矛盾多而且复杂的根本性问题。在西班牙只有十七、八万的华人,华商企业就高达2万多家,华商企业以家庭式居多,一个家庭按三口人计算,就意味着有6万多人的华商家庭人员,再按一家华商企业招聘三个员工计算的话,二者相加高达13、4万;意大利的情况也差不多,三十多万的华人,6万多家的华商企业。从以上数据得出,不仅仅是西班牙与意大利的华人就业基本上在华商经济内部解决,做于华人移民历史相对悠久的法国的情况也基本上相似,这就是说,欧洲华人社区与居住国之间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华人族群简单的融入问题,而是一种以利益博弈为核心的经济融入的问题,欧洲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的一切关系,都要站在欧洲华人经济这个视角上来审视与衡量,欧洲华人经济与居住国主流经济之间的矛盾成为欧洲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加强对欧洲华人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寻找欧洲华人经济发展的实践上有效突破,都成为当今欧洲华人社区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本人也是欧洲华商中的一员,从08年之后,自己跳出华商个体站在华商群体的角度上思考了一些问题,并在一些华文媒体上发表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来思考欧洲华人经济,让更多的部门来帮助与解决欧洲华人经济中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欧洲华人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必要的战略规划。

221135jsqqqteqe97cne0a.jpg


作者:戴小璋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理事、欧洲华商理事会理事、意大利华侨华人贸易总会秘书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22:27:02 | 看全部
为什么总说感觉不赚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22:28:43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超赞的.....给老大32个赞...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23:01:13 | 看全部
文章很不错,可惜看的人不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02:00:22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08:13:10 | 看全部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09:52:36 | 看全部
目前为止看到最好的分析欧洲华人经济的文章,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09:55:57 | 看全部
问题分析得好到位  希望可以看到方法论方面的指点   作者给出了一个应用题 等着各位给解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0:09:27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文章太长/看得头晕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0:36:05 | 看全部
写的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0:48:52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在意大利挣钱不逃税是挣不到钱的.因为税收太高了,挣100要给国家70还不包括附加税,当然也有80%的意大利人在逃税,好当心那些跨国企业来欧洲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0:48:53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在意大利挣钱不逃税是挣不到钱的.因为税收太高了,挣100要给国家70还不包括附加税,当然也有80%的意大利人在逃税,好当心那些跨国企业来欧洲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0:52:37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在欧洲能正规的挣到钱,我可以说你跟李嘉诚有的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1:06:13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分析的很到位。国人的发展也勤劳刻苦不无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1:18:59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路盲小白 于 2014-9-4 12:24 编辑

        戴小璋先生认为,欧债危机难以解决是因为“欧元区内部“两个主要矛盾”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决定的”,本人深感认同,另外我认为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决的,就说高福利吧,欧洲发达国家人民深深地热爱高福利,从生到死国家包起,不必苦B地从幼儿园开始加入竞争,“有钱没钱,度假过年”,谁要想拿掉高福利,欧洲国家的体制决定了欧洲人民可以靠手中的选票拍死他;另一个矛盾,“高度集中”的货币政策与“高度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同样也是很难解决的,这个矛盾的根子就在于欧洲各国贫富有别,本来应当按照本国的资源和经济情况循序渐进地发展,现在都绑在同一架马车上,就像砰呤呯啷的太多家什都放上同一架马车,德国这样的头马累得半死,欧猪五国这样的驽马被拖得半死,彼此间很难产生信任,希腊当然想吃大锅饭,德国人肯定不干。波多黎各还公投想成为美国第51州呢,美国人也不干。德国人想拿希腊人的财政权,希腊人也不答应,以后想去海边晒太阳还得问问德国人,民主惯了的希腊人哪受得了。
        这两大矛盾不解决,欧洲的经济就难有起色,工资高,工时短,是个老板都想转移阵地;老板都跑了,失业率就高,失业率高,福利负担就大,福利负担大,经济难有起色,就像回文诗一般够他们吟唱至少几十年的。
       所以欧洲华人经济的外部环境是长期保持现状的,但是欧洲华人艰苦奋斗了多年,也只是进入小康而已,最著名的企业只不过是百货连锁而已,在欧洲经济中占的分量仍然十分有限的,欧洲华商要想做大就得进入欧洲的与国民经济重头行业,像能源、电力什么的,像李嘉诚一样“买起英国”,这就需要引进国内资本了,温州圈华商最善于运作民间资本,现在国内房地产在走下坡路,民间资本都在寻找新的出路,温州老乡们怎么就不往这方面入手呢?真心希望温州老乡们做大做强啊。
      
       宏观问题说太多,贻笑方家了,说点微观的吧:
       我发现意大利人超市中很少有中国商品,尤其中国食品,想吃上口中国饭,非长途跋涉去地处偏远的华超不可,比如青菜吧,华超不可能天天去,意超中基本是沙拉菜,对笔者这样的“青菜控”真是十分痛苦,真想念国内菜市场山一样高海一样丰富的菜市场啊,不是有报道说华人菜农如何发展壮大了吗?为什么不把青菜打入意超呢?既扩大市场空间,也方便本人这种小消费者,青菜在意大利本土种植,应该不存在检疫什么的问题,在华超中卖得也不贵,比起意超的青菜,价格绝对有竞争力,这两天青菜断顿,使我辗转反侧,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要让欧洲人接受中国商品,要从吃的入手,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了,中餐馆在意大利遍地开花,很小的城市都有,但是有多少意大利人愿意学做中国饭呢?没有多少,所以华人超市的食品销路只是面向在意华人;
       反而观之,在中国买意大利奢侈品和电器之类有钱人早就这么干,对普通人没有影响,但是电视、杂志天天教育中产阶级主妇们,吃意面、全家吃意面才能“高端洋气上档次”,这影响就大了,所以很多城市出现了“意大利超市”,卖意面,卖火腿,再附带个咖啡座儿,“意大利经济”就这样慢慢地渗透到中国的社会各阶层;
      戴小璋先生是意大利华侨华人贸易总会秘书长,能不能出面组织一下,推广吃华餐、做华餐运动呢?在电视上设计几个节目,举办点比赛,开设华人烹饪学校。
      英国食品乏善可陈这是举世共识,仅有一个fish and chips被称为英国名菜,直到一个叫Jamie Trevor Oliver的人出现,他的《大城小厨》(The Naked Chef)过去十年间风靡几乎所有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这人小时候有阅读障碍症的,所以才被送去烹饪学校学门手艺挣饭吃,但是这个节目不仅让他成为千万富翁,还为英国食品平反,生硬地向世界人民灌输“英国也有美食”的观念。咱们华商二代现在也成长起来了,要语言有语言,要家传有家传,怎么就不能在意大利推出一个中国的Jamie Trevor Oliver呢?

        呵呵,想念小白菜,想念菜芯们,以致头脑发热胡言乱语一番,不喜勿喷!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0 铜币 +8 收起 理由
401641502 + 3
末代华侨 0 + 5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1-20 02:41 , Processed in 0.096357 second(s), Total 15, Slave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