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移民眼】伦敦异乡为异客财新网(来源:旁观中国微信 记者:张翃)“你打算在英国留下来吗?”在英国三年多,在各种遇到中国人的场合,难免都要用这句话来打开话题。 “看机会吧。”大部分人似乎都这样观望着。两三年过去后,一开始说“肯定以后还是想回国吧”的人,答案也变成了“算了吧,不知道回去能做什么了。”于是,留在异乡,甘当异客。 小生活 在伦敦三年多,结识的在英工作并定居的朋友们,以单身为主。大龄男女青年们享受着没人催婚的自由,伦敦的剧院、酒吧、博物馆,英格兰的海岸、田野、古村落,填满了八小时以外。 对这群已经走得够远了的年轻人,到更远的地方去成为一种习惯。Facebook页面上,今天有你登上了喜马拉雅一览众山小,明天有他在中东的沙漠骑骆驼,后天还有她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晒太阳。 是啊是啊,生活得如此惬意,叫人于心何忍。回报社会,参加慈善活动,便成了情怀的出口。伦敦的布尔乔亚世界公民们,早已将奉献社会与个人发展间找到了完美的结合——一些慈善募捐活动,要求参与者们在体能、毅力、胆量上挑战自己,完成一个平常状况下完成不了的任务,用汗水和时间证明自己的认真,如此之后,再去请别人慷慨解囊。 去年夏天,身边就有两位朋友为了这样的行动积极地训练着:女生L一年来坚持每周末数小时长跑,为了在夏天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帮残疾儿童筹款上音乐课;男生Z成了一名自行车发烧友,常常花一整个周末骑行上百公里训练,为了在越野自行车赛中为弱势儿童募款。 他们的生活也不是没有烦心事。办公室政治同样无处不在。 “就比如公司里同事一个群发的邮件,你得花好多时间考虑,是群回复还是回复给谁好?用什么样的语气回复?”一位朋友某次跟我说,即便他已经在这家欧洲公司工作多年,仍感拿不准。 另一位在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女孩也曾向我抱怨,自己永远是办公室里做事最多,得到的承认却最少的人。 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是移民(微博)们难以突破的顶点。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聚会,朋友抱歉自己要上课而提早离开。“我在上一个英语口语课。”朋友说。“你怎么还需要上这种课?”我惊讶——在我看来,他的英语已经相当纯熟。“事业上要往上走,我们的口音还是不够地道。”朋友说。 但玻璃天花板既然一直在那儿,也就释然了。或许与在中国的同龄人不同的是,移民们所做的终究是一份工作,不是事业。那种为“出人头地”而产生的焦虑,在北京这样创业成风的地方弥漫着的对“成功”的渴望,在伦敦这些白领移民中,极少见到。于是工作之余的爱好,怡情养性,更是寄托的所在。 朋友中组织了家庭的,生活重心则明显有了位移。朋友W自英国某名校得到博士学位,事业也在上升期。第一个孩子的诞生却让她偏离了此前“女强人”的轨迹,在家当全职妈妈。“我朋友都没想到我会变成这样。”W笑说,三分遗憾七分坦然,“当了妈妈以后,你的想法都不一样了。” 但在伦敦的女性移民,很多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经济抉择。与国内的同龄女性相比,移民们很难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孩子;若雇保姆,费用很可能要抵掉母亲出去工作工资的大部分。权衡之下,丈夫全职工作养家,妻子在家照料孩子,是最靠谱的安排。国内女性可以在当妈妈之后继续在职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对移民女性而言这真是一种奢侈。不过不好说,又是谁羡慕谁? 最能提醒中国人身在异乡的感官是味觉。不论长居短访英国,中国人纷纷替英国人的饮食内容捉急,替自己的味蕾和胃喊冤。两片土司面包夹杂些许菜肉做成的三明治冷餐,是适应国际大都市节奏的主力食谱。就连我这样对美食无追求者,也开始无比想念祖国的活色生香。于是,有能力留在英国的朋友们,无一例外地厨艺看涨。在朋友圈和facebook上晒自己的厨艺成果,似乎是比国内的朋友更普遍的事儿。而满足了食欲,也就有了抵挡思乡病毒的抵抗力。 伦漂 在伦敦唯一一次去吃福建菜,是和另一位台湾记者约见一位福清来的厨师老张。在官方口中,他们是“非法移民”,但在关注劳工权益的NGO口中,不愿称他们是“非法”,只是“无证”。 聊起出国前的职业,40出头的老张说,自己曾经是一名国企的会计。这让我有点惊讶。在我印象中,选择这样一条路的人都是来自穷乡僻壤,走投无路。 “大家都出来,你不出来被人看不起。”老张说。而看不起他的人包括自己的老婆。 当初打算在英国站稳脚,把老婆孩子接过来,但现在也和老婆离了婚。“想回去吗?”我们问。老张摇摇头。就在这里,打打工,日子倒也挺好过。很快,就会满十年居留期,也就可以拿到身份了。 一直觉得老张这样的移民群体,与我那些“受了教育、在英国找到体面工作”的朋友们,不是一回事。但这一刻,我想,我们又有多少差别?不甘心于在国内的环境和发展路径,不让别人“看不起”。漂洋过海来到这里,老张掌起了勺,我的朋友们则写起了文案、做起了模型、算起了账本。 和老张一样,为了留下,我的朋友们里,也有人花钱创业、自发工资,为的是满足签证的要求,“熬”上几年,就可以有永居资格。这个过程里,老张要忍受的是工作的辛苦、老板的盘剥;我的朋友们则要忍受生活的拮据,比在国内原有生活水平更低的精打细算。 如果有一个词叫“北漂”,更应该有一个词叫“伦漂”。“北漂”或许流露着一股苍凉,“伦漂”无非也就是在苍凉之外抹上点异域风情。 但又为什么要留下呢? 或许,就是那些不经意的一瞥。在某个周末的下午,准备到超市采购,做一些柴米油盐的琐事时,经过一个安安静静的街边公园,看到绿草的挺拔、繁花的傲娇,天空晴朗得慷慨。留在一个地方,或许只需要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而离开一个地方,或许也仅仅因为缺乏如此简单的一个理由? “选择一个城市老去”,人在英国的朋友在朋友圈中转了篇题为此的文章。“想来想去,都是伦敦。”这是她的感言。移民们都需要能够爱上自己的第二故乡吧。 回不去了 在一个关于中国当代文化的活动上,遇到一位刚到英国的女孩,出国前也做些写字、拍片的工作。我依旧非常天真地问,来英国是工作还是读书?——这是我所熟悉的世界里仅有的两种可能。
女孩眼神似有闪烁,没有直接给我答案。隔了几秒她才说:“我来嫁人。”“啊?”我硬是把将要迸出喉咙的这个叹词咽了回去,换成了一个表示见惯不怪的“哦”字。 但女孩只字不提自己的老公,家庭,爱情。她谈的是国内,那些她写过拍过的人和事,那个她张惶出走的早晨。我才隐约明白,她为何而来,她在这里的身份是什么。她已经回不去了。 “我要去教人瑜伽了。”女孩临别时告诉我,“下次一起来呀。”而我默默愿她在伦敦找到了新天地,从此不再恐惧。 有的人是人回不去了,有的人心回不去了。换一种活法,或许就是移民的全部意义。 (作者为财新记者,曾驻英国伦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