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我们总是教育孩子不要打人,这种教育方式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的家长也能和我们一样去教育孩子,我们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面对孩子被打的情况,又不能去管教别人的孩子。假如一味的让孩子忍让,你会担心他以后的性格会越来越懦弱,但教给孩子还手吧,又怕事情因此闹大,孩子也越来越暴躁、霸道。其实,所有的担心和犹豫,都是一个度的问题罢了。也就是说,忍让要有度;还手,也要讲究度。
关于被打 家长不妨试试这样处理 一、请知道谦让并不等于忍让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教育孩子懂得谦让是对的,但让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忍让,这不是谦让啊。当孩子已经无法忍让大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需求时:“他打我,我就打他!”我们就要蹲下来跟他好好的沟通了,沟通他的感受、想法还有他的情绪,是生气还是委屈。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谦让并不等于忍让。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 用心感受孩子的被打以后的心情和感受,并积极地回应你听到他表达不满情绪时的感受,在孩子被打以后,不要冲动的替孩子做任何决定,不妨先静下来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
三、引导孩子说出内心需求 在倾听完孩子的倾诉后,要引导孩子说出此时他的内心需求,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是打算忍受,还是打算还手。尤其是在孩子生气和委屈时需要引导,不在乎和无所谓就不需要了。如:“宝宝怎么了,委屈了?生气吗?来妈妈看看”等等。 四、及时和打人的孩子沟通 自己的孩子要引导,打人的孩子也需要正确地引导和沟通。如引导喜欢动手的那个孩子,当打人的孩子伸出手时,你要象喇叭一样,在旁边说:“豆豆要和哥哥做好朋友,豆豆真好!”如果这个小朋友还是经常打人,那不妨去找小朋友的家长做一个有效的沟通。
五、和孩子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在孩子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接下来的解决方法。如:“我亲爱的儿子怎么了?告诉妈妈,我的宝贝是很生气吗?。。。感觉受委屈了?那现在 宝贝想怎么办呢?需要妈妈做些什么呢?”
关于被打 要让孩子知道的那些事 一、妈妈不能替你去还手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遇到被打的情况,妈妈是不能出手替你去打人的。只要孩子自己亲生体验、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才不会不知所措。
二、试试抓住对方的手腕 告诉孩子,面对小朋友打过来的小巴掌时,不妨试一试迅速抓住对方的手,这样对方就不能动了,不能动就打不了人了,抓住对方手腕的同时要告诉这位小朋友:“你不能打人,打人不是好孩子”。
二、不还手并不等于懦弱 要让孩子知道,被打时以牙还牙的方式一定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仅仅是抓住对方小朋友的手腕,而不是还手,这并不是软弱可欺,更不是懦弱,而是懂礼貌、懂谦让、懂得解决问题的行为。
三、妈妈就在旁边保护你 如果抓对方手腕也不能阻止对方打人的时候,被小朋友打后要让孩子及时的告诉父母,让他相信,爸爸妈妈会找到更加合理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