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长期以来,一提到 单亲家庭,通常指父母离异,孩子主要跟随父母中的某一方生活的状况。然而,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问题孩子以及对身边家庭的观察,发现,在 婚姻里同样存在着“单”亲现象,并且这种“单”亲现象,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是直接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这些婚姻里的“单”亲,主要以下列形式存在: 1、男主外,女主内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压力下,很多家庭中的一方打拼于职场上(通常是父亲),对孩子日常的照顾和陪伴全由母亲来承担,父亲早出晚归甚至一周或一个月才能回家见到孩子,时间长了,形成家庭的习惯相处模式,父亲只是一个存在的形式,除了金钱上的支持,感受不带其它的情感支持,孩子对父亲感到陌生甚至恐惧。 2、教育观念的冲突 父母对 亲子教育的观念南辕北辙,比如一个主张严加管教,一个主张自然放手,夫妻之间总是为此起冲突,久而久之,一方赌气,用完全放弃教育的态度对待孩子,表面上顺从了丈夫(或妻子),实际上怀着与对方抗衡的挫败在等着问题的出现,直接牺牲的,不仅是夫妻的感情,更是孩子的利益。 3、夫妻关系的疏离 表面上婚姻的形式存在,实际上夫妻关系早就出现问题,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带着“为了孩子将就吧,等孩子上了考上大学就离婚……”的思想,名存实亡的婚姻里,一方(母亲居多)将所有的感情寄托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给予过度关注,另一方则因对方的过度关注而逐渐退出对孩子的关心,转向其它方面,比如婚外情、疯狂工作等。这种情况下单亲已经存在,只是当局者迷。 4、多重关注下的孤独与分裂 这是不同于以上三种情形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使得孩子比单亲还要孤独和焦虑,三代同堂的家庭里, 教育理念彼此冲突,各执一词,各不相让,看上去所有人都在关注孩子,实际上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处在一种极度的孤独和分裂状态。 在以上几种典型的情形里,父母往往是在现实的压力和困扰下,无意识中产生了那样的行为或效果而不自知,无形中造成了一系列感受,比如:双亲中的异性情感关怀缺失、情感期待和渴望不能被满足而埋怨和恨、因父母关系危机而恐惧遗弃、安全感不足、心理冲突导致严重焦虑等;造成自信心不足、早恋、不能专注于学习、人际交往障碍、亲子关系障碍等行为问题。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警惕婚姻里的“单”亲,如果在自我意识的情形下,不能得到有效的调整,您就需要尽早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支持,让您和家人早日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