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美娜0310 于 2015-1-14 17:54 编辑
西班牙《电视档案》节目推出纪录片:《被领养中国女婴们的青春时代》 西班牙华人街部编译 LIN.G 美娜
1月12日,西班牙2台的一档社会专题性栏目《电视档案》推出了一档名为《被领养中国女婴们的青春时代》的纪录片。在这长达1个小时的专题影片中,节目组走访了多名曾在90年末被领养的中国女婴。目前她们早已长大成人,走进青春时代,而她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纪录片,讲述了一群12岁至17岁的被收养中国女孩们在西班牙的生活。这项视频资料,向大家最真实地讲述了这些女孩儿们在被收养家庭的点点滴滴。 “我被视作奇怪的人” 在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sevilla)市,一位被收养的17岁中国女孩 Marina说:“我有中国人的相貌,可是我并不会说中文。相反,我的母语是西班牙语,可是我并不具备西班牙人的外貌特征。因此,我在这两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国家中生活,都会显得非常奇怪。”这位女孩,为了使自己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她正在逐步学习和接纳中西两国的不同文化。 20年前,那些被西班牙家庭收养的约1.8万名中国女孩儿中,她们的想法并非全部都是一样的。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大家多少会有重男轻女的思维意识。所以,自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女弃婴。然而在90年代末,各国因一部名为《死亡房间》纪录片的热播,迅速形成一种社会热潮:领养中国女婴。而西班牙,在短短几年间,它便成为全世界收养中国女婴数量位居第二的国家。
关于那些被西班牙家庭收养的“无名氏”女孩们 90年代末,那些被西班牙家庭收养的“无名氏”女孩们,现如今已经渐渐步入青年时代。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她们需要面对的东西实在是很多,不仅需要面对被收养家庭的一切(西方国家),还需要去理解和接收亲生父母的行为(东方国家)。这一切,对于她们而言,确实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 一名被西班牙家庭收养的中国女孩Estela(12岁),在学校面临种族歧视后,她对记者说:“我不希望自己是中国人,我想成为西班牙人。我不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我想和所有的西班牙小朋友一样。”
关于“死亡房间”
“死亡房间”,是由英国电视档案栏目组在1995年10月19日正式播出的一项纪录片。该纪录片的播出,在英国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该视频资料,是由三位英国电视台的记者伪装成西方国家孤儿院义工,前往中国孤儿院所拍摄得来。这几名记者分头行动,带着便携式照相机以旅游签证陆续抵达中国。 早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项“计划生育政策”,即:反对一对夫妻拥有多个孩子。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重男轻女”意识,社会上突然出现大量的女弃婴。后来,这些女婴们不得不被送往孤儿院,面临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 记者们用隐形照相机拍摄的图片资料中,可以看到:小女孩机械地坐在竹椅上,手脚被椅子束缚。有些小女孩甚至腿上溃烂,脸上张疮。视频资料中的另一个小女孩,则被遗弃在一个空无一人的房间中。这项视频拍摄后的第四天,这名小女孩儿最终不幸去世。 这部“死亡房间”视频资料公布后,世界各国掀起了一场领养中国女弃婴的热潮。
“热潮中的西班牙”
当年的数据资料显示:自视频资料公布后,西班牙各个社会福利部门如洪水般地向中国孤儿院接拨打电话,咨询有关收养弃婴的相关手续应该如何办理。 1995年,西班牙El Mundo报刊的资料显示:届时,越来越多的西班牙家庭走上了跨国收养的道路,他们纷纷前往中国办理收养儿童的手续。而这项视频资料公布前,西班牙收养中国弃婴的数量仅有4个。 随后,这个数字成倍增长,使西班牙收养中国弃婴的数量一路飙升至----世界第二位。截止至2005年,西班牙家庭收养的中国弃婴数量已经达到2753名。2007年,西班牙相关法律框架对此进行监管控制后,收养中国儿童的数字才逐渐回落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