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欧洲时报网】2012年法国大选揭晓,社会党领袖奥朗德当选总统,成为十七年来第一位入主爱丽宫的左派人物,而右派执政党领袖萨科奇则黯然出局,成为经济危机冲击下又一位下台的欧洲领导人。 奥朗德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但似乎有两点最具决定意义。一是“公正”战胜“效率”;二是“发展”战胜“紧缩”。 “传统”左右政党轮流执政本是法国政治生态的常态。但此次不同的是,多了“经济危机”四个字。在这一背景下,似乎“传统”不见了,见到的是左的更左,右的更右。可以说,此次萨科奇与奥朗德治国理念之争,是法国历次总统候选人对决中,意识形态色彩最为鲜明的一次。危机当前,忧患更加深重;危机之中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成普遍现象,“不患贫而患不公”深入人心;资本失度造成危机却让中产阶级及草根阶层买单遭民众深恶痛绝;苦日子下百姓怨声载道,“均贫富”之社会心态空前强烈。因此,奥朗德政纲中主打的增加富人税收、增加穷人福利“公正牌”,较萨科奇保护投资者积极性、强调企业竞争力与劳动价值的“效率牌”,获得了更多国人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奥朗德的“理想”战胜了萨科奇的“现实”。 不错,经济危机可能是导致萨科奇下台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原因,但并非深层的原因。深层原因,仍然在“公正”这两个字上。大多数人未必认为萨科奇五年执政无能,而是认为他不够公正。这才是他失败之死穴。奥朗德胜出说明,未来即使危机深重,当今大多数国人仍然可对一个更公正的社会,抱有希望。 大选初期,在奥朗德曝光其建立于过于乐观增长指数上的支出计划时,还为专家、舆论所嗤之以鼻。但在接近选举终结之际,他的“发展”理念,却忽然赶上了“潮流”。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一味紧缩政策,没有使民众和经济学家看到经济复苏希望,反而引起巨大社会风潮;一枝独秀的德国经济,也受到危机冲击呈现下坡路拐点;经济学家以及包括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都开始质疑欧洲的以“紧缩”为核心的抗危机政策,呼唤由“勒紧裤带”到“刺激增长”转型。 在此舆论背景下,奥朗德有些显得不切实际的“发展理想”,再次战胜萨科奇“量入为出”的现实主义。 既然是理想,就有实现不了的可能。 当今全球化环境下,靠“劫富济贫”不可能实现公正;而建立在过于乐观增长率预期上的预算,一旦增长不利,债务会更加恶化。这个道理十分简单,法国人都明白。因此,理想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能否使其成为现实,是摆在上台后奥朗德面前的巨大问号。他未来的执政风险,或许比萨科奇还要高。 这一点,似乎法国人想好了要赌一把。 三十多年来,法国的经济每况愈下,近年来形势更见危急。奥朗德要解的燃眉之急自然是经济危机中凸现的债务危机,而在这个问题上,目前他的回旋余地相当有限:新政要想获得市场(债主)的认可,就得紧缩开支还债,而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的例子表明,这很可能是死路一条;而要另辟蹊径、走刺激经济的曲线救国之路,很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加重债务负担并再次危及好不容易获得喘息机会的欧元,从而遭到德国的坚决反对,使欧洲的法德轴心受到威胁。更何况,欧洲的事情只能通过协商解决,法国不能、也不应该向伙伴国强加自己的观点。 尽管如此,奥朗德似乎以坚定其说服德国总理的决心,寻找放弃一味迎合紧缩逼债的逻辑,去争取既能保全欧元、又能绝路逢生的机会。鉴于奥朗德要求重新谈判欧元稳定机制协议、通过推动增长渡过危机的倡议正在欧洲舆论中获得日益广泛的响应,加上南欧形势岌岌可危以及德国显然难以独善其身的考虑,法国与德国达成妥协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与市场达成妥协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奥朗德面临的更艰巨的任务是法国如何争取立足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之林。近年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全球化在法国引起保护主义思潮。本次大选许多候选人都鼓吹“法国造”,有些主张重立边界,有些重操“中国不平等竞争论”。但在当今世界,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 要实现使之胜选的发展理想,搞好对华关系,是奥朗德的另外一个“现实”。欧洲人叫了很长时间“逆差”,却依然固守意识形态藩篱,维持对华高技术禁令。奥朗德若能在此领域有所作为,其必为其发展理想的一个有力支撑,将使法国在中国市场上大有可为。 法国人民曾多次将选票投给“理想”。这一次,希望不再让他们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