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佛弟子 于 2012-6-20 19:50 编辑
寺院的大致布局就是这样了。 此外,有的寺院设有五百罗汉堂,有的寺院院中或前后设有佛塔,有的寺院还有禅堂等等。 佛塔,亦称宝塔,藏语称“藏文”(曲登),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译,还有称为浮屠,即来源“Buddastupa”。 在公元一世纪 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陀的 舍利子和供奉 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佛塔是 佛教的象征。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在佛陀时代的印度有许多小国,佛陀圆寂后,其中八国的国王为了把珍贵的佛舍利迎回自己的国家供养,而出兵抢夺,战争一触即发!幸好有一个姓香的婆羅門(德高望重的祭司)提出将佛舍利分作八份的建议,让各国都有佛舍利供养,因此和平地解決了纷争。八位国王请回佛舍利后,为了表示对佛舍利的尊重,皆以制作精美的舍利容器來盛载佛舍利,并建塔供养,于是佛塔成了佛教徒礼拜及缅怀佛陀之处。 特别是印度在 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被列为国教,塔的建立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在 孔雀王朝所统领的小邦国内分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这时期始造覆钵式的塔。塔分两种,有舍利者称塔,无舍利者称支提(caitya)。现存时间最早的塔始建于阿育王时期。 佛塔随着佛教自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工匠们将印度原有的覆钵式的塔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相结合,便产生了楼阁式塔、单层塔、密檐式塔、藏式塔和金刚宝座塔等。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便派生出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佛塔。并且佛塔的内容还被延伸,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一般来说,不论佛塔是什么形态、大小如何,它的基本造型是由塔基、塔身、 塔刹组成的。 中国的佛塔往往建有地宮。塔基有四方形、圆形、多角形。塔身以阶梯层层向上垒筑,逐渐收拢。 在中国,若论塔的数量和它们形式的多样,风格的丰富,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在象征意义方面,佛塔则是代表了佛陀的圣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个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除了表佛身,佛塔下层基台则代表十善业、三阶代表三宝、狮座代表法住于世、莲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无量心;整个佛塔则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内的六十名数。 礼塔,即是以恭敬之心礼敬佛塔,即使是简单的顶礼,或是洒扫、供养等,皆能累积深厚的福缘。甚至即使是我们只在心里,对他人建造塔的功德生起一点点随喜之心,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无垢光所问经》云:即使是梦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听到佛塔上的铃声,甚至鸟儿、苍蝇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恶业、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五无间罪等都得以净除。 绕塔的功德无量,佛塔是威力强大的圣境,甚至连无心地绕塔一周,都足以让我们净罪集资。因为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能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绕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无差别。不过大家切记:一定要右绕佛塔! 建造佛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广积福德资粮的有力法门,不但能够令自己证悟菩提道,而且能够圆满饶益众多受苦的有情,使他们解脱,进而证得无上安乐的佛果。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云:「若以清净心造作佛塔,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更提到,无论是自造佛塔,或教人造塔,皆能够成就广大善根福德,命短者亦能得延寿,并有常为一切诸佛忆念、授记生于极乐世界等诸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