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vivi】 于 2015-10-15 14:38 编辑
庆山-安妮宝贝
1079年,在徐州的苏东坡写了一首诗,记录他与几个朋友的一次小聚。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事后他写小文回忆起这次夜游,“去年花落在徐州,对酒酣歌美清夜”。几位客人是,王子立,王子敏,以及蜀人张师厚。当时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而回忆时,张师厚久已死,子立复为古人,自己面临再次被贬,对月独饮。 古人若在月光下夜行,多喜穿白衣,因白衣能反射光线。吹洞箫饮酒杏花下,这一句总令人难忘。寥寥数语,注定要变幻消失的美态与欢欣。洒落如东坡,金刚般的心境,由颠沛流离,多情哀伤之中超越而来。 “洞萧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良辰美景,终要落空。即使感伤,却不哀虑。 人与人之间,穿透对方坚硬壳膜复杂血肉,感受到细微和真实情思的一刻,就是当下的相知。 所以,被喜爱的文字,所需具备的,首要是真诚,其实是超越性。 不为概念,成见,见解,形式,虚荣,野心而发酵,不膨胀,不浑浊,不粘着,不低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