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敏感词呵呵哒 于 2016-1-3 20:07 编辑
声明:本帖主旨旨在让喜爱对联的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对联的创作方法,对仗格式,以便于大家装逼,所以关于对联的文学常识在这里不作赘述。如果有需要的,以后会单开一贴专门解释对联中花样繁多的名目以及介绍对联相关常识。望谅解。 理论篇 《一》 我们先来阐述一下“对联”二字的“对”字:对,即对仗,也称对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恩,这句是我抄的,百度百科原文) 对仗的种类: 工对:最为严谨的对仗,也是楹联大家们毕生的追求,装逼的利器,bigger than bigger!满足“三同三对”就是工(三同三对,下文有具体解释)而对联中一大半以上的字词都是“工”那么就是工对。 宽对:最不严谨的对仗,与工对相对,多用于机巧联以及水平不高的人(所以装逼别用宽对) 邻对: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称为"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等(下文例子就是邻对)属于宽对的一种。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这个没什么卵用,纯属文字游戏,装逼可以用用,平常就算了吧。 借对:装逼文字游戏,多用于讽刺装逼机巧联,比如耳熟能详的“鸡冠花未放,狗尾草先生”就属于借对中的借义(这幅对联是骂人的,可以骂老师,骂前辈,骂尊长,实乃杀人放火居家旅行之必备良器!)还有借音,就是所谓的谐音,比如狗啃河上骨(河上谐音和尚)江流东坡诗(诗谐音尸)这是法……额,佛印和苏轼的对骂联(康熙微服私访记看多了)。 剩下的还有什么流水对,错综对扇面对之类的,但是这些对仗手法不能运用到对联中来,它们属于近体诗的对仗手法。所以这里不多加解释了。 《二》 对联六要素:字数,平仄,词性,修辞,结构,句意。至于意境,那是佳联的要素。 满足“三同三对”就是一副合格的工对对联。 “三同三对”即字数相同,结构相同,修辞手法相同。平仄相对,词性相对,句意相对 字数相同:上联多少字,下联也必须多少字,否则就是失对 结构相同: 句子结构:所谓句子结构,首先是主谓句对主谓句,偏正句对偏正句,并列句对并列句等。然后就是节奏相应,比如:洞内/依然/旧景,窗外/已是/新春,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同样也是主谓宾。而上联节奏停顿是222,下联同样也是222。 词语结构:依然用“洞内依然旧景,窗外已是新春”举例:洞内是偏正结构词语,窗外也是偏正结构,什么时候偏正结构呢?就是中心语+修饰语构成一个词语,一个词两个字,一个字是主体也就是中心语,另一个字做定语用来修饰中心语的词,就叫偏正结构词。依然和已是,这里涉及一个语法就是省略,依然是副词,用来省略“依然是”和“已是”作为偏正结构的动词相对,旧景和新春,也是两个偏正结构的名词。以上就是所谓的结构相同 修辞手法相同: 这个就简单了,意思是上联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下联也要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上联用白描,下联也用白描,上联比喻,下联也一样要用比喻,如果上联用了技巧(回文,顶针,玻璃对等,后文会讲)那么下联也要用与之相同的技巧。没错,就是要证明你行我也行!逼格就是这么来的! 平仄相对: 什么是平仄?古语分四声:平上去入,现代汉语也分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明一下,这里上读第三声,所谓平仄,平指平声,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汉语中指除了平生以外的字,也就是上去入三个声部,现代汉语中则指上声和去声。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是有很大差别的,第一个差别就是古汉语中的入声字消失,分散到了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声部之中。第二个差别就是现代汉语为平声的字在古汉语中可能属于仄声,比如“茗”。 所谓平仄相对,就是指相同字位上的字平仄要相反。依旧用“洞内依然旧景,窗外已是新春”来举例子。上联第一个字“洞”对下联第一个字“窗”洞是第四声也就是去声,窗是第一声也就是阴平,仄对平。内是仄声,外也是仄声,这里就是一个失对!所以平仄是检验对联最直接的方法(字数不同的对联实在是太少,敢发出来的至少都懂一点对联知识,而这时候,你就要靠平仄来装逼了!),这联出了一个失对,而且是第二位上(后文会讲)的失对,败笔!百度百科还好意思把它放到佳联锦集中去!(像这种情况就放心的喷。以显示自己NB) 词性相对: 汉语中词语分为各大种类,大类上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数词,量词,代词。(恩,差不多就是这么多)具体上名词中可以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等门类。形容词也分为副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等等,虚词(之乎者也然矣这些词都是虚词)可以分为无实际意义的词,叹词,介词等。一共是27种。 不多说了,再说多该烦了,我们直接举例子吧,老规矩,用“洞内依然旧景,窗外已是新春”举例。洞是名词,窗也是名词,细分一下洞是地理类名词,窗是宫室类名词。算是邻对,内是方位词,外也是方位词。所以大家记住,词性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以此类推。而具体到各个分类中,则天文名词对天文名词为工对,对其他词意相近的词则算邻对(比宽对好听一些,本质上都一样。) 句意相对: 说到句意,就要解释对联中的“联”字所谓“联”即“关联”也就是上下联中的联意首先自己要通顺,其次要相关,否则不知所云风牛马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就叫“失联”(跟马航失联没关系)句意相对可以正对,也可以反对。 正对就是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相对,比如“霜叶落,雪花飘”就是一个正对,落和飘都是离开的意思,所以是同类概念。 反对,用反映不同事物或概念的词语相对,比如:月落对日升,黑水对白山。(小窍门:一般你能找到反义词的就是反对,感觉上下联描绘的意境差不多就是正对。)言对:不用典故,单纯用字意相对,事对:用典故相对,而在字面上的意思就可能不相对。 合掌,上下联所说完全一样就是合掌,如同人手相对合上一样,比如九州对赤县(都是中华的别称),伴伴对公公(都是太监的别称)。对联大忌! 《三》 对联的格律: 马蹄韵;平仄两两交替,如同马蹄,谓之马蹄韵。举例“平平仄仄平平仄 诗律韵:允许偶尔三三交替:举例:平平平仄仄仄平平,这种三个相同的声韵放在一起,我们称三连平或三连仄。诗律韵相比马蹄韵放宽了很多。 扁担韵:对联首尾字相挂,中间全平或全仄,举例:仄平平平仄,如同扁担一样两头翘中间直,算是机巧联的一种 鱼竿韵:允许四连平或者四连仄,相比马蹄韵就更加放宽了。即:平平平平仄 全平全仄韵:机巧联的一种,属于文字游戏,即全平和全仄联。需要注意的是五言以上才可以称为全平或全仄。 其中,马蹄韵是最为常用也是最广泛被认可的一种格律!诗律韵也运用较多,扁担韵纯属游戏之作,鱼杆韵更是少的鲜为人知,全平全仄联更是游戏中的游戏机!新手先不要用了。除此之外还有笔架韵,平尾韵和平头韵,除了马蹄韵和诗律韵之外,其他的叫“变格”一般用于文字游戏,不被广泛认可,不提倡使用。 《四》 对联格律的注意事项: 诗律韵的三连平和三连仄不可以放在句尾(下文解释) 鱼竿韵的四连平和四连仄也不可以放在句尾,而且只能对五言以上的联使用鱼竿韵。而且因为鲜为人知的缘故,所以在运用的时候最好加以注明。 全平全仄韵允许五联平,但不代表支持六言联中可以五联平或者五联仄。六言联中就必须六连平或六联仄才可以。 对联同样讲究不以词害意,也就是说,当意境满分时,对联可以百无禁忌,但是你的意境要是等级不够,那就是垃圾。同样,当你工对对不出来的时候,可以用技巧来宽对,以填补韵律上的缺失。 诗曰: 意境至上, 工对为佳, 技巧填补, 其他是渣。 (这诗是本人曰的) 《五》 对联的格式: 1:上联必须以仄声结尾,下联必须以平声结尾(有倒过来的,算作变格联,但是除非意境特别好,否则就是出律。) 2: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3: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联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可以不对,但是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则必须相对 4:不可孤平或孤仄,即四言以上(不包括四言)的一联之内,不允许除了尾字之外只有一个平声或者仄声。但是仄仄仄平平和平平平仄仄不算孤。 5,一联如果由两句以上组成,句脚平仄应相互交替。 6:任何联不能以三连平或者三连仄结尾。 掌握好这五点,就可以写出一副不错的对联。也可以用这五点对一副对联进行验查,很多人写联都会忘记第四点,这时候你就可以尽情装逼了! 《六》 对联十忌: 一忌合掌(解释过了) 二忌重:重,即不规则重字,同一联之内可以随便重字,但是上下联之间则不能有重复的字。 三忌失对: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四忌失替:违反了对联格式中的第二条和第四条 五忌孤平仄,违反了对联格式中的第三条 六忌三平三仄尾,违反了对联格律中的第五条 七忌乱脚,违反对联格式中的第一条 八忌新旧韵混用:一副对联之中,要么全依据《中华新韵》来判断平仄,要么全依据《平水韵》来判断平仄。最忌新旧韵混用。《中华新韵》是按照普通话编写的韵书,而《平水韵》则是中古汉语语音,对于现代人来说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九忌上重下轻:上联气势强盛,下联气势软弱,就是上重下轻。和作文一样,虎头蛇尾也是丢分的。但是下重上轻是可以的,而且有时候还非常好!有种大厦将倾吾力挽狂澜的感觉。 十忌用生僻典故,因为典故生僻就容易出错,最常见的生僻典故,就是“殇”这个字。大部分人都用错了,把它等同于“伤”。而且因为不是广为人知,所以感觉上就没那么巧妙了。就好像如果你在大家都翻来覆去都挖烂的地方挖出宝贝,那是你有本事,如果你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挖到什么宝贝也没人感觉奇怪。 以上十忌中,前八忌是高压线,千万碰不得。第九条如果不小心犯了,顶多是说练习不够,掌握不好火候。至于第十条,我觉得只要典故用的正确,管他生不生僻呢,多用用就不生了嘛。 想写好对联没什么捷径,无非就是多看多想多练,熟能生巧。大家如果看完了有兴趣可以在帖子里留言试着出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空我也会出几句,大家试着对一下玩玩。 ——————————————————————————————————————————————————————————实战篇 也许大家看了上面的教学之后,对于楹联仍然一头雾水,想创作但是却不知从何落笔,没关系,我将在这一讲中为大家来展示如何出句和对句,在实战中帮助大家理解消化楹联理论。 总纲领:任何话语,只要符合平仄,皆能成句! 注1:以下例句平仄皆以《中华新韵》为准,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注2:楹联游戏中习惯将上联称为出句,下联则是对句。当然也可以写成上联和下联、 注3:上联的佳对并不唯一,一副上联可以有多个工对下联,一个下联也可以有多个工对上联。 注4:对联格律可用马蹄韵和诗律韵。 一字联: 一字联在对联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而且因为只有一个字,所以需要注意的无非就是平仄和词性的对仗问题。 出句:柳 出句解析:因为只有一个字,而对联上联必须以仄结尾,所以一字联出句没有其他选项,只能选择仄声字 对句思路:平声,树木花草类名词 对句1:松 对句解析:出句为仄,所以对句应该为平声,而柳的词性是名字,分类中属于树木,因此,以同样为树木名词的松为对。 对句2:荷 对句解析:出句为仄,对句应该为平,而名词分类中,花草树木应算一类,所以用荷来对也是可以的 对句3:蝉 对句解析:出句为仄,对句为平,而在对联中允许用词性相近的名词来对仗,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是一字联,所以约定俗成还是以同类事物相对为最佳,如果是五字六字联,那么就是完全可以的。 对句4:柏 对句解析:从词性上来讲,柏和柳都是树木类名词,是可以对仗的,但是柏也同样是仄声,所以这联出律(不符合格律要求称为“出律”) 小贴士:在对联时,可以“由小见大”,即先确定容易判断的范围,再从中进行挑选。比如出句是柳,仄声,词性为名词树木类,那么对句应该是平声,树木类。但是平声字太多了,不好确定。所以可以先想一些树木花草类的词,比如松柏杨桦柏荷等,再从中挑选平声字进行对仗。 二字联: 二字联中,平仄我们可以确定两种情况,即“平仄”或者“仄仄”。前者按照诗律韵一三五不论,后者则属于马蹄韵。二字联在对联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因为它是“无情对”的主要形式(无情对,一种文字游戏,其特点是“对而不联”常见于机智人物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百度) 出句:奔马 出句解析:由动词做形容词“奔”+动物名词“马”组成的偏正结构词语,格律为:平仄 对句思路:出句格律为:仄平。同样用“动词做形容词”+“动物名字”组成格律为“仄平”的偏正结构词语,(1):由小见大,先确定动物名词,由于马是统称,所以对句也用统称为佳。确定名词可以有:鱼,虫,鸟,狮,虎,龙,羊,狗等。(2):选定平声字用以对仗“马” 可选有:鱼,虫,狮,龙。(3)确定可以做形容词的动词(这个没什么窍门,凭感觉,积累和百度)与选定名词配对组成偏正结构词语,比如:游,腾,跳,飞,跃,翔,跑,滚等。(4)选定平仄。(5)考虑句意,逻辑要通顺。 对句1:哮狮 对句解析:哮,动词做形容词,意为咆哮着的。第四声,仄。狮,动物类名词,第一声,平。符合格律,句意通顺,结构相当。是工对。 对句2:怒龙 对句解析:怒,动词做形容词,意为愤怒着的,第四声,仄。龙,动物类名词,第一声,平。句意通顺,结构相对,工对。 对句3:游鱼 对句解析:游,动词做形容词,意为游着的,第二声,平,鱼,动物类名词,第一声,平。在对仗中,如果出句是诗律韵,用马蹄韵对仗也可算作工对,只要符合二四六分明即可。 小贴士:无情对,对联的一种,要求联中各字毫不相干,利用歧义来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练习: 一字联: 二字联: (1)出句:雨 (1)雷雨 (2)出句:雪 (2)飞雪 (3)出句:燕 (3)双燕 (4)出句:月 (4)明月 (5)出句:眼 (5)眉眼 (6)出句:院 (6)庭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做练习,发在回复中,我会设置一个佳对榜,用来记录那些对的出色的对联和联友。每天发在文章最后。 ———————————————————————————————————————————————————————————— 三字联的上联最佳格律有两种选择,平仄仄或者平平仄,分别对应仄平平和仄仄平。 出句解析:主谓宾结构短语,兼之拟人手法,格律平平仄。春:时令节气名词,拂,动词,柳,花草树木名词。 对句解析:主谓宾拟人短语,格律仄仄平,夏,时令节气名词,挽,动词,荷,花草树木名词。工对。 对句解析:主谓宾拟人短语,格律仄仄平,月,天文名词,伴,动词,蝉,鸟兽鱼虫类名词,邻对。 小贴士:由于字数的增多,三字以上用邻对也是可以的哦。春对秋一般认为也是工对,但局限于“春”字在一、三、五字并且不为尾字的时候,而且不能孤平孤仄。 四字联的上联格律:平平仄仄,活用一三五不论还可以写作:仄平平仄 出句解析:主谓宾结构,格律平平仄仄,春,时令节气名词,回,动词,大地,偏正结构,地理名词。 对句解析:主谓宾结构,格律仄仄平平,夏,时令节气名词,满,动词,清池,偏正结构,地理名词。工对 对句解析:主谓宾结构,格律仄仄平平,暑,时令节气名词,透,动词,长天,偏正结构天文名词。工对 对句解析:春联上最常见的对仗,但是很可惜,既不符合格律,也不符合结构。因为寓意还不错,所以不批判也不赞成。 小贴士:地理类对天文类算是小类工对。具体会在结尾补出 对联中最常见的就是五字和七字联,这是因为近体诗的习惯所造成的。变化最多,要求也是最多,佳对也是最多。是对联中的重中之重。格律多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是二四六位置平仄交替,二是不可孤平或孤仄。记住这两条,就可以正确写出所有联的格律。 出句分析:主谓宾结构。雨,自然现象名词,落,动词,山,地理类名词,前,方位词,路,地理类名词。格律为仄仄平平仄。 对句分析:主谓宾结构,风,自然现象类名词。临,动词。水,地理类名词或者物质类名词。上,方位词,矶,地理类名词。格律为平平仄仄平。工对 对句分析:主谓宾结构,风,自然现象名词,拂,动词,陌,地理类名词。上,方位词。花,花草树木类名词。格律:平平仄仄平。邻对 小贴士:有时候一个词语可以分属两类甚至更多,都算工对。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做练习,发在回复中,我会设置一个佳对榜,用来记录那些对的出色的对联和联友。每天发在文章最后。 —————————————————————————————————————————————————————— 所有的联都可以按照马蹄韵的规则推导格律,即仄仄平平仄仄,一三五不论则又可以推出其他格式。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出句分析:一,数量词。院,宫室类名词。兰芝,花草树木并列词。瑞气 人事类词汇,格律:平仄平平仄仄 对句分析:万,数量词。家,宫室类名词。杨柳,花草树木并列词。春风,本是天文类词汇,但这里用其引申意义,算是借对的一种。格律:仄平平仄平平,宽对。 小贴士:“一”这个字,古语是仄,现代汉语中,则按照普通话读音,读阴阳平声就是平声,读去声就是仄。 七言联乃是对联的精华所在,受近体诗的影响,格律用诗律韵的也较多。 出句分析:柳叶:花草树木类名词,偏正结构。乘,动词。风,天文名词,剪,动词,翠,颜色词。格律:仄仄平平平仄仄,修辞手法:顶针,拟人。 对句分析:桃花,偏正结构花草树木类名词,绕,动词。水,地理类名词。妆:名词作动词,化妆。红,颜色词。格律:平平仄仄仄平平。修辞手法:顶针,拟人。工对。 细雨无声润物 往事如烟轻掠过 冬月雁惊寒月 一首潇湘曲入梦 君子谦和如玉 高志长将山河小 古道西风瘦马 鸿章难以言宏志 沉醉江南烟雨 莫让春秋虚度过 塞外春来飞雪 西风冷寂清秋月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做练习,发在回复中,我会设置一个佳对榜,用来记录那些对的出色的对联和联友。每天发在文章最后。 ———————————————————————————————————————————————————————————— 八字,九字,十字,N字长联: 对联越长,难度越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好马蹄韵,并且记住对联的要素和忌讳,联路漫漫,大可去也。 出句:塞北寒风,尚有红梅傲雪 出句分析:塞外,地理名词,偏正结构。刁贫,天文名词偏正结构。尚有,连词。红梅,偏正结构花草树木类,傲,动词。雪,天文类名词。格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对句:江南煦日,岂无青竹关节。(平水韵) 对句分析:塞北对江南,煦日对寒风,尚对岂,有对无,红梅对青竹,傲雪对关节,下联是个典型引喻联,将竹子的关节引申为关乎气节。平水韵中竹和节都是仄声,此联可算工对。 小贴士:七字以上长联,往往会分为几个小联句,在创作过程中每一小连句的句脚(尾字)应当按照马蹄韵或者诗律韵平仄交替。 练习 (1)梦里江南,人间春色 (2)山水似烟,飘渺 (3)长弓挽月射天狼,东坡西北望。 (4)金戈铁马斩楼兰,封狼居胥 (5)青年有志,敢教青天换色 (6)读万卷书,自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做练习,发在回复中,我会设置一个佳对榜,用来记录那些对的出色的对联和联友。每天发在文章最后。 ————此帖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