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6月26日下午,驻法使馆刘豫锡公参率读书会近20名青年外交官参观法国赛峰集团斯奈克玛公司维拉罗什(Villaroche)研发装配中心。 赛峰集团国际部外事顾问波达尔(D. Portal)、斯奈克玛公司战略部主任隆热维尔(O. Longeville)、中国事务总监蓝宏施(O. Laroche)等负责人热情接待了刘豫锡一行。
维拉罗什研发装配中心位于巴黎南郊50公里处。据负责人介绍,拥有百年历史的赛峰集团是世界第一大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制造商、第二大航天推进器制造商、第四大军用飞机制造商,年营业额约120亿欧元,全球员工约6万人。作为高科技企业,赛峰集团每年申请专利约650项。维拉罗什研发装配中心约5000员工中,从事研发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占一半以上。
赛峰十分重视中国市场。30多年来,赛峰集团对华合作从贸易、转包生产发展到技术转让、共同开发、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刘豫锡代表驻法使馆感谢赛峰集团的热情接待。他说,前不久胡锦涛主席同法国新总统奥朗德进行了会晤,双方一致同意继续推进两国务实合作,其中就包括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的合作。使馆外交官虽然不是研究发动机的专家,但愿为推动中法友好合作发挥“发动机”的作用。
使馆外交官们也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机会,就赛峰多年来对华合作的体会和感受、全球飞机发动机市场格局等踊跃提问,双方展开热烈交流。
百闻不如一见。听取完介绍后,使馆外交官们在法方陪同下,参观了飞机发动机装配线和实验台。貌不惊人的厂房,带给大家的震撼是多重的。第一眼印象,内部宽敞明亮,区域划分明确,借助鲜明的色彩做分割,工作区地面是清爽的白,过道是醒目的红,头顶上方吊车是澄亮的黄,一目了然。再走近一步,看到装配车间里的工人正拿着工具往发动机里装零件,不时敲敲打打。如此精密的飞机发动机居然是“纯手工打造”,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这里的作业流程模式也很值得一提。据工厂负责人介绍,他们借鉴了日本丰田的成功经验,按照发动机装配流程,优化工作步骤和员工执行工作移动路线图,最大限度节省人力,同时确保工作的有条不紊。此外,工厂注重培养工人的整套工作技能,工人们一周内在各个车间轮流作业,能够胜任所有步骤的工作,避免了装配线因人员变动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赛峰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使用木质螺旋桨,机翼通过机械拉杆控制) |
走出现代化的装配间和试验台,使馆外交官们又一头扎进了饱含历史厚度的赛峰航空航天博物馆,在博物馆馆长的指引下,去探寻一件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从一个多世纪前法国塞甘兄弟发明的旋转汽缸气冷星型发动机Omega,到二战结束后法国通过引进、仿制到独立研制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阿塔”(Atar)系列,再到曾在人类航空史上书写重要一笔的协和式飞机的涡轮喷射发动机——英法共同研制的奥林巴斯(Olympus)593,还有斯奈克玛为阿丽亚娜火箭提供的低温发动机等等,大家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始终兴趣盎然。
一个下午的参观很快过去,但此行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将长驻心中。大家热烈交流此行体会,纷纷表示,不仅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对人类科技发展史的了解、对法国高科技企业的了解,而且对中法科技合作也有了更多认识,收获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