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提起城堡,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战争,从地理分布上看,我国的城堡大多位于西北和内陆地区,因为这些地方历史上战争频繁、狼烟四起,城堡横列乃是情理之中,而杏花春雨、小桥流水的江南似乎与城堡格格不入,然而,在温州,还真有一座城堞高耸、墙体坚固的城堡,在历经500年风雨之后依旧巍然屹立,成为婉约江南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人们去游览和观光。
永昌堡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城墙南北绵延近800米,东西长400多米,城墙高8米,厚度近4米,整座城堡呈长方形,即便与北方堡寨、堡城的厚重相比,永昌堡也毫不逊色,它的城墙外围全部用坚石垒砌而成,城墙上还等距离分布有12座空心敌台和900多个便于防守性射击的城堞,还设有瓮城、炮道、暸望孔、炮眼等,可随时察看敌情并进行攻击,炮道内宽敞平整,周旋余地很大。此外,城堡外还有护城河环绕,整个设计科学合理、井然有序。
永昌堡的建造要归功于王叔果和王叔杲兄弟,而建造城堡的原因和抗击倭寇有关。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沿海倭寇猖獗,有史书记载,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三月,温州多地都曾被倭寇围困超过一个月,从1553年至1563年的10年间,温州每年被倭寇而杀的人不少于3万。
王叔果 王叔杲塑像 为了抗击倭寇,1551年左右,居住在这一带的有一对叔侄王沛和王德就号召族人进行抵抗,他们先后组织起了2000多人的义兵,而王沛就是王叔果和王叔杲的三叔。1558年,当倭寇再次入侵的时候,王沛和王德先后遭到敌人伏击身亡。
战争的失利让王氏族人萌发了修筑城堡的决心,可是修筑经费哪里来呢?王叔果和王叔杲兄弟带头捐出了3000多两白银,其他族人见状也纷纷出钱,又筹到了4000多两白银。随后,大家开始圈地规划,肩扛手挑,出力出工,仅仅用了十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宏伟和壮观的建筑。
永昌堡外景 永昌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王伟
筑堡的石头当然是大罗山的石头,当时运输不像现在,有些大的石头是上面滚过来,所以当时筑成的时候,确实不得了。时间这么短,只有11个月。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当时筑城有点像承包,分成18段,每段50丈,每段都有几个能人来包下去,夜以继日地干。
作为中国第一座私家抗倭城堡,永昌堡的选址也非常有讲究,这里背依大罗山,正对东海之滨,山溪与塘河蜿蜒其中,风清气爽,是宜居之所。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为了最科学合理的规划,王叔果和王叔杲兄弟不惜将自家的房子都圈在城堡之外。
永昌堡建成后,形成了军民联防的铜墙铁壁,之后,此地倭寇虽又有5次来袭,但面对坚固城堡,最终无计可施、仓皇而去,永昌堡也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对外,永昌堡坚如磐石,固若金汤,而堡城内,则引入两条人工河,俗称上河和下河,可灌溉可饮用,而且桥路不直,非常利于巷战。江南一带,人口众多,耕地稀少,在浙南地区有“六水三山一分田”的说法,可见土地资源的紧缺,但永昌堡内用地却显得舒缓,除上河、下河沿岸建筑密集外,按最初设计,堡内还规划了百多亩粮田用地,若堡城被围,危急时还可生产自救,不怕久困,可使军民两安,可见当时设计者和建设者的深谋远虑。
在永昌堡的坚固防御下,几百年来,城堡内的居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历史上,永昌堡建成之后,未曾遭遇超过两周时间的包围。此外,永昌堡内,自然风光优美,与城堡同时修建的左昌桥、右昌桥、昌盛桥至今保存完好,行车无碍。桥边民居古朴典雅,桥下绿水掩映红花,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这一派祥和的民风和温情想必就是当初建造永昌堡的先人们所希望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