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郑振铎先生, 1898年出生于温州市区乘凉桥的一户官宦家庭,原籍福建长乐县首占村,全村皆为郑姓。郑振铎这一房曾出了五名进士,是当地名门望族。 高祖郑用苍,进士出身,曾任山东盐运使、领按察使衔、二品顶戴。曾祖郑宏博是贡生,授瓯宁学训导修职郎,曾祖母是湖北巡抚柏荫的女儿。祖父郑允屏跟随一位在浙江任道台的表亲当幕僚,曾随他到东海中的铜山岛守岛。受当道台的表亲有意照顾,祖父后来来到温州任盐官。虽只是个九品的芝麻小官,倒也算是肥差。几年后他便把家眷由长乐接到温州定居下来。于是郑振铎便经常说自己是温州出生的福建人。 郑振铎出生时,是家里的长孙,当时家住乘凉桥的“盐公堂”。“盐公堂”的院子很大,前面是主管盐务的衙署,后面是居家寓所。当他呱呱落地时,“盐公堂”如逢大典,长辈给他取名为“振铎”,有“摇铃发出号召,一呼百应”的意思,希望他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
年幼时的郑振铎是在长辈们的钟爱中度过的,但命运无情,在他七岁那年,在扬州知府衙门任职的父亲突发急病,回温州治疗,不久便去世。从此,祖父一蹶不振,也病故了。从此,家中日趋贫困,一家四口只得依靠亲友接济及母亲给人做些家务活度日。后来,郑家也搬了一次家,但地点不清楚了,当年的“盐公堂”现已荡然无存了。 郑振铎八九岁时,母亲将他送到县城隍底的一家私塾读四书五经。十二三岁时,把他送进了三官殿巷永嘉第一高等小学(今广场路小学)。因家道中落,到冬天他仍是一身单薄的衣衫。日久天长,他便患了慢性鼻炎,两行鼻涕常常不由自主地从鼻孔中挂下来,同学给他起了个“鼻涕佛”的绰号。有的同学还瞧不起他,甚至不和他玩,他总是独自默默地坐在一个角落里读书。小学毕业后,他考进了浙江省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尽管常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但郑振铎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中学。当他离开温州到北京读大学时,带的是一只皮箱和许多的书籍。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学习。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 1920年与沈雁冰(茅盾)、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 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胡愈之等人致信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屠杀革命群众,为此险遭逮捕。5月,乘船到欧洲避难和游学。在法、英等国家图书馆里,遍读有关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变文等书籍,并研究了希腊罗马文学,译著了《民俗学概论》《民俗学浅说》《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专著,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大部分作品。 1931年秋,去北平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 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此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眼界宽阔,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34年,又出版了《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论文集,以及借希腊神话题材歌颂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 1935年春,郑振铎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1949年2月,郑振铎绕道香港进入解放区。7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作协)的常务委员。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3年2月22日,任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正式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个文学研究专业机构——中国文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书中基本上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专题,反映了他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