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778|回复: 0

[快讯] 华人看世界:石板印刷厂隐居巴黎闹市 讲述陈年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5 1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文章来源:欧洲时报网 作者:李婧詝  发布日期:2012-07-21
【欧洲时报网】巴黎有巴黎的妙处,不经意间转入一条小巷,有时会令人产生一种与历史约会的感觉。

蒙巴纳斯大街某一个巷口,经过长长的石廊,幽闭的大门中是与外面的熙攘迥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这里便是目前法国最大的石板画印刷工厂。花花草草在前庭小空地上貌似随意地生长,其间杂放着一堆堆的石板原材,院墙上张贴着自建厂以来印制的作品样板。最旧的海报纸张已经泛黄,有些还有斑驳的或残缺的痕迹,这一切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们看到的故事:毕加索在石板上描绘他的雕塑工作室;米罗在仔细挑选他的印刷用纸;马蒂斯的助手带来了“野兽派”作品,要印制成海报。

石版画属于平面印刷技术,现在已逐渐脱离了商业印刷领域,主要作为艺术家的创作手段。画家先用油墨在石板上勾画轮廓,然后用硝酸将油墨固定。硝酸会同油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脂肪酸钙,从而成为石板的一部分。处理以后的石板就可以置于印刷机上印刷了。

一张石版画的市场价值取决于艺术家的影响力、作品水平以及印刷数量。材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张石板的印量是有限的,一幅石板作品一般可以印制400-500张石板画。但为了保证作品的稀有性、提高市场价值,艺术家往往选择更少的印刷量。

在19世纪以后,石板印刷术发展到高峰。工厂的始创人Emile Dufresnoy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印刷工人,于1880年办厂并开始石板印刷。当年主要从事商业印刷,印制一些发票以及贴于酒瓶上的标签等。1976年,
Fernand Mourlot收购了这家工厂,开始同艺术家合作,从事艺术品印刷。马蒂斯、毕加索、米罗(Miro)、杜布菲、布拉克、夏卡尔都曾与Mourlot工厂合作。Mourlot的最后一任继承人在1997年将工厂售出,带走工厂积累的石版画样本,以此为基础开办了画廊。

2000年开始,Idem印刷厂迎来了来自东方的客人,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方力钧……。工厂主人更迭过四次,贸易联系也跨过了几个大洋,但服务的石印机一直是产于19世纪末的Marinoni和Voirin,现在这两家石印机厂已经倒闭。

作为这么一家传奇工厂的老板,Patrice Forest说,那些大画家,他只是远远地看见过。当然,那是遥远年代的故事了,那时Patrice还是年轻的学徒吧。多少有点儿失望吧?为了补偿大家没有满足的好奇心,他透露了一个秘密:画石板画能使人长寿。为什么?你看毕加索、夏加尔、米罗……他们都活到了九十多。

在迈步走出这个充满灵性的老厂房告别那些陈年记忆时,心里多少有点儿依依。踟蹰间,发现小院藤萝下堆放的石板中有一块上有没有磨去的画迹,不是似曾相识,而是多么熟悉,抹去上面的灰尘,分明是中国画家范增的笔意。他曾来到这里作画,那是什么时候呢?老板摇摇头,这里的故事太多,他已经记不起来了。

带着疑惑,我走出古旧的院子,长长的石板路的尽头,依旧是蒙巴纳斯喧闹的大街。这里曾经是巴黎艺术青年的聚集地,年轻的赵无极、朱德群曾经在附近的咖啡馆流连。只有路上的石子知道,他们是否曾经带着好奇,走进这个院落,倾听这里的故事。

(编辑:马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23 17:35 , Processed in 0.056541 second(s), Total 9, Slave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