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孔子学院总部27日在北京举办以“对话法国驻华大使白林”为主题的沙龙。沙龙致力于为中外人士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对话的平台,拓展双方互相了解的渠道。驻华法国大使白林在沙龙上表示,中国和法国在政治、文化方面有很多共同点,期待十八大以后中法两国继续推进紧密合作的战略关系。 中欧交往经历不同发展阶段 中新网报道,人民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宋新宁教授在沙龙上回顾了中欧交往的历史。宋新宁表示,中欧双方交往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且都出现过对对方的热,也就是欧洲对中国热,中国对欧洲热。 宋新宁提到,17、18世纪在欧洲出现过将近一百年的中国热,法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人们常谈论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1700年路易十四国王在凡尔赛宫举行庆祝新世纪的舞会,居然穿着中国的服装,坐着中国的八抬大轿参加。当时的欧洲向中国学习了很多先进的东西,比如技术、社会、人文等方面。18世纪后期欧洲人开始反思中国的问题,对中国更多持一种批判态度。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一大批著名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都参与其中。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出于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开始学习欧美,谋求自强,可以说是最初的欧洲热。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后也曾努力向欧洲学习,很多领导人都曾在法国留过学。即使在两大阵营对立阶段,中国和欧洲的交往也没有中断。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再次掀起了欧洲热,很多著名的外交官都在那个时期前后到欧洲留学。80年代,中国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欧洲的政治政党、社会发展模式、保障体制等,这对中欧之间进一步发展相互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欧确立人文对话交流的第三大支柱 今年4月,中国和欧盟签订了《高级别人文对话交流机制》,这意味着双方均同意在中欧合作关系中,建立起了除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之外的第三大支柱——人文对话交流。对此,双方应该做点什么? 白林表示,法国会把人文对话交流纳入到战略对话中去。“法国很欢迎中国学生到法国留学,目前法国有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希望到2015年至少达到5万。” “法国每年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节,中法文化交流之春,都是希望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法国的文化和艺术”,白林表示,“也希望更多的中国文艺团体到法国演出,参加阿维尼翁艺术节。” “此外,法国每年迎接100万中国游客,他们游览埃菲尔铁塔,卢瓦尔城堡,这也是非常有益的文化交流,希望旅游方面能进一步发展”,白林说。 法德共同面对欧洲债务危机 自去年开始,欧洲的债务危机日益严重。法国新上任的奥朗德总统更多强调增长,德国似乎更强调的是紧缩。面对两国之间的分歧,白林说,法德两国都有坚定的意志,都能够共同面对危机。她同时说,中国不能救欧洲,欧盟自己正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白林坦承法德之间确实有一些分歧,“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德国更多地强调紧缩政策,其实预算的紧缩可以服务于增长,这也是一种增长的工具,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的。欧盟已经达成一种增长的公约,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紧缩的措施,应该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宋新宁表示,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始终对解决欧债危机问题持支持和合作的态度。“但是我反对所谓的救助说法,这是对欧洲和中欧关系的一种误解。” 这一观点得到白林的赞同。白林说,“中国不能救欧洲,欧盟自己正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白林表示,法国和德国在欧盟中的作用非常大,两国的协调能够使得欧洲取得和谐的发展。尽管面临很多困难和市场上的问题,法德两国都有坚定的意志,都能够共同面对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