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588|回复: 21

法国人民如何藐视国家权力—旅法华人话中法之一【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13:59:51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蓝星 于 2011-3-5 15:03 编辑

不必谈游行示威罢工等民主权利,也不谈反对党对执政党如何攻击.另举三个例子,前两个幽默而讽刺,最后一个足以体现知识分子真正的自由精神。


一、不会演戏的总统遭遇以牙还牙的幽默


总统萨科奇和围观群众一一握手,可是有一不知趣公民非但拒绝,还怒喝”别碰我!”,总统也不甘示弱,出口成脏”滚开!可怜的笨蛋!”. 结果这段视频在法国网上流传甚广,大家引以为乐.我们地区的法国公民更加猖狂,在总统视察本地之时,高举一标语牌,位列欢迎人群中,牌子上书总统名言” 滚开!可怜的笨蛋!”.

可怜的萨科奇忘记了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影帝的总统,不是好总统!”


二、把总理比作小狗的讽刺漫画


去年11月法国总理菲永辞职解散政府,次日总统即重新任命此君为相,重组政府,法国舆论大哗。著名讽刺周报《canard enchaine》头版漫画:总理菲永被画成了一条狗,由总统牵着,总统说“它只是出去转一圈撒尿来着。”

三、总统提名,国家级祭奠,加缪可以永垂不朽的名誉竟被其子断然否决。

以上两小段子其实在国内网络世界里的案例也略见不鲜,说明中国人民的创意能力丝毫不比法国人逊色。只不过按法国特色法律和风俗,可以公开罢了。第三个例子才是本文的重点。

法国巴黎的5区(拉丁区)有座先贤祠(Panthéon),对外国人来说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对法国人来说,是法兰西民族伟人们的最高国家纪念馆,死后能够进入该祠可以说是绝对的名留青史了。里面有伏尔泰、卢梭、左拉,居里等的遗骨,过去由宪法法院提名,后来由议会决定。根据现行法律,目前由共和国总统提名,但是家属可以反对。而在实际操作上,自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总统的提名权常常被用来争取本党选票和民意支持的一种选战策略。当然,一般提名人物本身是公众毫无争议的,争议的是提名的动机。

2010年1月4日,是加缪去世五十周年纪念,所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009年11月19日借《le monde 世界报》之口提议,在那个日子把加缪的遗骸迁入法国先贤祠。但是加缪的儿子马上就表示反对,他不愿意父亲死后还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加缪,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了,1960年死于车祸,年仅四十七岁,他的小说《局外人》、《鼠疫》,《反叛的人》闻名遐尔,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萨特并称现代法国最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其**产主义立场和萨特对抗至死。显然加缪进入先贤祠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却因为这一提议来自总统,也就是来自国家权力,加缪的儿子(Jean Camus)就不肯干了,因为不愿意他父亲的精神遗产同国家权力联系起来。

人说知子莫如父,倒过来也一样。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后回母国,在法国属于特殊的弱势群体黑脚(pied noir),意思是出生在黑非洲土地上,从小饱受歧视。他一生的精神综合一个词就是反抗。不管他是否进入先贤祠,加缪早已不朽。所以法国舆论的争论焦点就不是加缪的资格问题,而是谁可以决定进入先贤祠的问题。目前是总统提名,这却代表了官方的认可,垄断了社会舆论和人心的空间,而且容易被政党政治所利用。所以,小加缪就反对了,怎么可以设想他父亲,法国反抗精神的领袖--加缪,居然能够被官方收买和利用呢?死前没有,身后更不可以。这种态度在他国简直不可以想象,这不是不识抬举吗?

想起东汉的严子陵,两千年已过,来者几许?

如果说法国精神来自于那些已经进入先贤祠的伟人们,我觉得更来自于加缪的儿子,这样坚决捍卫公众自由意志的继承者们。

]本文亦纪念加缪逝世51周年。


评分

参与人数 2铜币 +4 收起 理由
兰沁 + 2 感谢分享^_^
紫精灵 + 2 先给你点银子,咳!政治沉闷呢,蓝弟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4:00:29 | 看全部
府如何骗你?以法国总统府的新闻策划为例
——旅法华人话中法之二



乐清的悲剧中,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新闻发布会来把负面事件正面处理,但是官本位的霸道思想和愚蠢的新闻发布技术导致一个更加负面的结局。新闻稿第一部分关于查真相的说法及时反应了民意,但是第二部分“如果发现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借机造谣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理。”在全国民意沸腾要求追查真相的背景下,这个粗暴之极的补充显然可以导致恐吓和威胁全国有良知人民的解读,根本不利于事件的稳定处理。如果不是新闻官员弱智,那就是地方小吏长期抱有与天下百姓和中央政府对抗之思想的具体体现。

我们先不去说最早的交通肇事案的定性是否骗人,相信有关部门最终会拿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答案。这里,先以法国总统府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政府骗人的各种手段。

天下没有不骗人的政府,法国也一样,只有骗术高下之分,比如用选择性的事实骗还是完全用谎言来骗。或者说,如果用谎言那就是彻底的欺骗,法国人民绝不接受的。而用事实则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新闻策划了,这才是西方政客们惯用而人民也可以理解的“欺骗”手段,毕竟还有建立在新闻自由基础上的舆论监督和反对派的揭露可以补救。

据本人了解,法国爱丽舍宫的新闻团队主要由资深公关专家和媒体记者组成,但是名单和活动都是不公开的,因为有操纵媒体之嫌,政治学术语好听点叫政治营销。根据以下分类举例,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营销的吧。

一、 用舆论来引导舆论:

追溯到2007年总统大选期间,现任总统萨科奇还是候选人,他的团队开了个竞选网站,其中的王牌就是视频报导,采访了国会议员、前政府官员等名人也有很多普通选民,当然所有的被采访者都是从各个角度来表达他们对萨科奇无比的信任。最给力的是:让外国裔记者用母语采访外国裔公民,比如华裔用华语采访华裔,俄罗斯裔用俄语采访俄裔等。你可以说这是演戏,但是又都是事实,因为竞选团队只采访那些支持者,所以客观上造成了各色人等都支持萨科奇当选的假象,网民当然会受到影响,和他最终当选还是有一定关系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大国总统竞选利用网站进行大规模助选,所以08年美国总统竞选时,奥巴马的新闻顾问还特地到法国来取经呢。

萨科奇的做法可能和央视没区别,不过他可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反对派的支持者来撒谎演戏。因为他的对手也开了个网站,通篇都是批评他的,还动员了左派选民一起来炮轰。所以就算他用尽全力去操纵舆论,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 用民调来影响民调:

2010年11月份法国政府第三次改组,饱受国民批评,大家讨厌政治游戏,而特别关注年轻人就业和前途问题。向来支持总统的右派报纸《费加罗》报就登了一条新闻,技术性小小支持了一把总统,该新闻标题是《尽管有经济危机,年轻白领依然看好他们的未来》,该报援用的是市场调研公司OpinionWay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有74%的年轻白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乐观。完全和其他反对派媒体及网络民意相反,而且其新闻操作的高超之处还在于报道里还特别指出这是调研公司给KPMG(毕马威)的报告。牛吧,这民调可不是总统府做的,也不是报社做的,而是第三方为第四方干的,就由不得你不信了。这种手段虽然有操纵媒体之嫌,总好过自己直接自吹自擂,毕竟他们还知道羞耻。而且法国读者还可以去看反对派报纸,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三、支持媒体的粉丝报道:

支持媒体主要就是《费加罗》报,刚到法国的时候我很鄙视这份报纸,因为太粉了,比人民日报还粉。比如他的记者在总统活动的报道中经常用写小说的手法来描绘总统的衣着,风度,气质的细节,毫不犹豫地用凯撒来形容总统,简直是吾皇万岁了,看得我都要吐了。我想人民日报也最多报道总理的旧运动鞋而已。这也是一种个人崇拜式的媒体造势,在右派选民那里确实有效果。新闻团队还找枪手精心策划,专门出书《我为总统辩护》和《萨科奇,我们的凯撒》,真是些马屁精。

但是你去左派媒体去看总统,那就是个小丑,二得不行,他们最喜欢用的是“小人萨科奇”,因为萨科奇个子只有1米6,所以常常被人身攻击。连他儿子也没有被放过:他23岁还未大学毕业的儿子受到执政党提名,竞选法国的浦东新区管委会主席一职,一法国讽刺性漫画周报就做了个大封面,标题是“我升官了,因为我和(总统)父亲上了床”。

所以,有了这些左派报纸,我开始理解了《费加罗》报的做法:也不能让总统到处出丑挨骂吧,好歹也是大多数人民主选出来的国家形象。

四、制造新闻焦点,转移不利报道:

由于金融危机,萨科奇确实很背运,所以一直被法国媒体臭骂,爱丽舍宫的新闻团队该怎么办呢?最常用的就是制造新的新闻焦点来抢占媒体的报道版面和时间,从而削弱负面报道的数量和影响力。比如策划文化部长密特朗侄子(左派)的性丑闻案,对一般法国受众而言,当然性丑闻要比批评总统更有看点啦,多娱乐呀。又如策划一场全国大辩论《国家认同》,来回避就业经济等实际问题的讨论。

因为他们没有新闻管制,爱宫办主任不可能一个电话或一道手谕就让所有媒体禁声,所以只好依靠新闻技术来进行了。就算如此,反对派媒体经常还不买账呢,有时故意漏掉些热点新闻或减少报道。

五、高超的新闻发布稿技术:

因为中期选举(法国大区议会选举)执政党完败,为了挽回民意,萨克奇总统在任职3周年时,策划了一份述职报告并作为新闻公告,题目是《3年的行动》”,今天我给大家翻译一下报告的前言:

“不应该表现出哪怕是最微小的自满。因为危机还没有结束. 在失业率还没有下降之际, 谁能够自满? 在危机的后果使我们社会保障体系整体变得脆弱之际,比如退休制度,谁能够松懈?在因为政府收入的减少而导致国家赤字的加剧威胁到我们的近邻和友邦濒临破产之际,谁能够幻想回到过去的时光?处处都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但是,也不应该不知道三年来的历程,不应该忘记很多已经完成的改革,不应该忽略已经取得的进步。无视法国已经改变,就是没有公正对待法国人民已经作出的重要努力“。

本人点评: 第一段:众卿过誉了,当下危机之时,朕岂能自满?(你们不要拍我马屁);第二段,最牛的是最后一句:朕即法国人民,批评朕即是对法国人民的不公正。

但是,大家都看过一些类似报告吧,无论如何比某些公开自满要含蓄得多了。

你看,法国人的政治头脑和独立思考能力就在这些忽悠新闻和对比新闻中逐步得到提高的,他们的公民意识也就水涨船高,政客们要骗他们就越来越难了。

可以这样说:一国政府操纵媒体的技术能力和该政府对民意的敬畏成正比。可能人类社会永远无法实现新闻的绝对公正,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无限接近真理。

另外,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政治新闻策划是比拼智慧,而用谎言来引导舆论则是比拼良知。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良知应该永远是共识,用不着比拼。

附一小段子,911发生后,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的新闻发布会就召开在他正在访问的学校里,他发表讲话的时候,背后站着一大群普通学生和教师,所以他开头说:“这是对美国的攻击”。因为他害怕承担干涉性外交政策引发恐怖行动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4:00:57 | 看全部
记者如何骗你?选择性真相的误导和新闻自由
——旅法华人话中法之三



即使记者报道的全部是真相,也存在误导的可能,唯一与之抗衡的就是新闻自由。记者骗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纯粹的谎言,这里还分两类情况,一是指鹿为马,纯粹胡说,二是做戏,场景时真的,事实是假的,采访人是假的;第二种是截取部分真相,让你看不到截然相反的另一面,比如报道巴黎的治安问题而忽略掉外省的宁静,导致读者误会整个法国都有严重的治安问题。因为中国读者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北京上海都很乱,那全国就更差了,而在法国事实恰恰相反。第一种和第二种,大家应该久经考验了,我就不展开了。第三种用单一视角来解读全部真相,新闻技术含量相对高些,在西方很流行,而华语世界里通常被用来解读西方自由民主之丑陋,举个法国报纸的简单例子。

法国三大日报,《解放报》左派,专门和执政党(右派)作对;《费加罗》右派,法国总统萨科奇的粉丝,《世界报》中左,相对客观。还有两份相对小的日报《十字报》教会报偏右,《人道报》原法共机关报,极左。

因为中期选举(法国大区议会选举)执政党完败,为了挽回民意,萨克奇总统在任职3周年时,策划了一份述职报告并作为新闻公告,题目是《3年的行动》,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新闻高手在操盘,多积极呀,再看内容当然都是总统的行动和成果(都用数字说话),全部都是事实(在法国要撒谎可是非常难的)。新闻的误导首先就由总统的新闻团队开始了。

五份日报针对总统的述职报告分别发了评述,当时我研究比较了其中4份,标题如下:

《世界报》 “周年快乐,总统先生”

《费加罗》 “经济危机是萨科奇的机会”

《十字报》 “萨科奇,迈向2012” (2012是下届总统选举年,标题暗喻连任。作者注)

《人道报》 “揭露:3年内被萨科奇藏在爱丽舍宫的秘密”

看,新闻标题除了《世界报》,都有很明显的倾向性。我们再来看两份左右立场迥异的报纸:《费加罗》和《人道报》的内容:

《费加罗》用了些事例来证明总统在经济危机面前的作为,比如他推进的各项立法都得到了通过,而且还援引历史数据来证明反对党赢得中期选举(大区议会选举)是很正常的,包括左派执政时期,意图说明这是人民心理平衡的结果并不代表民意的真正取向,最后还用佐罗这个英雄的名字来形容经济危机下的总统。实在是粉得可以,但是作者举的证据都是完整的事实,你无法否认。

《人道报》则列出了10条在3年内通过的法律,并进行了分析。但是所有的分析都刻意回避了法律的积极影响,只提负面影响。比如关于减少职业税,被该报说成是送钱给老板们,完全忽略了该法律降低投资成本来刺激经济,面对危机的积极作用。但是,作者所举得的证据也都是完整的事实,因为任何政策都是有两面性的。

这两份日报根据自己和读者的政治立场分别选择了有利己方的证据而对全部真相进行解读。如果你单看一份报纸,肯定会被误导,或支持或反对执政党,可以说他们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技术性地蓄意欺骗了读者。但是如果你把两篇还有其他报纸的报导都看,就可以比较完整的了解所有真相,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结论。设想一下:如果法国媒体只有一个官方新闻口径,比如法新社统发稿或爱丽舍宫新闻审查主任,那法国读者就彻底被洗脑了,如果法新社还喜欢经常撒点谎,那巴黎市民就要再攻陷一次巴士底了。

但是,因为有了新闻自由,法国读者就可以接受并理解各派报纸的“欺骗”,没关系呀,大家立场不同,你可以说你的,我可以说我的,读者可以多看几份嘛,整个分析就相对完整了。在这种环境下,记者要真正骗到人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新闻误导的技术含量也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成正相关,只是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有的早发达了,有的正在发达,而有的还属于发展中。当法国已经进入用真相误导公众的阶段,他国还处在用编织谎言来欺骗人民的原始社会。

即使是小到1510这个部落,也是一样。大家的评论里有些关于巴黎/法国的负面印象,其实也是一种个人/公民新闻报导,也正因为有了1510和网络里的相对新闻自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完整的真相。要是我本人把所有法国的负面评论都删除的话,那才是真正的欺骗大家呢。

最后补充几点供大家参考:

1、可能大家去法国最多的地方就是巴黎,但是巴黎并不代表法国,比如治安,我们这里连一条狗失踪都可以成新闻,可以想象这里的社会新闻有多无聊了。另外,巴黎的地铁破旧,我本人很喜欢甚至嫉妒,因为说明他们把豪华超配装修的钱用了其他实际民生方面了。

2、法国《观点》杂志在去年底专门做了一期中国专刊,我一看,都怀疑是中宣部的公关力作,但也说明他们也会报导另一面好的中国,其他媒体也一样,至少在法国,我个人觉的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这顶帽子扣大了。

3、同样对于灾难的报导,在法国出镜率最高的是普通受难群众和具体救援人员,迎接总统和政府的基本上都是批评报道。虽然法国人知道总统和官员们在灾难面前应该不会偷懒,但是他们情愿被记者这种选择性的真相误导。

4、外语好的朋友可以做个有趣的实验,把外媒中所有关于不平等歧视暴力等报道收集起来,保留所有事实陈述,再删去原报导中的自我批评和反思部分,而以人民群众的愤怒之声和受害人的控诉为民意证据,那就是一份事实确凿的某国人权恶行报告了,祝贺你可以荣任爱罗新觉宫新闻部长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4:03:48 | 看全部
这个才是个好的帖子,有意义,多谢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4:16:41 | 看全部
回复 lingdoudou 的帖子

看完要说几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4:18:59 | 看全部
我们整天在各种新闻里面得到信息,可有多少水分谁知道呢?谁掌握控制了媒体,就好比得到了权利,处理公共危机可是一门大学问啊?PS此帖中几个人物比较陌生,先去百度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4:58:38 | 看全部
啊啊啊啊啊: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5:30:14 | 看全部
处理公共危机可是一门大学问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6:16:19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lingdoudou 于 2011-3-5 17:21 编辑

法国没有思想罪,没有言论罪,没有心态罪,,,政治是民主和自由的,政府又是全民投票出来的。前总统的市委财务问题上法庭,,这么远几天,外交部长撤职,,,,,,说明 新闻的透明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同中国的政治管理比起来。法国的政治是民主的,。政府官员,如果有贪官,一封信,马上就有人去冻结,等着司法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6:18:16 | 看全部
好长呀、、
改天慢慢看、、

有一点奇怪的、、不是新闻自由法那个、、loi 1881那个、、规定了不能用漫画讽刺政府官员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8:45:26 | 看全部
天蓝星 发表于 2011-3-5 13:59
不必谈游行示威罢工等民主权利,也不谈反对党对执政党如何攻击.另举三个例子,前两个幽默而讽刺,最后一个足 ...

两百多年前把国王的头都砍了

还有什么权力是法国人不敢藐视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9:33:55 | 看全部
这个话题太大了,我先初页留个楼,以后慢慢端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23:22:28 | 看全部
回复 天蓝星 的帖子

你发的东西总是很值得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03:25:58 | 看全部
很耐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09:29:46 | 看全部
政治原本就是欺骗,不以欺骗为手段,就难统江山,新闻自然就是政治的武器,没有武器如何能让众所周知他们的欺骗手段呢。只是历朝历代的欺骗手法。都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2 06:05 , Processed in 0.069991 second(s), Total 12, Slave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