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的地方小吃,我们青田也一样,聪明的青田不但会自己创造特色美食,如米筛擂、草鞋糕,还能将其它地方的小吃经过整改后变成不一样的美食,如豆粉擂、麦饼夹。70,80后的我们,都是吃着这些小吃长大的,如此美味的本土小吃,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段时间,很流行“舌尖上”这一词,瓯联论坛的网友们也纷纷发出各种的青田美味……部室同事们商议,7月6日的《青田周刊》就做“舌尖上的青田吧”。于是,我们绞尽脑汁,把儿时对这些美味的记忆都翻出来,又从我老妈口里挖出些信息,经过几天的搜集和整理,总算整出来了两个版面的内容,由于版面有限,只能将部份美食的介绍和做法展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当“吃货”吧。( 偷偷地告诉大家,这里面的很多美食,我都会做哟! 嘿嘿,本人主推米筛擂和麦饼夹给大家,因为不但做法简单,而且美味十足哟,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灯盏糕
灯盏糕是从温州流传到青田的特色名点,因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得名,历史悠久。用米粉制作而成,馅料基本是萝卜丝,可按个人口味不同,添加瘦肉、虾皮等,如今在家里自己动手做的人不多了。
主料:米粉
辅料:萝卜丝、瘦肉、虾皮等可按个人口味添不同进行添加
制法:
1、 取一干净容器,倒入米粉,加少许盐,加温水调成稠米糊待用;
2、 将萝卜去皮刨成丝,并将萝卜丝加少许食盐进行腌制去掉多余的水分;
3、 将肉切成小丁加盐、味精腌制.
4、 将萝卜丝、虾皮混合均匀,加盐、味精调味;
5、 油锅入油烧热待用,取油饼模子(一特制磨具)或大汤勺,在热油锅中加热,再在油饼模子内或勺内淋上一层均匀的米糊,放到热油锅中烫至凝固(不能让油进至模子或勺子内);
6、 再在模子或勺子上放上馅,最后在最上面再淋上一层米糊,再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起锅扣出即可。
草鞋糕
做草鞋糕要用到捣臼、舂头和模具,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制糕方法,因为制作麻烦和工具受限的原因,如今已经渐渐消失了。草鞋糕一面是用模具压成的,压制草鞋糕的模具多种多样,有“福、禄、寿、喜”等字样的,也有人物、花卉图案的。做草鞋糕时,主家会根据不同的用处,分别用不同的模具。如是祝寿所用,便得选用“福、禄、寿”等字样的模具;如是做为娶媳妇的“四礼”或“六礼”之一,当然就得选择“喜”字的了;而日常食用的,人物、花卉即可……用草鞋糕做为礼品,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比较盛行,而且还会在有图案的一面的糕面上点上一点红,表示吉利。
草鞋糕可炒、可煮,可咸、可甜。炒、煮的配料任由各人喜欢,总是离不开肉、菜、香菇等。如喜欢甜食,只要把糕蒸软切块,蘸着白糖吃就可以了。 原料:糯米或粳米
制法: 1、将米混合洗净浸泡两小时,将水沥干后入笼蒸成饭;
2、捣臼洗净,将饭趁热倒入臼中捣烂至无米粒为止; 3、取木制模具内部刷上油,再取若干米团放入模具,放满压平后再倒出,入笼蒸蒸熟即可。
过年油炸零食 |
面泡、山粉泡、蕃薯片、枇杷梗这几类零食,在旧时,是青田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也是小孩的最爱。炸好后的面泡、山粉泡、蕃薯片、枇杷梗香脆可口,放一片在嘴里便能听到“咔嚓”的响声,用瓶罐子密封保存起来能放好一阵子,但是吃多容易上火。聪明的青田人常常一边喝着凉茶一边吃着这些年货,别有一番风味。
原料:红心蕃薯、面粉、山粉 制法:
面泡:将面粉和适量的发酵粉混合均匀,取一瓢水,加入少量的食盐和碱水拌匀,和成一较硬面团。用擀面棍将面团擀成2毫米左右的薄片,将皮切成2至3厘米的菱形状,投入6成热的油锅炸至金黄色时捞出,炸的时候要不停地翻动面片,以免粘连。 山粉泡:将蕃薯洗净去皮刨成丝,放锅中煮烂为止,加白糖搅匀趁热倒入山粉和成团,取团揉匀,搓成4厘米的直径长条,稍压扁成椭圆形(如年糕状),入笼蒸熟,冷却后切成薄片,摆成米筛中晒干,再将晒干的片放入6成熟的油锅中炸发后立即捞出即可。
蕃薯片:挑选优质蕃薯去皮切成薄片,放在米筛上晒干(也可用蒸至半熟的蕃薯切片),油锅加热至五成,放入晒干的蕃薯片炸至金黄捞出即可。 枇杷梗:将米粉和白糖混合均匀,加温水和成块状粉团,取粉团搓条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细条,再用刀切成5厘米左右长的段即可。投入到6成热的油锅中炸至色黄捞出,取干净锅,加少量水和白糖浆将炸好的枇杷梗挂上白霜,也可不挂食用。
蕃薯枣
农历十月至十一月,农户们开始收取地里的蕃薯,此时正好也是一年一季的稻谷收割期。收起后的蕃薯,农户们有的会刨成蕃薯丝,放在竹蔑上晒干,有的做成蕃薯片,有的则做成蕃薯枣,吃时软中带韧,又香又甜,大人小孩均喜爱。
原料:红心蕃薯 制法:
1、将蕃薯洗净放蒸笼蒸至熟透; 2、取出熟透的蕃薯晾凉,去皮改刀成均匀的条状,摆放在米筛上晒至五成干(天气晴好的话,大约需要三四天)。
3、将晒过的蕃薯条再蒸一次,再晒即可。有的不再蒸、晒第二次,第一次晒好就吃,只是再蒸、晒一次,会增加甜度,味道会更加好。 索面
索面是我县北山的特产,细如发丝,软滑可口。因在加工的时候加了盐,所以比较容易保存。每年的正月初一,青田人都会用索面做“长寿面”,当早餐吃。“索”字在北山话里跟“顺”谐音,吃了索面对于北山人来说,也有“一年都顺顺当当”的寓意。
虽然制作索面很麻烦,烧索面却很方便。先在碗里倒入开水,半碗即可,加少许盐味精调味,接着加入新鲜的葱花 、紫菜、上等虾皮、少许榨菜待用。将索面下到烧开了的水里煮熟捞出,装入加了佐料的碗中即可,比烧馄炖还要方便。青田人还喜欢在素面里加黄酒,少了它,就完全失去了那种独特的香味。 主料:面粉
辅料:盐、水等 制法:
1、面粉用盐水拌和,经两三次“醒面”并逐次加细搓条,最后以一厘米左右的面条,交叉“8”字绕在索面箸上。 2、在醒面柜中再经三次“醒面”拉抻后,插在两米来高的面架上,最后一次拉抻到面架下端。
3、晒干后盘束收藏。 米干(一下子拍不到正宗的米干图,来日再补上哦)
米干是用蒸熟的糯米晒干而成,以前的青田人非常喜欢食用,把糯米晒成糯米干,一是可以久藏,二是糯米有补中益气,治消渴,自汗等功效,旧时的人们都把糯米视为“补食”,从而把糯米干作为一些病症的“食疗”之方。据说,当虚劳的病人没胃口时,用糯米干煮粥或饭汤,是最佳的食品,同时如果虚火上升而致牙痛等,用糯米干加咸鸭蛋或腌肉同煮,也是一贴清凉去火的“食疗”妙方。糯米干可咸食,也可甜食,想咸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各种豆、瓜、菜、肉等;如想甜食,可加入白糖和蜜饯等。 原料:糯米
制法:
1、 把糯米洗净,放到蒸笼上蒸熟;
2、 把蒸熟的糯米晒干便可。
鹅头颈是道素食,也是甜食,是用豆腐皮、糯米、花生、桔饼、白糖等制作而成,又软又糯又好吃,因为形状、颜色都与鹅脖子相似,故得名。以前在一些做佛事或有喜事的人家里,会吃到这道美味,一些人家在过年做好豆腐后,也会用豆腐皮制作一些鹅头颈食用。
主料:豆腐皮、糯米 辅料:花生、桔饼、白糖等
制法: 1、 把糯米洗净煮熟成饭,
2、 把糯米饭和花生、白糖、切成细丁的桔饼等拌均匀,制成八宝饭; 3、 把浸水泡软的豆腐皮晾去水份,铺在桌上;
4、 把适量的八宝饭捏成直径约3厘米左右的长条,放在豆腐皮上,包卷起来; 5、 把包卷好的豆腐皮两头向里塞进去,封口处用加水调稀的面粉或山粉涂抹封口;
6、 将包卷好的鹅头颈放入蒸笼里蒸至香气扑鼻即可,或放入油锅里炸熟。炸出来的鹅头颈比起蒸出来的,外脆内软,吃起来格外香甜。 7、 将熟后的鹅头颈切片装盘就可以吃了。
田鱼干
田鱼是我县著名的特产,在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县之前就有养殖。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稻鱼共生系统”做为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农作方式,于2005年5月16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联合国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由此可见,我县民众养田鱼、烧田鱼的功夫绝对上乘,特别是在方山、仁庄、小舟山等盛产田鱼之地的人们。
由于养殖在稻田,因此每年秋季开镰收稻之际,必先开水捞鱼,然而那么多鱼,一时半回又吃不了,卖不完,怎么办呢?于是,聪明的青田农户就想到了将田鱼烘烤成田鱼干,以便收藏储存。于是,一道独具风味的特色美食便形成了。至于田鱼干的食法,也是多种多样。你可以当做零食直接干吃,非常地香脆可口。也可用来炒粉干、炒茄子什么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主料:鲜活田鱼
辅料:盐、料酒等调味品 制法:
1、 将田鱼活杀,从脊背上剖开,取出内脏; 2、 加盐、料酒等调味品腌制(至少要腌制关天以上,才能入味);
3、 将腌好的鱼取出,晾干,并摊开平放在特制的铁筛上,下面用稻草、谷壳烘烤。 以上是传统的手工烘田鱼干方法,现在已有稍许改进。
糯米大肠
过去的人家都有养猪的习惯,到了过年期间,便是磨刀“嚯嚯”向猪羊的时候了。猪杀后,大家会将猪杂做成各种美食上桌。猪大肠虽然难清洗,却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关于猪大肠的吃法极有趣,许多人会往大肠里灌注洗干净了的糯米,将它做成糯米大肠,非常美味,咸、甜则凭个人喜好。因为糯米肠的做法有点麻烦,现在基本没人会在家里做糯米肠了,在酒店虽然还能见到,但滋味却不如家里的鲜甜。
主料:糯米、大肠 辅料:咸味的用腊肉、香菇等,甜味的用蜜枣、花生、白糖等
制法: 1、 将猪大肠清洗干净待用,糯米洗净浸涨两三小时待用;
2、 将浸涨的糯米捞出沥干水份,想吃咸的,在糯米中加入切丁并炒熟的香菇、笋、腊肉等拌均匀,如想吃甜的,则在糯米中加入蜜枣、花生、白糖等拌均匀; 3、 将猪大肠一端扎紧,将拌好的糯米灌入肠内,不要太满,大约七分满就可以了,以免将肠子涨裂,再将猪大肠的另一端扎紧,并将肠内糯米抖均匀,不要只积在某一段。
4、 把灌好的糯米肠放蒸笼里蒸熟,或放入开水里煮熟,不过蒸熟的要比煮熟的香很多; 5、 把煮熟或蒸熟后的糯米切片装盘即可。
麦饼夹
麦饼夹在北方叫“烙盒子”或叫“菜盒子”。它的馅料有荤素两种,青田人做的麦饼夹基本采用各种素馅,如嫩黄瓜丝和豌豆为主料,再加些肉未,放油锅煎制而成,外皮香脆,内馅多汁鲜香。因为做法比大饼简单,现如今很多人想吃的时候也是一款随手可做的食品。 主料:面粉
辅料:豌豆及各种瓜、菜等 制法:
1、将面和好,盖上“醒”一段时间; 2、将馅料加调料炒熟;
3、将醒好的面团揉均匀,切成面包大小,再用擀面杖擀成圆形薄皮; 4、放入馅料,对折成半月形,用手将边上的面皮压至合拢,再用碗口沿合拢处用边旋压过去,把多余而不整齐的面皮拿掉,如想外形更漂亮些,可把合口处捏出一些花纹来;
在捏好的边上锁上花纹; 5、将锅烧热,放少许油,用慢火将做好的生麦饼夹煎至两面黄熟即可装盘食用。
蚕豆饼
蚕豆饼和蚕豆馍糍,是由蚕豆(学名豌豆,青田称之蚕豆)加米粉制成的,在旧时的青田,是立夏这日家家必备之食物,也是人人所喜欢吃的点心。因为立夏前后正好是蚕豆盛产之时,此时其味最鲜,因此旧时的青田人便将蚕豆与米粉一起,制成蚕豆饼或蚕豆馍糍,在立夏这日食用,意为防疰夏,并称之为“斗夏”。
主料:米粉、新鲜蚕豆 辅料:盐等调味品
制法: 1、 将蚕豆洗净入锅加水煮熟,加盐与味精等调料
2、 再将米粉倒入蚕豆汤中和成团; 3、 做蚕豆饼的话,只要将粉团摘成小块,搓圆再压扁成饼状,放入煎锅中煎至两面黄熟即可;
4、 做蚕豆馍糍的话,只要将粉团摘成小块,搓圆在手掌中捏成不规则的长条形,放在蒸锅里蒸熟即可。 米筛擂
这是万山一带的特色美味,如今却少有人做了。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庭主妇们都会做一些山粉饺来当主食,有时会剩下很多的粉团,聪明的主妇们为了不浪费这些面团,找来米筛子,从粉团上摘下一小块放在米筛上,用铲子压住,顺势压滚一圈成卷曲空心状即可,粉皮经过一滚会留下很多的米筛子印,即美观又美味,可炒也可煮汤。
原料:芋头、山粉(蕃薯粉) 制法:
1、 将芋头煮熟,倒入山粉,和成山粉团; 2、 将山粉团摘成小块,捏成坯皮;
3、 将坯皮放在米筛上,用铲子压住,顺着铲子的方向压过去,顺势使坯皮卷曲成空心状即可; 4、 将做好的生坯放屉上蒸熟即成半成品,不食可放冰箱保存。
豆粉擂
豆粉擂是在实心汤圆的基础上,在外面滚上三合粉食用,豆香味浓,入口绵软。在青田的习俗上,是冬至必吃的一道食品,意思是团圆吉详,在其它节日如七月半、中秋节等也有很多人吃。 主料:糯米粉
辅料:豆粉(青田方言也称三各粉)、白糖 制法:
1、将糯米粉用开水和成粉团; 2、将粉团摘掇成小块,搓成2厘米左右的椭圆型生坯;
3、锅里加水(3/4锅左右)烧开,水开后倒入做好的生坯,煮至浮起水面便成了实心汤圆; 4、捞起煮熟的实心汤圆,沥去水分,倒入装有豆粉和白糖的盘里滚,直至粘满豆粉,便可装盘吃了。
注:豆粉的做法是把黄豆、麦子、米等炒熟(要注意火候,不能炒糊,否则有焦苦味),再磨成粉。 油卵
油卵在外地也叫麻球,所不同的是我们青田的油卵呈椭圆形,空心,里面不包馅心,表皮香脆甜糯,入口生香。
现如今老百姓家中制作的比较少,如果读者们想吃,可以去县城大街口,那里还有卖油卵的摊点。 主料:糯米粉
辅料:白糖、黑芝麻 制法:
1、将白糖溶于温水中,再加入糯米粉,和成粉团; 2、将粉团揉透,分摘成乒乓球大小的块,放在芝麻里滚一下,使表层粘满芝麻;
3、将生坯投入烧热的油锅,边炸边用锅勺轻压生坯,使生坯受热膨胀,越炸越大,待至至外壳呈金黄色,捞出沥油便可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