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717|回复: 1

[快讯] (2004年欧盟出发法规规范中药销售)中医中药与中学西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13:22:44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阿亮 于 2011-7-18 15:01 编辑

根据2004年欧盟出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下面简称《指令》),所有在欧盟境内销售的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7年内(至2011年4月30日前)向欧盟递交申请材料,完成相关注册手续,否则届时会被禁止。据新华社报道,由于多种原因,截至目前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通过。中药面临退出年销售额约数十亿欧元的世界最大植物药市场。
“高门槛”令人望而却步
中国中药企业缘何没有通过注册?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称,首先是大部分企业没有申请。因为这些单位认为欧盟的规定“太离谱”,中成药的单个注册成本约为100万元人民币,一家中药企业一般有多个品种,申请费用与在欧盟达到的年销售额相比,差距很大,觉得不合算。第二个原因是欧盟对申请单位的申请资格定得很高。《指令》要求传统草药“在申请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使用过15年”。显然,迄今大多数以保健品或食物身份在欧洲销售的中药产品难以拿出符合欧盟条件的有效证明。去年12月初,虽然中国商务部和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提出了针对性措施,挑选同仁堂等三家中药企业的10个中药品种“打头阵”,申请欧盟“准入证”,但办了手续至今,没有一家通过注册。
生意做不成 病家受损失
中药企业被关在欧盟大门外,影响会殃及好几方面:中国中药企业将失去全球最大植物药市场自不待言,如果还想进入,出高价补注册获合法身份,必然提高药品成本,最后反馈到病家身上。几十年来,中医药事业在欧洲范围内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据分别在巴黎和布鲁塞尔执教从医20余年的林国明和朱勉生两位医生说,前来他们诊所求医的90%都是当地人,欧洲公民欢迎中医。因为,中医中药与传统西医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医生与病家基于个体化的诊治,对症下药,且着眼全身调理,对健康有长远效果。
欧盟为保障安全使用草药立法的初衷无可非议,但结果是倒洗澡水连带婴儿都泼了出去,显然是令人遗憾的,一定程度上会对欧盟国家里中医医药业产生影响。
针灸进欧洲的坎坷历程
中药在欧陆遭遇的挫折,令人想起十九世纪中国针灸术被引入欧洲的坎坷历程。今年5月10日恰巧是被尊为“欧洲针灸鼻祖”的法国汉学家乔治·苏里耶-德莫朗(George Soulié de Morant)逝世56周年。法国今天有一支针灸师队伍与他30多年的奋斗分不开。
乔治·苏里耶-德莫朗生于1878年,作为法国外交官,曾任职中国上海、云南昆明等地,在华工作前后十多年。他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打动,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文学、哲学、历史、戏剧,著作甚丰。但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外邦人竟迷上了中国针灸。在云南工作期间,苏里耶-德莫朗拜当地针灸医生为师,潜心钻研起中国传统医道,将人体穴位详细描绘记录在案。他并在中国针灸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实践,为近百名患者治疗过。1909年,苏里耶·德莫朗因病返回法国。他此时已拥有中国医学界发给的正式针灸师称号,因而一回到巴黎便向医学界宣传东方神奇的医术,表示自己愿意将它传授给本国医生。
但是,乔治·苏里耶-德莫朗的满腔热情很快被冰冷的现实打破。没有一个法国医学单位承认他从中国人那里学得的是“医术”,他的资格更不被认可。但他坚信中国针灸的疗效,要让事实来证明中国针灸术是件宝。由于苏里耶-德莫朗在法国没有医学文凭,无权开业行医。他最后决定以培养法国医生的方式,把自己数十年学得的知识和技能传播到法国。1928年,他的真诚和热情终于感动了玛赛尔、玛蒂尼和费莱罗勒三位医生。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在巴黎碧沙医院(h?觝pital Bichat)开课,传授中国针灸知识并实践演示。
几年里,追随乔治·苏里耶-德莫朗学习的中医针灸师一代接一代。在他之前,欧洲已有人出书介绍或研究过针灸,音乐家伯辽兹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但像苏里耶-德莫朗那样,既有知识,又能实践,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他是第一个。苏里耶-德莫朗并在各类杂志报章介绍中国传统医学里关于搭脉、导引、五行、经络等理论,发表了将近60多篇文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新闻速递员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3:23:00 | 看全部
真理的光芒无敌

正当他推广东方传统医术初见成效时,法国医学界一些人见他影响越来越大,酝酿起了打击他的行动。目光短浅者叫嚣苏里耶-德莫朗宣传的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东方“巫术”,仇视他的一批人则干脆向他发难。他们通过司法手段,控告苏里耶-德莫朗违法“非法变相行医”,“蛊惑人心”,强行迫使有关部门关闭了他的针灸实践课堂,以致连续数年,苏里耶-德莫朗被官司纠缠,无法实现他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国医学遗产的心愿。只因为有外交官员身份,苏里耶-德莫朗才得以免遭更大厄运。但是,敌对者虽然夺去了他培养人才的机会,夺不去他传播真理学识的心。乔治·苏里耶-德莫朗于是潜心著书立说,将其从中国学来的真才实学写进了1934年由水星书局出版的《中国正宗针灸简史》(Précis de la vraie acupuncture chinoise)和倾其终身心血完稿,直至他死后才问世的《中国针灸》(L’Acupuncture chinoise)两部巨作。半个世纪过去了,乔治·苏里耶-德莫朗用汉字和法语标示穴位,详细解说针灸原理和实践的著作至今还在为从事针灸医疗人士借鉴和学习。

中西交流势在必行

实际上,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势在必行,问题在于要知己知彼选择合适的方式。在这方面,17世纪来到中土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经验不无借鉴。笃信上帝的利玛窦来华目的是传教,敲门砖则是西方带来的科技。长期在中国使他发现中国读书人“重文轻理”,他于是采用迂回策略。学通汉语后又把自己打扮成“大儒”,与上层士大夫来往,然后用西方学者擅长的自然科学给他们“补课”,赢得尊重。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在向欧洲人大力推介中国儒家和中国圣贤孔子, “四书”“五经”被翻译成拉丁文,被介绍成“人文主义”学说。传教士们在东方的工作汇报在欧洲人面前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他们一时成了基督教征服世界的无畏战士。利玛窦的灵活策略促成了17-18世纪中西方的互动:欧洲人从中国输入儒家“人文精神”,中国人则从欧洲进口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基督教文明。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6卷的徐光启,便是从仰慕西方科技开始,后来接受西方生活观,听从利玛窦劝告打消纳妾念头,最终成为第一个受洗成为基督教徒的中国士大夫。

尊重、适应对方国情,同时将自己文明的菁华推介给对方,这就是康熙帝戏称的“利玛窦规矩”,传教士因而事半功倍,在17-18世纪的欧洲催生出了“中国热”,为中西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

数据显示,目前每年中国中药类产品出口欧盟的总额不足欧盟市场份额的4%。对于中药企业来说,欧洲市场潜力无限,终究不应放弃。但中药企业不论从规模或出口方向上,尤其是做药材的粗加工习惯,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不尽人意的局面。面对挑战,中国中药业有必要反省接不好轨的原因。依笔者愚见,更重要的一点是,中药销售固然涉及贸易,但可以把眼光放远一些,给予更多些“中国元素”。朱勉生大夫说得好,中医药、针灸治疗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值得传承发扬的文化。事实证明,欧美国家对古老的东方中国充满了兴趣,中国人千万不要被错误的“西化即现代化”蒙住眼睛,看不见自己手里拿着的是一颗夜明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4 19:45 , Processed in 0.088159 second(s), Total 10, Slave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