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782|回复: 1

[闲谈] 奥朗德:“标准先生”面临艰难考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16: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社会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二轮选举结果已于16日晚揭晓,奥朗德以56.38%的得票率战胜奥布莱夫人,当选社会党2012年总统大选候选人。这次二轮的投票人数将近有267万人,比9日初轮投票人数增加了6%。
奥朗德当晚宣布在这次“公正和透明”的二轮选举中,他获得了所期待的绝对多数的支持,他“将自豪地负起他的责任”。他说:“等待我的任务是沉重和严肃的。我将尽力实现法国民众,和不能再忍受萨科齐政策的人的期望。”
奥朗德在巴黎索尔菲里诺(SOLFERINO)街社会党总部受到了其对手奥布莱夫人和罗亚尔女士、瓦尔斯以及社会党代理第一书记戴基尔的热烈欢迎。稍后,另一竞争对手蒙特布尔也向他表示祝贺。奥朗德呼吁“现在需要团结一致,需要团结一致的社会党。”他还称赞了奥布莱夫人的“风度”。
弗朗索瓦·奥朗德生于1954年8月12日,现年57岁,曾就读于政治学院(Scince PO)、高等商业学院(HEC)以及国立行政学院(ENA),目前担任科雷兹省(CORREZE)国民议会议员兼省议会议长。他于2008年底起不再担任社会党领导人,当时社会党已经四分五裂。但3年后,奥朗德说服了党员和选民:他是社会党阵营里最有能力在2012年大选中团结人心的人选。从此他开始实现代表社会党出马竞选总统的梦想。
2009年起,奥朗德开始萌生竞选总统的想法。2011年3月31日,他在其根据地屠耳(TULLE)正式宣布竞选,其竞选宣言是为了体现“法国人的愿望”,随后,他在民意调查中逐步上升。在斯特劳斯-卡恩退出角逐之后,奥朗德成为民调的榜首和红人。他致力于在各省党部基层耕耘,努力塑造一个可靠和可信的总统候选人形象,他不断声称他想成为一个“正常的”和“表里一致”的总统,亦即“与萨科齐行事作风完全相反的”总统。他在竞选期间,自始至终以团结“社会党、左派甚至法国民众”的能人自居,还表现出密特朗的继承人的姿态。
他在这次二轮选举中获得了初轮被淘汰的其他4名候选人的支持,包括他的前女友,为他生了4个孩子的罗亚尔女士在内。
疑问:能不能真正团结
在选举结果揭晓之后,奥布莱夫人于第一时间在社会党总部宣布:“我要热烈地祝贺奥朗德的胜利。从今晚起,我们要团结一致地拥护我们的候选人。”她同时宣布按预定计划,不论胜利或失败,她将重新担任社会党第一书记的职务。
奥布莱夫人说:“我将尽我所有的能量和力量,与所有的社会党员一起,支持奥朗德在7个月之后成为共和国新任总统。”她表示“从今以后,奥朗德将代表社会党和法国左派的希望。”
团结是社会党最大的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自密特朗之后,社会党缺乏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当年,若斯潘虽有相当威望,却也难以服众,这是社会党连续两次总统选举失败的更本原因。依照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惯例,社会党一旦确定候选人,该候选人必须具有相对于社会党之外的独立性,在党的竞选纲领之外加上自己的政纲,以此争取中派选民的选票,最终取得竞选的胜利。密特朗当年的胜利就是这样,他独立于社会党而不受挚肘。在既有的政纲之外,密特朗另外提出了110条建言。
现在,“团结”仅还停留在口头上,距明年的总统选举还有7个月时间,奥布莱夫人重新回到总书记的位置后,能否领导全党上下同心同德,配合奥朗德做好的竞选工作,这还是一个疑问。
卷土重来实属不易
奥朗德在上届总统大选时就想参选。时值2006年,面对党内的竞争对手法比尤斯、斯特劳斯-卡恩,以及意欲回归政坛的前总理若斯潘,奥朗德始终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是最佳候选人。另外一个原因是,若是时任社会党总书记的他出选,是最具合法性的。结果,出人意料的影响因素出现了:他共同生活多年的女友罗亚尔决定参加选举。罗亚尔当时深得人心,形势于她有利,奥朗德不得不放弃竞选。
2008年社会党召开蓝斯大会,从此奥布莱夫人出任总理书记,控制社会党,奥朗德陷入政治生涯谷底。各方攻歼下,他在总书记任上11年,却因2002年和2007年两次总统大选的失败而被归结为一无是处。他的调和艺术被认为是软弱无能。他不愿与任何人对立,却也没能使党内大部分人满意。
奥朗德不否认自己的工作有缺陷,也不否认两次总统选举失败自己负有一定责任。但他坚信,2002年若斯潘第一轮淘汰后,以及欧盟宪章公投后,社会党两次面临分裂的危险,都是他维持了党的团结。
奥布莱夫人着力扩大自己在党内的影响力,罗亚尔与之对抗的时候,奥朗德却从政治前台消逝了,他开始了孤独的“长征”。首先是节食改变体型,他消减了十多公斤的体重;然后是改变穿着,着装更为雅致;最后还换了副眼镜。其后在2009年6月,奥朗德开始提出真正的政治纲领,这是关于教育、再分配和生产的三个建言,这在当时并未引起反应,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奥布莱和罗亚尔的争斗,斯特劳斯-卡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作上。
一年过后,也就是2010年6月底,那时奥朗德已经宣布参加党内初选,他和亲信估量形势,斯特劳斯-卡恩的民意得分已占尽先机,奥布莱和罗亚尔也领先于他,奥朗德定下的目标理性而低调:继续努力,争取赢得第三位。
今年5月,斯特劳斯-卡恩被迫退出竞争,奥朗德在民调中开始领先。这时,他要做的就是保持领先优势,继续勤勤恳恳地做着竞选工作。他将竞选纲领集中在税务改革、老人和年轻人的问题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奥朗德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中获得了相当多的支持票。
现在,奥朗德的梦想已经实现了第一步,他说:“这次胜利给予了我力量和合法性,我将积极准备未来的总统大选。”
国际媒体评论:“一位标准先生”
奥朗德当选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后,各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各种形容词一起出炉来描述这位候选人,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睿智”、“细腻”、“讨人喜欢”,另一方面“缺乏经验”、有时“太实在”,甚至“太过标准以至于显得缺乏个性”。在奥朗德这两方面特性分析基础上,各报对奥朗德明年当选总统的可能性作了预测。
英国《卫报》说他缺乏个性,“如果没有施特劳斯-卡恩的丑闻,他根本不可能胜出。”但同时认为他在竞选中表现得很有特点,相对于萨科齐那么神经质和自恋,他以平易近人和幽默见长;相对于萨科齐喜欢炫耀、好出风头,还有位名模太太,他显得非常实在、亲切,而且对自己也有批评精神。随着对他生活和职业分析的深入,观察家们发现这是一个“标准先生”。《卫报》得出结论说:“也许法国人目前就是需要这种类型的人出任总统。”
德国《明镜》周刊却认为:“奥朗德外表低调,内心却充满意志和雄心。”《纽约时代》表示担忧:“克雷兹省(奥朗德是该省议会主席)是法国最小省份之一,管理一个小地域和管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核武器的法国是两回事。”
意大利《邮报》认为奥朗德和萨科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与萨科齐相比,奥朗德是个典型的法国政界人士。萨科齐没上过行政学院,当过巴黎郊区最富、最时髦的讷伊市市长。奥朗德是行政学院高材生,后来当过小城屠尔的市长,这个死气沉沉的外省小城只有15000人。典型的法国政要人士都是像奥朗德一样从小城市起步。《邮报》开玩笑说:“法国人喜欢变化,否则会感到无聊。不过,这回他们可能要改改本性了,因为这次他们更倾向于无聊。”
西班牙《国家报》的看法与《邮报》相反,认为奥朗德是个悄无声息推进改革和促进团结的人,他在竞选中显示出“国家元首才有的独特精神和负责态度”,“他的胜利是他优雅风度的胜利。”
萨科齐准备与奥朗德的对决
右派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本希望,社会党总投候选人预选参与投票人数稀少,结果两轮投票人数都超过250万。人民运动联盟本希望,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第二轮选举以小差距决出,这样可以导致社会党内部的分裂,结果奥朗德以较大优势获胜,赢得了合法性。人民运动联盟本希望奥布莱夫人胜出,这样他们可以借嘲笑她是社会党不合时宜老旧风气的代表,而争取中间派的选票,这个希望也落空了。现在,媒体广泛报道的社会党初选终于结束了。人民运动联盟跃跃欲试,立即发起反击,占领媒体阵地,其策略是,批评奥朗德个人缺乏政府经验,他的政治方案不够明晰。
人民运动联盟内部针对奥朗德作出明确战略分工:总统萨科齐继续履行总统职责,集中精力处理国际问题,应对经济危机,以此反衬奥朗德性格软弱;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的工作是,从10月18日起发动强大攻势,针锋相对对奥朗德的竞选纲领作出攻击。萨科齐总统的一位顾问解释说基本策略是采取奥布莱夫人与奥朗德争锋时的策略,攻击他缺乏经验、缺乏决断能力、只会搞妥协。另一个攻击要点是,抓住社会党内部左右两翼观点极端对立这一点,指出奥朗德的政纲没法把真正二者统一起来。
萨科齐在国际事务上行程安排紧密。继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就拯救银行问题达成协议,并促使欧盟委员通过之后,他将飞往北京和华盛顿,为11月在嘎纳举行的由他主持的20国峰会做准备。但是,萨科齐不能只停留在国际问题上,他也应当国内频繁走动,此时他的身份到底是在职总统,还是开始竞选的候选人,这个分寸有点难以掌握。另外,他那喜欢张扬、轻浮的毛病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冒出来,比如最近他在一个展览上面对克莱恩的一幅现代派画作大叹“这得值好几百万啊”,民意反应就不太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ayong09 + 2 关注新闻理应嘉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18: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奥先生当选并征服法国人民  左派必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6 10:37 , Processed in 0.107611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