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欧洲时报网特约记者万依10月28日北京报道】北京时间10月28日晚,法国驻华大使馆新馆举行开馆典礼,这是自1964年法中建交以来法国驻华大使馆第一次迁址。 47年来首迁址 中国文化部、外交部官员,各国外交使节,影视、文化、艺术、商业等各界人士欢聚一堂。 记者第二次走进法国大使馆新馆,进一步领略法中建筑、文化的美妙融合。法国大使馆新馆位于北京亮马桥东边的新使馆区。据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介绍,法国1964年在与中国建交时,法国使团入住了位于北京三里屯的法国大使馆,当时的使馆是向北京市政府借用的,只是一个临时住址。1997年,法国政府开始和中国政府商榷新使馆建设事宜,2007年7月,中方同意新使馆的建筑设计方案,并准许施工。 白林女士在开馆典礼上表示,法国驻华大使馆新馆的开馆是法中两国关系史上的大事。“大使馆是法中关系的心脏,它结合了法中关系的历史,是全球无与伦比的友谊的象征。” 法国驻华大使在开馆仪式上致辞 中国元素进使馆 新使馆既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同时也体现着法中两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新馆室内设计采用的黄色玻璃是向中国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片致敬,接待大厅地毯选用了中国国花--牡丹花图案,雍容华贵。”白林指出。 在新使馆接待大厅的墙面上,悬挂了几幅中国画家的作品。其中有中国国画大师范曾特别为法国大使馆新馆创作的国画《荷塘潋滟》,在法国定居的中国抽象画家朱德群、唐海文、赵无极等人的画作,以及新锐艺术家李昕、文芳等人的艺术作品。 范曾在开馆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幅《荷塘潋滟》是专门为法国大使馆新馆所创作的,画中显示的是早晨向上生长的荷叶,希望中国和法国的友谊也可以永远像早晨一样充满活力,蒸蒸日上。” 白林大使(中)与中国国画大师范曾(左)在《荷塘潋滟》画作前合影 除了中国元素之外,“光明”也在新馆设计中得到相得益彰的体现:新使馆大厅的透明,逆光效果在外部、内部及花园之间的层次感,遮阳板的摆动,不同时间变幻出不同的色彩。 前来参加开馆仪式的中国企业家代表、SOHO中国公司董事长潘石屹看到这座现代化的法国大使馆很高兴,他希望以此为契机,法中两国之间的政治、经贸、文化往来越来越多,“中国要融入世界,与其他国家更好地交流,才能够获得更大发展。” 新使馆内部走廊里典雅、简约的设计,同时充满了中国元素,如右边的鸟笼 法中关系新里程碑 法中交流促进会会长亚丁和白林大使是20年的老朋友,他表示:“新使馆开馆是法中两国关系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需要借鉴法国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而法国也需要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法中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交流和合作的未来。” 法国大使馆新馆总设计师阿兰·萨赫法蒂表示:“我不满足于设计一座传统意义上的使馆。它向中国开放,在复杂的功能性之外,让建筑植入文化与象征之中,让建筑成为一种关联的符号,它在法中两国的物质与文化遗产中吸取灵感。” 白林希望新使馆能成为北京的一个重要场所,成为法国以及所有法国人在中国的家,成为法中两国人对话、交流、合作的殿堂。 在开馆仪式后的晚宴上,钢琴、古筝表演,爵士音乐会,法国电影展播,精致的法国宴席等,让中外嘉宾近距离感受了法兰西风情和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