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887|回复: 11

[史海典故] 古代科举常识知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8 08:41:41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9b86d370jw1e5fnt8hwwmj20dw0g7jst.jpg

一,乡试,又秋闱: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二,会试,又春闱,应考者为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三,殿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 铜币 +7 收起 理由
爱你未商量 + 2 感谢分享^_^
正了 + 1 + 5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22:39:34 | 看全部
大明朝第一才子解缙 江西吉安吉水县人 据说5岁能倒背伦语,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 河北河间府献县崔尔庄 出生那天他家出现灵光 遂取名为韵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晨晓 + 2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09:39:39 | 看全部
有中的 发表于 2013-6-8 23:39
大明朝第一才子解缙 江西吉安吉水县人 据说5岁能倒背伦语,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 河北河间府献县崔尔庄 出生 ...

真是饱读诗书啊,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09:47:13 | 看全部
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晨晓 + 2 华人街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03:56:09 | 看全部
科举创始人隋炀帝杨广喜爱旅游到南方把京杭大运河联接起来,却拿不出工钱给老百姓,老百姓不高兴了,遂推翻了隋朝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晨晓 + 2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08:29:05 | 看全部
长见识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晨晓 + 2 华人街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01:09:58 | 看全部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仕制度。隋朝灭亡以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元宋基本承袭的是唐代的科举制度。元朝灭亡以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了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之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 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在最初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生。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以。殿试以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晨晓 + 2 华人街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8:39:22 | 看全部
有中的 发表于 2013-6-20 02:09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 ...

哈哈,这才叫一个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09:22:24 | 看全部
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0:24:33 | 看全部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进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待,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的考试仍以汉族人为最多。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来越烈,科举制度终于消亡。清人为了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 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 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嗣业 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分为三种 成绩最好的是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生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语。结构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试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 各部职员、知县等 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需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嗣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 原来是第二甲的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22:03:38 | 看全部
【永嘉学说】温州人必读之课程    南宋时期,永嘉今温州地区工商业发达,出现数量众多的富商、富工及经营工商业的地主,他们要求抵御外辱,维持社会安定,主张买卖自由,尊重富人,并希望能减轻捐税,发展商业。这和宋代一定程度上市场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永嘉之说,溯源于北宋庆历之际的王开祖、顶昌期、林石等,以后周行己、许景衡等又把【洛学】、【关学】传到温州。南宋之时,永嘉地区的学者辈出,郑伯熊、郑伯海、郑伯英、陈傅良、徐谊等是前期永嘉学派的出名学者到叶适则集永嘉学派之大成,成为吕祖谦去世后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相抗的浙东学派之代表人物。【永嘉学派】盛于南宋,渊源于北宋温州学者王开祖等‘‘皇佑三先生’’和周行已、许景衡等‘‘永嘉九先生’’。后者学于王安石的新学、吕大临的关学、程颐的洛学,并将学说带回浙江。南宋时期,薛季宣开创【事功之学】,批评【理学】和心学】,提出‘‘道在物中’’等许多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认识到商品经济对国家、社会的作用,主张发展商业,务实创新,成为今日‘‘温州模式’’的传统渊源与温州人‘‘敢于天下先’’创业精神的历史源头。【永嘉学派】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永嘉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大讲身心性命之学立异,他们强调功利,注重事功,正如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所指出的’’【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盖亦鉴一种闭目和眼,目蒙瞳精神,自附道学者,于古今事务之变不知为何等也。【宋元学案】卷五十二【艮斋学案】黄宗羲按语,具体的讲,这种事功之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永嘉学派】的调和手段最主要的是通过‘‘以史学补汉学之短’’这一重要途径展开的。晚清有志于复兴【永嘉学派】的温州籍知识分子,从经世致用的角度给予史学高度的重视。具体而言,孙依言、孙铿鸣兄弟做学术史的梳理工作。同时,孙依言在其子孙诒让的协助下点校整理了永嘉众书,众书收录了温州历代文献13种,刘安上、刘安节、许景衡、薛季宣、林季仲、陈傅良、叶适等人的别集,从时间上,自北宋末期程学南传开始,一直贯穿到南宋中期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全盛期。入选书目本身就是一部【永嘉学派】发展的学术史,这一工作对永嘉学的复兴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在清末学术裂变中,温籍知识分子还通过作新国学,躬行西学来处理国学和西学的关系。温州籍知识分子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国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很深,因此当欧风美雨来袭、烧经之说甚嚣尘上时,他们都感到了忧虑和痛心。宋恕首先否定【理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指出【永嘉学派】的‘‘纯’’与‘‘实’’,界定了【永嘉学派】的主题---‘‘事功学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晨晓 + 2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0:54:44 | 看全部
有中的 发表于 2013-6-29 23:03
【永嘉学说】温州人必读之课程    南宋时期,永嘉今温州地区工商业发达,出现数量众多的富商、富工 ...

辛苦你了,有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1-30 06:52 , Processed in 0.092306 second(s), Total 9,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