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连任两届的法国第五位总统希拉克(1995-2007)入主爱丽舍宫的过程也十分精彩。 离今年4月22日总统大选首轮投票还剩下近三个月,竞选各派间的胜负格局至今说不上基本定型,更未形成稳定优劣态势。尽管奥朗德至今仍居榜首,历史造成的一次次不寻常结局使媒体和政论家们出言谨慎,只论“趋势”,不赌结局。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代表右翼、左翼、极右和中间派的萨科奇、奥朗德、勒庞和白鲁四人都有进入大选第二轮的可能。近日甚至有人出书“假想”左右两大重量级派的候选人全被踢出局,最终由中间派和极右派进入第二轮较量的模式。 更意味深长的是,24日媒体传出萨科奇总统谈论起“选不上就退出政坛”、“你们将再也见不到我”等惊人话语……是策略?是实情?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宦海水深,时局莫测,战鼓已擂动。 本刊上周回顾了第三位总统德斯坦(1974-1981)和第四位总统密特朗(1981-1995)的竞选历程。本周让我们继续看连任两届的第五位总统希拉克(1995-2007)是怎样功成名就的。 猜猜谁来当总统 1995年,法国再次面临大选。密特朗领导左派连续掌政已两届,右派失去爱丽舍宫整整14年。但左派在1993年地方选举中受挫,右派认定时机已到,发誓夺回总统宝座。出乎意料的是,左右两派在推举下届候选人上都遇到了巨大困难,意外宕起,致使民意调查机构一次次的测算落空。 1994年底,社会党人面临筹备下届总统接班人的紧迫任务,尽管时任总统密特朗身患绝症的消息一直被高度保密,但他已连任两届,不可能再参选。当时,左派人士中声望最高的是金融和经济专家雅克·德洛尔,呼吁他出任总统候选人的呼声因而十分强烈。 德洛尔是当今社会党总书记玛蒂娜·奥勃莱的父亲,1985至1994年十年里一直在欧洲共同体和后来的欧盟委员会担任主席。十年里,他致力于欧盟扩建和实现统一市场,因推动欧洲一体化,营造出“德洛尔时代”,是继让·莫内和罗贝尔·舒曼二人之后,第三位被誉为“欧洲之父”的杰出人物,在法国人心目中享有很高威信。 民调预测,他是最有希望接替密特朗击败右翼的人选。但是,“众望所归”的德洛尔经过反复思考,最终没有同意出马,让社会党人一腔热望落了空。社会党最后通过党内预选,推举多次担任政府部长和总理的里奥纳尔·若斯潘,肩负起让社会党继续执政的重任。 兄弟反目希拉克惊魂 右派内部此时暗流滚滚。长期为圆“总统梦”而不息奋斗的希拉克,过去几年里无论是当巴黎市市长,还是担任国家总理,都不忘为当总统这一目标筑路铺道。1994年下半年起,右派内部开始筹备下届推举总统候选人事宜。时任巴黎市市长的希拉克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在右翼党内是不二人选,肯定会受推举作为“唯一候选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希拉克突然发现自己身后出现了另一支队伍,正在策划抛弃他,推举共和联盟党RPR内另一人担纲竞选。举旗另立山头的主谋正是他的“老战友”——前内政部长帕斯瓜和由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后起之秀萨科奇,而他们要推举的候选人则是自己30年来一贯扶持的老朋友巴拉杜! 后院起火,希拉克面临仕途生死存亡。是什么原因造成右派内部出现如此严重的分歧呢?事情的根源与希拉克不无关系,导火线则是他自己设计的一个“小算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