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152|回复: 4

[快讯] 每一幢老房子都是巴黎人心中的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15: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79171.jpg

巴黎人似乎有一种与身俱来的恋旧情结,老旧的东西,修修补补,就让它们穿越历史,漂漂亮亮地成为今天的风景。
    编者按
    新年伊始,一则梁思成林微因故居遭遇“维修性拆除”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部胡同24号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经历持续两年多“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后,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命运。
    这里“太太的客厅”曾经是当时北京最著名的文化沙龙,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作家沈从文和萧乾、考古学家李济、物理学家周培源等都是这里的常客。梁思成林微因租住在此的7年间,调查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其中包括赵州桥、应县木塔、佛光寺等等。1953年,林徽因曾大声谴责:“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的确,城市里的古老建筑,不仅是一座城市文明的体现,更是一座城市的底蕴。
    在城市的新建设与旧保护上,巴黎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

    进入巴黎时,暮色将临。从尼斯到巴黎,高速列车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纵贯法国,沿途是深秋的田园景致,宁静美丽,还有一条奇异的硕大彩虹,高高地挂在天上。不过此时,它们都已飘在身后。眼前是火车站拥挤的人流,各种肤色的面孔在交错晃动,提醒我们已经进入巴黎这座几乎人人都渴望一睹真容的繁华都市。
    巴黎朦胧的暖意
    大巴在狭窄的街道中缓慢穿行。街道两边是一栋挨一栋的老楼,有如宫殿般华丽铺展的,有如硬汉般直直耸立的,也有像小家碧玉似的亭亭而站的。每过一个路口,这些被时光精细雕刻过的楼群就扑面而来,让初来乍到的人,只有睁着眼、半张着嘴地陷入恍惚与迷离。楼与楼之间,是一条条直直的小街,在老楼的阴影中自顾自地辐射着。这些窄窄的街道显然不是为如今的大巴设计的,坐在车上,感觉大巴就像是一艘不合时宜的潜水艇,在庞大的古老楼群间起起伏伏。
    见过现代化钢筋水泥的高楼群,也看过不少中世纪欧洲式样的老楼,但从未跌入如此大规模的铺天盖地的古老楼群中。原来,巴黎是这个样子,是你无论看了多少电影、多少图片,只要不亲眼目睹,便无法想象的。
    在被暮色中的巴黎楼群兜头一“盖”之后,余下的时光就是与它们一次次短暂的约会,在秋天的光影中倾听它们的故事,欣赏它们的绝世风姿。
    路易王朝的凡尔赛宫,藏着无数珍宝的卢浮宫,镶嵌着华美的五彩玻璃窗的巴黎圣母院,埋葬着拿破仑的荣军院,安放着卢梭、雨果、居里夫人等名人遗骨的先贤祠……,这些著名的建筑散落在巴黎城中,从里到外地透着奢华与荣耀,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实在是意犹未尽。相比之下,巴黎的标志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反倒因为过于直观,而失了几分诱人的色彩。
    在北京的现代高楼群中穿行,有时有种莫名的冰冷和恐惧感,但掉在巴黎的古老楼群中,竟然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还有些朦胧的暖意和愉悦的想象。或许,只因它们藏着太多的故事,被一代一代的人用身体浸润,用心装饰,所以不再冰凉,仿佛有了自己的体温。
    每一幢老房子都是巴黎人心中的宝
    巴黎街头无数不知名的老楼,虽然因为密密实实的排列,总被遮挡在阴影里,但感觉却仍然温馨。敦实厚重的石墙,秀雅精致的百叶窗,黑色雕花栏杆的小小阳台,阳台上总有人摆上几盆盛开的红花。偶尔有女子推开百叶窗向外张望,在我们这些游人眼里,就是一幅不折不扣的巴黎浪漫图景了。
    带我们夜游巴黎的是当地的华人女导游,说到巴黎人的生活,她说,初到巴黎时,她将衣服晾在阳台上,结果惹得邻居老太太报警,原来阳台是不准晾衣服的,因为有碍市容。后来她看法国人爱在阳台上摆花,便想入乡随俗学一把,买来花苗辛苦种植,结果总也开不出花。再一打听,方知法国人都是隔一两个星期就从花店买几盆盛开的花来装饰自家的阳台,花店因而有按年订花、定时送花上门的服务。不少法国人每月在买花上的花费总有几十欧元。
    看来正是巴黎人在爱美上的慷慨付出,才有我们看见的“小楼夜夜是春风”的美景。
    不只如此,据曾在法国住过多年的随团导游说,这些老楼老而不破,旧而不脏,是因为市政府规定,每九年必须维修清洗。清洗的方法很独特,不是用水,而是用一种特殊的装置,先将附着在墙面上的尘埃粉碎,然后再用鼓风机吹落这些尘土。沿途我们也曾看见,有的老楼被罩起来,正在维修保养,而正对马路的楼面,还会挂上巨大的广告牌,既挡住清洗楼房的不雅,又能创收,真是一举两得。
    巴黎人对老建筑的用心可见一斑,每一幢老房子似乎都是巴黎人心中的宝,是舍不得拆毁的。初进巴黎时,有一座长长的砌着红墙、嵌着圆拱形装饰的建筑很惹眼,顶上满是绿植,落地玻璃门窗中摆满亮闪闪的艺术品。导游说,这是废弃的铁路桥改建的空中花园,上面可以散步,下面的桥洞改建成了艺术品商店。
    乘船游览塞纳河时,左岸有一座镶嵌着圆形大钟的富丽堂皇的老建筑,那是著名的奥塞博物馆,也是巴黎人改造老建筑的范例。那个圆形大钟显示着它不同寻常的出身,二战之前,它是个火车站,二战之后,一度做了战俘中心,上世纪80年代,它被改造成了博物馆,如今和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
    新与旧同样是迷人的风景
    巴黎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恋旧情结,老旧的东西,修修补补,就让它们穿越历史,漂漂亮亮地成为今天的风景。塞纳河上一座座姿态各异的桥,也是这种情结的呈现。最老的桥却叫“新桥”。因为当年它是巴黎第一座石拱桥,400年来,没有人想要拆掉它,只是不停地维修,如今这桥仍是韵味十足地横跨在河两岸。
    游览塞纳河那天,船上有一大群活蹦乱跳的当地小学生,每过一个桥洞,孩子们就爆发出开心的欢呼。桥上有人朝我们挥手,响着欢呼声的游船,自然是他们眼中的风景,而桥上的他们,难道不是人在景中?或许,两岸绮丽的老楼中,也有人在看着这一切。真应了卞之琳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一刻,谁是谁的风景,还真是不好说。
    在巴黎流连的两天,总到同一家中餐馆吃饭,每次都看到那根直直地竖立在附近广场中央的铜柱纪念碑,据说那是拿破仑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缴获的俄奥联军的大炮铸成的,一群人不顾车流,站在街中央对着它狂拍。战利品也可以改造成风景,法国人造风景的奇思异想,看来是有传统的。
    街头咖啡馆不知道是不是法国人的创意,但它们向来是外来游客的向往之地。让人有些讶异的是,巴黎咖啡馆的许多座椅不是围着桌子摆放,而是一排排面向马路,泡吧的人比肩而坐,一边看街景,一边当风景。
    巴黎街边林立的商店、餐馆,也是一览无余的风景秀。一色透明落地的玻璃墙,毫不遮掩地将里面的情景展示给你看。商店的大橱窗里,会将主要商品别出心裁地一一陈列,并且标上价格,如果你看上哪一样,就推门进去,如果无心,就省下时间继续看下一家。
    似乎巴黎人的理想是,让一切都成为风景,活色生香的风景。无论你站在哪里,坐在哪里,闲看风景,还是吃饭购物,你本身都会成为风景。总之,有明月点缀你的窗,你也会装饰别人的梦!
    所以,在巴黎,你尽可以自由自在地看风景,大大方方地做别人眼中的风景,只是有一条要记得,千万不要成为小偷眼中的风景。这是最后一天在卢浮宫痛失钱财的经历,让我得出的结论。装饰别人的梦,是意外的浪漫;装饰小偷的钱包,只能是看风景的无谓代价。(简云 文/图)

日期:2012-02-02      中国妇女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和时间 这些东西比漂亮的建筑本身有价值

人也是一样 所以法国作家说: 年轻时你很美, 但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6: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6: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历史都是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6: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的痕迹  是永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8 16:05 , Processed in 0.066718 second(s), Total 11, Slave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