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英国每天日照时间渐长,伦敦人的夜生活更加多彩。除了世界杯,伦敦这个戏剧天堂还有大把的经典戏剧、音乐剧供人欣赏。那么,伦敦人的戏剧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一路走来,英国剧院又有怎样的改变呢?
起源与贵族 英国最早期的剧院建筑,是罗马人引入的圆形剧场,借鉴了古希腊风格。半圆形的结构,以木制最为常见。舞台高于地面,观众坐在露天的阶式座位上。
中世纪时期,戏剧在大型厅院里,装饰精良的临时舞台上。伦敦著名的the Globe剧院,就源于此,从伊丽莎白时期存留到今天。演出一般在日光中进行。
斯图亚特时期,人们对戏剧的兴趣激增。富裕的宫廷朝臣、贵族,组织巡游戏剧演出。假面舞会也是富贵人家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音乐、舞蹈、华服、美景齐聚一堂。这个时期设计皇室假面舞会场景的名家,如Inigo Jones等,之后也成为剧院设计师,将意大利、法国的剧院风格带入英国。
变革与监管 然而,十七世纪中旬,查理一世被处死后,戏剧表演被法律禁止,以防社会骚乱带来威胁。剧院纷纷关门,许多被拆。直到二十年后王朝复辟,情况才峰回路转。查理二世发放执照给Davenant和Killigrew两家伦敦戏剧公司,以表彰它们对皇室的忠心。公司最终在如今伦敦市中心的Drury Lane 和 Covent Garden建立永久剧场。
此时,建筑风格发生改变,转向室内演出,场景可利用舞台地板凹槽更换。因此,后台场地也开始扩张。
十八世纪,国家对戏剧的审查制度收紧,由公务大臣(Lord Chamberlain)掌管执照—只有被颁发执照的剧院才能合法经营。
同期,政府意识到剧院室内木质结构的火灾隐患。十八世纪末, 伦敦的the Drury Lane Theatre,第一个引入钢铁安全帘,并在屋顶大型蓄水缸,防治舞台起火。这逐渐成为伦敦剧院的安全标准。
科技与战争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人口涌入工业化地区,乡村剧院衰落,城镇剧院兴起。
音乐厅作为一种独特的剧院建筑,开始流行。阶层的分化依旧明显。购买高价票的观众,从明亮入口进入,踏着气派的阶梯、精贵的地毯入座。而包厢则是最富贵的场所:只容得下几人,离舞台很近,却并没有最好的视角—因为坐在那里的人也是被欣赏的一部分,遥遥向普通观众展示身上华丽的服饰珠宝。
维多利亚时代,舞台光源从蜡烛变成煤气灯,又变成电灯。科技的进步,为更好的戏剧效果打下了基础。同时,水泥取代木材变为更流行的剧院内部建材,不但防火,也容易塑造出华丽的流线线条。之后出现的水压舞台机械,使更多舞台特效成为可能。
然而,科技并不总站在戏剧这一边。二十世纪初,放映机—电影前身—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剧院或开辟新厅容纳放映机,或在竞争下倒闭。
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无疑影响了英国人的娱乐方式。一战期间,俱乐部式的小型私人剧院。暗中流行,躲避内容监管,演出政治性、实验性、以及外国剧作家的作品。而势头始劲的工党,也通过支持戏剧,提升工人阶级的教育水平。
二战结束后,电视机的出现,使不少英国人将剧院视为老古董。剧院客源减少,而维修费攀升,形成新一轮危机,尤其是处在被炸弹袭击过的城镇中心的剧院,常在再规划中消失。
1968年,戏剧监管被取缔,不少带有政治、女权、同性恋权益内容的边缘戏剧爆炸性诞生。同期,剧院逐渐得到政府资助。古老剧院在七十年代因历史或建筑价值,得到额外养护。
英国并不是戏剧永恒的避风港,变革、战乱和科技发展不断将它重新锻造。剧院文化生生不息,在不同阶段,带来不同价值,与时代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