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658|回复: 8

[好文共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9 2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智慧深澈的人实施超脱语言的教化,喜欢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真知。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以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消除种种人为限制,突破重重心灵障碍,使心灵纯真质朴;收敛起光泽避免无谓争夺,混同尘世凡物: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所以没法亲近他,也没法疏远他;没法给他好处,也没法损害他;没法抬高他,也没法贬低他。所以他才真正成为天下最可贵的。

点评:本章主题是“道”以及内修的方法有别于其他万事万物的特点。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和“言”的关系是这样的:完全不“知”的人当然无法“言”;“言”说明至少“知”一点,正是因为只知道一点,所以才有“言”;但是“知”到了深处又是觉得无论怎么“言”都是不足形容“知”的,所以又会选择“不言”。

苏东坡的一首词中有这样的文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老来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愁,对于少年人来说,既是可以了解的,又是不能透彻了解的,所以才会喋喋不休地说“愁”;对于中老年人,一生的遭遇已经识尽千般愁滋味,对“愁”反而是无话可说了,因为文字语言的沟通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对于过来人,谁都知道“愁”是怎样的,没必要说;对于没经历过的人,说了他也不会懂,所以不说也罢。

愁只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尚且已经是不能说尽了,更何况作为宇宙最根本的规则——“道”了呢?所以老子开宗明义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

“道”靠说是说不尽的,“道”不是任何文字、语言可以表述清楚的。文字、语言都是“有”这个层次的产物,服务于“有”这个层次,不能超脱于“有”这个层次。文字、语言对于修道的作用只能是一种早期的指导而已,真正的“道”只有靠自己向内去实证、修行才能明白。

任何一种“言”都是一种间接的经验。“道”越是到了高的层次,越是接近了宇宙根本实象的时候,文字语言的力量就越发显得苍白。为什么?因为文字语言是服务于大众的,是普及的,是社会普遍意识的集中反映,所以文字语言只能是“下里巴人”,而不可能是“高山流水”。一种来自于“道”的明悟、体验、思想如果一定要把它变成文字语言的形式,那么已经打了折扣了,已经是变形了的东西;再加上听众随着各自资质、背景等的不同,又会对这个文字语言产生出更大的偏移。所以“道”是无法演说的。可以演说的都是低层次的东西,离“道”比较远而更接近于这个“有”的世界的东西。

越靠近“有”的层次,就越容易说,既容易表达,也容易被理解,但是那不是真正的“道”,至多只是一些方便法门而已,所以“言者不知”;越靠近“无”的层次,就越不容易说,既不容易表达,也不容易被一般所理解,但那才接近于“道”。“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就是“不言”的境界,是以心传心的境界,只有心心相印境界的表达,才是不会被歪曲的。所以,“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真正用意在于告诉修行道德的人重点应该是在“知”——向内上,而不应该是在“言”——向外上。“知”和“言”其实是一对矛盾,努力求“知”,是个向“道”、向“无”接近的过程;而“言”,是反向的,是向“有”、向外的过程。任何人在“知”的时候就不能“言”,在“言”的时候也不能“知”的。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这段话是内修方法的另一种表达。在第五十二章已经解释过“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的句子了,简单的说,就是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以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这是内修的第一步,是决定修行方向的。

“挫其锐,解其纷”,“锐”就是锋芒,“纷”就是杂乱。锋芒和杂乱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挂碍:有的来自内心,有的来自外界。有了挂碍,心态就不能圆融,就没法“浑其心”。要消除所有人为的挂碍,就要打磨掉所有的棱角、锋芒,清理、解除所有的杂乱、困扰,这是在为“致虚极”打基础的。

“和其光,同其尘”,就是收敛起光泽,混同于尘世。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害远祸,更深一层是内修的需要。保持与普通人在外表上的一致有利于保持自己的平常心,“道法自然”,修道者作为一个人,当然应该回归到凡人的平凡。由灿烂归于平淡,化神奇而为凡庸,修道者的终极目标不是灿烂和神奇,只是平淡、从容而已,因为这才是“道”的面目。

玄同,就是与“玄”相同。“玄”,就是“众妙之门”,也就是“道”。只有这样的去修行,才能“同于道”。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这一段话与《心经》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说的是“道”和修养“道德”的人。用了这么多“不可得而”,其实说的就是不为外界任何力量所动的意思。

“道”是宇宙根本法,当然不会被“有”这个层次上的任何东西撼动,放眼整个宇宙,没有能够撼动“道”的东西。修养“道德”的人,内在是完全服从于“道”的,外界所能毁坏的只能是他的物质身体,而不能摧毁、歪曲他与“道”契合的精神。这种与道合一的精神,是“不失其所”的,是“死而不亡”的,是不被任何外力所能撼动的。所以,当然是天下最宝贵的。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释要】
  本章亦是老子对统治者的训教之辞。以赤子(小孩)之情状,比喻圣人精足气和,生机勃发,道存身安。告诫统治者修身治国,要固精守和,体道而行。不合乎道,则身殃国亡。

  【通解】
  怀德浑厚的人,可比为赤子。蜂蝎毒蛇不螫咬他,凶禽猛兽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小孩子虽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能勃然举起,这是精气充沛的缘故。小孩子可以整天号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和盛的缘故。精气旺盛、元气平和,合乎常道。掌握了常道,则谓之清明。有益于生命,才叫做吉祥。意气用事,则是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走向衰老。(统治者贪生、逞强、求壮),这就叫不合常道,不合常道的,就会早早玩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铜币 +5 收起 理由
正了 + 1 + 5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21:2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Z文言文大师!文化学者!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2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春晖 发表于 2014-8-9 22:29
LZ文言文大师!文化学者!


请看看这个


温柔是一种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柔情。女人的温柔似天上的云,似湖中的水,似寒冬刚过春天来临时的和煦春风。

  温柔不代表容貌的贵丽,也不是肌肤的滑嫩。温柔不在于个子高矮,也不在于长得胖瘦。温柔是一种气质,是天生的善良,一种魅力。女人可以洒脱、飘逸、聪慧、干练、多谋,有手腕,会办事,但不可以不温柔。

  温柔是一种内在的美,是爱和情的密切结合。特别是在女性身上这种特征更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父母的温柔能加深儿女的情长;对兄弟姐妹的温柔能增进姊妹间的感情;对朋友同事的温柔能延续彼此间的友谊;对老公男友的温柔能促进爱情的升华。

  温柔是通过心底出发,经过言谈、表情、举止、行为表达出来。

  男人爱女人的温柔,爱听她温柔的话语,爱看她温柔的笑容,爱感受她温柔的抚摸。

  男人爱女人的美丽,但女人的温柔比美丽更具有魅力。美丽是外表的,温柔则是内心的。它是内心的一种情感,是内心深处并发出的一种真爱。只有把美丽和温柔结合起来才称的上完美。什么是情,温柔就是情;什么是爱,温柔就是爱。试想,一个女人她很泼辣,很粗野,很犟劲,男人一般都会远离或躲避着她。

  男人一般都喜欢找温柔型的,一个女人再怎么漂亮美丽,如果她缺少温柔,那么这种美丽如水中浮花,没有根底,自然也就不能够爱的长久。

  女人的温柔绝不是装出来的,更不是演出来的,它是一种内在的特质。一个温柔的女人,站在你面前就会立即感觉到她的温柔,说上几句话,甚至一句话不说,也能感觉到周围空气里已经布满了温柔。

  女人结婚的时候,尤其是在新郎伴着她走向婚礼殿堂的时候,这一刻,女人都会把所有温柔的一面都呈现出了出来。她会温馨地牵着新郎的手,温柔地看着新郎的眼睛,温柔地向新郎发出幸福的微笑。因为这时候,温柔是一种最美的体现,不仅能感动新郎,又能感染在场所有的人。这时候的温柔价值值千斤,任何东西都换不来也无法代替的。

  “温柔”、“美丽”、“可爱”这是男人对女人的美的评价。女人多一份温柔,男人多一份喜欢;女人多一份温情,男人多一份真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22: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春晖 发表于 2014-8-9 22:29
LZ文言文大师!文化学者!



M M 看看这个也不错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孟郊诗二首》
苏轼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
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
诗従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7:1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建议lz分贴发!不错的分享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0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草心心 发表于 2015-1-19 17:11
太长.建议lz分贴发!不错的分享

我憎香草诗,复作香草语。心心自鸣唤,心心转诗语。诗従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草心心 发表于 2015-1-19 17:11
太长.建议lz分贴发!不错的分享

,别以为我不知你在耍啥花样,,如果你抛弃前辈,,别怪我把你抛弃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 00:2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逗,,,,,玩发布于2015-1-20 00:34:40
[quote]"香草心心 发表于 2015-1-19 17:11
太长.建议lz分贴发!不错的分享...

哈哈写得真好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 00:3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逗,,,,,玩发布于前天 22:50
[quote]"香草心心 发表于 2015-1-19 17:11
太长.建议lz分贴发!不错的分享...

什么意思??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逗,,,,,玩 + 1 原创内容,值得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8 09:18 , Processed in 0.089905 second(s), Total 11, Slave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