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孟非与总导演兰薇在见面会上谈笑风生。(李婧詝 摄) 见面会上人气火爆。(李婧詝 摄) 【欧洲时报实习记者李婧詝报道】4月30日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在巴黎近郊的华侨饭店举办了法国专场见面会,数百名喜爱孟非和《非诚勿扰》节目的观众专程前来与孟非近距离接触。《非诚勿扰》节目总导演兰薇也出席了见面会,并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法国专场承办方欧洲时报社常务副社长钟诚、协办媒体中谊传媒董事长陈世明以及十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到场。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部一秘李京生应邀出席了见面会。 见面会以《非诚勿扰》法国专场的宣传片开头,随后播放了承办方《欧洲时报》社旗下"欧时TV"剪辑的孟非生平视频介绍。在大家熟悉的《非诚勿扰》节目的常用旋律《Can you feel it》中,孟非出场,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声,粉丝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或手机为孟非拍照。 现场提问环节,孟非耐心且不失风趣地回答了粉丝们的提问。 随遇而安,只做分内的事 话题从孟非最新出版的书《随遇而安》开始。当年作为高考落榜生的孟非第一个工作是搬运工,随后做了印刷工人。在江苏卫视的工作,孟非也是从临时工开始,一步一步做到摄像、编导、主持人。孟非似乎一直不满足自己的人生,一直在挑战,可为什么总结自己经历的书却命名为《随遇而安》呢? 孟非说,自己确实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在电视台的所有岗位都是领导安排的,自己只是踏踏实实做分内的事情,并没有主动要求过什么岗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自己没有压力,只要尽力而为就好。就是当年做印刷工时,他也只是想做好分内的工作。 1991年,孟非刚开始做印刷工时工作很辛苦,工资只有23块,即使这样,他还是安安心心地做着这份工作。后来要不是由于疲劳出了工伤事故,被领导迁怒,他也不会离开印刷厂。 成为“名嘴”需要天分和机会 在被问到作为非科班出身的人,怎样可以成为广受全国观众喜爱的主持人时,孟非回答,主持人行业没有科班,只要长相周正、口齿清晰就可以做。也正因为这个行业门槛比较低,从业人员也会比较多,成功的概率反而低。 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果主持人本身素质不高,即使节目设计得再好也肯定不会成功。当然行业中也不乏天资高、素质好的人,但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节目给他提供一个发挥的平台,主持人也不会成功。孟非拿他巴黎之行的司机(诨号“五阿哥”)开玩笑说,五阿哥的口才很是了得,如果做主持人肯定会抢走很多人的饭碗,但没有机会、没有平台,就只能委屈他的口才做司机了。 接下来,孟非更多地讲到了对电视节目来说,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非诚勿扰》是编导中心制,编导的思想与作为主持人的他起到了互补的作用。长期的合作使他与编导组有一种心有灵犀的契合感,很多时候,编导对节目的编排预计使孟非觉得他们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少点欲望、多点爱好,将收获更多幸福 现场有位年轻观众在提问时提到,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她常常对人生感到迷茫,她问孟非年轻时有没有迷茫过,迷茫时是怎么做的。 孟非说,年轻人都会迷茫,但迷茫的问题和程度不一样。他当年也迷茫过,但自己从毕业到工作,从失去工作到重新找到工作,选择的机会都比较少,一步步都是为生活所驱走到了现在,想得反而少。现在,年轻人迷茫的往往是,应该做薪水高却不喜欢的工作,还是薪水低却感兴趣的工作,应该跟女朋友结婚还是过些年再说,像你们法国要想是回国呢还是留在国外……“我觉得人要想过得幸福,想要的就不能太多。”孟非说自己当年做印刷工时,人生愿望也不过是工厂效益稳定,自己多挣点工资,了此一生而已。现在呢,他还是认为自己的专业是印刷工。他开玩笑说,早上看到的报纸一摸就知道是工人水放多了,看来自己的本行还没丢。所以哪天不做主持人了,他还可以回去坦然地做印刷工。 孟非建议年轻人在工作之外的生活中,找点别的与工作、谋生无关的兴趣爱好,生命中就会多一些快乐、多一些情趣。没有太多的欲望,普通生活中就会凸现出更多的色彩。孟非这几天工作之余游览了巴黎,这个城市不像耶路撒冷那样令人震撼,也和其他繁华的国际都市不同,这里有什么让他想停下来驻足的东西。 孟非的回答睿智幽默,会场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台上台下互动热烈。见面会结束时,有粉丝上台向《非诚勿扰》节目组赠送礼物,并与孟非、兰薇拥抱。孟非退场时,粉丝们纷纷遗憾地表示:“见面会时间太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