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岁的华人小伙子 Haiyong 在里斯本科技学院就读信息科技专业,他的葡萄牙朋友们为他改了个地道的名字 “Hugo”:“我住在 Benfica 那里,住家就在我家店铺隔壁,和其他华人移民差不多。我来自浙江,父母原本是农民。这里的华人移民有百分之九十都是从那里出来的。”在课间,记者随着他走过学院的走廊,来到一间电脑机房。 Hugo 说:“我最近两年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代葡萄牙华人移民中基本上没有谁会在这里读大学,而当时我读完高中之后还在犹豫是否继续读书,但是后来还是决定上大学吧。在葡萄牙,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会帮家里打工,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作。”
Hugo 在 1999 年来到葡萄牙,当时年仅 12 岁。回忆起那段适应期,他认为最困难的还是交流问题。“真是非常艰难,我觉得自己远离了这个世界。很多华人孩子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大部分因此而辍学。”这位华人大学生当年用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才将葡语锻炼娴熟,但是直到今天,在编写课程论文的时候,他还会觉得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 Hugo 开始进入身边本地葡萄牙人的朋友圈子,结伴去电影院、打电脑游戏、冲浪。之后他在互联网上与其他更多的年轻人建立社交关系。在未来发展的方面, Hugo 表示选择了留在葡萄牙而不是去到美国进修,因为他喜欢面对熟悉的事物,这会让他感到舒适。有时候, Hugo 会反问自己:“读这么多书值得么?如果我自己开一家三百店或者餐馆,可能会赚得更多。”
里斯本佛光会青年团团长 Maria Quian Quian 今年 19 岁,记者和她坐在父母的餐馆中聊起她的故事,聊起她的性格是如何在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建立的:“我出生在科英布拉,从小就和葡萄牙小孩一起相处,我从来都没感到被排斥被孤立。在我 10 岁那年来到里斯本一家公立小学读书,从前我都是一个好学生,但我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一天我和一个女孩打架之后,我母亲将我转到一所私立学校读书。”连续两年, Maria 在课间都是独自一人坐在学校的走廊旁边:“我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不接受我。但我有耐心,忍了下来。我改变不了什么。”Maria 在家里从来不说学校的事情:“家人日夜工作,为我的学业付了很多钱。我觉得对他们说了也没有什么用,因为这只是我自己的问题。”那时候,她还只有 13 而已。
在此期间, Maria 的母亲开始带着她定期来到佛光山和中文学校。从此,Maria 和她的家庭文化之间产生了新的思想纽带。现在,进修酒店管理专业的 Maria 已经理解自己的东西方身份认同:“首先我是一个葡萄牙女孩,因此我的身份证正是这样写的,我喜欢做葡萄牙人。我认为这是我对世界有着开阔眼界的原因。我的母亲没法接受这种差异,但是我也喜欢在家里生活的那种传统模式。” Maria 承认只去过一次舞厅。但她表示不喜欢在舞厅的感觉,在国内反而喜欢在卡拉OK房间唱汉语歌。
Hábitos diferentes 不同的学习
在葡萄牙,很难找到这样一家酒吧,里面坐着华人青少年,手上端着啤酒聊天。但是在周六的早上,我们能够在里斯本 Anjos 一所学校里碰到不同年纪的华人青少年,他们拿着时尚的手机,背着书包,穿着大公司里买来的流行服饰。就像其他大城市里的青年一样,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社群的视觉辨别码。这家位于里斯本的中文学校已经运行了十年,目前约有 500 位学生,每个周六的中午十一点到傍晚六点上课,有国语和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这家中文学校是借用 Escola Preparatória Nuno Gonçalves 学校的场所来办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