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724|回复: 1

[好文共赏] 便秘难离:会阴下降综合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5 15:49:35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会阴下降综合症.jpg




会阴下降综合症由Parks(1966)首先提出,他们在观察直肠脱垂时发现患者盆底肌系统的张力减退、肌肉萎缩,直肠前壁过度脱垂,从而影响直肠排空。
多数学者同意会阴下降综合症是直肠内套叠或直肠脱垂的伴随病变。Johansson和Berman认为会阴下降综合症与直肠内套叠是同一疾病,与肥胖、高龄、分娩、肛门手术或炎症后狭窄等有关。


其中长期过度用力排便和分娩损伤阴部神经是主要原因。


其发病过程可能为:
直肠狭窄→过度用力排便→黏膜脱垂→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和会阴下降综合症→直肠套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21:10:31 | 看全部


直肠内套叠(intrarectal invaginate)是指在排便过程中近侧直肠全层或单纯黏膜层折入远侧肠腔或肛管内不超过外缘者。又称直肠内脱垂、隐性直肠脱垂或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等。


本病是出口性梗阻性便秘的常见类型之一多发生在直肠远端,部分患者可累及直肠中段。由于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检查及钡剂灌肠时套叠多已复位,故临床诊断困难,只有通过排便动态造影才能明确本病诊断。


有人认为直肠冗长是发病的必备条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多数作者认为直肠内脱垂是一明确的功能性直肠疾病。亦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直肠内黏膜松弛,长期用力排便导致粪便将直肠黏膜向远端牵拉,形成黏膜的移位有关。


发病机制可能是:直肠下端内的粪便引起便意,在该部分粪便排出的同时,直肠黏膜向下脱垂阻塞肠腔,使近端肠内容物不能进入直肠远端,愈用力阻塞愈明显,便意愈重。但当腹部放松后,黏膜回缩,肠腔开放,近端粪便进入远端直肠,故可再次解出少量粪便。


直肠内套叠与会阴下降综合征的症状及临床表现类似。会阴下降时,由于排便时过度摒气,可致直肠前壁黏膜脱垂,因此可能两者是一种疾病。仅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11 18:25 , Processed in 0.058983 second(s), Total 9, Slave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