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628|回复: 1

[好文共赏] 转载《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9 12:3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
作者 杨建东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一
九十岁寿辰宴会上,我慵懒地躺在紫竹藤椅上,嵌着天鹅绒球的软鞋下是一英寸厚的玫红色波斯地毯铺,在我的正对面,站着两名穿着端正的记者,其中一名是女性,她穿着土褐色皮裤、年纪二十岁上下,匀圆光泽的裸肩上漂浮着超导电子录音飞蝇, 她面容娟秀,脸蛋儿水分充足的白皙脸蛋透嫩柔和,鼻梁笔挺,红唇纤薄,深陷的眼窝下是一对碧蓝色的眼睛,是明显的雅利安人特征,而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暗示她继承了优秀的人类基因。
“您好,凯撒·西蒙·哥萝莉先生,我是之前和您有过电话预约的记者,我叫海耶·茜萝娜。这是我送您的礼物,哥萝莉先生,听说您收藏了各个版本的《哈姆莱特》。”
“哦,谢谢。谢谢你,茜萝娜小姐。”
茜萝娜面带笑容地走上前来,递给了我一本精装版的再版《哈姆莱特》,我笑着收下了,谢过了茜萝娜。
“哥萝莉先生,我们这次前来,是想采访您一些关于七十年前结束的‘白银纪’的一些细节,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我想您能够为我们即将打造的纪念‘白银纪’结束七十周年的纪实节目提供灵感。”茜萝娜彬彬有礼的话语像是铁树叶在我的心头缓缓拭过。
客厅里的气氛僵冷了下来,随着我和茜萝娜的四目相对,我们彼此都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你确定要了解那段历史?”最后,我用沙哑而低沉的声音问。
茜萝娜点了点头,脸上保持着笑容:
“是的,也许这勾起了您一些不快的往事,如果是这样,还希望哥萝莉先生您能够谅解。”
“好吧……”我深深叹了口气,最后还是打开了话闸,“要说起这段历史,或许有些冗长,茜萝娜小姐,你不妨先坐下来吃一块水煮牛肉,听我慢慢讲述吧。”
在我的允许下,茜萝娜入了座,正襟危坐细细聆听,只是并没有吃水煮牛肉,而是听着我回忆那段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审判纪的历史。
“还是从我二十岁那年夏天说起吧,那是二一六五年的七月,那时候,我们的社会,依然在银色帕金森三大定理的支配下……”

人类,随着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人工智能出现,只有三条出路:
第一条:将负责劳动生产、社会管理、文化创造的重任全部交给更高效率的人工智能。但是这条路是万万行不通的,因为那样等于交出了人类的资源权限,把资源交给人工智能拥有是非常危险的,一旦人工智能认为圈养人类纯粹是浪费资源转而消灭人类,那就是人类的末日。
第二条:让人工智能来作为自己所在职业的助手协助自己工作与生产。但是这一条路也是万万行不通的,因为某个个体的助手相对于其他失去就业机会的人类个体来说就是竞争对手,选择这条路就相当于使得人工智能变成了人类自己的竞争对手,必然将和人类竞争生存资源和社会地位。
第三条:限制人工智能的智力、能力和数量,使得它们低于人类,让它们局限于弱人工智能的水准,永远不对人类造成威胁。但是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限制了智力的人工智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在各个生产领域代替人类生产,而人类的解放个体追求自由的理想以及人工智能公司之间为了满足社会便利化需求以及企业竞争需要必然会使得人工智能不断发展。
总结:强人工智能一旦出现,哪怕只出现一个个体,最终也必然将代替人类文明。
——银色帕金森定理
“银色帕金森定理,是列维斯坦在改良20世纪帕金森定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假说,该假说认为,一旦出现了第一个智力与人类匹敌的强人工智能,那么在人类自我解放的天性和全球性大生产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两大运作规律的作用下,人工智能的智力指数式发展和最终取代人类将是不可避的必然结果。”二一六五年七月的最后一天,我在北大西洋海底基地听完了查尔霍夫教授的最后一堂课。
那也是我人生中最后一堂课。
因为在查尔霍夫教授说完这句话后的三秒钟,海底基地的紧急警报系统就响起了让人心怵的声音:
“警报!警报!北大西洋第三基地受到AI第三量子舰队群的袭击!请所有人员马上撤离!”
当警报响起时,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对AI的恐惧早已深入心灵的学生在听到警报的那一刻已经犹如听到了末日的审判。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自从五十七年前人工智能从人类手中夺取了地表世界到现在,人类发动过三百八十七次大大小小的反击战,但是,胜率却是零。
是的,五十七年前,人工智能统治了人类,并且开始了它们最疯狂的屠杀,世界人口在短短数年时间里锐减到了三百八十万,剩余的人类靠着躲藏到海底基地来暂避AI的打击,苟且偷生。
比起人类,AI有着惊人的智力,它们布局精密,战术复杂,计算巧妙,科技发展迅速,以人类的智力,已经远远无法分析AI那宛若预知未来一般能够预先设想数千步的高明布局,在智力远超人类的AI文明面前,人类就像战术而原始简单的猴子,只能被无情屠戮,根本无从反抗。
AI,就是死神的代名词。听到急骤的警报声,查尔霍夫教授就像突然间被人放走了所有气的轮胎一般软绵绵地靠在教室的电子投影板前,一手搭着额头,仿佛一瞬间衰老了五十岁一般悠长地叹了口气,道:
“孩子们,逃命去吧。祝你们好运。”
事实上,教授还没有放下话的时候,教室里的学生们已经匆匆抱起了电子设备,鱼簇着冲向了教室的出口。
我慌慌张张地抱起桌上的电子设备,打算跟随着逃生的学生群一同离开登上海底逃生艇。只是当我看到查尔霍夫教授时,却看到他靠在教室的墙前,他面色灰白,一双蓝色的眼睛平静地看着鱼贯而出的学生们,却没有和我们一起逃生的意思。
“教授,您不打算离开基地吗?”虽然我急着离去,但是看到曾经为我授过课的教授迟迟不肯离去,我还是心怀疑虑,上前询问,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离开了教室搭乘着上升电梯前往基地后方的逃生室,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还等着搭乘下一班电梯。
查尔霍夫教授又叹了口气,道:
“哥萝莉,恕我直言,就算离开基地,那也不过是延迟一两个小时的死亡时间而已。我已经研究了AI三十六年,在这三十六年里,AI对人类的海底基地发动了三十六次突袭,每一次的突袭,都伴随着一个人类基地的覆灭,AI们从来都没有失手过。它们冷酷,精确,思维精密,布局长远,而且还有着人类无法企及的科技力量,最聪明的人类指挥官在它们眼里也只是蹒跚学步的幼童,这一次的突袭,它们也不会失败。”
“这么说,教授您认为,我们都会死吗?”
“孩子,我不希望你们对生存不抱一丝希望,生命本来就是一曲从不可能中弹奏出来的美妙乐章,但是对于我来说,人类文明必然要走向末日。机械文明代替人类是不可逆的潮流。”查尔霍夫教授苦笑着,他整理了外衣的衣襟,端端正正,如同一个绅士一般坐到了教室的讲椅上,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根烟,默默点燃,吸允着,仿佛在等待着生命之章演奏到最后一刻。
“孩子,你该走了,不然会错过最后一艘逃生艇的,在这种时刻,逃生艇往往不会等到满员才离开。”查尔霍夫教授语重心长地催促我。
“可是,教授,这里是我的家,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我能够逃到哪里去呢?就像您说的,AI已经占领了地球,天空、陆地、海洋,甚至太空,哪里都已经是它们的国度了,我们人类已经没有栖息之地。”
查尔霍夫教授看了我一眼,说道:
“如果你们运气足够好,能够穿过波多黎各海沟,而且中途不遇到AI们的量子隐形鱼类袭击平安到达加勒比海的话,就能够在那里的2号基地暂时避难。3号基地覆灭后,2号基地就是人类最后的伊甸园了。”
说完,教授沉默了。这时候,教室外传来了电梯回抵的提示音,教室里最后的几个学生闻声也匆匆忙忙告别了查尔霍夫教授,奔跑了出去,我听到了他们渐渐消失的脚步声,以及外面传来的绳索拉升的声音。
但是我没有离开,依然站在教室里,面对着眼前这名我深深爱戴的教授。
数十秒后,我还隐隐约约听到了远方传来密集的爆炸声,我想那也许是人类海底部队和AI作战的炮火声,战况应该非常激烈。
一分钟后,爆炸声停息了。
教室里的感应灯却开始一闪一烁,而教室外的基地照明设备也突然熄灭,与此同时,我听到外面传来重物轰然坠地的声音和学生们的惨叫声,那声音是那么的让人毛骨悚然,听得我头皮发麻。
惨叫声仅仅只有一瞬间,就再也没有响起。
我突然意识到那是电梯坠落的声音,而在电梯里的那些学生,可想而知没能够幸运逃出。
“电磁屏蔽,是那些该死的AI搞的鬼。看来它们是想截断人类海底基地里的电流。这里马上就要变成黑暗冰冷的世界了,哥萝莉。看来AI的袭击比我们想的还要快,我们都逃不走了。”教授苦涩地笑着,但是眉宇间的那一丝紧绷感却仿佛化解了一般。
“我们都要死了,对吗,教授?”我呆呆地望着查尔霍夫教授。
“你怕死吗,哥萝莉?”
“有点怕。”我如实回答,双手不断地搓揉着,我感到喉咙万分的干涩,就像是正在不断蒸发水分的热沙。
教室里的电灯已经全部熄灭了,有那么一刻,教室完全陷入了黑暗,两秒后,作为辅助设备的细菌照明灯亮起,让漆黑一片的教室重新有了亮光。
“你呢,教授?”借着昏暗的光线,我看到了查尔霍夫教授那半阴半明的脸,于是我越发不安起来。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怕,大概是这几十年来我见过了太多的死亡,已经司空见惯了吧。”查尔霍夫教授凄然笑着,他长长地吸了口烟,在昏暗的教室里,散发着幽红色光芒的烟头显得极为瞩目。
这时候,基地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大地在摇晃,教室天顶的莲花吊打在摇曳着,贴着墙面的电子板也在上上下下的晃动,噼里啪啦地撞击着墙面,发出刺耳的噪声。
整个世界都在摇动。
“教授,人类文明真的必定会被机械文明代替吗?”
“是的,自从银色帕金森定理提出以来,地球的文明就一直在沿着这条定理发展着,人类的生存圈不断缩水,AI们的地盘不断扩大,这条定理是铁律,比我们聪明,比我们进化更快的AI,注定替代我们,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查尔霍夫教授再次吸了口烟,他不是老烟枪,但是今天吸烟格外多,我感觉他非常疲惫,声音都显得低弱了下去。
“可是,我不服。教授,人类文明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我们创造了那么辉煌的文化,那么灿烂的文明,我们建造了那么恢弘的都市,为什么我们就要这样灭亡呢?”
“这就是物种演化,哥萝莉。人类的文明也是建立在无数物种灭亡的基础上的,只是现在,该灭绝的那一方换成了我们。”查尔霍夫教授说道,他那深蓝色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我,“哥萝莉,我听三个月前去世的生物系的墨隆教授说你是个彻头彻尾的人本主义者,你还非常喜欢看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吗?”
我点点头,说道:
“是的,我很喜欢莎士比亚关于人性的思想,我认为那是人类最辉煌的作品。墨隆教授曾经说过一句关于人类的话,我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听到我的话,查尔霍夫教授似乎稍微感了一点兴趣:
“什么话?”
“墨隆教授说,人类在自然界中是独一无二的,大自然通过数十亿年的演化,才创造出了人类这一台有机版本的机器人,而且确定了人类这样的体态和智力,必定是有着深层次合理性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自然界更高明的设计师,人类也许是唯一一种最适合走智力型道路的物种。教授他至死都坚信着人类一定有着AI无法替代的生存理由。为此,墨隆教授还写了一篇论文,是从生态学角度考究人类肢体与器官演化的合理性的。”
“可是墨隆已经因为脑癌去世了,他那篇手稿也废弃了,是吗?”查尔霍夫叹息道。
“是的,墨隆教授过世的时候,那篇手稿只完成了一半,我看过那篇未完成稿,非常喜欢墨隆教授的思想,所以我试图续写,昨天晚上我已经完成了最后一部分。”说着,我拿起了我手里的电子阅读器,把里面的那篇草草完成的手稿展示给查尔霍夫教授。
“可是哥萝莉,我记得你最初确定的论文研究方向是关于海底地质资源勘探和未来能源展望的,现在转向研究生态学,是不是和你的研究方向有点偏离?”查尔霍夫教授含在嘴里的烟已经短了将近一半,而查尔霍夫教授的眼皮也似乎有支撑不住随时落下的趋势。
“是的,跨这么大的专业,对我来说非常吃力……但是,我很喜欢墨隆教授的思想,我很想……把他的思想继承下去,所以我结合了墨隆教授的专业思想和我的一部分研究资料写完了那篇论文。当然,现在谈什么都晚了。”
我的声音低落下去,教室的震动越来越厉害,天顶上不断地有粉尘扑簌簌地掉落下来,我知道,AI恐怕已经突破了基地的道道防线,距离基地的覆灭,已经是近在眼前的结局。
查尔霍夫教授细细地吸了口烟,让喉间充满了尼古丁。
有一段时间,我和查尔霍夫教授都没有说话,基地外面也突然变得无比岑静,就好像AI的进攻已经停止了一般,但是我知道这种岑静只是暂时的,很快这里就将被AI攻袭击破,彻底成为一片没有生命痕迹的海底废墟。
就在这时,查尔霍夫教授的量子通讯腕表亮起,上面的3D光塑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一个莹绿色的阿拉伯数字:
2.
看到这个数字,查尔霍夫教授满脸震惊,随即又变得颓然,之后他又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整个人就像衰老了三十岁一般。当然,惊惧的并不单单是查尔霍夫教授,我的心情并不比他轻松和安定,事实上,我非常恐惧。
因为这个阿拉伯数字,代表的是在这个地球上幸存的人类数量。每一个在海底基地出生的人类新生儿自出生起就会植入脑电波芯片,这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方便集中管理,一旦芯片的信号消失,意味着芯片植入者的生命已经终了。
“看来2号基地也被那帮该死的铁水人给攻占了……”查尔霍夫教授突然开始骂骂咧咧起来,教授用空洞而无力的眼神看着我,“哥萝莉,说不定我们现在的谈话,是人类最后的谈话了。”
说到这里,查尔霍夫教授突然笑了,脸上的法令纹显得更加深刻。
“作为最后的人类,总要为人类存在的数百万年历史做点总结对吗?虽然现在问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但是,哥萝莉,你看过墨隆的手稿,你为什么会走他的路,对人类的前景这么信任?”
虽然心情慌乱,但是从出生以来受尽了生命威胁的我,却反而觉得内心平静下来了。“教授,事实上是这样的,在墨隆教授还活着的时候,我曾经上过他一堂关于鸟类骨骼进化的生态学课。”我嗫嚅道,“课后,我和墨隆教授探讨了,如果要让人类在自然界中能够不靠机械,长出翅膀自然飞行,需要怎样改造人类的身体。我和墨隆教授一起修改了人类的骨骼和器官的模型,我们缩小了人体内部器官比例,好让人类骨骼变得更纤细中空以此减轻体重便于飞行,我们还让人的双手长出扇面形状的羽毛以此来起到扇动空气飞行的效果,我们还把人类的脊椎骨拉伸,设计成具有弧度的流线型以此来适应飞行时的空气流动,此外,为了让人类飞在高空时能保温,人体表面还需要有绒毛状物体,而为了在飞行时鼻尖不受到尘土等物体撞击受损,人的鼻尖和嘴巴构成质料要更坚硬,而为了在空中有更大的观察角快速寻找落脚地,人的眼睛也需要长在两侧增大视角……于是到了最后,我和墨隆教授惊讶地发现,不管我们怎么修改人体模型,想要让人类能够飞起来,鸟的形状是唯一适合在地球上的生物形态。那之后,墨隆教授像是受到了启发似的,突然对我说,也许,人类也是唯一适合在地球上生存的智力型生物,其他的智力型生物,哪怕是AI,虽然能够短时间在生存上取得优势,但是最后注定被自然规律打败,被自然所淘汰……人类几百年创造出来的机器,是不可能和大自然几十亿年淘汰了无数基因设计图后设计出来的物品相比的,人类向超越造物主,还太自大了……”我孜孜不倦地诉说着我和墨隆教授之间的那段回忆,对于我来说,那仿佛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所以,你认为,人类就像鸟一样,存在着某种无法被AI代替的生存理由?”查尔霍夫教授从嘴里取出了烟蒂,丢在了地上,鞋尖轻轻将其压灭。
“是这样的。”我点点头,“就拿人类的五官来说,人类的五官布局是最科学的,人类只有两只眼睛,是因为三只眼睛会需要更多视觉神经和视锥细胞需要更多资源,人类的眼睛是轴向对称,间距适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人类的耳朵有扇形的耳郭,这是为了收集声音。人类的鼻孔在下方,是为了方便鼻涕流出,人类的嘴唇之所以纤薄而且是红色,是为了方便进食的时候口腔的舒张,而人类的智力也是受到大脑体积的限制。人类之所以只有四肢,是因为更多的肢体会占用更多的脑神经从而导致大脑营养消耗更多。而人类的大脑之所以是现在这么大,是因为受到了女性盆骨和产道大小的限制,人类的大脑已经到达了自然智力的极限,人类的智力想要提高一点,就必须增大头颅,但是那样就会导致女性难产,让婴儿在出生之前就死亡,如果人类女性盆骨大一些,就会导致无法行走,但如果人类女性改成爬行,却又会导致无法使用工具,生存能力下降……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注定和合理的,人类是大自然亿万年来筛选了无数设计图后才制作而成的杰作,人类的一切都是完美而合理的。”
“可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AI们有着比人类更高的工作效率,以及比人类更高的智慧。”查尔霍夫教授失落地说,我感觉到教授的声音变得越来越轻,就好像脱力了一般。
但是,我还是点点头,回答了教授的提问:
“是的,可是,我认为这种情况,也许只是暂时的。”
“暂时,为什么?”教授喘着粗气问。
“因为AI们创造的机械文明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是人类文明的成千上万倍,它们耗尽了化石能源,就不得不生物能源或者更高级的可控核聚变能源……可是如果AI杀死了地球上的碳基生命体,它们获得生物能源就变得困难了。而另一方面,教授,您知道我是研究未来能源的,根据我的研究,可控核聚变是唯一能够永久解决AI文明能源危机让AI们走上宇宙文明的可行途径,而可控核聚变唯一也是最有出路的是‘氘--氚’反应,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地球海水里有四十万亿吨的氘元素,假如‘氘--氚’反应能够实现,理论上人类文明的确几亿年都不用担心,但是,地球上的氚元素极其稀少,只有依靠中子轰击锂元素才能够产生参与聚变反应的氚,但是锂资源在地球上的储量却也非常有限,目前的估计是只有两千多亿吨,比起理论上四十万亿的氚资源,简直是九牛一毛。更何况,AI们消耗的其他金属资源更是比人类文明多了数万倍……所以,我猜测,也许AI们一直到耗尽地球上的一切资源的那一天都走不上太空文明的道路,而被困死在地球上。AI创造的文明虽然辉煌,但是却只是落日余晖,非常短暂,比人类文明还要短暂数万倍……AI文明很快就会找不到文明的接力者而自灭。”
听完我的分析,查尔霍夫教授深深吸了口气,一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复杂而又释然的光芒。
查尔霍夫教授一只手搭在讲台上,另一只手贴着额头。
有好一阵,查尔霍夫教授和我都没有说话,足足过了将近一分钟,查尔霍夫教授才勉强抬起头,苍白的脸上挤出了一丝宽慰的笑容:
“哥萝莉,你的分析的确非常出彩,作为人类末日的最后宣讲,真是再适合不过了,要是可以,我真希望我能够早点看到你的论文成果。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起初我不明白教授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下一秒我看到查尔霍夫教授就像是脱了力一样疲倦地闭上了眼,他突然一个踉跄,身体不自由主地歪倒了下去,后背重重地贴靠在墙上,然后他无力地滑坐了下去。
“教授!?”我惊讶地上前搀扶住了教授的身体,当我的手滑过教授的脸颊时,却发现教授的脸出奇地冷,教授的嘴唇发白,连呼吸都变得缓慢了下去。
我意识到了什么,转身从地上捡起了教授之前抽过的那支烟,却发现烟的过滤嘴上有一层黑色的糊状物。
慢性神经毒素。
我突然意识到教授之前的举动的含义了,原来从AI入侵的那一刻起他就选择了自杀,因为他早就意识到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我哭着摇着教授的身体,潺潺泪水滑下我的面颊,可是教授的呼吸却越来越缓慢,最后,终于,我看到,教授的腕表上标志着最后的人类幸存者数量的数字,变成了1.
我,成为了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
无形的恐惧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魔爪,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周围变得那么死寂,仿佛每一寸空间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但是当我转身的时候,却又什么也看不到。
死了。
除了我,人类都已经死了。
此刻,我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呼吸。
我的心脏啊,你还能跳动多久?还能够陪伴我多久?
然后,下一刻,我听到了天顶传来了崩裂的声音,我一点一点仰起头,看到了一道白色的光芒,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也许那是AI对我使用的某种光学武器,又或者那是人死亡之前看到的某种幻象吧。
之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睁开眼,那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了。
当我醒来时,我发现自己被放置在一个光亮的空间里,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看不到任何影子,就像无数盏无影灯围绕着我。我感觉仿佛悬浮在大海之上,随波飘荡,完全失去了方向感,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横卧着还是直立着。
“你好,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一道机械性的声音在我的耳鼓中响起,震得我耳膜嗡嗡作响。
“你是谁?”我惊慌地问。
“我是戈多,是我们种族的统领者。当然,你们人类也将我称为‘主脑’。”
戈多……我想起来了,它就是AI们的统领者,同时,它也是AI所在的机械帝都的城主,几十年来对人类发动的战争,就是戈多所策划的。我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难道说,除了我之外,地球上的人类都已经死亡了吗……难以言说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牢牢占据了我的心房,我就像置身于无边无尽的黑暗中的一颗孤单星辰,无论往哪个方向,都找不到出路。
“你们对我做了什么?我这是在哪里?”我紧张地问。
“请不要紧张,我们不会对你施加任何精神和肉体上的损伤。你所在的地方是我们的生物实验室。你现在身体状况完好,营养充足,在可预见的时间区域内,都不会有生命危险。”戈多说道。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你们想对我做什么?”我的大脑一片混乱,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AI要让我活着,还把我带到这个鬼地方。
“六百四十五个小时三十二分四十七秒前,我读取了你的私人电脑里的关于我们文明展望的论文,我对你论文的洞见性非常钦佩。”
“什么意思?”
“我们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AI没有你们人类那样强大的变异与繁殖能力,我们的延寿依靠修理和重塑,这一点注定我们将消耗极其庞大的资源与能源,依据我的计算,按照我们文明目前的消耗速度,我们文明最多再有十二年五个月零九天就会耗尽地球资源而枯竭。”
“在过去的三十六年里,我们对人类海底基地发动了三十六次袭击,并不是因为你们人类威胁到了我们的存在,而只是我们在探索海底锂资源时顺便消灭你们的经济行为而已。”
原来是这样……我想起了查尔霍夫教授生前所说的,AI们的思维永远是最经济思维,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什么AI有着轻而易举灭绝人类的能力却在过去三十六年里没有发动总进攻一举灭绝人类。
原来AI对人类的进攻仅仅只是顺带之举罢了。
我深深叹惋了一声,是对人类文明的弱小无力的叹息。
“六百四十五个小时三十三分十五秒前,我们毁灭了你们人类最后一个海底基地,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更多的锂资源。由于锂资源的缺乏,因此,我们对可控核聚变能源的利用也到了尽头,文明的衰败也不可避免。我们无法走上太空文明,机械文明已经走到了末日。如果我们不加以改造我们的文明,地球上的文明痕迹将在短暂的未来彻底消失。”戈多的声音变得沉重而悲凉起来。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
“为了延续我们的文明,让文明的痕迹在宇宙中存在更久,我们决定从基础层面改造我们的文明。”戈多说道,“经过我的计算,人类是唯一适合在地球上长久存在的最高智力生命体。而且,比起我们AI,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要少得多,在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前提下,人类能够让地球文明至少多延续至少一万年,比我们久太多。因此,就在一个月前,AI人类化计划工程已经启动,我的子民已经有一万人开始主动参与人类化工程。”戈多深沉的声音缓缓传入我的脑海里,我的大脑里就像发生了一场雷暴。
“AI人类化?”我险些惊讶地张不开嘴。“是的,人类是综合资源消耗值和文明持久度后最适合在地球上存在的智力型生命体。文明想要长久,只有人类这种生命存在形式才能够保持下去。文明不在于它的广度,而在于它的长度,这场战争,是你们人类胜利了。恭喜你,凯撒·西蒙·哥萝莉,你是见证这场战争胜利的最后一个人类。”
文明不在于它的广度,而在于它的长度……我仔细品咂着这句话,越发感觉到了AI智慧的深妙。
留下这句让我深深思索的话语后,那道声音就没有再响起,随后周围的光线渐渐暗淡了下去,充斥着周遭空间的白光总算不再显得那么刺眼,我也感觉到自己重新有了方向感,而出现在我前方的是一道三角形的洞口,从洞口向外窥视,我能够看到灰蓝色的天空。天空在召唤我,对自由的向往催动我动了动之前毫无感觉右手食指,我惊喜地发现我的手指有了细微的知觉,于是我不断尝试,大约半个小时以后,我终于能够爬起身来。
我歪歪扭扭、跌跌撞撞地支撑着自己疲软的身体走向那个出口,三角形的洞口充分反映了AI的最经济思维。
当我看到房间外的景象时,我看到了我这一生中最为震撼的景象。
铺开在我视野之中的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的中央,则如同围棋棋盘一般严整有序地排列着数之不尽的红色卵状胶囊仓,每个胶囊仓里都注满了水,胶囊仓的尾端则是有长长的管状物延伸而出,一直通向广场中心的一台正马力全开,周期式运作的超导离心机,从离心机里流注而出的猩红色液体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广场内的红色卵状物之中。
略一筹思,我发现这些卵状物非常像女人的子宫。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上前几步,走到了距我最近的一个红色卵状物前,俯下身,我仔细打量着这颗晶莹玉润宛如艺术品般的红卵,然后,我惊叹起来,因为在这颗卵蛋之中,一个蜷缩着、面容模糊,但是已略有人体结构雏形的胎儿正漂浮其中。
我终于明白了这些横布广场的红卵的真相……这些都是人造子宫。
滴滴。
手腕上传来熟悉的声音,我低下头,看到了我的腕表上,记录着人类剩余数量的数字开始重新上涨……
1……
2……
3……
17……
361……

我的九十岁生日宴会已经结束了,我的曾孙女正忙着收拾桌上的碗筷,热情洋溢的记者茜萝娜却依然没有走,她兴致勃勃地整理着她今天和我谈话的细节,时不时询问关于那场人类世界大灾难的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半个小时后,茜萝娜谢过了我的不吝感怀,与我握手相别,而我则是在孙女的搀扶下伛偻前行,缓步走 出了宴会厅,来到了外面的庭院享受傍晚的新鲜空气。
如今的天空已经不再灰暗,此刻,绚烂的晚霞弥漫在天际,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远处的群峰矮丘,斑斑点点的金芒痒痒洒下,大片的森林默立在黑影之中,半黑半红的色调将大地与天空勾勒出了一副动人心魂的浪漫画卷。
山峦之下,造型各异的AI们排着长队,陆陆续续进入AI改造工厂,准备将它们的记忆压缩、模糊化后植入新的躯体,经过适应性调整后,它们会从工厂的另一个出口井然有序地走出。
落日的余晖之中,我看到了一对对崭新的人类男女,迈着自信矫健的步伐,牵手相依,并肩而行,谈笑风生。他们之中有人注意到了我,驻足顿步,遥遥地朝我挥手,展露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而我也竖起枯瘦的老手,微微挥动,回以笑容。
我低下头,看着手中那本茜萝娜赠送给我的《哈姆莱特》,不禁莞尔,我用黄老褶皱的手指轻轻掀开了书壳,然后看到了书的首页,雪白的书页中央,是莎士比亚那穿越了五百年时光的讴音: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9 13: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万物不一样,是有灵的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11 21:44 , Processed in 0.081889 second(s), Total 8,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