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92
注册时间2010-1-28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四季 于 2016-3-8 13:25 编辑
D.QU 等著 :中国文学各种体裁使用现状与思考--暨"龙风体"提出之现代意义
一.中国文学各种体裁作者之现状:
1.现代99.99%以上的中国人,往往被中国文学"经辞赋,诗词曲"等各种复杂历史文学体裁所困惑,甚至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从没有接触过.或许明传奇与清小说好一些.
2.以致于绝大多数人,终生除了在学校学过的一些上述体裁之示范作品之外,在当代约15亿中国人中,我们初步保守估计恐怕全国不到十万分之一的人群(15000人/1,500,000,000人)在经常使用它们,也就是说平均每省约500人(按30省初估).国内各大专业诗词网站之点击率,多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3.中国文学"经辞赋,诗词曲"等各种体裁之复杂性,让人们从骨子里畏缩,不敢上前,更何况使用之.
二.如何让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在21世纪重放光芒--"龙风体"提出之现代意义
1.我们在海外万维读者网诗词歌赋栏目中,就此专题发起过几次公开争辩讨论.
2.我们提出的龙风体(这一概念其外延涉及下列精典的十大文学体裁类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唐绝律),宋词,元曲,对联,明传奇,清小说与新诗.我们在龙风体中相对应的提出从属于龙风体的下面十个小的新概念:龙经,龙辞,龙赋,龙诗(龙绝律),龙词,龙曲,龙联,龙传,龙说与龙新;截今,我们已明确界定了这十个小概念之划分标准,从而为高校当代中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参考的明确划分标准,以及为将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
关于龙风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我们也在海外这几次公开辩论与讨论中越来越明确,容我们后面逐步阐述),"龙风体"概念之问世,或许是解决小标题所指出的老大难问题的一个新的大突破口.
3.我们提出的龙风体,还赋于它一个新时代的艰巨任务,即将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学各种体裁,予以科学化与现代化.使人们能将它广泛使用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中去.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偿试.也希望看过这个主题的读者和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
4.既便单从中国文学历史的角度来说,赋于上述任务的龙风体之出现,它也是有价值的.
例如:
1).没有孔夫子编撰的诗经等著作,后人就无从了解春秋之前的古代诗歌;
2).没有屈子首撰的离骚,后人无从了解楚辞;
3).没有司马相如首创的辞诗体等,后人无法了解汉赋;
4).没有沈约等制定的四声八病(永明体),就不会有唐诗(唐绝律)出现,唐代就不会出现李白与杜甫这样的酒仙与诗圣;既便会出现也将会晚了不知多少年......
5).其他......
三.有关"龙风体"这一概念之内涵与外延:
"龙风体"这一概念外延=龙经,龙辞,龙赋,龙诗(龙绝律),龙词,龙曲,龙联,龙传,龙说与龙新
"龙风体"这一概念内函: 恕我们尔后推出.
我们在后面会逐步阐明.只有清楚地知道古代祖宗留給我们的中国文学各种体裁之宝贵遗产的特点(长处与短处),我们才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含中国文学本身创新)使用中做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最后八字略为夸张些,但我们在此想说明的是:中国文学原有十大体裁在当代21世纪还有极大的社会使用扩展空间.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发掘它!现代化它!广泛使用它!
上述看法,仅供读者思考!
D.QU 2014.6.7 IN PARIS
版权所有.
鸣谢: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地感谢曹贤兄多次公开质疑,女王君多次私下提问,以及半江红版主与本站资深网友宽容,得以让我们基本完成该项研究工作.
关键词: 龙风体, 龙经,龙辞,龙赋,龙诗(龙绝律),龙词,龙曲,龙传,龙说与龙新
注 释: 龙风体=龙经,龙辞,龙赋,龙诗(龙绝律),龙词,龙曲,龙传,龙说与龙新
-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poem/bbs ... thash.Dx8gUw6y.dpu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