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0岁月切蛋糕庆祝。(黄冠杰 摄)
孔泉大使夫妇与同学们合影。(黄冠杰 摄)
【欧洲时报记者黄冠杰报道】7月15日下午,法国瓦兹省拉莫雷市的百合乡村旅店里,一片欢声笑语。30多位1982年被国家公派来法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老留学生”携带着他们的妻小,在这里举办亲情聚会,回顾30年法兰西岁月。中国驻法大使孔泉及夫人王莺莺女士、科技公参韩军夫妇、教育处一秘陈丹妮,本报社长张晓贝、法国华侨华人会前主席陈胜武、法华工商联合会会长黄学铭等应邀到会祝贺,与大家共庆。孔泉大使与大家畅谈各自历程,鼓励他们继续为国家发展和中法关系贡献力量。 1982年7月,中国教育部向发达国家首次派出1080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他们全部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后1977年招收的首批大学生,本科毕业后经过考试被选拔赴海外著名大学深造。他们中的120多人于7月14日,即法国国庆的当天乘同一架飞机经过17小时的飞行抵达巴黎,随即在法国不同城市的重点院校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求学深造之路。 据使馆教育处掌握的情况,在这120余人中,绝大部分获取了博士学位,有相当部分回到国内发展并成为学科带头人或企业负责人。约有30多人留在法国工作,现多数供职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研究机构或高校,任实验室或项目负责人;一部分人进入法国大公司,成为高管;部分人成功转行,自己创业或从事房地产、酒店管理。他们在中法科技交流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为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面对这些两鬓微霜、各有所成的老留学生代表和他们的家属,其中包括从中国国内和美国、比利时赶来参与盛会的代表,孔泉大使热情致辞,向他们表达敬意和祝福。 孔泉说,30年前各位跨海求读,初抵异乡面临重重困难的情景历历在目。光阴荏苒,30年后回首,可以说是同学们努力奋斗,发挥价值,在不同领域实现理想、有所建树的30年;从我们的祖国而言,是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进取,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的30年;同时也是中法关系不断发展、合作不断深化扩大的30年。 孔泉向他们介绍了中法关系的最新发展情况,强调法国新总统和新政府就职后,中法迅速启动双边高层对话交往,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对进一步加强双边友好合作的重视和期待。他热情鼓励老一代留学生继续关心祖国发展,积极以不同形式参与国家建设;同时继续在各自领域内,积极推动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为中法和中欧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晚晚会由法国药学科学院通讯院士张勇民教授主持。法国HIPOTEL酒店连锁集团董事总经理吴秦代表大家致辞。吴秦风趣回顾了留学岁月以及大家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为中国现代化及改革开放所做的努力。吴秦表示,30年沧桑岁月沉淀出的就是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是大家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法宝,要将这种精神和爱国情结传承下去。 庆祝活动共进行了两天。大家一起回顾了所走过的岁月。许多没有赶来的同学还寄来了自己的简历资料,让大家重温往事。大家相互勉励,希望在培养下一代、传承中华文明、支援国家建设等方面再做贡献。 (编辑:小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