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阿尼玛适应不良症 ——易经心理学互联网交流群微课第二十一次 2017.11.22 主 讲:颜 浩(西山) 录音整理:刘辰悦 今天我们讲阿尼玛适应不良症,实际上是发生在男人身上的一种症状。当然啦,这个症状的名字是我起的,它并不是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一个知识,应该说这只是一种探索和归纳的尝试,所以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参考,但是不一定要相信。 先说说人原型。人也是一种原型。作为人,殊为不易。按照佛教的说法,可能是一个生命体需要修多少世才能修到人这样一个境界。但是实际上,成为人是痛苦的一件事,你们看啊。人要经历生老病死,要承受平庸琐碎。跟野兽相比,没有爪牙之利;跟水族相比,没有鳞甲护体,也没办法藏潜深游;跟鬼神相比,不像鬼神那样具有神通异能。人顶着一个硕大脑袋在大地漫游,这个大脑袋号称有智慧,就凭这么一点虚名薄利,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这个意思是说,人没有办法完全按照本能生活在上帝的怀抱里。你看动物、植物,它们都有生存生长的一个本能,它们安然地在上帝的怀抱里边,不论生生死死,都在上帝的怀抱里。而人呢,虽然也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却不得不动脑筋想办法,到处刨食,缔造人类文明,去创建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那为了解决作为人的痛苦,人们会尝试与其他的原型联合,给自己的人生增添新的色彩。有些情况下可能做得比较成功,人生变得不同寻常,他可能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智者、守护者和照料者,伟大的父亲和母亲,享有更为崇高的尊严,得到人们的爱戴。 人根本上是分为男人和女人。男人心目中典型的女人被荣格称之为阿尼玛,与之对应,女人心目中典型的男人被称为阿尼姆斯。因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只是心灵投射的内容,祂具有属灵的性质,因此我们就不再可以简单地说成女人和男人了。真实的男人,真实的女人是人原型的阴阳两面,而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却不是真实的女人和男人,当然也不是假的,而是被无数人心灵投射所灌注,带着强烈的幻想色彩的灵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祂先于人类而存在,甚至先于物质宇宙而存在,先于任何经验的模式。但我们每个人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认知在感性的层面上却离不开经验,也离不开想象,而个人的经验和想象总有局限性,来自经历的局限,来自文化的局限,来自知识的局限,来自生活方式的局限,来自原型体系本身复杂的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局限等等。如果想要窥知阿尼玛、阿尼姆斯这样的原型的全貌,需要很多人很多年的描述和分享、探讨和提炼。许多的文学作品、哲学思考都在这个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对这些大量工作的汇总,我们才可能在理性的层面上发现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荣格就提炼出了阿尼玛四阶段、阿尼姆斯四阶段。在阿尼玛四阶段里面,我们前面也介绍了,分别以母亲夏娃、情人海伦、女主人玛利亚,我还给她加了一个伊南娜作为附属、女智者索菲亚作为代表,阐述了男性发展与之匹配的四个身心发展阶段,作为被母亲照料的儿子,恋爱中的男子,家里的男主人或父亲,和经验丰富的老头子。健康的情形不必多说,有问题的情形也都谈到了。在有问题的各种情形中,对阿尼玛投射混杂其他原型内容的个人经验所导致的问题,比如说有的人会对阿尼玛中加入一个东西叫骗子,那么他肯定就没有办法信任他所深爱的女人,像这种情况,就是说类似于这样一种混杂的投射是最常见的。所以感性地泛泛而言,你甚至可以说阿尼玛被动、狡诈、冷酷、多变、勾魂摄魄,淫荡,害人,诸如此类,保证会有人跟你共鸣,会代表一部分受害者、受伤者的感受。 而实际上,常常被忽视的一点是,投射者自我的心理能量究竟有多强盛?他的自信心如何?自尊水平如何?他的智力怎么样?他的信念系统有没有问题?他的自我是否与其自性持中守正,并不偏离太多?其实个体的心理能量本身也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就是说,自我也是一种心理原型,要在个体身上逐渐展现和圆满,祂就是自性,自性在四维时空中的投影,就叫自我。所以自我原型就是自性。随着自我的不同发展水平,个体与其他心理原型之间可能呈现四大关系,臣服、交互、联合、独立。 具体地说,人们和心理原型的关系有四种。第一种,当自我比较孱弱、不完善的时候,可能会臣服于原型力量,供其驱使,人格体系就会呈现一些鬼怪的特色。第二种是当自我较为健全,智力发展较好,可能就与原型力量和谐互动,相互利用,人格体系会呈现仙和灵这样一种特征。第三种是强盛的自我,有较高自尊需求和强大的信念支配,那就可能会被原型所附体,甚至自居为某种原型,人格体系会呈现神祇特征。而附体意味着原型对个体的吞噬性掌控,自我被欲求捆住,放弃反抗,予以默许。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希特勒,我们说他被魔鬼附体,所以在他身上就会透出一种魔鬼的气息。而自居则是相对强大,但是偏离自性的自我,出于欲求而主动地占据原型的位格,比如某些人自居为救世主,你懂的。第四种情况是个体心智成熟,十分的自尊自信,就可以对原型力量保持某种独立性和选择性,保持距离,人格体系呈现圣贤的特征。这四种情形貌似很不一样甚至对立,但实际上构成一个圆环形的连续谱系,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人的身上,有可能这四种情形并存着。而在第四种情形里,有可能发生对原型力量的超越,人性升华,人成为真正的圣贤——或者换个视角,圣贤也是心理原型,我们人类中总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那么圣贤作为心理原型来看,在这个人身上圆满发展起来。注意,这个和附体不一样,被圣贤附体的人比较刻板,有道德洁癖,架子很大,规矩很多,真正的内容未必很多,碰到危机会文过饰非,如一些旧文人旧官僚;而成为圣贤的人相反比较平和温暖,博学多才而不事张扬,也并不掩藏人性的弱点,比如说宋代的思想家、易学家,邵雍。 一个儿童臣服于母亲阿尼玛,受到良好保护,未必不好,人们会说,这个小鬼头如何如何。这孩子有时候怯生生的,楚楚可怜,或者怪怪的,我们都不太担心,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呢。但这种臣服的习气如果延续到青年时期,换句话说,这个人的自我心理发展没有跟上身体,那么阿尼玛适应不良症就要出现了。这个年轻人会完全被自己的阿尼玛所驱使,非理性地,匪夷所思地行动。他爱的人在他心目中永远如海伦一样魅力四射。这种投射本身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投射者自身。这种情况在旁人看来,他完全是在一件不值得的事情上浪费生命。 比如说,世界著名歌剧《卡门》。卡门就是一个相貌美丽,个性倔强的吉普赛姑娘,她在一个烟厂当女工。有一个军人唐·豪塞,对她陷入了情网,并且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一个温柔善良的爱人。这种情况就是说,他的阿尼玛投射升级了,已经到了海伦阶段,但是他的自我却没有跟上。所以后来发生的事情是:卡门和女工打架,用刀子捅了人。唐·豪塞奉命要把她抓起来,唐·豪塞把她抓起来后,卡门就使用她的女性魅力,诱使唐·豪塞把她放走,放走了卡门之后,自己就不得不进监狱,因为他违抗了军令。等到他出狱之后,他又去找到卡门,还一心一意爱着这个女人。卡门这时候在做什么?当然也离开了卷烟厂,搞走私。于是,唐·豪塞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走私贩的行列里,为了跟卡门一起。但是实际上,卡门,你可以说她是水性杨花,但是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卡门并没有真正爱上唐·豪塞,唐·豪塞不是她心目中的阿尼姆斯。同样,女人对阿尼姆斯也有一个迷恋的问题,就像男人对阿尼玛的迷恋。卡门看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就像美女爱英雄,其实这里面有相当程度的意象投射,就是她把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当成了她心目中的阿尼姆斯。她的这个行为激怒了唐·豪塞,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卡门要摆脱唐·豪塞对她的阿尼玛投射,而这种情况也就破灭了唐·豪塞内心的希望,并且也激活了为海伦阿尼玛竞争的那份雄心。但是,他竞争以后的攻击力却不是指向斗牛士的,唐·豪塞内心的自卑让他把攻击指向了内心的阿尼玛,就是卡门。爱情中丧失自我的独立人格,唐·豪塞依附卡门,就像一个孩子依附他的母亲,那么这种依附在成人身上是可以转化为反控制,所以他用杀人的方式来完全地控制他的内心的妈妈,也表达了一个孩子对妈妈要遗弃自己的暴怒。 而在我们以前讲过的交际花的那个微课里面,那个葡萄牙贵族在与交际花的爱情中失去了他的一切,他的财产、名利、地位、房屋等等,结果他选择自杀身亡,这又是另一种情况,这种情感依附被抛弃了,他把憎恨的对象指向了他自己。就是我不够好,所以妈妈要抛弃我。 被抛弃是第二种适应不良的根源,但是会有不同的症状。幼年臣服于母亲阿尼玛但不被保护,就不免成为终生寻找母亲的弃儿。有的人少年时代人见人爱,但是内心孤僻怪诞,缺乏同伴,人际疏离。有的人少年时代看上去孤僻怪诞,缺乏同伴,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对全人类的爱心。这两种极端都会出现在弃儿身上。那么当他们青年时代开始寻找“母亲”,很多人有这样的自发性的能力,把阿尼玛投射从夏娃升级到海伦。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谁是那个真正的海伦? 唐璜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的人物。在莫里哀的作品《唐璜》里边,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但是却厚颜无耻,到处沾花惹草,偷香窃玉,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随着数不尽的胜利与征服,他的情感变得麻木,丧失了爱的感觉。当他丧失爱的感觉,更为严重的伤害就会在他追逐异性的过程中发生,那些受伤的女人和她们的亲友,最终会寻求一个平衡,唐璜死在了他欺骗的一个贵族女儿的父亲的手里。这个父亲也是被他害死的。结果,父亲就以鬼魂的方式把唐璜带到了地狱。这个情感的漂泊者,情感的行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附。性成瘾病患者,往往也是这样一些弃儿。 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而比较典型的还有一种适应不良,是指同性恋。虽然说,我们的社会现在具有很大的包容度,把同性恋作为一个正常现象。但从心理的角度,荣格曾经描述过,同性恋者也属于臣服于母亲的控制,忠贞不二,他无法投注于海伦,无法把他的阿尼玛投射从夏娃升级到海伦,只能借同性伙伴的身体向自身内部去探求和寻找夏娃。而借由其他同性伙伴的身体寻找的渠道注定是找不到的,就会有见异思迁的情况发生,所以同性恋关系不稳定。 泛泛而言,对有些原型内容一定程度的附体自居,对人生发展事业拓展有利。我们姑且不论成败,比如说,被英雄附体者可能会比较艰辛,艰难困苦,而自居英雄者可能就比较豪迈,气贯长虹。但只要是附体或是自居,总会有适应不良症。而被母亲阿尼玛附体的人,可能惧内,多数会在女性同事、女上司的背后唯唯诺诺,做事被动,听吩咐,被人指使,不喜欢自己这种样子但又不知如何改变。男士有意识地自居为母亲阿尼玛会比较罕见,但无意识自居者不乏其人,大母神,所以这样的男人像母神,他们喜欢照顾关心他人,无比细腻周到到了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人家有抱怨,他们还会内心很受伤。他们疲惫忙碌,但不知道问题出来哪里,总也闲不下来。其实,无论是自居者还是附体者,只要是跟母亲阿尼玛牵扯不清,他们的内心意象就永远停留在小孩和母亲的互动阶段。于是在成人之后,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呈现小孩和母亲的这样一种互动特色。有的时候,他们自己做小孩,有的时候,他们自己做母亲。除了母子模式,他们没有办法以更多的更丰富的不同的样子去表达。而无论是小孩也好,母亲也好,对于对方的期待,都会远远超过一个成人对于另一个成人普遍意义上的平均水平的期待。于是在成人社会,他们就适应不良了。 对原型内容的附体和自居现象有可能源自自性发展的意向性,透过情结来实现,是个体难以跨越的发展任务和人生苦役。所以觉悟,尽快找到真正的自我就非常的必要。 当自我发展,进入到对原型内容具有独立性和选择能力的阶段,是不是说,在这个阶段就完全良好呢?不是的,仍然会有适应不良的情形。那就是自我跟自我原型即自性的关系出现问题。一个人被自性附体,自我会有分裂和冲突的强烈体验,十分痛苦,但在心性炼金术里面还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而自居于自性,则常常是自欺欺人,因为自性根本是不可捉摸的。环境很支持,你像一个寺庙的方丈那样被众僧环绕,你容易出现这种自居,但一旦压力来临,树倒猢狲散,你就发现自己的孤立无援。自我如果不足够强盛,就无法吸纳自性的资源,容纳自性自身的冲突,那就是不适应,不适应自身的冲突。那么在我们自性内部,这种冲突恒久存在,一直就有,祂是阴阳两面的,周流不息。只有强大的自我才能与自性共舞,而自我和自性的联合,需要借助于赫尔墨斯的力量,或者说索菲亚的魅力。这也是炼金术高级阶段的工作。 其实,关于阿尼玛适应不良症还有很多,我来不及一一地整理,大概来说,归纳起来就是主要的重点在于那种是持续性的错位感,就是说当自我的发展较多地固着于初级阶段,母婴或者母子阶段的时候,那么后续阶段就会受到初级阶段发展的影响,出现阿尼玛适应不良症。而事实上谁都会在初级阶段留下残迹,同时受到后续阶段的影响,谁都会多少带一点适应不良,这就是我们,作为人类,屁股没擦干净就得赶路啊,为了那诱人的前景!然而,这也是“情感”原型的规范运作,其基本内容是怀旧和乡愁,在“忧郁”这个土相的平台上演绎着四相周流,我们今后再来谈谈何谓“情感”。我们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好,大家有什么问题要交流的吗? 问题交流:(想阅读同类文章请加/微信公众号:www-ymxl-net) 乐活怡馨:我比较想了解关于自我和自性如何共舞的部分。 西山老师:这部分会在梦境炼金术里讲,属于培训课内容。 乐活怡馨:还有被自性附体是自我感觉良好吗? 西山老师:不好,有冲突或分裂体验。自居者也不好,膨胀感迟早像气球爆掉。 乐活怡馨:自性和自我为什么会有冲突和分裂呢? 西山老师:会质疑自己的生活,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乐活怡馨:哦,是这样的。那是会分裂。得有足够强大成熟智慧的自我吧。 西山老师:自性本身是阴阳合体,投影到人格表现为阴影和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等对立的范畴。作为阴阳合体的自性有智慧,也靠智慧凝聚为整体。但投影出来到人格,必然要分裂和冲突,因为意识的分化功能。所以人需要增长内在本来就有的智慧——听上去绕吧,是为了在自我的层面再次整合对立的两面。 乐活怡馨:感谢老师,好像明白一点了。以前以为自性跟阴影和人格面具一样都只是个原型,听您这么一解释才知道,自性原来是阴阳合体。想与自性共舞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啊,是个需要拆分再整合的过程。 王江霞:拆分是一种整合,而整合是另一种拆分。 刘辰悦:老师,人类无意识先于人类甚至物质宇宙而存在吗? 西山老师:人类无意识,没有人的时候当然对人而言也是无意识的啊,多么直白。 刘辰悦:呵呵。 紫灵湾:自我,自性,原型,那情结在中间作用呢?情结是插曲吗? 王江霞:情结是桥梁。@紫灵湾 紫灵湾:谢谢你 西山老师:对,桥梁。情结产生于自我的意向性与境遇的冲突,深究一下则是自性内部冲突的表达,以此来构筑人格体系。所以情结具有桥梁功能,成为心理内外的边界。 王江霞:我自己的理解。 西山老师:江霞,拆卸枪械予以擦拭,重新组装起来如同新生,这叫保养。 王江霞:哦哦,拆与合。 紫灵湾:情结成为心理内外的边界这句话再讲讲吗?老师,谢谢你!没有理解到。 乐活怡馨:@紫灵湾 我的理解,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情结了解到这个人的自我认知及人格体系。通过处理情结重新认识和整合自我。 紫灵湾:怎样才能清晰看到情结呢,看到又怎么解呢? 乐活怡馨:情结不是靠看的,每个人的情结也都有所不同。 刘辰悦:婴儿自我还未萌芽时,处于自性状态吗?你觉得呢?@乐活怡馨 乐活怡馨:你说的是连先验的我还没萌芽的时候么?我怎么觉得那时还没有自性哈? 刘辰悦:或者说,先验的我是否处于自性的状态? 乐活怡馨:自性作为原型是集体潜意识,应该基因自带吧。所谓我本俱足,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我瞎说的且听听,还是等老师看到了给标准答案吧。 西山老师:@刘辰悦 不是自性状态,而是母婴一体状态。自性不是一个具有三维现实意义的东西,是灵体,不能跟自我接续。是我本俱足的意思,的确,但基因承载不下,远多于基因呢。 @紫灵湾情结是人格的基础,而人格有性格气质两部分。性格决定了他在社会上的面貌和内心自我意象,并会影响到他与环境的互动形成命运。所以情结构筑了心理内外边界,就好像鹅卵石堆砌了溪流的河床和河岸,成为溪流与大地的边界。 王江霞:混沌状态 乐活怡馨:集体潜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果轮回说每个人投胎都是带着福报和业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既然是传承是否也会随着生命诞生就已经在潜意识里了呢? 王江霞:人生下来不是一张白纸。 乐活怡馨:对,不是一张白纸。 西山老师:晚安各位。 刘辰悦:谢谢老师!晚安。 恬淡虚无: @西山 今早又重听了一遍,还有些问题不太明白。 1,每个时间阶段该如何(正常,顺利的按规律)觉察(自身该处在的发展阶段)与完善成长。 2,如何对待与完善当前所处的阿尼玛适应不良状态。 3,又如何修补曾经停滞在某些阶段的状态问题。 西山: @恬淡虚无 每个人都有心理停滞的局部,这使人成为连续生命体的本来样貌。恰恰是那些停留在过去的部分承载了我们生命的记忆。能够回忆起来,仍在意识领域,比无法回忆,潜入深层意识,更好一些——虽然也可能在创伤记忆上更为痛苦。记忆是觉察的重要资源。除了记忆,专业领域很重视梦境和想象、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那些被排除在记忆之外的内容得到唤醒和修复,宣泄其中的负性情绪。所谓自我探索,主要就是这些。我们心理治疗就是这样帮助来访者恢复生命完整的。这是基础工作。在此之上,需要审视和探讨发生在生命历程中的这些事件的意义,它们如何塑造了人格,发挥怎样的功能……需要何种调整以便更好地助益人生。 恬淡虚无: “ 能够回忆起来,仍在意识领域,比无法回忆,潜入深层意识,更好一些”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活着比死了强”吧,潜入深层意识,或许有些像死亡的混沌状态,也就是,虽然活着,但是有些部分被潜入深层意识,就像“死亡”了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