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楼主: 操盘手

[我的原创] 沁园春.巴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6:12:16 | 看全部
这么看来这押韵是没搞好了,我拼音差的很。让我再想想。
在下学疏才浅,谢谢大师指点。: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7-31 16:14:21 | 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16:14:23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Leica 于 2011-7-31 17:22 编辑

很高兴能和盘手兄静心平气交流:handshake
由此可见盘手兄心胸宽广,不是人人都做得好: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6:40:28 | 看全部
Leica 发表于 2011-7-31 17:14
很高兴能和盘手兄静心平气交流
由此可见盘手兄心胸宽广,不是人人都做得好
...

我是外行人啊,呵呵,所以没脾气。你过奖了。:lol

诗词方面的平仄、押韵、意境、情感、等等要求太多了,想作好一个合规格的诗词谈何容易啊!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17:11:17 | 看全部
直抒胸臆,道出留法华人的心声,

同时也感叹国之强盛,则民安四海~!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操盘手 + 2 是啊!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17:12:30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Leica 于 2011-7-31 18:13 编辑

〝诗词方面的平仄、押韵、意境、情感、等等要求太多了,想作好一个合规格的诗词谈何容易啊!学习中。〞



同感!
我也写过一首《甘州八声》的第二句> 平仄、押韵、意境、被难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17:31:00 | 看全部
数风流人物.还看操盘.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操盘手 + 2 哈哈哈,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19:21:51 | 看全部
Leica 发表于 2011-7-31 18:12
〝诗词方面的平仄、押韵、意境、情感、等等要求太多了,想作好一个合规格的诗词谈何容易啊!学习中。〞

本人认为平仄莫过计较,有时候意境表达非一定要强求平仄、押韵。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操盘手 + 2 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21:43:12 | 看全部
classquemusique 发表于 2011-7-31 18:11
直抒胸臆,道出留法华人的心声,

同时也感叹国之强盛,则民安四海~!

同感,外交是国力的延伸,而侨民在祖国的强盛后会更有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22:14:48 | 看全部
太强悍了,给力之作,学习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操盘手 + 2 谢谢你给予的高度评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22:58:20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操盘手 于 2011-8-1 00:32 编辑
Leica 发表于 2011-7-31 18:12
〝诗词方面的平仄、押韵、意境、情感、等等要求太多了,想作好一个合规格的诗词谈何容易啊!学习中。〞


同感,只能在这方面尽力而为吧,能达到要求自然更好。
我这篇沁园春词在平仄方面有下了功夫特别注意过的,大体上都是合词牌平仄规格的;
押韵方面全部是新华字典查的字。古韵那就不懂了。
有些字可用平声表达,但为了内涵意境而特意选择的仄声。

                  经查 一篇词才2个字平仄不对,分别是:【堡】、【首】。
这两个字实际上有替代的字,如‘城’替代‘堡’,‘头’替代‘首’,

========  【古堡佳酿】 【古城佳酿】
======== ===【回首望】  【回头望】
效果是有所区别的吧,所以就宁愿用不合规格的仄声字了。

像咱们熟知的毛泽东的著名作品《沁园春,长沙》里的平仄要按规格来评都是不合格的。

如;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规格要求是【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很明显这里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与格律要求差别太大了,就算是汉字历史上数次的声韵改编,也不至于差别这么大吧?

还有一首《沁园春,雪》
如; 【俱往矣】 规格是【平平仄】
====   这里俱往矣是【仄仄仄】第1个字和第2字错了。
虽然作品有不合格律的地方,但仍然不改其作品的成功和魅力,而被称为名篇。

其他历史上著名沁园春词里平仄没怎么看过和校对过,但这两首熟悉,再一个是近代的词因此拿来做个参考,但我相信历史上著名的词肯定也有这情况。所以我的结论是;作词的第一位考虑应该是先【意境美】再【声韵】后【平仄】。都达到标准的就是绝作了,称为千古名篇。

====

以上所举例子再与你探讨。:handshake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Leica + 1 太给力了~~ 举例正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23:42:08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操盘手 于 2011-8-1 00:48 编辑
Leica 发表于 2011-7-31 18:12
〝诗词方面的平仄、押韵、意境、情感、等等要求太多了,想作好一个合规格的诗词谈何容易啊!学习中。〞


沁园春 - 简介
《沁园春》是常见的词牌名。创始于初唐,且出自侯门,可知也。万氏亦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又本调亦名《寿星明》。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本调无涉。  沁园春 - 起源
后汉书·窦宪传》称:“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后沿以“沁园”为公主第宅之代词,多见于唐人诗文。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诗:“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诗:“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吴颂《代郭令公谢男尚主表》:“门开鲁馆,地列沁园。”
   沁园春 - 作法
本谓一百十四字。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    沁园春 - 格律说明
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楷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般都用较多的对仗。)
说明: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韵)。
沁园春 - 名篇赏析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黄东雷书法《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雪》
黄东雷书法《沁园春 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宋·苏轼《沁园春》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沁园春
陆游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
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
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
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
难求系日长绳。
况倦客飘零少旧朋。
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
水绕山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
消魂处,是鱼笺不到,兰梦无凭。
沁园春
陆游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
散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沁园春
苏轼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
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
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

附上沁园春词牌名篇以供大家一起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23:55:48 | 看全部
词牌来源  《沁园春》是中国古代文苑中一枝常开不败的奇葩。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据《后汉书》卷五十三《窦宪传》记载:宪恃宫掖声执,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田园,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恕,召宪,切责。……宪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后人感叹其事,多咏叹之。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文人笔下,并进入音乐领域,成为音乐题材。
  《沁园春》词牌最早当出现于晚唐,今已考证。现在传世的最早《沁园春》词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但张先其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尚欠精工。故后人填《沁园春》,多遵苏词。[1]
  沁园是因汉明帝对沁水公主的宠爱,成为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皇家园林,又以窦宪夺园、和帝罢免的故事传唱至今。沁园春词牌的产生,毛泽东以沁园春词牌入韵,写出了气势恢宏的“雪”,让世界惊慕。而沁园春词牌是怎样产生的,至今鲜有人知。
  据河内县志和怀庆府志记载:沁园自唐宋以后就成了官僚宦族的游乐场所,金代更是盛行。大汉王朝的覆灭,却给后人留下了沁园这座璀璨的文化遗产,唐宋时期,达官贵族、墨客骚人涌至沁园,赏竹戏水,吟唱歌赋。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欧阳询、陈与义、韩愈、李商隐、温庭筠、元稹、卢仝、梅尧臣、黄庭坚、皮日休、陆龟蒙、韦庄、司空图、郑谷、韩偓,欧阳修、王安石、朱熹等都多次游乐沁园观景雅有游。直至元明清时期的耶律逊、王铎、李梦阳、乾隆皇帝、杨思圣、曹尔堪、鄂容安、赵执信、陈廷敬、陈壮履等也在沁园留下了不少诗文。
  玩客们围绕着沁水公主和窦宪夺园以及沁园的美丽,在歌女艺妓和河内古乐的伴陪下,他们抒怀赋词,鼓乐升平,好一派靡靡世界。有的歌赞公主、有的词斥窦宪、有的戏笑窦皇后、有的颂德和帝、也有的吟唱沁园的美丽、也有的抒情竹海、还有的赞美七十二泉。
  天佑三年,河内清化街王顺兴字号的老掌柜王老先生,手持檀杖,三尺银须,清瘦而文雅,来到沁园戏楼,当古乐奏起,他以河内方言略加太原音韵,唱了一首沁园春,其字正腔园、浑厚高雅,顿惊各路高人,就连洛阳来的文坛名手冯贽等一行也拱手相拜。王老先生虽持花炮生意,却精通诗书琴韵,用两个多月时间写出了这手沁园春,其词上下两片、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下片十二句,平仄有韵、朗朗上口、长短有致、结构顺理。次日,冯贽一行又到王老先生家拜访,并将此词带回洛阳。渐渐在京城传开,以后的文人墨客以此词的格律平仄为母,填词咏吟。沁园春的词牌从此产生,并以它的格构大势和豪放的节律受到大志之士欢迎。
  苏轼、张先、黄庭坚、辛弃疾、陆游、刘克庄、汪莘、蒋捷、毛泽东等都以此牌填出了千古绝唱。
编辑本段词调简介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此调的作法是: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常用对仗句。 又名念离群、东仙、洞庭春色、寿星明、千春词、大圣乐。
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词: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 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 零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 00:02:22 | 看全部
很好额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 03:27:41 | 看全部
:L华人街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操盘手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1 05:56 , Processed in 0.078837 second(s), Total 16, Slave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