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楼主: YIDIJIMAO

[闲谈] 为什么温州人生意越来越难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0 21:32:23 | 看全部
不是回国座高铁去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0:23:36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巴黎人生555 于 2011-8-11 01:24 编辑

继续关注: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1:25:41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res 于 2011-8-11 15:03 编辑
欧江情 发表于 2011-8-10 02:36
你119楼这个案,我是这样认为的,那位二手顶上,而老板又接受他顶替师傅,开始的3到6个月会视为在职倍训 ...

你119楼这个案,我是这样认为的,那位二手顶上,而老板又接受他顶替师傅,开始的3到6个月会视为在职倍训,人工可以是原本的工资,或界於到一个普通师傅之间,在职倍训後,如果老板决定让他正式接任,应该给普通师傅水平的工资。
===绝对正确! 一般情况下,双方谈工资时都会有提到,如生意做好了,会加工资。如六个月后,这位员工真的给老板增加了生意,老板不加工资,那这个老板一定是脑进水了。反之,生意没有起色,老板也不大可能会加工资。这位员工如是好手的话,通常不等6个月就会跳槽了,如果不跳槽,一定有其原因的。1、他不想太辛苦。\ 2、本身的技术速度可能跟不上同等级的,跳了也是白搭。\ 3、也有好员工与好老板的合作。譬如,员工限于老板的生意与提拔的情面,同意原工资继续留任的也有。\\ 如按你的逻辑,六个月后一定要加工资,那老板只能辞去这个,再另找顶位的人了。

另外的那几条,只要老板需要员工留在工作岗位上,就应该按标淮给工资。老板要将工作时间断开或另找小时工也可以。
===如果同上面的一样类推延伸,一定你又会说这是不合法的了。不过,小员工请临时工或小时工,在老板方面是绝对可行的。当然,老板请的也会是熟手,或干活利索的人。无疑的,某些干活一般的或不利索的,一定会被排挤在外。如此以来,生活就会进入 ‘丛林法则’ 模式,也就是此前那个 ‘赤色’ 网友提出过适度杀生之说。看来你又回到了此说之中了,你认为,‘适度杀生’ 真的很适合众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一个餐馆的生意并不单在师傅这一个的责任,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如位置、客流、客源对象的定位、食材的新鲜度、服务、装修环境等。说回上面的个案,如果6个月後老板不想给普通师傅水平工资,我个人认为应该让他做回原来的二手位置,但如果老板还想他做师傅的位,请给师傅水平的工资。那位员工也可以考虑留下或去别的地方发展。
前面我们讨论别的普通员工的问题情况不一样,主要是讨论大部份的普通员工都未能达到法定最低人工的标准,我们不能说这大部份的普通员工的能力和人品都有问题吧?当然他们的职能一般,所以希望也只是能就他们的职位给回法定的最低小时/E(这里只是我个人希望,不代表别人)。但如果公司认为某普通员工有能力接替中上层的职位,也可按在职陪(今天才记起这个字应该用培)训的模式,胜任就…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五岳之峰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1:28:05 | 看全部
阿拉丁 发表于 2011-8-10 11:10
觉得欧江情的回复中的;【反之,生意没有起色,老板也不大可能会加工资。这位员工如是好手的话,通常不等 ...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师傅最低也会超SMIC ],你将其定义于什么?
_____________
不明白你这段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02:29 | 看全部
res 发表于 2011-8-11 02:28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师傅最低也会超SMIC ],你将其定义于什么?
_____________
不明白你这段的意思。

这一段是说:如果在二手顶替师傅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二手师傅的最低工资也不会低于 SMIC 工资 。那么,在工资不低于 SMIC 的情况下,你将他定义于什么?

是不合法员工,还是低工资员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08:51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执著 于 2011-8-11 09:15 编辑

说话不要伤害无辜,北方人懒,那你勤劳吗,发表言论要三思,要不然就不要说!在生意难做的今天不是你所说的要减低成本,去剥削更多的劳动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48:23 | 看全部
我们受了老外,留学生,北方人,这些懒人思想的毒害
“放狗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0:23:25 | 看全部
res 发表于 2011-8-11 02:25
你119楼这个案,我是这样认为的,那位二手顶上,而老板又接受他顶替师傅,开始的3到6个月会视为在职倍训 ...

写了半个多小时的回复,在错碰一个键的情况下全消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res + 1 你是不是写得太激情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1:17:05 | 看全部
现在很人感觉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以现在中国人在欧洲模式在这经济大坏境下很正常。而我们华人在海外传统的三把刀【剃刀 菜刀 剪刀】还好使吗?
先说说剃刀,很多人把三把刀误解为菜刀剪刀和皮刀,皮刀也只是欧洲华人的地域地域特色所反映出来的一个行业,因为一批比较早的温州人以做皮包为业,但那也是比较现代的产物。其实华人最早在欧美立足是剃刀,在十八世纪的美国西部大开发中,美国输入很多中国的廉价劳工,而中国人留辫子刮前额的理发也在美国落地生根,而中国人在冬瓜上练就出来的高超刮毛发的技术和低廉的服务价格也吸引了很多的当地人。随着华人第二代融入美国社会,也逐渐剪辫子,对发型也有更高的要求,而以前以刮为主的理发技术也逐渐不适应需求,理发业也逐渐衰弱,很多人放下了剃刀拿起菜刀。
而今在经济危机大坏境下很多华人重新拿起了剃刀,因为这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在意大利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意大利北方华人的理发店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低廉的价格挤压意大利人的理发业在萎缩中,以至于引起意大利人抗议。在法国因受职业资质的考核,中国人进入此行业的寥寥无几,有的也只是为中国人服务地下工作者,希望有能力的同胞能通过考核,从地下走向阳光。期望曾经的红遍大江南北的温州理发店在欧罗巴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现在说说中餐,长久以来我们中餐的僵硬装修和菜式,造成欧洲人的审美疲劳和食欲疲劳。在很多欧洲人的理解中餐的代表只有春卷炒饭和宫保鸡丁,和我们对日本餐理解一样,主食是寿司。以至于很多欧洲人去中国旅行到处找春卷闹笑话。中餐的博大精深可挖掘适合欧洲人菜式有很多,而我们的从业人员很多随波逐流,也有很多半路出家的没能力去研究开发,但更多是墨守成规,而我们一成不变的菜式也使来中餐馆就餐的客人的年龄在逐渐的老化,不抓住年轻人的胃,也抓不住明天。
  中餐在进入欧洲的开始就以中式装修,凸显中国文化特色风格来吸引客人,往往在门面上挂红灯笼和中式的门庭来区别其他餐种,给欧洲人带来中餐美味的同时,也输出了中国文化,也给欧洲人一目了然的鉴别,也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以前的山水画书法很真,即使是赝品也是手工的,而现在,现代的印刷技术代替了一切,以前摆在餐馆装饰的陶瓷,可能现在都价值连城了吧,取而代之是随处可见的地摊货赝品。我们一直在愚弄欧洲人,在愚弄别人的同时也愚弄了自己。我们是一群有文化断层的心欧洲,不懂,更何况很多人出生泥腿。把此等风格留给有能者,我们不能再糟践我们的文化了。避开此类装修风格也给我们省不少的资金。
  中餐在欧洲的悠久历史其实已经深入欧洲人的生活。不伦不类的中国风格对吸引顾客来说已经没有实质的效果,恰恰相反此等风格反映出来的却是廉价的代名词。为何不学学意大利pizza呢?在意大利人把pizza推向世界的时候,也迅速的适应了各地口味,意大利人也不会把意大利风格在店里体现出来,当然也有很多当地人参与改良,为何我们的中餐没有当地人的参与呢?值得反思。中餐应该在保持原有的菜式基础上开发更多适合欧洲人口味菜式品种,也要在烹饪技术和调料上融入更多的西方元素。在餐馆装修风格的定位上,应该突出现代感,简洁大方的风格以迎合现代欧洲人的审美观,也会赢得现在年轻人认同感。
  华人现在的餐饮业不得不说日餐,日本餐以门槛低,入门快,且利润高,成为在欧华人的香饽饽。而中国人以三峡绝提速度进入此行业,也使日餐泛滥成灾,数量大有和bar一决高下的程度,只是欧洲人不会吧吃日餐当成喝咖啡,如果是,那也一个奇迹。糟践一个餐饮到此地步,剩下的只有糟践自己了,何况我们没有能力深入研究日餐的其他种类,如有能者当另论。应该学会见好就收,就此住手。
关于剪刀我以前写过此类的贴,在此复制一下,打字不容易,哈哈
  自从中国2002年加入wto以后,中国人洪水般的速度证据了欧洲服装低端产品江山,确切的说应该是世界服装市场,而进入市场大多数以温州地区的人最为突出。如果说温州人是东方的犹太人的话,我想这话是高抬了,温州人最大特点是善用最原始的竞争方式【价格】,加上中国人的小聪明,温州人把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温州人用最大的量和最小的利润去冲击和争夺市场的份额,犹如饿狼进入了羊群。
   很多人在怀念过去三四个款式一个货柜的时代,却从不思考我们为什么进不了中高档的市场。虽然经济危机带来的市场萎缩和从事服装行业人员增多,导致抵挡市场的饱和状态,这却不是我们最大威胁,这几年中国工资和材料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使很多人走入经营的困劲。也使原来中国货一枝独秀,到现在初见他国产品,相信以后会百花齐放,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事实。
    中国的服装主要集中在广东 福建 浙江和江苏四省,随着中国的经济的转型和工资福利的大幅提高,对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是最大冲击。现在很多的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向内地转移,但一个产业的转移需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也包括服装,后面的染色水洗等等的配套产业,都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当然内地的人文坏境也要有一个成熟过程,虽然很多人已经在内地安家落户,但生产的过程都是在两地奔波之间完成的。
   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那时的市场空间大,竞争也没现在激烈,但是进入之初就带温州模式,激烈价格战,互相的模仿。忽视自己在开发产品的能力,而服装风格就更是不屑一顾,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服装风格的维持给带来的好处,往往是什么好卖出什么款,在年龄段也是如此,不管青年中年还是老年,总之一句话,能赚钱的款就是好款,如此一来好像一块饼干掉进了老鼠窝,你争我抢,互相压价,直至无利可图。虽然有些人做的早也赚了不少,但是一个没风格年龄段的定位,很难在长期守住客人,也不可能做大,更不用说产品形象了,虽然说很中国人零售商也没有风格和年龄的定位,但那毕竟低端市场,可怜的利润,而且量也是今非昔比了。
   中国人做事往往在自己圈子转,特别是温州人喜欢用自己模式去做事。很少去关注他人是如何操作的,所以对抵挡的产品我们善于经营。在我们失去了人工和材料优势,该怎么做,我们迷茫了,失落了。【待续】洗澡去
服装鞋帽不同于其他的行业,有很强的流行性,所以把握住款式是重中之重,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可能说这句话太废了,但很多人在东拼西凑的款式,以后却没显出自己风格特色,显的杂乱无章,要知道你复制的了别人的款式却复制不了他人的风格,除非你复制他人是一个系列一个季度所有款式,这样做的风险就不言而喻了。【不过据我所知在法国已经有人在这么做了,稍做改动复制所有一个季度的款式,不过他比较聪明复制一个美国的牌子,牌子也不是响,但比较人家有自己的风格,哈哈这世界真除了杀人的生意没人做了】。虽然小日本当初的发展也走过一段仿制的过程,但很过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中国人在设计方面从来不是我们强项,小至一枚螺丝,大到我们的军舰军机,我们是一直在复制别人的现有产品,这也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在这方面能力的缺乏,哈哈扯远了。
  有能力的批发商应该把款式和风格d的工作交给有能之人,这也是温州模式,家族企业最大的缺点,凡事亲力亲为。最好自己拥有一个设计室。【事实上很多走在前面的人已经拥有这样设计室了】而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组织货源和销售了,可能很多人会讨厌老外的办事适度和高昂的工资,但我们必须承认设计是我们最大的缺陷。
  去中国人的批发区进货很多人会说,款式都差不多,这也是中国人进货的渠道过于集中,而且互相仿制,还有一点我们低端的客户群决定我们风格特色,比如中国人批发的服装一般比较花,这也是啊拉啊黑和啊三们所需要花的。
  在批发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店铺的橱窗里放杂货,无可非议那一定中国人开的。如果说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那橱窗就是店面心灵之窗。要知道橱窗是吸引客人第一要素,很多人会说都老客人,不用摆客人都知道的,那新客人呢,一个好的橱窗展示,可以反映出你的风格特色来。很多人会说就是泥腿子出身,没有一个橱窗展示的思路,更不用说服装的搭配了,不过据我所知老外也不都是自己来,市面上有这一方面的专业人士,其实老板们也都知道,只是想把这个小钱省了,只能说省的太可悲了。
  很多批发商都没有一个自己标准尺码,在复制别人东西时连他人尺寸标准一起复制,从不考虑他人的尺码是否合适自己客户群和针对的年龄,有点盲目。
  如果说款式是一座房子的话,那布料就是基石,也是质量的保证。很多人重款式而忽视布料,抓住流行布料是决定一个款式是否成功,而在跟住一个流行布料在布料上面做一个系列一个季度款式的开发,【如果自己有能力开发新型布料那是最好的选择,做一个标准的制定者】而不是在布料上面百花齐放,搞的自己劳心还捞力。
   很多人在中国有人力资源和经济能力的都在在中国自己开厂,随着这几年的工人的稀缺和工资的上涨,工厂的开工率不到当初三分之一。究其原因有三点原因
1,内地和沿海城市巨大的消费差距
2,现在从业人员的老化。一般的车工年龄在30到50之间,现在的80后很90后很少愿意从事这一行,而30岁以上的人一般拖家带口,如果在家能赚1500也不愿意出去赚3500的,在家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
3,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过去在江西湖南安徽【一般从事服装的这三省最多】很难在当地就业,有很多的富余劳动力,而如今在工厂内迁大环境下,在当地就业不是那么的高难度了。
  在此环境下也一些服装工厂已经在内地安家,以降低成本的压力。不过内地服装的后加工不是很成熟,且服装辅料也是以片的空白。所以很多沿海的服装厂把裁好的布料拿到内地加工,成衣后在拉回来后加工。现在有很多的内地人做接货这样的中间商,赚取差价。在服装成本大幅上涨的环境下,这也没办法的办法,有人力的自己跑,没人力就交给中间商,但要做好跟单,以保证质量。、
现在做服装必须是少量多款而不多布料的材质 。几款布料几十个款式,少量的加单,以减少库存。
  市场的优胜劣汰在那个行业都是一样的,如果在危机面前不改变自己经营方式,去适应市场带来的改变,最终只有坐以待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3:21:20 | 看全部
五岳之峰 发表于 2011-8-11 12:17
现在很人感觉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以现在中国人在欧洲模式在这经济大坏境下很正常。而我们华人在海外传统的 ...

由于太长,只看了一点点。

万事有利就有弊,这就是定律。意大利的华人理发店如是合法注册的,那些本地人也只能自认倒霉了。法国的中餐馆,老一代的模式曾经使同时代当地人接受过,甚至有些年老者至今仍念念不忘,这怎么能叫忽悠?时代在变迁中,要不断地革新,新一代的人有新一代的事物,这样才算是正经话。

一个占全世界人口约 5 分之 1 数目的种族,再加上这些人的智慧和拼命精神,到哪里都一样地会使当地人的企业感到不安。法国是因其本位主义严重,外籍人士比较难以进入到他们的企业中,尤其是政府公务员的行业更难。所以,当地人所受的影响,有可能比其他国家少。。。

许多事,三言两语时说不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4:01:13 | 看全部
欧江情 发表于 2011-8-11 09:02
这一段是说:如果在二手顶替师傅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二手师傅的最低工资也不会低于 SMIC 工资 。那么,在 ...

这一段是说:如果在二手顶替师傅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二手师傅的最低工资也不会低于 SMIC 工资 。那么,在工资不低于 SMIC 的情况下,你将他定义于什么?

是不合法员工,还是低工资员工?

____________
哦,这个应该是合法吧。不过那些高於普通级别的工资,应该用同行业相关职位来对比,低於普遍水平的,我定义为压低了工资。其实这个在上面回你的贴时已经说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4:16:37 | 看全部
五岳之峰 发表于 2011-8-11 12:17
现在很人感觉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以现在中国人在欧洲模式在这经济大坏境下很正常。而我们华人在海外传统的 ...

是啊,华人企业要多想想如何增加附加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5:14:43 | 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阿拉丁 于 2011-8-11 16:59 编辑
res 发表于 2011-8-11 15:01
这一段是说:如果在二手顶替师傅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二手师傅的最低工资也不会低于 SMIC 工资 。那么,在 ...

既然是合法的,那工资等级的高低,应由当事人自己商定的为准。他们是自愿合作的,又不是傻瓜。所以,也不应该受到旁人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6:46:14 | 看全部
res 发表于 2011-8-11 02:25
你119楼这个案,我是这样认为的,那位二手顶上,而老板又接受他顶替师傅,开始的3到6个月会视为在职倍训, ...

首先一个餐馆的生意并不单在师傅这一个的责任,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如位置、客流、客源对象的定位、食材的新鲜度、服务、装修环境等。说回上面的个案,如果6个月後老板不想给普通师傅水平工资,我个人认为应该让他做回原来的二手位置,但如果老板还想他做师傅的位,请给师傅水平的工资。那位员工也可以考虑留下或去别的地方发展。
前面我们讨论别的普通员工的问题情况不一样,主要是讨论大部份的普通员工都未能达到法定最低人工的标准,我们不能说这大部份的普通员工的能力和人品都有问题吧?当然他们的职能一般,所以希望也只是能就他们的职位给回法定的最低小时/E(这里只是我个人希望,不代表别人)。但如果公司认为某普通员工有能力接替中上层的职位,也可按在职陪(今天才记起这个字应该用培)训的模式,胜任就…

=============

这里是举例;在餐馆已定型的情况下,如果顶替继任的二手师傅,在几个月训练后没有给餐馆增加客人,当然,这不是他的责任,老板也不会说是他的责任。只是在没有增加营业额的情况下,老板也不大可能给他一个真正师傅的待遇,他如同意自愿留任,有可能会是介于二手与师傅之间的工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算是低工资现象,因该餐馆的工作量与工资基本上是相称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是法国人的餐饮业也不例外。

普遍工资低下的现象,在法国不会很多,由于法国的餐饮业员工短缺,一般员工正式就业几个月后,老板如还是给低了工资,TA 跳槽的机会太多了。不然,那一定有另有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7:17:36 | 看全部
res 发表于 2011-8-11 15:01
这一段是说:如果在二手顶替师傅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二手师傅的最低工资也不会低于 SMIC 工资 。那么,在 ...

res + 1你是不是写得太激情了?    \\   你不激情,我激什么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5 15:41 , Processed in 0.119302 second(s), Total 13, Slave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