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楼主: 巴黎=张

[闲谈] 法国基督徒为温州最近发生神迹事件诚切祷告--大大异象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 2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波拿巴 发表于 2014-8-4 00:20
无神论一直存在,但是无神论和有神论就没有什么可以焦点。无法谈。但是证明没有神比证明有神更加难。
...

所以你就对无神论存有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路过 发表于 2014-8-4 00:19
什么叫信仰自由   不是一定要信某个信仰  而是信与不信的问题            我跟你说了我相信科学    我相 ...

            但是事情总有个头,你是你父母造出来的,你的父母是你爷爷奶奶造出来的,你的爷爷奶奶是你曾爷爷奶奶造出来,请问在往上,你 801CF21094617326A03A9FAAF454F032.jpg 的最早的那个爷爷爷爷和奶奶奶奶,那一男一个女是怎么来的,科学说是猴子变的。请问现在猴子怎么不变了。如果是猴子变的,我们动物园的猴子就是我们的兄弟和叔伯大爷。因为他们没有从树上走下啦啊。你信吗。直到现在也没有半猿人和半人的化石,证明这些。也是进化论漫长过程中,一定后半猴子半人的过程,这个化石没有
就证明那是科学的假说。可是首先是假说,然后去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波拿巴 发表于 2014-8-4 00:26
但是事情总有个头,你是你父母造出来的,你的父母是你爷爷奶奶造出来的,你的爷爷奶奶是你曾 ...

谁说是猴子演变的?  是人猿     还有你能证明是神创造的?  还是圣经里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波拿巴 发表于 2014-8-4 00:26
但是事情总有个头,你是你父母造出来的,你的父母是你爷爷奶奶造出来的,你的爷爷奶奶是你曾 ...

他一句异象就能盖棺定论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路过 发表于 2014-8-4 00:29
谁说是猴子演变的?  是人猿     还有你能证明是神创造的?  还是圣经里写的?   ...

        人猿是怎么来的,还有就是从猿又是怎么来的。还有从猿到人过程当中千万年的所谓演化,一定有半猿和半人的漫长历史进程,化石有吗,至今没有。不要说蓝田人,元谋人,北京人,那都有打制石器了。你说哪里有化石,在哪一个教科书里,没有就是接受有上帝造人的科学创造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波拿巴 发表于 2014-8-4 00:32
人猿是怎么来的,还有就是从猿又是怎么来的。还有从猿到人过程当中千万年的所谓演化,一定有半猿 ...

既然你也拿不出上帝造人的证据   你让我怎么相信你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路过 发表于 2014-8-4 00:31
他一句异象就能盖棺定论了 ?

                       我没有说过异像,因为你不可能理解这些。你就是半猿猴半人的化石都没有听说过,就说我相信科学,请问你读过进化论吗。还是就 images问问.jpg 是中学学了一点皮毛。啊哈哈哈哈哈。太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波拿巴 发表于 2014-8-4 00:34
我没有说过异像,因为你不可能理解这些。你就是半猿猴半人的化石都没有听说过, ...

我又说你说异象了吗       我说的是某神棍拿天灾人祸在这里作为攻击的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波拿巴 发表于 2014-8-4 00:34
我没有说过异像,因为你不可能理解这些。你就是半猿猴半人的化石都没有听说过, ...

我所相信的科学是你生病去医院打针吃药  病好了   是科学研究出来的科技      而不是上帝的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路过 发表于 2014-8-4 00:34
既然你也拿不出上帝造人的证据   你让我怎么相信你的话

0027040w3cmdogopkcpvdc.jpg 我相信創造論,不相信進化論
  讓我們客觀的思想:是進化論可靠呢?還是創造論呢?以下幾方
面來證明進化論的不可靠...........
1 進化論無從解釋這些問題:宇宙中萬物怎麼樣從無變有?第一個
單細胞怎樣產生,再億萬星宿中為何只有地球適合人居住?為何上至
宇宙萬物,下至人體細胞都有他的規律?
2 進化論是基於一個推論,而不是基於定論,況且許多推論已被後
來科學家的發現被推翻了,就如早期人是由猿猴進化的,但現今的基
因科學卻發現:人和猿猴的基因完全不同;人和猿猴的血液類型完全
不同;人有文化,動物沒有文化,兩者實在是完全不同的。
3 進化論聲稱是無數動物是經過突變而進化的,這正違反了生物學
的定律~~~~突變必定帶來害處,就如人體細胞一旦突變,就極有可能
成為癌細胞....
4 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後來也信了耶穌,達爾文曾經斷言,某偏
遠島嶼上的土人起碼要經過兩千年的進化才能像文明社會的人,後來
他卻看見那些食人族土著因聽聞宣教士所傳的福音而全然改變,甚至
變得比所謂文明社會的人更單純….更有愛心,他因此大受感動,悔
改相信耶穌,之後他還買了大量聖經送給各處的土人;他在自傳裡寫
道:「我承認原始的生命始於造物的主,若沒有一個終極的因,宇宙是
不能存在的」。
5 相信進化論的人的道德不會由壞變好,相反地,事實證明世人都
被罪惡所捆綁;曾經有一名無神論者要求與一人傳道人辨論,那位傳
道人被聖靈感動,對那位無神論者說:「若你能帶走一個原本沉溺在
賭博…淫亂等罪惡中,卻因聽了你的無神論而行為大有改變的人來,
我就帶一百個原先是這樣腐敗,後來卻因信真神耶穌而改變的見證人
來」那無神論者聽了就說;「那我不跟你辨論了,因我連一個也找不
到」。
反觀創造論,它並不是人的推論產生出來的,而是由造物主…..
獨一的真神,藉著祂的話啟示世人的---------啟示世人祂是怎麼創造宇
宙萬物和地上各從其類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所以,歷代不少科學
家也都因著發現了秩序….規律和奇妙的運行,而讚嘆造物主的偉
大;亦難怪絕大多數著名的科學家都歸向獨一的真神,相信和接受耶
穌做他們個人的救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路过 发表于 2014-8-4 00:39
我所相信的科学是你生病去医院打针吃药  病好了   是科学研究出来的科技      而不是上帝的祝福   ...

imagesIBZ2Y74D.jpg 还是给你张牧师谈 基督教对健康与医疗的影响

  
「有许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马太福音十二章 15 节

  1931年间,有一些北美宣教士在厄瓜多尔的基多市(Quito)成立了一个基督教短波广播电台,向南美各地传福音。不久,贫困的百姓陆续从邻国来到电台寻求医疗的协助;他们以为这些传福音拯救灵魂的人也会拯救他们的身体。于是在1950年代,这个电台(HCJB,简称安地斯之音)增设了一所医院,如今这所医院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医院。在基督教的时代里,信徒以基督之名提供医疗需要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是以行动来传扬福音的典型方法。

  基督教在医疗的领域上贡献卓越。首先,基督徒的生活模式就是健康的。第二,基督教在医院的发展史上占了一席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些史学家认为医院的创设本质上就是基督教。耶稣的榜样和教导激发了许多牧师、神父、修士、修女、宣教士和无数的平信徒在世界各地提供医疗协助;西方世界的医药往往经由基督教宣教士引入第三世界和原始部落。简而言之,如果没有耶稣,医学不可能如此广传,更不可能如此充满怜恤与爱心。



古老的犹太人

  远古时代,犹太人在卫生条例和习惯方面远比外邦人进步;神借着律法的敬拜仪式启示祂的百姓许多有关健康的原则。在《医学的故事》(The Story of Medicine)一书中,作者马可塔(Roberto Margotta)写道:

  古老的希伯来医学有其历史的重要性,因为圣经中的一些概念对团体卫生大有贡献。......在利未记中记载了有关身体洁净、营养与饮食、妇幼福祉等准则。一个人若相信真神就自然拒绝行使法术。

  马可塔指出,中古世纪欧洲人面对麻疯病的威胁时,教会运用希伯来经文中所教导的原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基督徒得以作为桥梁,将神启示犹太人(相当小的一个民族)的准则用诸于世界其它地方。不幸的是,圣经中有关卫生的教导几世纪以来均不受到重视,以致人们的健康遭到了危害。



耶稣的榜样

  在福音书中我们看见耶稣基督到处去医治病痛者;祂按手在人们身上,他们就得医治。祂甚至可「遥控」治病,祂只要口出话语,在另外一处的人就得了医治(参太8章 5~13节)。基督所教导的信息因着祂的医治而得以具体呈现给众人;每一次的医治都是一场精彩的布道,在在证明祂是掌管病痛和死亡的主宰。祂告诉我们丢做同样的事——照顾贫苦生病的人。两千年来,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不断地照着祂所说的去随从而行。

  祂触摸瞎子的眼睛和聋子的耳朵,接着世界各地出现了医院;而在基督诞生之前,是没有医院存在的。祂按手在人们根本不敢接近的麻疯病人身上;也因此麻疯病院随着耶稣基督的教导而纷纷设立。



基督教是否使医学停滞不前?

  有些学者认为基督教使得古希腊罗马所研发的医学停滞不前。马可塔写道:

  有些权威人士认为基督教是医学不进反退的原因,但事实并不尽然。也许说基督教没有设法阻止医学的退步还比较合理。......基督教乃是遵循主的教导,把医学视为行善,实际而言,基督徒为了减轻人们的病痛,付出了相当多的代价。

  早期的基督徒和其它宗教信徒一样,亦不允许尸体被人分割。而这件事的确使得医学的研究在基督教时代停滞不前有几世纪之久,一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所改观。却也意味着说,中古世纪的人们又太把古罗马医师加伦(Galen)的解剖学视为像福音一般的真理,但是事实上他仍然犯了不少的错误。

  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基督教提升了怜悯与仁慈之心,使得我们对病患的态度有了改变。此外,如前面曾经提过的,基督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诞生;许多在科学医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人都是基督徒。



医院

  在受到基督的影响之前,有些文化下的人们会把病患安排在零星的简陋地点,例如罗马兵丁会被送到军队中的专属医院,而古希腊人却只能把病患送到医药之神亚克里比阿(Aesculapuis)的神殿——在那儿不但迷信充斥,为非作歹的祭司甚至还蹂躏病患。

  在耶稣基督的影响力发挥之前,生活是残酷的,照顾「一无是处」的病患并不是人们优先的工作。例如,罗马自我主义学派的哲学家普劳图斯(Plautus)说:「当人们面对陌生人时,就会像匹狼一样地凶猛。」作家戴维斯(John Jefferson Davis)在评论有关基督徒个人慈善工作时亦提到,就照顾病患而言,在耶稣来到之前,那真是一个残忍的世代:

  在基督教之前的罗马帝国,医院只为军人、剑客和奴隶而设立;一般的劳工和其它穷人丝毫没有被收容的地方。人们惧怕死亡,对病患毫不关心,往往把他们赶出家门,任他们自己去面对命运。

  但是今日我们看见,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医院有了转型;耶稣基督的爱和榜样使人们对病患有了新的照料态度。甚至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许多医院名称看出它的基督教根源,如浸信医院、圣路加长老医院、圣十字医院等等,其中有一些早已不强调基督教信仰。

  最早,许多医院算不上是「医治工厂」,只能算是「接待所」。许多早期的医院不只是照顾病患,还收容贫穷人。艾斯特大学(Exeter University)考古历史学系的教授科林琼斯(Colin Jones)写道:「从极度资源匮乏的情形来大胆推测,在1450 或 1500年之前可能只有大城市的大医院里有医疗人员。」这种现象持续到十七世纪,至少在法国是如此;芮契雷(Richelet)的1680年的字典给「医院」的定义是「一个休息的场所,提供无法谋生的穷困者居住之处,并特别给予救济。」

  十九世纪以前,医院都是只有穷人在使用,并非是人人会去的地方;有谋生能力的人一旦生病,则在家申请人照顾。草创的医院不管其设立的动机如何美善,里面总是脏乱不堪。医院一直到了十九世纪基督徒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细菌学研究大有斩获,而另一位基督徒利斯特(Joseph Lister)亦提倡消毒杀菌外科手术,于是医院变得比较安全,才渐为一般大众所接受。有关巴斯德和他的信仰,我们后面会再谈;利斯特则是贵格会的信徒,他曾写道:「我深信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不管最早的医院有多简陋,至少它是当今医院的雏型。从中我们知道若没有基督,就没有医院。

  自从四世纪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基督徒就在各地建立无数的医院,有时候甚至在「偏远危险」的地区盖医院以提供庇护,让基督徒的朝圣者得以远行到圣地;有些朝圣者没有金钱,完全仰赖其它基督徒「慷慨接待的善心」。这种医院并不是只限于提供膳宿,也不是只专一于医治疾病。

  在 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中,不但正式认定圣经所教导的三位一体的教义,并且宣布了一项规定,对整个医院历史有着极重大的影响;会中宣布凡是建立教会者就必须同时建立医院。史诺克(Donald Snook, Jr.)写道:

  许多大医院的建立可以直接追溯到公元 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那时各教会的主教都受指示要走出来,到基督教国度有教堂的每一个城市中建立医院。

  该撒利亚的主教圣巴西流(Saint Basil of Caesaria,约公元329-379年)被尊为是第一个建立基督教医院向病患传福音的人。格兰特说巴西流的医院是第一个「非流动性的医院」,是一个设有床位的医院;在巴西流之前的医院基本上都只能算是「流动诊所」。马可塔记载有关巴西流的医院说道:

  这所医院宛如一座小镇,病房之多足够应付众多的病患;它还有淋疯病区。它所订定之「爱的守则」包括病患的照顾与舒适,同时也接纳那些过去一向被人所弃绝的淋疯病患。

  富有的基督徒妇人法比奥拉(Fabiola)是耶柔米(St.Jerome)的门徒,据说她在大约公元400年时于罗马盖了第一家西方的医院。

  至今仍在运作的最古老医院是巴黎的「上帝旅馆」,由圣兰德理(St. Landry)建于大约公元600年。这所医院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医疗建设;史诺克说:「即使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这间早期的法国医院仍可以称之为医疗中心,因为它对于照顾病患的诸多设备与机能都一应俱全。」

  在新大陆至今仍存在的最古老医院是墨西哥市的拿撒勒耶稣医院,于1524年由柯特兹(Cortez)所建。的确,基督教在健康方面影响很大,特别是对病患的照顾。



「基督的穷人」

  在中古世纪时,责任和慈善是不可分的,慈善工作是人的一份责任。「基督的穷人」的整个概念源自马太福音廿五章所提绵羊与山羊的比喻,基督的穷人应是基督教慈善工作的主要受益人。琼斯写道:

  施舍的慈善行为完全是因为人们把基督和穷人划上等号......虽然所谓的「基督的穷人」在慈善奉献者的心目中没有一定的范围,是涵盖广大的一群,然而医院仍总是人们在遗嘱中特别吩咐要关照的一个机构。

  和基督教影响甚钜的中古世纪形成对比的是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那时候有一股反教会的力量,使得医院体系整个崩溃,有三分之一的法国医院停止了运作。事实上,在这个无神论驾驭的时期,「私人慈善行为也似乎全部终止了。」琼斯又说:「在有信仰的时代,慈善机构总是做得很好。」



美国的医院

  在美国,第一批的医院大部份是基督徒建立的。宾州医院是第一家医院,1751年建于费城,贵格会信徒贡献最大;在这之前有救济院,由基督徒首创,专门收容穷人和病患。

  美国的救济院始于十八世纪,是医院的前身,以救助都市穷人为要。第一家救济院由著名的贵格会信徒宾威廉(William Penn)在1713年建于费城;起初,此救济院只救助贫困的贵格会信徒,于1782年则扩及所有需要救济的人们。

  宾州大学历史社会学教授罗森柏格(Charles E. Rosenberg)的著作《照顾陌生人:美国医院制度的兴起》(The Care of Strangers :The Rise of America's Hospital System)精彩地记录了美国医院的创办历史。罗森柏格说,美国早期医院的建立「起因」并「架构」于「基督徒管理经营的责任感」。毫无疑问地,救济院细菌丛生,必是人们的最后选择,亦是别无选择的穷人之唯一去处;它们比较像中古世纪的医院,和今日的现代医院差异极大。救济院收容的人往往一待就直到死亡之日。

  相对的,有许多改革者(大部份是基督徒)试图建立医院,帮助贫穷的病人,但是不收长期的病患,免得又变成另一种救济院。一位支持建立医院的波士顿人士写道:「一旦基督教信仰付诸行动,首要之事应是探访和医治病患。」

  早期的美国医院不但认为身体健康十分重要,也看重心灵的健康。例如,在纽约医院里,「每间病房都摆了圣经」,而「被逐出医院者所犯的典型过错是「咒诅、玩牌、喝酒和不知节制」。查尔斯顿的救济院则规定有主日崇拜。在美国,基督徒的影响力对医院的建立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1888年有位牧师提到当地的一家医疗院时说,这个机构的每日工作是将「基督教的思想和信念付诸行动」。

  罗森柏格指出,促使医院卫生化并提供安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可能是「护理的专业化」,虔诚的南丁格尔与此有莫大的关系,等会儿我们就会谈到;细菌学家巴斯德和利斯特医师在这方面也影响重大。



护理团体

  护理已经成为保健工作的重要一环,而基督教是护理工作的创始者。出于对基督的爱,妇女加入了修道院,成为今日护士的先驱。「遣使会」(Daughters of Charity)是著名的护理团体之一,琼斯称之为「最重要的护士姊妹团体」。天主教改革者圣味增爵(St. Vincent de Paul, 1581-1660)和圣路意斯(St. Louise de Marrilac)是「遣使会」的共同创始者。圣味增爵告诉妇女们「你们必须去寻找穷苦病患,照着主所做的来行,祂走遍各乡镇,医治祂所遇见的人们。」琼斯记载了「遣使会」的重要性:

  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前夕,也就是旧制度的末期,这些女士已经接管法国近乎全部的医院和慈书机构;这整个过程应算是职业妇女在现代初期的显著成就。她们对医院经营的改善和「医疗化」具有莫大的贡献。

  这些基督徒妇女经营医院的医药部门,她们认为自己比实习医生还高一等;她们负责妇女病房,对于外科手术懂得相当多,有时候还得递补缺席的外科医师。连常常抱持怀疑论的法国作家伏尔泰(Voltaire)亦对这些委身的妇女给予佳评:

  那些致力于救助贫困者和照顾病患的宗教机构应该受到最高的敬意。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莫过于是那些牺牲外貌和青春的女士,她们在医院里照顾各种苦难的受害者;那样苦难的光景对人的尊严是一种羞辱,而对我们这些讲究高雅的人士而言,又是一种何等恶心的情境。



南丁格尔

  现代护士的鼻祖南丁格尔(1820-1910)乃是从耶稣基督的榜样得到她事工的灵感。她非常的敬虔,虽然她的神学认知并不全然合乎正统;然而若没有基督的启发,她不可能完成她所做的一切。若没有基督,就没有南丁格尔。她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深远的影响。

  她说她十七岁时神即呼召她参与服事,不过直到三十岁出头,她才明白神要她服事的方向。影响南丁格尔的是德国路德会的牧师夫利涅(Theodor Fliedner,1800-1864),他在路德会中组织了女执事会,这些妇女先在德国的凯泽窝斯(Kaiserwerth)以基督教社区团体的名义协助有前科的人,并参与教育及护理指导的工作。1850年代初期,具有强烈意志力的南丁格尔在家族(社会地位颇高)的抗议声中到了此地,她第一次体会到「快乐」的真义,她初次接触到护理工作就是和这些基督教女执事一起同工的。

  接着,1854年她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来到英法军苦战俄军之地——克里米亚的Scutari。当时基督教影响非常之大,因此当征求护士的号令一出,各种基督教团体的妇女们都欣然响应,南丁格尔必须从中作一个挑选。她呼召「具有健康远见的护士」,而且是「不分宗教派别,无论是罗马天主教修女、新教女执事、基督教医院的护士、英国国教的姊妹等都不可分彼此」。她和护士们远赴辽阔的战场,开始她那伟大崇高的护士生涯。在那个时代南丁格尔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提着灯笼的女士」为伤患裹伤并照料濒死之人;一夕之间她成为民族英雄。

  她回到英国后,写了一本很具影响力的书,书名是《医院笔记》(Notes on Hospitals),于 1859年出版。这本书对欧陆和美国改善医院卫生环境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也使得她对「医院主动重视卫生设计以及井然有序的行政效率」等方面有着莫大的贡献。

  1860年她在伦敦圣汤姆斯医院开办南丁格尔护理训练学校,这是现代护理教育的开端。她个人影响成千上万位愿意接受训练的护士,纵使在她生病成残之后仍继续不断发挥其影响力。

  再说一次,如果没有耶稣,就不会有南丁格尔。她对自己的虔诚事奉总括地说:「天国就在我们心中,但我们必须让它外显出来。」



红十字会

  十九世纪中叶,一个福音派弟兄开始推动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道主义活动——成立国际红十字会。邓南特(Henry Dnnant,1828-191O)是瑞士的银行家、慈善家,也是「复苏教会」的成员。他在1850年代协助成立日内瓦基督教青年会(YMCA),他是第一位建议YMCA组织国际性联盟的人;1855年他们在巴黎举行第一次世界会议时,他起草了大部份YMCA的组织章程,且至今仍沿用着。大体上来说,他在YMCA的国际经验(在那个时候 YMCA纯然是福音性机构)帮助他日后成立国际性的红十字会。

  1895年他有事拜访在意大利索尔费里诺的拿破仑三世,邓南特亲眼目睹意大利为统一而引发的可怕战争。战后好几个星期,他衣不解带地做义工,照料安顿在教堂里的伤者。他知道如果有最基本的事先准备,那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死亡。他把自己的感人经验记录下来,在1862年出版成书,名为《索尔费里诺回忆录》(Memory of Solferino)。在书中他描述自己如何从这些经验中明白神的呼召(乃是要他协助防止这些无谓的死亡)。

  在心中满怀各种思绪的状态之下,我有一种直觉——虽然模糊不甚明确,但是却很深沉——那就是我的工作是为要成就神的旨意;对我而言似乎必须将之当成一件神圣的职责来做,而它必会结出众多的果子,使人类因此受益无穷。

  这可真是先见之明!邓南特在他的书中构思要成立一个中立的国际性组织来帮助在战场上受伤的人。也就是「在太平时期将一些热心、专注、完全合格的义工们组成救援社团,以备在战时协助伤患,如此做不知可行否?」

  人们对《索尔费里诺回忆录》的反应有如「触电」一般,也因此刺激了红十字会的诞生。他是「五人委员会」背后的主要推动力,这个委员会在1864年成立了此国际性组织,有来自 16 个国家的 24个代表团参与。他们选择截短的十字架作为象征,以表明一种中立性的协助,这真是人类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从那时起,红十字会即救人无数,而它的创始者就是一位基督徒。这个象征符号的意义(虽然它基本上是瑞士国旗的颠倒图象)绝不应该被忽视。第一个回教国家(1876年土耳其)接受了红十字会的理念,但是不得不将基督教的符号改成回教的象征;因此,红新月形的旗帜从红十字衍生了出来。回教徒和基督教国家的百姓不同,他们是在无意之间发现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道关怀是源于耶稣基督这个推动力。1919年这两种团体结合起来,成立了红十字会和红新月社联盟。今天有超过145个国家参与在这两个团体中,而其中大多数均选择红十字会。

  不幸的是邓南特遭遇到严重的财务问题,最后终于破产,丧失了财富和名望。他被逐出日内瓦,在巴黎流浪多年,一直到了晚年,他才总算又风光地回到瑞士。1901年他得到第一届的诺贝尔和平奖,和帕西(F.Passy)共同获得。可以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红十字会,更遑论是红新月社了。



巴斯德

  巴斯德医生(1822-1895)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的贡献至今仍大有影响;他对捆菌方面的研究肇始于杀菌和消毒的工作,并研发出多种致命疾病的疫苗,包括狂犬病、白喉等。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巴斯德的研发和那时候当红的达尔文观点背道而驰。亨利墨里斯(Henry Morris)以此描述巴斯德:

  毫无疑问,他在拯救人类生命的贡献上比任何人都伟大,今天大部份的科学家还是会说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但是他在世的时候,整个生物研究界都在强烈抵制他,因为他反对「自然发生」的理论和「达尔文主义」。由于他的坚持和周全的实验以及条理的剖析,终于迫使大部份的生物学家和医学科学家放弃「生命自然生成」的观点,以及以此观点为基础的医治方法。巴斯德是个非常虔诚的人,愈老信仰就愈坚定;有人问起他的信仰时,他会回答说:「我知道的愈多,我的信仰就愈接近乡下农夫,如果我能完全了解,相信我的信仰必然像乡下农妇一般笃定。」

  撰写巴斯德传记的作者瑞达特(Rene Vallery-Radot)写道:「他的一生始终对神和永生有绝对的信心,并深信神所赐给人在世上追求美善的能力必会延续到另一个国度;福音的美德对他而言一直是存在的。」当这位科学的巨人过世的时候,他一只手握着妻子,男一只手则握着十字架。



现代宣教运动

  公元 33 年时,人类的平均寿命尚只有 28岁,到了 1990年时达至六十二岁。这样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医学的进步,然而也跟过去一两百年间,一些全球性医疗宣教士大事鼓吹相关的健康知识有关。时至今日仍有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宣教士在第三世界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例如本章一开始提到的安地斯之音(Voz Andes)医院,对当地的许多病人而言,这是他们唯一可以接触到的医疗照顾。

  为了爱主的缘故,基督徒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数以万计的医院,最远至边陲地区的丛林;这些医院照顾麻疯病人、瞎子、聋子、跛子和各种伤残的人,而基督徒的医生、护士和宣教士在麻疯病院和各种医院中工作,为了阻止疾病的蔓延,甚至往往牺牲了他们的性命。这些医疗宣教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多大,谁能估算得出来呢?这些人就是便居住在最不卫生环境中的无数异教徒和野蛮民族,提升生活水准的最重要一群。

  西方的医学大部份是借着一些宣教士引进开发中的国家。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医生(他后来成为牧师)如此写道:

  早期开发中国家无论在建医院(如在非洲和部份的亚洲地区)、兴学校、订定公共卫生准则等等之事工得以完成,基本上都是起源于教会的关心与教会所带出的活动。

  路得塔克(Ruth Tucker)写了一本有关基督教宣教史的书,涵盖教会创始至198O年代初期。她说医疗宣教为主耶稣作了美好的见证:「二十世纪的医疗宣教毫无疑间地是世界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人道工作,而且它比任何其它方法更能化解人们对基督教宣教工作的批评。」塔克举例说,甚至到了1935年,中国大陆的医院有半数以上是由基督教宣教士经营的。

  此外,没有人能估计在美国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基督教助人的感召而进入医学界的;耶稣基督的确激发了人性中最伟大的冲劲。



预防医学:虔诚的基督徒生活是健康的

  今天大家都承认最好的医疗就是预防。基督教中有无以计数的教导,要人不可糟蹋自己的身体,例如不要抽烟、喝酒、性杂交等。活用的基督教信仰是对健康是绝对有益的。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林前6章 19节)。基督教的教导提醒我们要尊重自己的身体;如果你将自己的身子看成是「圣灵的殿」,你就不会过一个视你身子如同垃圾筒般的生活方式。

  今天在美国可以预防的最大死亡祸首是抽烟;每年在美国有四十万人因抽烟而提早结束生命。他们的死因有「癌症、中风、肺炎、流行性感冒、腑结核、肺气肿、气喘、溃疡、死胎、心脏冠状动脉的问题」。换言之,抽烟每天杀死的人数超过一千人,比美国每年死于交通意外的人数多了八倍。美国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不抽烟乃是出于基督教的信念。我曾亲眼看过,也读过见证,有无数的基督徒在信主之后放弃抽烟;他们受到耶稣的影响,在生活方式有了诸多的改变,停止抽烟便是其中之一。

  在属灵方面有所委身,对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更是有益。这并不是讲道者的意见,而是许多科学研究的结论。最近,精神病医师大卫拉森(David Larson)——他是政府的资深研究员,在国立心理健康中心(NIMH)工作近十年——将一些实验资料编篡起来,所得的结论是:上教堂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马克哈特威博士(Mark Hartwig)在「爱家杂志」(Focus on the Family Citizen)里对拉森的研究做了总结,他写道:

  科学研究显示宗教的委身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综合自己和他人的研究之后发现,宗教的委身似乎对人们的生活有非常正面的果效。的确,当他把各种研究资料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结果很精彩。在精神医学方面,92%的研究显示宗教之委身带来良好的效果;家庭医学方面,则有83%的资料显示有利的果效;健康文献也显示81%是正面的,除了延长寿命之外,宗教也可以降低生病的机率。

  研究人员说:「很显然地,经常上教堂似乎是个保护因素,可以抵抗众多的疾病。」这段引述取自哈特威博士的文章,他的标题很贴切:「为了健康,上教堂去」。



结论

  在跟随最伟大的医生耶稣基督的脚踪之后,许多基督徒在医学领域里作了最了不起的人道贡献。也因此,偶尔总会有一位怀疑论者不得不承认基督教信仰在助人方面具有的正面果效。桑德斯(W.O.Saunders)即在「美国杂志」(Amrican Magazine)中写道:

  不可知论者深深被信仰的力量所震撼。他曾见过酗酒者、浪荡者和道德败坏者被信仰所改变。他见过病患、老人、孤独者从信仰中得安慰得扶持。他看见慈善活动的举办,庇护所、医院、育幼院、学校的建造,他势必羞愧地承认,身为不可知论者很少盖医院,很少为孤儿建造家园。

  我认为桑德斯先生用「很少」一词已经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就我所知,不可知论者从来没有任何建设。那些建设正是「基督教思想和信念的付诸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波拿巴 发表于 2014-8-4 00:41
我相信創造論,不相信進化論
  讓我們客觀的思想:是進化論可靠呢?還是創造論呢?以下幾方
面來證明進 ...

你连回复也只能去网上收索跟复制了吗?   这样的文章一搜一大堆     也有对立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路过 发表于 2014-8-4 00:44
你连回复也只能去网上收索跟复制了吗?   这样的文章一搜一大堆     也有对立面的     ...

设施.png 你忘记了你就是主的医院的标志都是十字架,知道为什么吗、中国医院红色十字架的由来。

  十字架是古代一种死刑,本是耻辱的标志,也是一种酷刑。却因耶稣上了十字架,十字架因此成为平安、和平、拯救、仁爱的象征!红十字会的创立也与此有关。

    关于中国医院十字架的由来,可谓鲜为人知!基督徒认为这事与基督教有直接关系。非基督徒认为这事与基督教没有关系。在非基督徒的眼里,中国医院十字架与瑞士的国旗有关(注:请不要忘了瑞士也是基督教国家)。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界各国的医院都没有使用红十字架作为标志。只有中国的医院使用红十字架作为标志。这是因为,中国医院的前身就是悬挂十字架标志的教会医院。教会医院属于基督教组织所创建,且医院最初建筑得像一座教堂,屋顶上有十字架。中国医院一直沿用十字架作为标志。中国基督教会也使用红十字架作为标志。不过,虽然都采用红色,但是二者的比例略有不同。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医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西方传教士为了使中国能走上进步之路,以自己的血汗、青春、生命为代价,不远万里来到贫穷落后的中国。遍布在中国最为艰苦的地区。英国传教士戴德生名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表达他对中国的爱,彰显奉献与牺牲之精神。事实上英文裡面还有一句话他说「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

    殊不知,教育、出版、医学是晚清以来基督教传教士间接传教的三大途径,学术界对此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马伯英、洪中立:《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杨念群:《“地方感”与西方医疗空间在中国的确立》,《学人》第12辑:《传教和行医:不同道不相为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4期;邹振环:《西医译著与近代中医界的反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近代医院制度主要源于欧洲。中世纪欧洲宗教占统治地位,天主教把设立医院作为传教手段之一,医院开始成为慈善事业,为贫困、残废者看病。公元9世纪的欧洲,设有许多与修道院相连的医院,供来客住宿和看病。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院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以医疗为主的、集治疗、护理为一体的今人所熟知的医院。这种制度,随着传教士的足迹,传到美洲、非洲和亚洲。

  西方医事制度为中国所知晓,并非始于晚清。明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在所著《职方外纪》(1623年出版)中,已经介绍了西方的医院制度:但是,医院制度传入中国,始于晚清,始于新教传教士。

  早在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年)与东印度公司医生李文斯顿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是为基督新教在华行医施药的开始。几个月内,诊所便为300名病人施诊。1827年,马、李与新来华的郭雷枢(T.R.Colledge)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院,主要为穷人施诊,主治眼病,兼治他病,来诊者每天平均有40人之多,澳门附近亦有人前往就诊。据统计,从1827年到1832年10月,5年之中,共治愈4000余人。

    1828年,英国传教士高立支在澳门开设了一家教会医院。

  1835年11月,来自美部会的专业医师伯驾(1804~1889年),开办了东方第一所教会医院——广州眼科医局,即广州博济医院的前身。据伯驾给美国传教总部的第一份季度报告说,他的医院租用当地商人的楼房,具有一定规模,可以接纳200个病人候诊,收留40个患者住院。伯驾是近代中国基督教从事医药传教之首位牧师,他的外科手术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妙手回春的消息常常不胫而走,在士绅阶层中产生广泛影响。没有什么反对医院的事情。倒是为政府官员所熟知和肯定。很少有病人表现出不信任。一位65岁的回族妇女,双眼患有白内障,当我问她是否能忍受手术时,她回答道: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它们取出,再把它们放进去。广州医局在短时间里飞速发展,病者日增,每日平均赴诊者约200至300不等,有时多达600人。伯驾1844年的报告表明,教会医院成立6年中,共为1.2万多名患者解除痛苦。

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著名教会医院
名称                现名                       创建者
上海仁济医馆      (後改仁济医院)             洛克哈特(英国伦敦会委派)
广州金利埠医院                                 合信(英国伦敦会委派)
北京通县潞河医院    北京潞河医院               美国基督教公理会
汉口仁济医院                                   英国伦敦会
渖阳盛京施医院                                 英国教会
杭州广济医院                                   英国教会
山东共和医院        山东医科大学附院           英国浸礼教会
天津驮夫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美国卫礼公会
山东德州博济医院                               美国基督教公理会
北京道济医院        北京市第六医院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
河南安阳广生医院    安阳市医院                 加拿大基督教会
河南沁阳恩赐医院    沁阳医院                   加拿大与英国教会合办
南京鼓楼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美国+个教会联合创办
成都男医院                                     加拿大联合会
成都妇孺医院                                   加拿大联合会
河南汲县惠民医院    河南新乡医学院附院         加拿大与英国教会合办

北京天主教施药局                                     法国天主教
长沙雅礼医院             湖南医科大学附院            美国基督教雅礼会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英美加三教会联办
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院     成都华西医大附院            英美加三教会联办


    教会医院的人道主义精神,特别体现在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包括妇女、麻风病患者、盲瞽者和精神病患者。在传统中国,男尊女卑,妇女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缠足,健康问题更加严重,妇女医疗问题反而更不被重视。来华传教医师在这方面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伯驾曾为他的医院有许多女性患者而感到极大的鼓舞,在医院开办的头三个月中她们有270人,占来诊人数的三分之一。以后,随着女传教医生的到来,为妇女和儿童专门开设的医院开始出现,很多医院都有妇产科,这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

    186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女传教士Douw.D.M来到北京,她耳闻目睹了老式接产婆的种种愚昧无知和不讲卫生,认为旧法接生给产妇和婴儿带来的几乎是一场灾难。她发现这个问题极其严重,尤其是迷信活动使妇女儿童受害最重。她曾见一个产妇因为难产,接生婆在孩子露出来的脚上穿上一只鞋,认为这样孩子就可以自己走出来了,结果母子二人都失去了生命。当这位女传教士看到这种场景之后,回到家里大哭!有感于此,Douw.D.M返回美国,向长老会募集财物,准备了整整8年的时间,于1885年再到北京,建立女子医院,这就是以后的道济医院。医院建立后,她积极推广新法接生、预防接种,同时培养中国医务护理人员。(注:陈凤林等:《北京道济医院考略》,《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第7期。)也是在1885年,美国基督教妇女传道服务团,在上海西门外创办妇孺医院。190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上海创办广仁医院,专门收治女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拿破仑.波拿巴 于 2014-8-4 00:50 编辑
我是路过 发表于 2014-8-4 00:44
你连回复也只能去网上收索跟复制了吗?   这样的文章一搜一大堆     也有对立面的     ...

          这些都是我向张牧师学习的基本功课,我只有转载给你。我打不过来。你多看看在发言。那是知识和历史。历史和事实应该是起码的基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3: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斯德医生(1822-1895)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的贡献至今仍大有影响;他对捆菌方面的研究肇始于杀菌和消毒的工作,并研发出多种致命疾病的疫苗,包括狂犬病、白喉等   

看清楚是研发  而不是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24 03:54 , Processed in 0.071731 second(s), Total 12, Slave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