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馬行空 于 2014-9-22 21:44 编辑
是谁?那一年?在厦门大学作的演讲?求真相。
![](http://www.zhibeifw.com/upload/ks_dxyj/20130312133945_k6la.jpg)
乍一看、还以为楼主到我家乡的大学作演讲、误了一次会!
索达吉堪布本来是要到厦门大学哲学系演讲,但堪布这次来厦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我们也邀请他顺便到嘉庚学院作一场演讲
今天的演讲题目是“问佛陀情为何物”。佛教对内心非常重视,所以,堪布对“情”一定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堪布……
![](http://www.zhibeifw.com/upload/ks_dxyj/20130312134224_q5ka.jpg)
首先,在世俗层面,佛陀也承认感情。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法句经》中,对于在家人的正常感情生活,佛陀有许多相关的教言。所以,并不是学佛就要出家,也不是学佛都要断绝感情。
总之,对于爱情,佛教中有深刻的揭示。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前世、今生种种因缘形成的,在爱情当中,有些人是来讨债的,有些人是来还债的。比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情有独钟,一见面就生起爱慕心,按照佛教的解释,这并非是一种偶然,很可能源于前世的宿债。 当然,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爱情的这种复杂性。因为它只看到今生的现象,对前生后世的领域,则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一概排斥佛教的观点,那在面对感情的困惑时,就会遇到许多麻烦。 尤其如今很多人的爱是一种占有,有许多实用主义的成分——对方能让自己快乐,就跟他朝朝暮暮在一起;如果他给自己带来痛苦,则恨不得灭之而后快。这种爱,实际上就是痛苦之因。 ……与这种自私自利的爱相比,佛教的爱是对一切众生平等关爱,并且没有任何条件。乍听这种说法,有些人也许会想:“不可能吧,太玄了!”其实一点都不玄,这种理念有甚深的含义,一个人如果有了这样的“爱”,就有了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今天,我只是稍微提醒一下各位,希望大家对爱情要有理性的认识。其实,在佛教中,这方面的智慧教言有很多。比如大乘论典《入菩萨行论》中,关于如何调伏自己的心,就有非常好的宣说,是现代人不得不学的一本好书。 小马说:人世间须要爱、那怕是电光火石一瞬间、已足矣、直能教人死而无憾!楼主您说呢?还是要直面人生为好!……
对不起、恕我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