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楼主: hui2019

生命的意义——作者:蒋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8:50:50 | 看全部
真正的历史在民间
我是所谓的历史专业出身,曾经背过的、考过的历史知识虽说不上不计其数,也可算是颇为可观了。面对那些汗牛充栋的书籍,也曾一度心存敬畏。
        我还是一个涉世不深的人,所以总略显幼稚,对此,也曾一度不能释怀。直到看到静安先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的论断,才焕然释怀。
        可是,即使如此,这么多年生活下来,也慢慢的明白,所谓的“历史”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几多虚假几多丑,眼睛越明亮,看到的却反而越丑陋。我们都在呼唤批判性思维,实证主义方法,可是在应付考试之外,你却发现这些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几多的困扰,最后只留下一些窝心的嘿笑。
        记得几年之前,我和平时一样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早饭时没吃的,因为基本每天我都在固定的几个小吃店买自己喜欢吃的早点。可是那天,不仅我喜欢吃的早餐店没开,连我不常光顾的也没开,就这么找了一路都不见踪迹,最后在一个做早点的质量极差的隐蔽地方买到了两个豆沙包,极其难吃,一直影响我当天的心情。当然,除了光光的店面和冷寂的街道,多的就是一路骂着娘的买早饭而不得的人。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镇里为了迎接全国文明乡镇检察,命令所有会有搭到街面的早餐店关门大吉了。而这一切,普通居民谁知道啊,由此出现了空兮兮的肚皮和懊恼的情绪。
        而文明乡镇检察果然就通过了,镇里的干部职工都发了大红包,可是在我们普通人的眼中,这样的所谓的荣誉到底是什么呢?
        去年学校编写校史,期间我发现,大概6、7年前,学校荣誉是很少的,近几年却越来越多,有烈火燎原之势啊,害的我打字都打了好久。可是谁都知道,6年甚至10年前,学校一直是很优秀的,而近几年学校发展是每况愈下。而且这些检查通过而得到的荣誉有哪一次不是弄虚作假做出来的呢,看着这些荣誉,在每一个老师的心里,而不是在堂而皇之的学校文件上,到底是什么呢?
        最近一段时间,本地老师尤其是高中老师情绪极其不稳定,因为待遇问题。每次开会都说要重视教育,教育有多重要多重要,可是教师待遇却极差,说是不低于公务员平均水平,事实却不到一半。有什么补贴,教师都是排除在外,刚看到一个数据,说我国的人均医疗支出位列全世界188,教育呢?更不用看具体设置和操作。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所有负面的东西都被那些堂而皇之的话语啊文件啊什么的排斥在外呢?到底怕什么?是谁在怕呢?
        我市搞了个什么精细化工园区,那里的气味何其恶心,普通人只知道气味不知道成分,可是只要是个人都知道那气味意味着什么,当初决定办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谁同意的呢,谁的利益驱使呢?对后代的负面影响的责任谁来负呢?现在是数字电视,每次打开,都会出现“山青水清人和”等字眼,怎么就那么刺眼呢?
        这让我想起每次的人大代表,让选的时候,都不知道此人是谁,做过什么,个性禀赋如何,只有某某某三个字,天知道,我为什么要选。那么在历史课本里,我们学习三大制度是如何教的,给予怎么样的重大的价值评价的,这样的教育在教什么呢?想教出怎样的学生呢?我们都讲究历史联系现实,可是这样的现实怎么联系呢?
        小时候我们没什么书看,后来在语文课本上学到《皇帝的新装》,当时就觉得很可笑,一直以为是寓言家杜撰出来的,为了达到戏曲般的效果而已,最近几年却总是无端的想起这则寓言,怎么就那么容易联系现实了呢?甚至不用我去费力联系,她自己就主动跳出我的脑海了。
        我想,如果这则寓言再写续集,当朝的历史学家来写这段历史的时候,该是如何的高度评价呀。而事实上只有这个小孩子,他说的才是真正的历史啊。这时,我又无端想起了陈寿,也算是中国史书编写中的高手了,可是人品真的不咋地,那么有多少更加不如的呢。所谓的“秉笔直书”在对强权的“战战兢兢”之下,在对金钱的“朝思暮想”之下,到底有多少历史是真正的呢?
        真正的历史在民间,这是我最近老在咀嚼的一句话,不知道是不是我原创,我想不会,但的确是我会心之得。可是民间又有多少历史留存?更何况亦真亦幻,突然间想起了戏曲,对了,好久不曾看戏了,什么时候该看戏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9:26:26 | 看全部
白骨妖精与人间家庭
从童年开始,我一直觉得白骨精是整部《西游记》里最有名、最迷人的一个女妖精。她先后化身为十八岁的美丽少女,年迈的老婆婆和老公公蒙骗唐玄奘,欲吃肉以长生不老,三次均被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识破,一棍子打死。悟空是玄奘的心猿,为了此事,唐僧还将他的爱徒第一次赶回了花果山,可见他内心的矛盾。
       其实从心理学上剖析,唐僧在枯燥艰难的取经途中,如果真遇到一个善美可爱的民间女子,也完全有可能因爱停留下来,成立一个安稳静美的小家庭,或者做一段暂时的露水夫妻。但在修行者看来,家庭这一世俗意义上最重要的社会单位,或一个平凡人幸福的根本立足点,都是永死的象征,必须无情予以抛弃。
       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道士或僧尼,就叫出家。宗教信徒称出家人死后灵魂不灭,便是得了永生,起码有了获得永生的资格、渠道和机会。但传统的中国人又是如此地爱家和顾家,重视家中的老人和妻儿。对于东方专制主义传统来说,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社会的整体,家即为国的缩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历来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终身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领导人倡导的社会主义要“消灭家庭”的错误行为。刘少奇不止一次重复了毛泽东的话,强调“将来一定要消灭家庭”。说到底,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试验的本质,就是要消灭家庭。因为家庭取缔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参加劳动,共同建设乌托邦社会。
       但是,在传统的东方文化和性观念笼罩下的中国,大家能在一起吃大锅饭,但能在一起玩大锅X交吗?吃饭是政治,睡觉也是政治;吃饭是可以敞开窗户的,睡觉能敞开窗户让别人看见吗?在中国实行摩尔根曾研究过的古代群婚制,未免显得太荒谬可笑。在中国,多妻共夫是有几千年传统的,但一妻若多夫,便像一只茶壶烧水,边上放几个空热水瓶是正常的,但几只茶壶同时烧水,边上只放一个空热水瓶,这不是大脑缺氧又是什么?
       1927年4月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在汉口三分区的十字街头,对着围观人群和过往路人,高声演讲:“要坚决放脚!要坚决剪发!还要坚决反对束胸!束胸是不人道主义的!妇女同胞们,你们解了束胸没有?解了吧,男人没有束胸,我们为什么要束胸?”讲到激动处,她解开纽扣,脱掉上衣,托着自己的乳房,说:“你们看,这就是真正的解放。打倒封建主义!铲除封建思想!”顿时,呐喊、笑声、口哨声四起,人群中一片骚动。女子热泪盈眶,振臂高呼:“全中国妇女解放万岁!国民革命胜利万岁!”(安广禄《北伐时期武汉裸女游行风波》)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样妇女解放运动伴随着革命风起云涌,比比皆是。这股热潮(X爱)与革命(政治)相结合,在整整三十年里上演了一出出“好戏”。在黑白老电影里,有这样的场景,红军未到农村,村长就带着人在村子有高喊又敲锣又贴布告:“GF来了,共产共妻的“红头蛮子”来了。”一直以为这是居心叵测之人的误读。现在发现,这其实是符合恩格斯的逻辑的。当“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幻想让部分人迷恋迷恋不已的时候,这些又有何不可?
       理想总是美好的,比白骨精更加迷人。从当年的托马斯•莫尔、罗伯斯庇尔、丹东到后来的洪秀全、列宁、金日成……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过因理想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剧,但人类依然在不断地上演一场场乌托邦祭祀。在晚清,在民国,中国人被外国人和窝里人打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一轮革命未平一轮革命又起。随着中国人剪鞭子、脱长袍,中国人的婚姻制度也进步到一夫一妻制,虽然从几房太太到一个妻子,不论数量的缩减,总还算一个完整的家庭。
       过去,除了共产主义和宗教异端,家庭一直是个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名词。基督教历来就有“圣家族”的传统,西方人的婚礼也可在教堂中进行。而在中国,我们难以想象让一对年轻男女在寺庙里举行婚礼,然后让僧人为洞房念经。那或可爱或严肃的菩萨们从来只管逝人,不管活人;从来只管死,不管爱。从某种意义上说,封建皇权制,因其传位、权力分配等对血统的依赖性,其本质也是家族主义的。佛陀、基督、老庄过去也都曾是有家室的。古人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人的理想再怎么美好,似乎也不应该与人性相悖。
       人间有家庭,动物界也有家庭,家庭不仅是一个社会单位,从大的范围讲,更是一个自然学单位。飞禽走兽、虫鸟鱼虾结婚从来不需要登记,但哪个不曾有过属于它的爱巢?自然界弱肉强食,没有什么东西是公有的。在虎豹豺狼出现前,一切花草牛羊都是公有的,而一旦肉食动物行动,那谁先捕到就是谁的,别人甭想再占为己有。
       在我看来,一个人自己拥有了财产和自尊之后,便会尊重他人的财产和自尊。如同一个人只有自己有了孩子,才会真正懂得爱护别人的孩子。当一种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时,可能任何意识形态、至高权力、新型制度都拯救不了,唯有对人间家庭的依恋和幸存的私人藏品还能拯救,然后得到延续。
       另外,私有制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传统,自有的文化概念,非舶来品。当年中山先生一语概之,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潮流就是在个人私有制的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和竞争趋势。中国自古就有王土”之说,“篱笆”之论。无论如何,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人发展潮流是必须且应该顺应的,中国人民要富裕起来的强烈愿望则是这一历史潮流的强大动力之一。而近代暴力革命欲将公私强行分开,表面上为了正义,实则是对这种传统进行的一场“死亡之吻”。
       虎虽凶猛,尚不吃虎崽,每个人都会本能地爱自己的家。每一个家庭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认可了凡间的家庭,也就认可了私有制,认可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财富占有者,承认其继承上的合法性(非犯罪获得)。政治再这么强势,也是不能代替文化的,更不能异化平凡人的世俗生活。过去胡适先生说:“政府无论如何圣明,终是不配做文化的裁判官的”。现在我说:“政治上发生的问题,多数时候还得从文化上寻找根源。”即使一个天底下最贫穷的人,你也有你的私有财产:你的衣裤、你的器官、你的人格、你的尊严。难道个人的胃肝肾肠可以变为公有吗?他人可以不经过你的同意,抽你的血,抢夺你的角膜?显然不可以。即使你是一个妻儿离散、父母双亡的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你自己也是自己的家庭,它依然泛着只属于人间的光芒。
       每一个普通人,都是父母阴阳结合的产物,然后要上学、要工作、要结婚、要生育,组建家庭后,家里都会有一个“白骨妖精”。任何所谓的先进制度都不能强求人人都去放弃正当的物质享受和天伦之乐,去做苦行僧。就是唐僧,他为何就不能在西域某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停下来住上几年,体会和享受一下凡人的幸福生活。这并不影响神学,不影响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在世俗生活里完成自我修炼、自我救赎。
       白骨精不过是古代传说的一个人物,但若以近代史观之,她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世俗真理、世间温情、人道主义的隐喻。在美丽的神话中,妖精的本质是英雄或美人,那整天嚷嚷着打妖怪的孙悟空本身也是一个妖精;那有着强烈“英雄崇拜”情结的毛泽东,在1966年变出了无数个“小毛泽东”——红卫兵,莫名其妙地搞了一场无产阶级的大闹天宫。妖精一个最典型伎俩就是:贼反荷杖。比妖精更妖精的,是好好的人被当成妖精对待的荒谬的时代,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真正邪恶的,恰恰是这类人,总觉得自己很高尚,能代表道德。其实他们每天吃饭、排泄、发情、X交、撒谎和装神弄鬼,仅存的那一点可怜的兽性,却拼命想掩盖。虚伪的,就是反人性的。
       在没有成佛成仙之前,人与妖精是平等的,神佛固然高尚,妖精也不卑微。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性几乎个个是“野兽”或“妖怪”。这一甲子以来,白骨精就是在“僧侣”们为了走向理想,去乌托邦取经的路上,在揭发、批判、打倒的年代里被邪恶化,被一棍子打死的对象。但我想,她迟早会透过暴力的误读,露出本来面目的:因为她们太美了,美得不可思议!她们就是我们每个凡人心中对爱、对X和生死被神权专制野蛮剥夺时的愤怒和反抗,是我们每个凡人在漫长而艰辛的人生旅途中,那渴望一丝温情和人间家庭的生活本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9:38:24 | 看全部
从“子贡赎人”“子路受牛”,谈移风易俗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先作个意译吧:  
鲁国是老夫子当官的地方,鲁国有个规定,假如有国人在别的国家因为种种原因而被作奴人,如果有谁能够把他赎出来,则可以到政府机构报销开支。子贡在别国赎了了一位鲁国人后,却辞让而不去政府报销开支,老夫子就说了:子贡有过失啦,从今以后,鲁国人不会去赎自己国家的人了,因为:在政府中报销开支并不影响个人修养,但如果你不去报销开支,则没有后来人再做(赎鲁国人)这样的事情啦。  
同时,老夫子还有位学生子路,他救了一位溺水者,这个人为了答谢子路,赠送了只牛给子路,子路接受了馈赠之礼,老夫子又说话了:鲁国人肯定会救溺水者啦,最后结论是:老夫子能从事情的微细处来观察,也能够从事物的长远变化处来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9:54:15 | 看全部

幸福是什么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夏日的午后……


    具体是哪一年,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是小时候,是姐妹几个都还在家的时候。也记得是夏天,那天下了很大很大的雨。暴雨带走了炎热的湿气,能看见热气从眼前飘走的情景。一家人坐在堂屋里,看着外面的雨滴,爸爸妈妈在话着家常,我和姐姐们在玩着游戏。一切是那么的恬然自乐。在下午的时候,雨停了,空气中弥漫的是一股泥土和青草的清新味。以至于现在的我坐在电脑面前都能闻到那种味道。妈妈问我们晚上想吃什么。说是带我们去家中的菜园去转转。地里面有新鲜的木耳菜,妈妈说回家给我们做好吃的。而暴雨过后池塘的水冲出了很多小鱼,爸爸用渔网捞了几十条小鱼。妈妈将洗净的木耳菜裹上面粉,然后在油锅里炸,红烧了那些小鱼……一家人在一起!那感觉叫幸福。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那个夏日的午后。那泥土的香味,那木耳菜咔哧咔哧的感觉,那鲜的能出水的小鱼融在我心里最柔软的部位。


       此情此境是我记忆里最绚烂的一副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09:36:52 | 看全部
世俗蒋介石 浪漫毛泽东
大陆、台湾的几位历史学家在一起用餐时,因为其中一位是大陆研究毛泽东的知名专家,于是,大家的话题自然而然转到毛泽东的人格与政治思想等问题上。其间我(作者)谈到,我读蒋介石生活秘书翁元口述的《我在蒋氏父子身边四十三年》一书,觉得可以对蒋介石与毛泽东各自在私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性格作一比较,从中体会两人在政治上的根本性差异。

  从蒋介石生活秘书翁元的口述来看,蒋介石晚年怕死怕到了极点。发现尿中有血,就会紧张得半死,脸上也黯淡无光,每次出一点血,就急声命令让人送医生看,即便医生说没事,他也还是不放心。翁元说,晚年蒋介石对医生,就像乖小孩子对父母一样听话,可算是任何医生都喜欢的好病人。

  而毛泽东则完全相反。越到晚年他越是固执,即使身体不适,也不愿意看医生,甚至中央政治局被迫作出决定,要他听医生的话,他也照样我行我素“不执行”,有时甚至愤怒地把插在身上的管子拔掉,说他就是“不信邪”。

  从两人晚年对待疾病的方式可以看出,蒋介石思维中的世俗理性,也就是日常生活理性,还是相当发达的,尤其生命将尽时表现得极为明显。毛泽东的浪漫主义生活态度到了晚年则愈加强烈。

  有世俗理性者,做事一般比较有顾忌,多少要受到现实条件、规律制约,对传统与既存秩序也有敬畏之心,然而此种政治家对大众的“宗教感召力”与精神动员力往往不足。相反,浪漫主义革命政治家则有强烈的政治魅力,天不怕,地不怕,不受任何世俗常规的制约。这种精神元气使人能冲破许多条条框框,甚至在最困难、最失败、最没有希望时,对人们产生特殊的感召力,像那个要带族人走出困境的摩西一样。具有这种浪漫人格的政治家甚至真会创造人间奇迹。但另一方面,这种非理性的浪漫的政治思维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它往往导致蔑视现实,甚至蔑视规律。毛泽东不怕生病,不信医生,不信他所谓的“邪”,与他大搞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其间有着思维方式与心理的内在联系。

  一位台湾教授插话说,毛泽东有着复杂的双重性格,他不仅仅是浪漫主义者,在政治斗争中他是相当现实主义的,对此矛盾如何解释?我说,毛泽东身上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存在,其实并不矛盾。如果存在着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他就会表现出强大的现实主义取向。但他的世俗理性,却总是只表现在某些层面。毛泽东决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身上有太强烈的诗人气质,有太多的主观战斗精神、太多非理性的因子。

  这种带着浪漫色彩的非理性,其实他早已有之。但建国以前,在残酷的政治权力斗争以及外部敌人频繁的强大挑战面前,这种非理性因素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一旦这些外部压力消失,他身上被抑制的浪漫主义就会苏醒并膨胀成为乌托邦主义。得天下之日,对毛泽东来说,即是他所钟爱的浪漫主义出山之时,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尤其在他的权力与威望达到顶峰之后,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制衡他的狂放的浪漫精神,共和国时代的中国就会成为他的政治浪漫主义的试验品。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某种意义上也正是浪漫主义、乌托邦试验的灾难。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邓小平是使中国GCD人的常识理性得以真正恢复的第一功臣。他是中国革命史上乌托邦理想主义的真正叛逆者。邓小平说的拨乱反正,其实就是拨乌托邦之乱,反务实政治之正。中国大陆的现代化,也正是在大陆人摆脱了乌托邦心结之后才真正起步的。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萧功秦/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09:41:54 | 看全部
你有价值,你的爱情才有价值

的确,在匆匆的时光中,有人淬炼成热烈的玫瑰,有人颓废成了荒芜的野草。进退之间,并不只是时光的力量,还有你的内心。
让一个15年前对自己毫不感冒的人为现在的自己动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在Q,X和男性友人Y的经历中,看到了这么一出反转。


Q和X都是我高中时候的校友,Q是个特别爱书法的姑娘。标准默默无闻学生的模样,皮肤是长久不见阳光的白皙,公开场合话比较多,爱笑,脸上有些许的雀斑,内心却潜藏了被艺术浇灌起的热烈。而X,也是我的校友,也爱笑,同样可爱的女生。耐看的漂亮,属于第二眼美女,爱学习,她和Q是同寝室同学,她们常常结伴来找我,但我很快就自觉,她们找的不是我,而是拖我去看我们班的班草Y打篮球。我不知道每个女孩在高中或者大学时代是否都会爱上三分球球手,像赤木晴子喜欢流川枫一样,反正,后来X承认了,她是爱上了我们班各种光环加持的Y。他是班长,成绩优秀的学生,灌篮高手,再加上身高和外貌都超过了男生平均水平,所以,各项优点都被放大了的突出。在心里为他尖叫的女孩远远不止X,她只是若干仰视者中太不显眼的那个。怎样赢得Y的爱情呢?



   机会来了。在一次迎新晚会上,会跳舞的X出尽了风头,让Y注意到了X。就这样,Y开始追求X,他们的恋情,理所当然的不被人看好,很明显,在这场实力悬殊的爱情里,X注定是要消失的悲剧者。就像方茴,背影终究淹没在女生们为Y尖叫的人群里,就算Y要努力追寻她的,可是,不起眼的她,还是注定要消失了。。她失恋了,毋容置疑的被拒绝了,不留一丝余地,甚至没有一点软话,在绝望中,看着另一个女孩几个月后腕上了Y的胳膊,成为了正牌女友__那个女孩,同样光环闪耀,礼仪队的校花,父母官阶不小。可以算的上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然后,我的青春不得不用来开导心碎的X。这时候,一直默默无闻的Q说了一句我觉得今生都很经典的

话,你究竟喜欢Y,还是喜欢他身上的各种附加值___班长,优等生,灌篮高手来满足虚荣心?我们一起学习吧,只有学习不会背叛你。但是,陷入情殇的X,一直都走不出来。后来,X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而我,却看见Q一直在努力学习,她好像看明白了什么一样,再也不去看Y的篮球赛,而是努力的学习,奔走在寝室和教室,食堂之间。我和Q断断续续的联系,后来有一天,Q告诉我,Y打电话联系她了。我问她,什么感觉?她说,实在没时间见他。我还要学习。然后就匆匆下线了。Q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已经有15年了,

当然,还有X,Y,和另一些同学。然而,一见面,我就被一个天,一个地的场景惊呆了。


你看过匆匆那年结尾时,一身大红裙子的方茴吗?对。Q很像她,原本的苍白变成了健康的白皙,气质优雅,谈吐动人,是个小有名气的设计师。原本含蓄的勿忘我在15年的时光中成长为热烈的玫瑰。我回头又看了一眼X,胖了,脸色略显苍老,眼神充满血丝,虽然好多了,但是还是不精神,至今还是单身。这时候,一个同学意味深长的来了句,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这时候,我又八卦的看了一眼Y,他已是单身,我捕捉到了一个瞬间,只见Y看到Q眼神一亮,那种男人见到没有见到心动的女人之后特有的光彩,表情也因为紧张而生硬。反而是Q,自然妥帖,热情得恰到好处。而X,则低头吃着饭,像个小孩子一样,不去关注眼前的一切。我看着眼前局促不安,生怕说错话的Y,对比15年前他的高傲,想象着其中反转的力量。以上是貌似于你我无关的故事,现在我想说几句或许和你有关的话题。


爱情是最纯粹的感情。
可是,爱情同时又是最势利的感情。
你的爱情有没有价值,你的付出有没有意义,对于另外一个人,取决于你这个人有没有价值,你这个人对他来说有没有意义。而你有价值,你的爱才有价值。后来,我又单独请了X吃饭。我想鼓励她。只见她笑了笑说,姐姐,谢谢你的安慰,我知道你的意思。其实,过去的那段感情,让我成长很多。大家都认为我一直在做祥林嫂,其实,我一直在努力,

只是因为步伐太慢了,大家看不见。没关系,我谁也没怪过,嫉妒就更没必要了。就像我的朋友Q,她在时光中持续上扬,成了一支长型绩优股,那是她努力的结果。我真心的恭喜她。我能赢得自己的下一段爱情吗?

就算结婚了,我能保证自己的婚姻就一定幸福吗?我不知道,但是我明白,女人的一生,无论亲情,爱情,友情都需要增值,无论身处恋爱,婚姻,还是独身,都需要有为自己增值的能力。我要努力,不想让自己的爱很可怜,我要让我的爱很有价值。


后来,Q离开时,我送她去机场,闲聊中说道Y,她说,Y后来又约她吃过几次饭,却没有太多共同话题,只匆匆过别。


校草会长残,小草会逆袭。
而一个神采奕奕的女人,值得被什么失去困住,又值得为什么人爱断情伤呢?我希望,再过15年,见到Q和X,她们都是最幸福的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0:20:07 | 看全部
评莫言谈《生死疲劳》之八



“莫言以亲身经历谈土地与农民关系的转变”的第四段:“等到我自己参加劳动的时候,就是人民公社的生产小队,我觉得我跟土地是没有任何的感情。我们是被土地牢牢束缚住的,人口流动是不自由的,你出来要进入一个城市,你要开证的,而且我们的人身都是被限制的死死的,每年365天每天都要参加劳动,不参加劳动就没有工分,就没有饭吃。每天到了什么时间,队长一敲钟,所有人从家里纷纷跑到地里来,劳动一会儿,然后队长说回家就回家。”

这一段,莫言说了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说他对土地的感情起了变化及其理由。第三句是对人民公社生产小队的侮辱!

莫言曾自称他眷恋土地。可他到人民公社生产小队劳动,对土地不但不眷恋了,而且跟土地没有任何的感情了。

莫言对土地的感情为什么起了180度的变化?莫言说四条理由:

一,“我们是被土地牢牢束缚住的”;

二,“人口流动是不自由的”;

三,“我们的人身都是被限制的死死的”;

四,“每年365天每天都要参加劳动,不参加劳动就没有工分,就没有饭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0:43:37 | 看全部

                                    《知道你的家史吗?》 作者:鄢烈山
朋友向我推荐央视寻根系列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他说,知道你极少看电视,但这部纪录片真的很感动人哦。
友人诚不我欺也。我从网上观看了学者易中天、收藏家马未都、电视节目主持人阿丘、台湾艺人曾宝仪和演员陈冲五个人的节目,有四感:一是感觉人生和历史竟这么神奇;二是为其中一些人和事感动;三是对节目制作人侦探般的付出由衷地感谢;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胸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愧疚。
这五个人虽然都是名人,但均不是名门望族之后,也就易中天和陈冲可算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可是,他们的家史追溯起来都那么神奇。
易中天的18世祖易先,居然是明王朝派到越南谅山府的知府,因府城被反殖民的当地人攻破而自尽殉职。这是中国海峡两岸和越南三方历史学家考证的结论,其中的细节很生动,说来话长。他的母亲周树奇年轻时居然住在曾任民国总理的湖南人熊希龄家,念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与宋美龄、邓颖超等人办保育院,这一切都有历史档案和图片为证。
马未都的父亲之所以投笔从戎,放弃教师的公职而奔赴抗日前线,事起于日本人布防于仁川港(今韩国境内)附近水域的水雷有一颗意外地随暖流飘到青岛附近海域,炸死了他家所在渔村的许多人,包括他的一个弟弟。
曾宝仪的外公从扬州到南京,给一位官员家做仆人,以其老实勤快被介绍到总统府做印刷工人,专印政府公报之类文件。1949年元旦,20岁的他随南京政府撤到台湾,后来在那边娶妻生子;这边扬州老家姑表联姻订的娃娃亲,女方上门等了三年,绝望之后才另寻生路并嫁人。曾宝仪见到这位老人竟不知如何称呼她合适……
历史有那么多的偶然和巧合。大的社会环境是我们的“命”,偶然性的条件是我们的“运”。冥冥之中若有定数(如岳麓书院的资料表明易中天祖辈的心愿就是要子孙做有学问的人),又离不开某种机缘(如果易中天不是有幸在电视上“品三国”成名,上述家世材料很可能他自己也无从得知)。由此,我想到儒家的说法,敬天、畏天命、慎终追远,这些信念和伦理,自有其合理成分,并不像我们过去批判的那样都是“封建糟粕”。
这组纪录片里,许多场景令人感动。比如,易中天母亲所读幼师的那首校歌:“淳朴兮孩子,淳朴兮孩子,未来世界好坏之主体。浑然心地,不知害利;乐哉游戏,不计非是。社会价值在没我,没我以利人,先利小孩子。”比如,中国药理学奠基人、陈冲的外公张昌绍教授,他在“文革”中为什么要自杀?他的遗言是:“我宁愿轻于鸿毛地死,也不愿轻于鸿毛地生。”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所谓“宁折不弯”,所谓“时穷节乃见”,不就是如此吗?还有,阿丘的大姨,当年为什么没有同他母亲和舅舅一起回中国而独自留在马来西亚?原来是,阿丘做割胶劳工的外公外婆被杀害后,他的母亲姐弟三人无依无靠,大姐只好把自己卖了筹到送弟弟妹妹回故乡的路费。大姐留下来受尽苦难,至今仍有忧郁后遗症,但提起往事却说:“这是自己作为姐姐应当承受的命运!”这些场景里有温情,也有悲情,都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深思。它们比小说和戏剧更真切,更令人信服。
易中天先生对自己母亲在抗战中养育战时孤儿的贡献,为什么一无所知?因为她是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工作,虽然是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而保育有生力量,但跟国军抗战老兵一样,他们的经历在从前,不仅算不得光荣历史,反而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的“政治污点”。母亲不曾提起,子女也不去追问。那个年代,我们也讲“家史”,那是贫下中农和工人子弟才有资格讲的,主题非常明确:忆苦思甜!忆万恶的旧社会“三座大山”压迫之苦,思GCD领导闹革命而翻身得解放之甜。
看马未都那一集,我不免暗暗责怪他们父子缺少人情味。他父亲是家族长子,爷爷和全家族对他寄托无限希望,用一年可买四亩地的钱供他读了十年书,指望他改变全家族世代在海浪中讨食的命运。他瞒着爷爷出走参军,到20世纪80年代病逝,再也没有回过故乡。而家族父老兄弟迄今为他保留着他“应当”继承的房子,一直空着不许同族人住。因为这次拍寻根片,马未都才从北京来到那个还有亲叔伯的小岛。
转念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文革”中,我们批“封建主义的宗法思想”,毁宗祠,烧族谱,讲的是“阶级感情”,什么家族呀、亲情呀,都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小资产阶级的温情”,必须改造,必须摒弃。
所幸这一切都已过去,中国正在回到一个正常的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正名。像《客从何处来》这样的个人叙事、家族叙事,不仅让当事人在祖宗牌位(墓碑)前热泪长流,也感动着许许多多善良的观众,引发思考和自省。

屏蔽此推广内容《客从何处来》节目名称脱胎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英文片名则是“我从何处来”的翻译,更直白地切合“寻根”主题。央视为制作这几个人的寻根专题片,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参与寻找线索和考辨的人有大学教授、档案馆和研究所的专家等等,这只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他们也知道这不是普通记录者能做到的。
其实,普通老百姓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对我们的父母和祖宗增进许多了解。他们的经历也许没有多少传奇,但真实生动,同样可以丰富乃至矫正我们的历史认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0:51:17 | 看全部
简静

马德


     简静,就是不活到热闹。只因知,热闹处即是烦恼处。
    人世所有的欲望,都在热闹里,所有的沦陷,也都在热闹里。离热闹远一些,就意味着离沦陷远一些。人活到简静,不是没有了烦恼,而是从此不再自寻烦恼。让想着一步登天的人去吧,然后,静看人世间种种万劫不复。
    酒桌,远比书房热闹。市井,远比古刹热闹。简静的人,人在书房,心在古刹。相比无数人的狂欢,简静,厮守的是一个人的热闹。
    简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喧嚣。俗世有太多的蝇营狗苟,简静的人,以心灵的弦歌雅意对立和抗争。谛听,凝视,遐思,徐行,独酌,肉身不再苟且于俗世,惟听凭灵魂或低吟或长啸,或自语或对答。一个人的自在风流,其实就是活得找到了自己。
    简静的人,都会有一点孤芳自赏,甚至还有一点顾影自怜。他们不愿在众人面前张扬,只愿低调平和行事。简静是一种收敛和蕴蓄,至冲淡,至平和,然后,在自我的心境里秋水长天。他们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繁盛,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
    简静的人,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因为不卑不亢,不用迎合谁,也无需取悦谁,没有利益上的交往甚至交易,自然澄澈见底。一个人,活得越简单,就会越干净。干净,才是灵魂应有的香味。
    这个世界,难得见到真正的优雅,就是因为有香味的灵魂越来越少。
    一个混迹于无数个朋友无数种关系中的人,有一天,突然只愿守着妻儿老小哪儿也不去了,一定是走向了简静。一个曾经沉迷在钱权中的人,有一天突然说,活着,跟钱没有多大关系,跟权力也没有多大关系,也一定是走向了简静。简静,就是放下了多余的,就是解开了一条条绳索,就是打开一道道门,一扇扇窗,把忘记了好多年的阳光放进来。
    简静的人,不再关注别人升官发财了。偶尔听到,也会微微一笑走开。他们更愿意关注一片云飞,一朵花开,然后,守着一壶茶,不去喝到茶凉。
    简静的人,从他人那里,一步一步退回到了自我的生命里,深知“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的人生况味,一切删繁就简,走向生命内在的丰富和高贵。
    一个人,活到一定的岁数上自然就简静了。多能折腾的人,岁月也最终都会把他打回到原形。因为行万里路,阅无数人,看到了更多,也看透了更多,心凉了,也安静了。
    你们玩吧,我只想自己待一会儿。简静,就是这样微笑着远离喧闹,一个人,去盛享生命的清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0:56:58 | 看全部
《心的愉悦 》 作者:马德
心的愉悦,有两重境界。一曰饱,一曰滋润。尘俗中有些事。譬如,挣大钱,谋重权,赢盛名,鲜花掌声,轰轰烈烈,这种让心灵愉悦的状态,即为饱,但饱了之后,愉悦便不再是愉悦,而只剩下刺激了。
尘俗中的另一些事,譬如,喝茶,访山,看云,赏月,风敲叶响,云动鸟惊,这种让心灵愉悦的状态,即为滋润。滋润给心灵的感受是不厌,不腻,不绝。
这个世界上,凡是跟功利有关的事于心灵,你只可能喂饱它,却不能滋润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1:02:29 | 看全部
《人生真相与假象——文学与哲学》作者:蒋勋
文学其实是一种疏离。
当我们破除一些对于人生的假设,有了悟性的看破时,就可以不带成见地去看一切事物,这才是文学的开始。
一个文学家总在文学与人性之间游离,好像有点残酷,但绝不是冷酷,他是在极冷和极热之间。
我常引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形容:“假作真时真亦假”。把假变成真,是一种文学,把真变成假,也是一种文学——就是在游离,不属于任何一者。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因为作者很清楚地游离在真与假之间。有的时候他就是贾宝玉,有时候他不是,有时候他比别人更残酷地看待贾宝玉这个角色。他是在游离,所以成就了最了不起的文学。
那么文学的终极关怀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人生真相与假象的反复呈现。
文学和哲学不一样,哲学是寻找真相,可以一路残酷下去,可是文学常常会有不忍;它不忍时就会“假作真”,它残酷时就会“真亦假”,然后让人恍然大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1:16:40 | 看全部
戏说欲望——作者:周国平  [
今天的晚宴设计了六个话题,分别请六个人讲,刚才五位朋友讲了前五个话题,按照主办方的安排,现在我来讲最后一个。据我所知,原先拟定的话题里有“婚姻”,可是,婚姻好像是一个尴尬的话题,没人肯认领。这也难怪,因为,如果你赞美婚姻,等于是你在证明自己的平庸,如果你抨击婚姻,又等于是你在控诉自己的配偶,反正怎么说都不对。结果,“婚姻”被“回忆”取代。
    这颇具讽刺意味。在现实生活中,回忆正是婚姻的避难所:当我们对婚姻发生动摇时,我们就回忆曾有的爱情,来坚定自己的信心;当我们对婚姻感到绝望时,我们就回忆从前的情人,来安慰——确切地说是加深——自己的痛苦。
    但是,这恰恰证明,在人生舞台上,婚姻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给了我们多么复杂的感受,不该缺席。所以,在向大家介绍一个新角色之前,我首先要恢复它的位置,而让“回忆”靠边站。
:爱情,婚姻,幸福,浪漫,生活。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发现,这五位角色其实都是一位真正的主角的面具,是这位真正的主角在借壳表演,它的名字就叫——“欲望”。 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欲望罩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欲望戴上了一副名叫忠诚的镣铐,立起了一座名叫贞洁的牌坊。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欲望在变魔术,给你变出海市蜃楼,让你无比向往,走到跟前一看,什么也没有。 所谓浪漫,不过是欲望在玩情调罢了。 玩情调玩腻了,欲望说:让我们好好过日子吧。这就叫“生活”。 欲望在人生中起这么重大的作用,它是好还是坏呢? 许多哲学家认为欲望是一个坏东西,理由有二。一是说它虚幻。比如,叔本华说: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萨特说:人是一堆无用的欲望。二是说它恶,是人间一切坏事的根源,导致犯罪和战争。 可是,生命无非就是欲望,否定了欲望,也就否定  
     那么,人生舞台上的角色有这么五位:爱情,婚姻,幸福,浪漫,生活。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发现,这五位角色其实都是一位真正的主角的面具,是这位真正的主角在借壳表演,它的名字就叫——“欲望”。
    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欲望罩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欲望戴上了一副名叫忠诚的镣铐,立起了一座名叫贞洁的牌坊。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欲望在变魔术,给你变出海市蜃楼,让你无比向往,走到跟前一看,什么也没有。
    所谓浪漫,不过是欲望在玩情调罢了。
了生命。 怎么办?这里我们要请出人生中另外两位重要角色了,一位叫灵魂,另一位叫理性。灵魂是欲望的导师,它引导欲望升华,于是人类有了艺术、道德、宗教。理性是欲望的管家,它对欲望加以管理,于是人类有了法律、经济、政治。 你们看,人类的一切玩意儿,或者是欲望本身创造的,或者是为了对付欲望而创造的。说到底,欲望仍然是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欲望是一个爱惹事的家伙,可是,如果没有欲望惹事,人生就未免太寂寞了。 所以,最后我要说一句:谢谢“欲望”。     玩情调玩腻了,欲望说:让我们好好过日子吧。这就叫“生活”。

    欲望在人生中起这么重大的作用,它是好还是坏呢?
了生命。 怎么办?这里我们要请出人生中另外两位重要角色了,一位叫灵魂,另一位叫理性。灵魂是欲望的导师,它引导欲望升华,于是人类有了艺术、道德、宗教。理性是欲望的管家,它对欲望加以管理,于是人类有了法律、经济、政治。 你们看,人类的一切玩意儿,或者是欲望本身创造的,或者是为了对付欲望而创造的。说到底,欲望仍然是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欲望是一个爱惹事的家伙,可是,如果没有欲望惹事,人生就未免太寂寞了。 所以,最后我要说一句:谢谢“欲望”。     许多哲学家认为欲望是一个坏东西,理由有二。一是说它虚幻。比如,叔本华说: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萨特说:人是一堆无用的欲望。二是说它恶,是人间一切坏事的根源,导致犯罪和战争。
    可是,生命无非就是欲望,否定了欲望,也就否定了生命。
    怎么办?这里我们要请出人生中另外两位重要角色了,一位叫灵魂,另一位叫理性。灵魂是欲望的导师,它引导欲望升华,于是人类有了艺术、道德、宗教。理性是欲望的管家,它对欲望加以管理,于是人类有了法律、经济、政治。
    你们看,人类的一切玩意儿,或者是欲望本身创造的,或者是为了对付欲望而创造的。说到底,欲望仍然是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欲望是一个爱惹事的家伙,可是,如果没有欲望惹事,人生就未免太寂寞了。
    所以,最后我要说一句:谢谢“欲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1:30:41 | 看全部
早晨的感动
早锻炼,路上迎面走来个女孩,六七岁,也就读一年级的样子。
没有称呼,只是怯生生的拦着我的路,"买一份报纸吧”
没加考虑 我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忙不迭地说“好 好 好。“
我掏出了一块钱,说,”不用找零了“ 报纸的定价,是七毛钱。
女孩儿一脸的稚嫩 ,并不是玲珑娟秀的那种,
但此时此刻,在我的感觉,她是如此的美丽,招人怜爱。
拿着报纸,我瞬间眼泪控制不住流了下来,无遮无掩 。
就这样走在大街上,让路人盯着我,盯着我汗水参合泪水的那份感动。

我真的是被感动了,而感动的理由一时间纷沓而至,在我脑海里碰撞拥挤,
我可以举出很多,然而,我此时并不想把他说出来,过来人都懂得。。。。
当今的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无所不用。为的就是
拼出将来的名利,而似乎也只有这样一个名利才是人生成功的标准,才能定夺人生的成败。
于是就有了”天下的唯一“  就有了这”李刚的儿子“  就有了这层出不穷的就有了。。。
还就有了那无数的喷血贪婪。

难道种田人地里长出的庄稼不是一种成功?难道工人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不叫成功,
难道建筑工人的一砖一瓦不是成功,难道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的服务不是成功,
如果你不以为然,不食人间烟火 那你只能够挂在墙上当个补丁了。


而我眼下遇到的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已经被主流教育丢失多年了,
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视被教育者的技能和素质培养,
而与功利的攫取无关,这本来是孩子培养的第一要意。
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

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健康社会的立国之本。
而在我们的那个时代,这样的社会实践真的是俯仰皆是,枚不胜举的。
而在寥落晨星的今天,她突然又倩影偶现,我的感情闸门却承受不住了,
于是。。。。。。。。。。于是。。。。。。

这个活动前几天就有了,我听说,但不敢细问,不愿多问,
我不想破坏我朝思暮盼的美好回归,唯恐这样一个美好事物的表象下面,
有人借着纯洁来操作,乃至达到一个龌龊或者另外一个商业目的,
我知道我肯定是有些多疑了,毕竟,追求光明向往的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
是社会大众和有良知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内心的呐喊和祈求。
但愿这种教育理念的回归不是过路云,昙花一现,但这也只是但愿。。。。

路漫漫其修远兮,期盼着整体教育理念返璞归真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2:15:37 | 看全部
文学泽润了我的人生
每当一个作者,将自己出的书,送到我手里,我都深怀敬意。敬意过后,我的心里会隐隐的有着酸涩和疼痛。我知道,我身边大多的出书人,他们青灯黄卷,费心费力,写出的每个字,每篇文章,都是心血的结晶。他们将心血的结晶付梓出版,大多是从羞涩的囊中,挤出钱来圆出书梦。而出书的过程,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曾经深切体验过。我最初出书,因摸不到门道,数度辗转着敲不开门。偶然的得遇同道相助,然而兜兜转转,一本书出版的过程竟耗时两年。
      到文联来,让我有机会走近了各个门类的每一位艺术家,对他们每一个人,不论艺术成就大与小,我都真心敬重和敬仰。因为在我们生存着的现世里,不时体验到的味况,不时眼观到的世事,时常令人浮躁、焦虑、骚动和沮丧。而在一切大多以权力和金钱所主宰的生存面前,还有一些人,坚守着内心的热爱,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边缘化,而专注、执着地走着自己的道。他们中,有些人也许生活得如植物一样卑微,如蜗牛一样艰难但他们蓬勃向上的执着,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是深为折服的!我们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些执著于梦想和追逐的人,才多了文明的色彩,多了柔软的温情,多了人性的光芒!
      一个冬日的下午,天阴湿寒冷,心头也因生活中的阴郁而袭上寒意。面对来自生活中的压抑和压力,我早已不去无用地躲闪和矫情地掩饰,我直面的方式也就是找一件事来做,让自己释放和宣泄。在我想着该做一件怎样的事时,我的目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看到了广场上那杆遥指天空的旗。我的目光停留在了舞动的红艳的旗帜上。就这样看着和想着,也不知过了多时,我觉得我的心头涌起一阵热潮,我莫名地激动起来,一个念头在我内心里萌生。我有了策划出首部《溧阳作家丛书》的冲动。
       这次出书,我没有摸不到门路、找不到通道的茫然和辛苦,得益于朋友的相助,一切变得简单和顺畅。书号来自中国文联,溧阳本土作家首部丛书诞生。七部书稿,同道们一个个先后出版,最后落伍的是我。整理自己的书稿,也就是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十年前,我将散散落落的书稿整理,出了一本小册子。我在后记中写道,我最初携一支笔,从乡村的小道,从文学的树下,攥着一点儿热爱,挣扎着走出’是为了找一条生存的出路。一步步走出,一步步走过,我早已不再年轻,早已没了青春。一切的艰辛,一切的感受,都铺垫在了人生路上。
       身边的文友有时面对人生百态,世事沧桑,尤其是面对现实中难以越过的坎,特别是自己的心坎时,会无奈地深深叹息着感慨:如果早早放弃文学,将做文字的心力和功力,用于做其他事,生活和境遇或许会好一些,通畅一些。听了这样的感慨,我也想过如果我早弃了文学我仍是如此做人和做事,我的生活或许是另一番景致和模样。
或许的生活景致和模样是一种假设,假设的东西只能想想,毫无实质的意义。我时常会宿命地认为,有些东西是命定的。有得有失,得失不会绝对平衡,但相对还是平衡的。我不后悔热爱文学,无论走到哪一步,我都感激上苍恩赐我的一点灵性。文字是我的生存之本、立命之本。我的人生,缘于文字的润泽和滋养,我的心头从没荒芜和苍凉;缘于文字的支撑和慰藉,我的心灵很少虚空和失落。在喧嚣的现世中,我还能心平气和地沉静下来,读我欢喜的书,听我欢喜的音乐,看我欢喜的电影,写我欢喜的文字,在心中修篱种菊,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对我的恩赐和厚爱。
      十年前,我出书时曾说过,我不会轻易搁笔,我将以出尘的心写入世的事,写出令自己和朋友满意的文章。如今看这行字,觉得自己当初真是浅薄到可爱。文章千古事,那文字真容易一个个写好?那一篇篇文章真能写到令自己和朋友满意?就如我现在整理的书稿,一篇又一篇的翻过来、翻过去,真是少有好的,更少有令自己满意的’特别是一些应景和一些命题作文,编辑进去只能权当是人生曾经的一个记号和标识。
       人生静好,生活静美。这将是我今后人生所追寻和追求的。许多的东西,需要岁月的积淀和生活的历练来感悟。现在的我觉得能静心、安详,没有困扰的做一件事,于人生真是一种福份。我时常想每个人来到人世走过人生,所经历的、所面对的、所承受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不论人活得像棵小草、像棵大树,得意时不要张狂地舞动枝蔓,失意时尽量挺直枝杆。人生苦短,善良为人,宽厚面世!
       整理文稿,是回望人生,也是温习人生。心头时常被袭上的温暖所包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3:17:36 | 看全部
文学的阶梯
小明到家看见了桌上的礼物盒。--13个字

小学生1年级水准---中规中矩,缺乏明显的加分和扣分项。只是一个无明显语病的简单句子。

是一篇小学生周末练笔的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1-26 11:51 , Processed in 0.093821 second(s), Total 7, Slave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