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楼主: hui2019

生命的意义——作者:蒋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5: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         

有一个词
叫童真
那就是三岁小孩刚会说话
见到男人叫他喊爸爸
为了一块糖,他叫了声“爸爸”
再为了一个奥特曼,叫了两声“爸爸”
那就是孩子不管见到什么样的女人
只要没吃过她的奶的
他总不会叫她妈
很有原则

有一个词
叫天真
那就是面对未知世界的自我感觉
尽管不对,他也说了出来:天是圆的
那就是孩童时盲目模仿的感觉
不知是否实现,他也说了出来:他是我老婆
值得回忆

有一个词
叫纯真
那就是该谈朋友的时候
不知不敢不会上前一步的手足无措
尽管知道要做,但总是错过
那就是一旦谈了朋友以后错觉
尽管经济有限,却也认为什么都该买
洋溢爱意

有一个词
叫率真
那就是面对不该糊涂的事总说糊涂的话
尽管知道错了,却总会说:我只有这么说
那就是明知自己做不了的事总想去做
虽然没能做到,却总会说:那不怨我
充满睿智

有一个词
叫较真
那就是面对同事的收入高总问为什么
尽管知道自己做得少,但总表明了态度
那就是明知隔壁摊位青菜卖八角偏说卖两角
尽管知道说了没用,但总感觉对得起这边的摊位
自我安慰

有一个词
叫失真
那就是明明水被污染却说水色异常
尽管知道好笑,毕竟绕了一个道
那就是明知招商不值总是积极招商
虽然数字有假,但也走了一遭
明知故犯

有一个词
叫求真
那就是不知是否实现只要追求
虽然路途漫漫,必将接近目标
那就是不管世事变幻一心前行
虽然艰难重重,一定远走越宽
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6: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辞故土三千里,阅尽关山几度春。
江海转逢多恨客,雪中谁待夜归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7: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色盈盈镀双鬓,
一生操劳愁不尽。
待梦大觉初方醒,
时光已去后悔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7: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透凉透凉



     --不是名人



冬雨滴在脸上,


透凉透凉,


我俩相处多少年,


没有遗忘。



秋夜一人一张床,


透凉透凉,


经历许多个日夜,


记忆保持原样。



夏天允吸冰棒,


透凉透凉,


期盼出国的你呀,


今年回到我的身旁!



春天早晨的机场,


透凉透凉,


你灿烂的笑容,


贴在我滚热的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7: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学也对中国先秦及以前的历史进行了部分的篡改,如禅让制,其实不是孔子所讲的什么远古君王德高而自动让位,而是"尧之未年,德衰,为舜所囚""“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孔子为代表的儒学还对中国的古史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使得中国古代史面止全非.《竹书纪年》就是在孔子子的儒学的反对下而失传的.《竹书纪年》如此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在传承了六百年之后,为何会在宋代又一次亡佚呢?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当《竹书纪年》出土之后,给当时的思想学术界会带来何等巨大的震动。儒学成为国学,宋朝二程、朱熹一派的理学居于正统。与儒家史学体系冲突极大的《竹书》理所当然地被宋儒视为异端邪说,必欲除之而后快,清代朱右曾所著的《汲冢纪年存真》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学者锢于所习,以与《太史公书》及汉世经师传说乖牾,遂不复研寻,徒资异论。越六百余岁而是书复亡。”与这一趋势相吻合,《竹书纪年》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逐步开始散佚,宋代的《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可以说,《竹书》在宋代的亡佚绝非偶然。
原来《竹书纪年》相对于汉儒经典太异类了。实际情况是,《竹书纪年》冲破了儒家古代历史体系。让我们以禅让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禅让在儒家伦理道德治国体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以礼以仁治国的典范。《竹书纪年》上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还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后稷就是弃,周人始祖,舜的亲信,显然是舜监禁了尧,流放了尧的儿子才登上王位的,哪里有什么禅让?《韩非子·说疑》一言以蔽之:“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关于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逐了商汤的长孙“太甲”自立,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趁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还宽宏大量地对待伊尹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故事变成了这样:太甲继承王位后不听伊尹的劝告,胡作非为起来,太甲被伊尹关在桐宫,深为悔恨,终于改邪归正,有了良好的表现,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称赞太甲悔过自新。太甲则回答:“过去我曾经违背您的教导,将来希望您继续指导我走正路。上天制造的灾祸,还可以躲避;我自己制造的灾祸,就没有办法逃脱了(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礼记·缁衣》)。”由是,发动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的伊尹一下子成了大公无私的圣人。以上对点,和正统是完全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7: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乐章






一条小溪

在山间奔流

叮咚弹奏一曲悠扬

一朵花儿

开在掌心

灿烂了四季心房

一滴春雨

落进绿叶的眼眸

润泽了大地苍茫

一支歌儿

萦绕耳际

奔放了生命的乐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9: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昏黄的油灯旁沉睡不醒
当我放下手中的谋生工作,再度从杭州回到溧阳家中,溧阳依然是烟雨黄梅。这湿湿的空气,阴沉的天色,让我觉得烦躁和低落。我没办法坐下来,静身完成朋友的约稿。喝茶,抽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熏得自己也眼泪涟涟。头脑里充塞着自己的经历,朋友的故事,父母的今昔。感人的,辛酸的,我就会独自泪流满面。高兴的,希望的,我就会亢奋得踱来踱去。所有的幕幕记忆,在头脑里发酵,胀得无从起始,不知从何开始说起。隐隐中,老是觉得有张昏黄的油灯,若隐若现,放映着朦朦胧胧的往昔故事。而我沉醉其中,怎么也不愿醒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9: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流

您柔软的身躯
能涌起无数的波澜
您开阔的心胸
日月都能照出影子


您游走在大地
草木就兴盛到哪里
您平静的外表
裹着一颗驿动的心


风霜的日子
您结成晶莹的冰
春风来临
放开您的热情


像血脉一样在身体里贲张
生命之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处着眼看风景
细细欣赏上周六和周日在外公家拍的照片,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小处着眼看风景。大处看风景,看到的或许是一种大美,一种磅礴、一种大气……这种大美,于崖是一种无欲则刚,于海是一种有容乃大,于天是一种云卷云舒,于山是一种静默千年……但小处看风景,看到的则是一种精致的美,似珍珠闪耀,如星星灿烂,像婴儿般纯洁……小处看风景可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静水流深般的心态。    眼前的这张照片拍的是外公家菜地边的水渠。水渠宽不过近米,从不远处的小山中流来,一直流到村的小池塘,长不足数百米。我无意蹲在水渠边,把镜头对准了那长不足数米,宽不及一米的水面,按下了快门。现在展现在我眼前的照片是清可见底的水,是洁白如玉的浪,是黝黑如墨的石,水渠边无名的野花灿烂无比,刚刚冒出嫩芽的小草展现出勃勃的生机……怎么会这般美丽?这般迷人?心中稍感可惜的是水渠中没有鱼,若有鱼正自在游乐,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会更让人心醉。只是很是奇怪,当时我身处其中,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后面的一张照片同样来自于外公家菜地边的小山,那山不高,只有十多米吧,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丘更合适,或者说是石头堆更准确,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取石,现在正对菜地的一面已经成了一道悬崖,站在菜地边所见的不过是一道不足十米的悬崖,悬崖下一个不足二分地的水坑,悬崖临水处一些绿油油的苔藓,悬崖上一些枯黄的草。但如果只把镜头对准其中的一块地方呢?现在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什么!悬崖上每一条脉络都清晰可见,那是它流动的血脉吗?整个悬崖浑然成了天目湖景区前的“千里江山风景”浮雕了,但远比它更具天然。悬崖中间有一稍稍凸出的石块,如果放在黄山,不正如那青蛙在探海?悬崖临水处那绿油油的青苔在照片上是如此的闪亮,绿得几乎可以让人停止呼吸。看不到那水坑的边,于是它成了潭,潭水清澈,把上方的青苔、悬崖、蓝天全部倒影其中,微风中潭面荡漾着的细细的波浪,在照片上如缕缕情丝拉动着人的双眼。
    照片上整片的桃林固然灿烂无比,可哪里又比得上一朵桃花的艳丽?那一朵桃花的五个花瓣不就是一个孩子无邪而纯真的笑脸吗?那摇曳着的数十根花蕊不正是整个春天吗?那大红色的花芯不就是即将成就的诱人的鲜桃吗?
    忽然间想起了冰心的《小桔灯》,冰心吃的桔子该是不计其数吧?为何她单单对这一个桔子如此动心,如此动情,小处着眼,那小小的桔灯里放射出的是一种关怀,是一种爱。冰心于小处看到的是大爱。
    想起了罗丹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处着眼看风景,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世界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观察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会思想的人承担着更多的心灵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浮生若梦已成酥,偏悔当年缘误。
耳畔西风渐老,枝头绿意皆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2: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笔记


  一


  就古典诗歌(或旧体诗)的分类而言,里面有很多带争议的问题。本来,按照逻辑学,分的子类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不能交叉,你中无我,我中无他。就好比数学上一个数不能既是正数又是负数还是0一样,丁是丁,卯是卯。可是,人文学科毕竟是很活的,对概念不能理解得过死。


  例如,古典诗歌(或旧体诗)中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道理说,近体诗是唐以后才产生的格律诗,唐以前的诗以及唐以后拟古的诗体都是古体诗。可是,如果我们读了具体的诗作,就会发现有时候似乎不能分得那么清晰。例如庾信的《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从时代上讲,那个时候近体诗还没有产生,可是看这首诗的格律,非常像近体诗中的五言绝句,当然这只是巧合。即使唐代,两者也不能分得很清晰。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按照题目歌行体应该属于古体诗,但这首诗从格律上看确实又是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平仄、对仗都有些随意,甚至有同字(尤其是 “黄鹤”对“黄鹤”)相对,有下三连(“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或者都是平声,尤其三个平声相连叫三平调,更是近体诗的大忌),应该是古体诗吧!可是严羽的《沧浪诗话》却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里不仅把它算在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里面,还说它是第一。


  还比如,古典诗歌和旧体诗。我看过一些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里面有一个观点,从体裁上讲,它们基本上没有区别,都包括诗(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曲等,可是我们通常把古人创作的诗歌叫古典诗歌,而把现当代人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创作的诗歌叫旧体诗。也就是说,旧体诗因为在思想、内容等方面有现代性,所以要和新诗一起算在现代诗歌里面,而不能算在古典诗歌里面。也就是说,狭义的现代诗歌仅指新诗,而广义的现代诗歌包括旧体诗和新诗。我们不能说这种说法没有道理,毛主席的诗词,高中语文不管是旧人教版还是新人教版,都是和新诗放在一个单元的,从来没有和唐诗宋词放在一个单元,因为其思想是革命的、现代的。然而,我们不能说古典诗歌和旧体诗有绝对的界限,毕竟时间分期不能卡得那么死。鲁迅、毛泽东他们在青少年时写的诗是古典诗歌还是旧体诗?分得清吗?你一定要去查写作时间来判断那是古典诗歌还是旧体诗吗?


  二


  诗这个名词,在不同的学科所指代的意义有区别。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学科中的诗专指古体诗和近体诗;现当代文学中的诗一般指新诗;文学理论中的诗包括一切诗歌,具体到我们中国,包括诗(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曲和新诗。


  有人说,这好像很复杂。其实很多名词都是这样,它们在不同的学科指代的意义不同。例如,经济学中的价值和价值观中的价值,你能说它们是同样的东西吗?还比如,化学上有分子、原子、离子,物理上讲微粒的引力和斥力时都叫分子。也就是说物理和化学中的分子不是一回事。


  三


  我为什么想到要写关于诗歌的笔记,也是看了曹聚仁先生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受的启发。曹先生提到,我们的国学常识太浅薄了,问什么是古文,什么是今文。很多人不知道古文指六国时的文字,今文是汉隶书,经书有用古文写的,也有用今文写的。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古文是文言文,今文是白话文,这不可笑吗?


  其实,曹先生所举的例子是普遍存在的,今天确实有很多人连基本的概念都没弄清楚。具体到诗歌,就有很多人闹过笑话。你问什么是古体诗,有人会说古典诗歌或者旧体诗就是古体诗,他们不知道古体诗是和近体诗(律诗、律绝、长律)对立而言的诗。你在教古代文学时问什么是新体诗,有人会说五四以来产生的新诗就是新体诗,他们不知道这里说的新体诗指齐梁以来产生的永明体。今天的新诗也可以叫新体诗,但古代文学中的新体诗和今天的新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你问什么是近体诗(或者叫今体诗),他们会说那是新诗,不知道近体诗指的是律诗、律绝、长律。


  四


  很多书中,把词、曲和诗歌并列,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古典诗歌(或旧体诗)中的词、曲也应该属于诗歌。


  王先霈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就说:“诗是用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体。”我们从定义看,词和曲也很符合这条定义。你能说词和曲没有韵律吗?你能说词和曲没有丰富的想象吗?你能说词和曲表达思想情感不含蓄吗?词、曲本身就应该包含在诗歌里面。尽管在古代文学中,诗、词、曲是分开的,那里面的诗只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但从广义的文学领域看,它们都应该划在四大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之一的诗歌里。


  五


  近体诗除了我们熟知的律诗和律绝(这里不说绝句,因为古体诗中也有绝句),还有一种超过八句的长律,也叫排律。有人说长律应该和律诗、律绝并列,也有人说长律是律诗的变体,应该算作律诗的一种。


  我们认为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几种,但是王力的《古代汉语》认为唐以后的古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我们不能说这没有道理,唐以后四言诗极为罕见了,杂言诗也以七言为主,极少数句子不是七个字,因此杂言也算在七言里面。


  我还是那句话,人文学科是很活的,分类不能定得太死。


  六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对立的,然而两者并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读唐以前的诗歌,里面也可以寻到一些蛛丝马迹。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还有庾信的《重别周尚书》等就不用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近体诗还没有产生,但巧合的是有些诗句却有着像近体诗一样的平仄和对仗。


  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里面有“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木兰诗》里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还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等。这恐怕不仅仅是巧合,说明诗人已经意识到平仄、对仗能够给诗歌带来音乐美,尽管那个时候像近体诗那样成熟的格律还没有成型。


  所以我反复说,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不能绝对地分开的,它们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


  七


  前面和大家讲了中国诗歌的分类,接下来我们再来专门讲讲中国诗歌的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的知识。


  古典诗歌中,近体诗有平水韵,词有词林正韵,曲有中原音韵。我们读古人的诗歌,有时候感到平仄、韵律按照普通话并不协调。我认为,这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


  首先,古今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异。诗韵和词韵里面,平声不分阴阳,而且比今天多了入声,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个别字的读音和今天出入也很大。例如“听”今天是阴平,古代还可以读去声。“看”表示观看的意思时,今天读去声,古代既可以读去声,也可以读平声,而且诗词中读平声的时候似乎更多一些。这些字你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来判别,平仄、韵律当然有问题。


  其次,有个别诗人的作品对格律有突破,这一点前面提到过,我后面还要讲到。


  另外,古代对韵书的编写可能本身就有不科学的地方。中国的文字不是表音文字,尽管形声字很多,但声符表音作用并不明显。古人注音靠直音和反切,局限性很大,并不能对一个音节的每个音素进行细致的切分。古人究竟是怎么发音的,我们无从查证。更何况,中国从古至今方言很多,差异一直就存在,方言本身也在变化。韵书的发音究竟是以哪种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哪个地方的语音为标准音?说不清楚。你就算说是以北方都城为准,也没有定准,长安和洛阳的语音能一样吗?北京和开封的语音能一样吗?更何况我们还要考虑时代的变迁因素,唐代的语音和宋代不一样,元代的语音和清代也不一样。然而,韵书还是死的。词韵产生后,诗还是按平水韵,很少看到有人写诗用词韵,尽管词韵比诗韵宽松。直到清代,佩文韵府还是按照平水韵。曲韵产生后,诗依旧按照诗韵,词依旧按照词韵,我们很少看到有人用曲韵来写诗词,尽管曲韵更接近当时的真实语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韵书是很滞后的,只是对中国各地的常用字的平仄、音韵的大致归纳,和实际的语音并不完全相符,可是诗人们还是按照韵书来创作,所以写出来的诗歌与当时真实的语音的平仄、韵律不协调也是有可能的,今天读来当然就更不协调。


  八


  古代汉语中说,要反对叶[xié]音说,也就是说不能为了押韵而临时改读字音。按照这个理论,我们读古人的诗歌,还是应该按照普通话,但是心里要知道这是由于古今语音发生了变化,没有必要为了押韵而变音。如果真的是这样,“远上寒山石径斜”,“斜”还是应该读xié,不能读xiá。然而,人们都喜欢读xiá。我不知道,如果让我来教小学语文,应该怎么教。错误的东西多了,以讹传讹,最后我们就不知道正确的东西是什么了,我们的思想就是这样搞乱的。


  九


  曾经有人说,我们要对平水韵中的常用字进行拟音,试图揣摩古代这些字究竟怎么发音。我想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国的文字从来就不是表音文字,古人也没有留声设备,我们今天无从知道古人究竟是怎么发音的。另外,中国从古至今,方言的差异就一直存在,韵书中的音韵究竟是以哪种方言为基础,我们也说不准。而且,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无论哪一种方言,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我们拟音,拟哪个地方哪个时代的音呢?无论如何,这都是不现实的。除非将来科学技术发展了,能把很多年前消失的声音复原回来。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幻想,科学技术能不能发展到那一步还是问题。而且,生物都是在进化的,古人的发音器官和我们今天的人不可能完全一样,有些音今天即使知道也很难发出来。我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粤语、闽语发音和官话区方言差异很大,广东人、福建人的嘴型就和我们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俄语中的大舌音,我们中国人就不容易发,我们的舌头和他们不一样。


  因此,我们今天只能大致了解古今语音的异同和流变过程,想把古代的语音完全恢复过来是不可能的。


  十


  关于近体诗的格律,我们必须看到,近体诗的格律的确很严格,每个字、每一句话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可是,也有少数情况,有的诗人的作品对格律还是有突破的。


  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第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里的二、三句失粘,如果按照格律,第一、二句应该调换位置,因为调换位置后的第二句和第三句才能相粘。可是诗人已经这么写了,流传了一千多年,我们后人是改不了的。


  还比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里面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和我前面说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样,这两句都是典型的下三连(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或者都是平声),尤其还出现三平调,是近体诗的大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不能把格律理解死了。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近体诗绝大多数还是讲格律的,我们不能拿少数否定多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3: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疏;以势交者,势倾则交断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而恩绝

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句话残酷、但非常有哲理:“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这句话是吕不韦对秦国华阳夫人说的,意思是“用美色讨好别人的人,一旦容颜衰老,得到的爱就会消退。所以,夫人虽然靠美色吸引君王,但也要为自己老去做准备啊。”

吕不韦以这句话,打动了当时作为秦王太子夫人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收吕不韦所扶持的子楚为长子,用政治资源、这种有效期更长的力量,代替自己用美色所换来的力量。子楚后来继位成为秦庄襄王,三年而薨,太子继位,是为秦始皇。

华阳夫人听进了吕不韦“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的道理,明白在秦国的宫廷中,光依靠美色讨好君主是不长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1-26 21:30 , Processed in 0.071177 second(s), Total 6, Slave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