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楼主: hui2019

生命的意义——作者:蒋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3:42:55 | 看全部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金·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4:01:22 | 看全部
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有些人也不是一点忙也不愿意帮,只是李白的性格恃才傲物,让他向别人说个好话已经是极限了,可要他像其他人一样为了拜谒求官,不仅要卖脸,还要卖膝盖,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当我们翻阅李白求职的那些简历,你能清楚地看见一个套路:

先夸一下对方,再捧一下自己,表明一下意图,最后还要加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此“诚意”,那些官老爷们也许早就恨不得你一蹶不振,哪还能让你步步高升?

可在李白的一众酒肉之交的达官显贵之中,有一人不一样。

他就是,贺知章。一个比李白大了42岁的老头儿。

李白和贺知章初见的时候是在长安城的一家酒肆,李白喝醉之后才发现忘记带钱。

贺知章见状大笑三声,取下御赐金龟,权当酒资。

自此,两人成为忘年交。

贺知章深知李白的傲气,也清楚他的才气,即便遭受同事的阻挠,他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向朝廷举荐,为此老头儿可没少受旁人的闲气。

而且李白牛脾气一犯,谁都不认:“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有一次唐玄宗下诏让李白见驾,这小子正在酒桌上和人拼酒,若不是贺知章帮着周旋,差点落得个抗旨不遵的违逆之罪。

在贺知章不遗余力地推荐下,终于在其退休前为李白谋得一个翰林的职位,而那一年李白正好42岁。

可就在李白走进大明宫的时候,告老还乡的贺知章却传出了病逝的消息。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那一天风雨大作,李白恍然大悟:

原来他失去的不是一个肯为他“金龟换酒”的酒友,而是少了一位在人生旅途中能够欣赏他的知己。

孟子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人世间有很多痛苦,但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命还在,理想还在,知己却已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4:10:01 | 看全部
在唐诗和宋词中间的年代里,有一种文字尴尬地存在着。


它被收录在《全唐诗》里,可是它长得却像《全宋词》。

那是词的小时候。

生长在混乱分裂的晚唐和五代十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4:14:08 | 看全部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时过境迁的沧桑感,年岁渐长,慢慢懂得了其中的凄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4:18:46 | 看全部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荡》)

译: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万事开头难,开了头便要认认真真做完,不论做人做事,都要善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4:22:03 | 看全部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经·衡门》)

译:难道想要吃鲜鱼,定要鲤鱼才可取?难道想要娶妻子,必得宋子才欢愉?

凡事未必非得要那最好的,但要最合自己心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4:47:21 | 看全部
人生,唯有锻炼与读书不能辜负  
人到了一个阶段,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还必须对自己外表负责。



不管长相如何,锻炼久了,减脂塑形,精力充沛,可以遇见全新的自己;不论学历如何,读书多了,内心充实,精神丰富,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灵魂升起,看着疲于奔波的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旁观者,你才能找到自己的节奏。


当你坚持跑步和读书,会发生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41:05 | 看全部
道教是我们的民族宗教,不是光有修仙,祈福,符录之类的东西。它承载了我们的祖先对上帝绵延至今的信仰。道教的创始人不是老子,它的前身是有着近万年历史的巫教。我们对自己的祖先信仰什么一无所知,这就意味着背叛。
  佛教不是宗教,它的源头来自印度的民族宗教,我们称呼为印度教,其实真正的称呼应该是“梵教”,梵原意为向神祈祷时用的咒语,后来引申为对最高神的信仰。它是对梵教教义进行哲学化的产物,因此,佛教应该是一门有终极关怀的哲学思想才对,虽然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信仰,但这种信仰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面对上帝,我们应该学会谦卑。
  中国本土的佛教与印度传来的佛教已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从源头已经否认了佛教与梵教之间的传承关系,因为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信仰问题上几乎都是相互排斥的。我们接受了它的外在,却将其最核心的部分“屏蔽”了。
  因此,中国的佛教是一种没有“根”的宗教。在讨论佛教的修行时有人会说佛的境界最高,菩萨次之,缘觉更次之,声闻最差。其实他们搞颠倒了,声闻乘所描述的佛经才是真正的佛经,那些所谓的缘觉乘,菩萨乘的经典比声闻乘描述的佛经晚了好多年,他倒是想去“声闻”,亲耳去听以听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可他做的到吗?
  现在的佛教更是等而下之,他们搞的那一套其实都是从基督教学来的,比如观音在唐朝之前都是男身,这和古印度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在古印度的宗教中,不仅是观音,连飞天都是男性的。而到了唐朝,观音却变成了女身,不是佛教自己搞的宗教改革,而是那时候西方的景教(聂斯托利派,主张二性二位论)已经传入中国,带来了基督教的圣母玛利亚信仰,才使得本土的佛教的观音变成了女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44:14 | 看全部
星星知我心
你静静闪烁在天上:
很近又很远
像在你怀中
任我心波涛汹涌
蔓延无际的海
你凝视我在天上
给了我海的岸
思绪落入无边的夜
由着我膨胀、扭曲、疯狂;
过往像流星
你烙上了花火.
痛楚像恒星
你镀上了光环
以为会挣扎不出
以为会无止地沉沦
暗夜里
无声地包容
妥妥地安放)心被默默照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46:23 | 看全部
七绝 花


烟雨六朝成过往,香君故事已沉沙。
春风吹醒桃之梦,才子轻描扇上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5:59:35 | 看全部
竹外人家绿小溪,黄鹂两只压枝低,一帘红杏摇春梦,惹得那人醉眼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6:54:32 | 看全部
百媚千娇羞掩红,花香难锁已随风。深藏春色凭缘至,处在云山溪谷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6:56:35 | 看全部
武   当   赋



       秦岭龙形,脉流源长;天华地灵,凝聚苍黄;千峰巍峨,万壑幽藏;大道通天,始有武当!

       夫武当仙山者,雄居鄂西北高峻群峰之首端,安卧秦、楚境域分界之要冲;东瞰江浙富庶繁华形胜灵秀,西聆古都长安悠远史话煌煌;南嗅八百里洞庭三秋荷香,北藉豫、冀、津、帝京兴盛隆昌。汉水逶迤偎依,蕴大山大水大器气势,成渝、武西铁路纵贯,达华夏域内五湖三江。噫,天地灵气,皆聚集于斯,钟灵毓秀,磊垒道家玄黄;聚神聚仙,千古千年,一柱擎天,天下无双。衡山秀、恒山幽、嵩山峻、华山奇、泰山高,何有武当之灵哉?

    仙山获名者,源于其形胜之地古来“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说也。遥忆辽远上古,老聃西出函谷,遍寻道家宜宣说教圣地。途次于此,小感乏困,暂栖是处,牧青牛于草莽,息倦体于松荫。闲散处撒眸四顾,惊见此地山形峻奇,群峰耸峙,莽莽沧沧,横空出世;居云岚缥缈间,定神静息,倏忽间觉有所悟,了然天人合一之精妙,催生羽化升天之激情;洞明天制九界之道,彻了地遵五行之规。心有灵犀,感动莫名,知此即上苍所赐之道家洞天福地也。于是乎,道家始祖欣欣,播道义,宣经论,圣地圣山声名日隆。其后自西周尹喜以降,两汉,魏、晋、南北朝高人蜂集。五代至宋,尤为诸修道养德大师者纷至之境。有元一代,元世祖匆必烈嗜杀。蒙古铁骑,剽悍骁勇,横扫欧、亚。刀光血影,黎民失国,无所归依。道教是时,门派纷起,教义杂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此时,天佑苍生,遣真人出。有张氏三丰者,广采博纳,去芜存真,萃取精义,摒弃糟粕,一帜独秀,自成体系。道家武当派成,为天下所受。因此故,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赐号:“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其:“清虚元妙真君”,皆为彰其道教开山鼻祖之功业也。又适明成祖朱棣御国,大兴土木,广征民役,耗帑银,动国本,经年、累月、逐日,费尽洪荒心力,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南北呼应,朝野比照。彼此动静,相互仿效;是故,故宫具神山仙乡灵逸精妙之神韵,武当得帝胄皇家雄浑厚重之威仪。玉楼琼台迭起,更致仙山幽境兼具皇室家庙之功。又值天下纷扰,兵连祸接;腹缺食粮,体少衣裳;居也惕惕,行也惶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懵懵懂懂,空空茫茫;野旷无寄,山倒水淌;心无所依,魂无所傍;无奈无措,颇多失望,苦海无边,何所光亮?托情于道,皈依者广,更助吾道教圣境盛昌者也。

       须晴日,走和风。藉大鹏之翼,具巡天之目;立九宵云端,瞰八荒景观,当可见祥云飞渡,隐见众仙疾赴瑶池盛会;和风温柔,渔、樵悠然闲话古今兴衰成亡。武当崇山虎势,亦感喟仙山峻峰龙藏。

       君倘体康步健,且怀谒仙敬神之虔诚,自老营宫登山而上,且行且息,边走边赏,旬周之间,约可尽览仙乡神境之概也。天有畅顺之道,令七十二峰恭朝大顶,地怀润泽之德,使三十六涧潜行幽谷。凌霄高处,常见祥云罩空,林莽梢头,多有紫气氤氲。古松阴下,仙鹤舞尽长寿歌;榔梅树前,灵猴戏耍太极翁。紫霄殿宇,始判六天,曾有贺家真龙率红三军潜卧待机。磨针井畔,观世音铁杵蘸磨砥砺有缘之人。转运殿内,纵使转身百千遭,也难消恶念一瞬间。南岩龙头,时闻长吟震震;太子修身,夜犹诵读经文。雷火炼殿,金顶金殿,映金裹银,屹立天表,毫光灿灿。真武大帝金身玉案,慈眉善目,济怀天下苍生。一山之内,信众群诵道德经。一庵之间,道姑黄卷对青灯。祈得天下平安日,广结道家功业缘。

       史书有载,修造武当道教圣地,其功业浩大,耗时无算,役使工匠成千累万,大功之成,累有庙宇五百多处,庙房二万余间。于静乐宫启始,凡计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一十二亭。其情其景,其势其状,非亲临亲视不足以道其真妙也。予观乎,此恢宏博大之作,令凡人叹为观之。登攀神山,移步移景,一山一沟一风光。君可见五里一观,十里一宫;飞檐高挑,雕梁画栋;红墙黛瓦,丹墀粉壁;各依地势,构建精妙。危危乎高悬险峻,累累乎重楼迭宇;巍巍乎崇山峻岭,隐隐乎壑深水长。说其阔,寸土之地矗高庙,论其势,器宇内敛尤轩昂。一房一阙,拥千峰之嵯峨;一宫一观,镶松柏桧竹之蓊郁。檐铎摇鸣,晨钟谐振;林涛雷吼,暮鼓感应。气势之恢宏,工艺之精巧,古往今来,无有逾超者。每每登临谒拜,时生今世豪迈之慨,不悔今人不见秦时之阿房,而怜秦人不见今世之武当也。

       嘻,武当仙山胜境,昭然名扬四海。亿兆天下百姓,无不心向往之。百千年间,参拜晋谒者无以数计。可谓日日香客络绎于途,天天游人前赴后继。予察乎万千拜谒者心思,无外乎求幸福平安,求财运亨通,求子嗣兴旺,求昌达顺遂也。平民百姓,若得其一,则夫复何求焉?殊不知福、禄、寿、喜,非求而能得之。君不见今古上下,祸福因果,可有一例爽约者哉?若论立杆见影,报应即在自身;若论当下无果,必定衍及子孙。所以道家谆谆,教化万民,劝耕福田,方得福果之故也。

       鸣呼,一山一水之存,乃天造地设浑元;一景一观之在,应黎庶共有共享。老子传道于斯,意在教化万民循道于天,亿众同心,天下安宁;诚德于地,福智兼足,光明无极。三丰竖帜于此,亦因尊道为天,聚阴阳五行之力,动于天上;敬德为地,全忠、孝、节、义之诚,惠之万民。殊不知后世子孙不谙世故,将先贤圣人之一番苦衷践踏尽凈,视庶民百姓心中之神仙境界为摇钱树,恃权仗势,占山为王,圈地为市,拦路打劫。假风景名胜之名,敛百姓膏血之利。假道以幌,行盗之实。是其所倡,所导,无不唯利是图;于道,于德,何曾触及一字?官倘如此,民何以堪?

       哀哉!

       纸薄意厚,情浓笔涩,不辞愚陋,缀字成篇,是为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9:39:07 | 看全部
难忘少年辍学时

        







         1958年秋,我开始上小学读书,1964年毕业,满打满算读了六个年头的书。那时,阶级斗争的弦绷得正紧,故乡小镇的党委书记砍了硬话:“家庭有问题的伢儿,能让他们读完小学,是共产党的宽大.再不许他们上中学……”

    街镇书记的话就是党的话,也算金口御言,不能违背。我属于“家庭有问题的伢儿”之一,尽管我的作文是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多次朗读的优秀作文,尽管毕业、升中学考试成绩都很优秀,还是被迫辍学了。从此至今,年逾花甲,入校读书与我绝了缘。

        小小少年不能上中学,我大声嚎啕了一天.小声抽泣了两日,仍然眷恋着读书,在母亲面前哼哼叽叽地央求。可是,在那大讲阶级斗争的岁月,我要上正规学校读书.母亲委实没有回天之力。但她急中生智,相托了街道上一位周姓远房亲戚、中医先生,教我读医药书籍。这也是缓解一位少年想读书的饥渴的权宜之计吧?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位中医先生给我送来了毛边皮纸很正规的毛笔字手抄本书籍,有《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李濒湖脉诀》、《汤头歌诀》等中医必读书籍。此后,隔三岔五来一次,用红笔圈点作记号,要我几日内从哪读到哪,一定要读得滚瓜烂熟,横流倒背。我于无奈中,便开始啃读那些医药书籍,从早到晚地读,“医之始,本歧黄。灵枢作,素问详……”;“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请乎肺肝……”

     《医学三字经》合仄押韵,朗朗上口;《药性赋》偶句呼应,对仗工整,抑扬顿挫;《汤头歌诀》,每更换一汤剂而更换韵脚.用韵灵活——都那么好读好记。读着读着,就来了兴趣,忘记了辍学、失学的痛苦,忘记了不能正二八经在学校读书的悲哀,淡漠了分离小同学、小伙伴的寂寞与忧伤.敷衍着一位小小少年读书的梦。

        读医药书,并不是我当时的志向,完全是母亲李代桃僵的举措,为聊解我想读书的饥渴而已。不过,对于书,少年时读了,熟读了,就如铭刻在心一样.没齿不忘。至今,我仍能当着某个中医先生的面,背诵几段那些歌诀与词赋。并且,书,只要读了,说不定在哪个时候发挥作用,乃至一辈子受益。比如我,在由业余而走上专业文艺创作道路上,写诗歌、歌词、快板书、鼓词、小演唱和剧本的唱词时,只要故事想好了轮廓,情节勾划了个大概,唱词便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而且没有生拉硬扯不合仄、不押韵的现象。可谓得心应手。想来,是医药书籍的音韵印象潜移默化所致。

         后来,有些机会听省市文艺行家讲课,讲“江扬、梭波、由求、天仙、怀来、灰堆、中东、发花、依稀、乜斜、姚条、人辰、姑苏”十三辙,虽然我从未听说过,但却感到不陌生.不仅一点即通,而且早就在自觉运用.原是歪打正着,读医药书籍奠定了文艺创作方面的音韵知识的基础。

     由此,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学校能系统的读书、学习,不在学校更能够自由、广泛地读书学习。少年辍学,不等于失学,只要你愿意读书、读好书,哪里都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因为不忘少年辍学的痛苦,才能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一个标准小学学历的我,终于成为省民间文艺家、戏剧家协会会员,出版上十部图书——细想想原是少年辍学产生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9:48:59 | 看全部
论唐诗与宋诗

    通常区分唐、宋诗,除了时代概念以外,则还指风格。风格当然与时代有关,不能几械的用时间段来划开;唐诗从韩孟诗派起下启宋调,而宋朝也有传承唐音者,比如宋初的白体和西昆体。就总体而言,唐宋诗风颇有不同,自宋以后直到近代,我国古典诗歌的风格,一般都没有超出过唐、宋诗这两大类的范围
  《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这番话说的便是唐、宋诗各自的特色。

  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李白的《洞庭湖》(之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此诗只是写洞庭西望之所见,信手拈来,毫不着力,读来的确是蕴藉空灵,情在景中,这是以韵胜。

  再看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之一):“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

  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这便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讲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

  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清人赵翼评论道:“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

  的确,本诗与李白诗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了。苏轼此诗的意义还不仅于此,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而这也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
  至于富理趣,唐诗中本有,像王维的《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诗人只是叙事写景,松风山月、解带弹琴,均可资以悟道。最后以不答作答,耐人寻味。理寓于景,意在言外,这是唐诗说理的特色。

  而宋诗说理的特色,则可以照看黄庭坚的《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乐园二首》(之一):“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可见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相对上一首而言,二诗其实含义相同,但黄诗在写法上较为曲折,说理更加透辟;只不过言尽句中,论到含蓄则有所不如了。

  在说理诗上唐、宋诗各有各的特色,写景诗亦然。再如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北风卷地百草折),虽然极尽描摹之能事,但款款道来,数换韵脚以作停顿,步骤合拍。宋诗中例苏轼的《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效仿韩愈《送石处士序》中的比喻手法,一气呵成,使人应接不暇;且中间不换韵脚,大有直下之势。诗的优美与文的流畅兼有,写作技巧可说比岑诗有进步,但不免失之急迫,没有唐诗的雍容之态。:
  宋诗不仅在章法上,在音调上也一改旧观,多挺拔瘦劲,以黄庭坚诗为代表,与唐诗的浑雅之音迥异。此外,严羽曾指摘黄庭坚和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实际这也正是宋诗区别于唐诗之处,是宋诗的一大特点。

  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

  唐、宋诗的孰优孰劣历来纷争不止,褒贬取舍因人而异。宋诗的长处在于技法上较唐诗有所进步,以及题材的扩大,不过文学技巧越是进步,天籁自然越失,难免露出斧凿之痕,失却雍容浑厚之美,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而与此同时,若一味求新求变、求深求险,一但无新意所得,只好留意于字句之间,舍本逐末,便有损诗境,因辞害意。而宋诗不及唐诗之处也正在于此。

  就文学的发展而言,贵独创而不贵拘泥,宋诗人在唐诗已然兴盛至斯的情况下,难以为继;穷则思变,于是开辟新境,涉足唐人未到之处,另创一格与唐诗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元明之后,诗尽管也有所变化,却均越不出这两大派的藩篱。 通常区分唐、宋诗,除了时代概念以外,则还指风格。风格当然与时代有关,不能几械的用时间段来划开;唐诗从韩孟诗派起下启宋调,而宋朝也有传承唐音者,比如宋初的白体和西昆体。就总体而言,唐宋诗风颇有不同,自宋以后直到近代,我国古典诗歌的风格,一般都没有超出过唐、宋诗这两大类的范围。
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1-27 03:44 , Processed in 0.086671 second(s), Total 6, Slave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