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110|回复: 9

[子女教育] 有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你认为该不该在学校向学生募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2 19:2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jpg

事情是我和一个网友在微博上的不同看法!

一方认为在学校募捐,向学生募捐是错误的。因为孩子们无经济能力!向孩子们要钱是无耻的。

另一方面认为这是教育孩子关爱他人,有同情心的事情!

元芳们怎么看?投票,说俩句!


单选投票, 共有 13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2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很无聊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2 2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合适,从小就教育孩子,帮助有困难的人,要有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2 22: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适合,不在于捐多少?而是让孩子懂得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0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读书那伙也有捐款过,老师会评比谁捐的最多,还来个排名,这让家里没钱的情何以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0: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浮梦 发表于 2013-4-23 09:59
我觉得读书那伙也有捐款过,老师会评比谁捐的最多,还来个排名,这让家里没钱的情何以堪。 ...

是的!孩子没钱啊!还不是父母出的?不要对孩子宣传,然后让孩子对父母要啊!
感觉不是对孩子爱的教育!而是借这灾难利用了孩子。因为家长不可能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
这里要募捐什么的,就会让家长代表直接找家长商量而不是通过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2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可以适当的,从小陪养孩子的爱心,没什么不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1: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是不错的!至少有益而无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4: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好。他们根本就没有经济收入,都是回家向父母要的,如果家庭经济经济不好的怎么办?会让孩子有自卑心里的。

如果要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另有办法的,不一定要用钱来衡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4: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不少学校组织孩子为震区捐款,但不少家长发现,捐款成了“爱心绑架”
有老师要求孩子捐红色的钱;而捐款少,有老师罚学生做3倍作业……
捐一毛钱不是钱?
别让孩子的爱心变了色
芦山地震发生后,不少学校组织了捐款。但很多家长发现,爱心捐款“变了味儿”。为此,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呼吁:不要向学生募捐!募捐引来的攀比,“是培养孩子爱心还是污染纯洁心灵?”
地震募捐,老师要求“要红的”
昨日,有媒体报道,北京某幼儿园号召孩子向灾区捐款,有老师规定捐款最低限额,甚至说:“总数不能比别的班少!要捐红色的钱!”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微博上呼吁:“不要向学生募捐,孩子本身没钱,再认为捐得越多越好,那就只有一个结果:伸手向家长要。”
这条微博迅速被转发2万余条,引来众多家长纷纷吐槽“被捐款”的苦恼。
@曲鲁:接到老师短信,暗示某学生只捐了一毛钱,发动全班学生写作文探讨道德问题,这是道德绑架!一毛钱不是钱吗?学生哪有自己的收入?
@这位李同学:昨天六年级的儿子的班主任因为他们班捐款不够多,罚他们做了平时3倍的作业!
孩子认为捐钱越多就是爱心越大
当捐款成为“爱心绑架”,让不少家长很担心。在他们看来,最可怕的是,在孩子的观念里,捐钱多少已经和爱心大小挂了钩。
家长刘先生说,他的邻居没有工作,以前是印刷厂工人,后来下岗了,靠低保度日,有个女儿上二年级。有一次回家,和家长说要100元捐给贫困山村的小朋友,说同学都是100元,她也要100元,不然同学会笑她没爱心,会破坏班级荣誉。她爸爸没办法,硬挤了100元让她去捐款了。
他说,捐款献爱心,本无可非议,但是让学生去捐,是不是有点问题呢?毕竟他们没有收入,他们是靠家长养活的。所以,这次学校让给雅安地震灾区捐款,他就鼓励读五年级的儿子捐零花钱。“最怕孩子认为捐钱越多就是爱心越大。”
献爱心是好事,千万别“变味儿”
昨日,@央视新闻发评论称,强制学生捐款本身是一种伪善,其实是让家长掏钱,不仅不会培养出孩子的爱心,反而造成孩子把捐款的多少与爱心的大小画等号,把“有钱”作为“有爱心”的前提,让孩子承受“不捐款”和“少捐款”可能影响“集体荣誉”的压力,而这正是对慈善的误解和公众参与慈善热情的伤害。
郑州市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主任王海勇说,他在学校讲课时,就对组织捐款的人说,学生没经济 来源,要捐只能捐零花钱,不要问家里要,但某些学校往往有攀比行为,学生真拿零花钱了,有老师会说:“你就捐那几块钱?”对学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他说,捐款本身对孩子是好事,不能因为孩子攀比,就否定捐款这件事,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规范捐款制度和原则,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2, 2024-9-29 13:28 , Processed in 0.064624 second(s), Total 11, Slave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