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佛弟子 于 2013-5-8 17:49 编辑
作为佛弟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经典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每当我们念诵的时候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五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即色、受、想、行、识五者,是构成人我身心的五种元素,故称为“五蕴”又称“五阴”。《大乘广五蕴论》说:“蕴者,积聚义。” 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摩诃止观》卷五说:“阴者,阴盖善法。”意指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积聚”而成;此五法能盖覆、遮蔽众生本来的真如佛性,因而起惑造业,受无量劫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五蕴也可解释为五蕴魔、五阴魔。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三种性质,在五十一个心所中,除去受想两个心所之外,其余相应的心所法和不相应行法,总集起来,都是行蕴所摄。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从功能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功能是集起诸法,能生起种种的法。二者为意,即是第七识末那识,功能是恒审思量。即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恒常执著第八识为“我”。三者为识,此为前六识,功能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分别外面境界的功能。有时候,心、意、识又总称为八识心王,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是佛法对于有情生命个体的分析,五蕴是因缘所生,而非实有。《维摩经》说:“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色,从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生,究竟皆无实体。 佛陀为了明示五蕴虚幻不实,曾举五喻说明,所谓“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以此晓谕众生:五阴之我,不过是五法积聚,暂时的和合,唯有假名,没有实体。“五蕴非有”,实乃佛教“无我观”最具体的诠释。 然而,凡夫众生无明,往往执著五蕴假合之相为“我”,有“我”就会与“人”争执,我是他非,由此而造业,引生烦恼痛苦。因此《大智度论》说: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原人论》也说:“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佛陀为了破除凡夫“执我为有”的愚迷,故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真理,希望众生都能“照见五蕴皆空”,获得般若空慧。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般若根源于空,经过了空的体证,般若才能显现,从而证得正觉。所以,由「无我」而进入「空」,是修行到达解脱所必经的路径。
|